用于连铸设备的受控的次级冷却的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328459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用于连铸设备的受控的次级冷却的装置和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受控的次级冷却的装置,其带有连铸设备的被冷却介质流经的网络,连铸设备具有用于引导金属坯、尤其钢坯的部段(31),该装置尤其鉴于钢种类和特别的在铸造过程期间产生的任务可匹配于相应的铸造任务,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压力网络包括至少一个自调节的压力调节机构。
【专利说明】用于连铸设备的受控的次级冷却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ー种用于受控的次级冷却(Sekundaerkuehlung)的装置,其带有连铸设备(Stranggiessanlage)的被冷却介质流经的网络,其尤其鉴于钢种类和特别的在铸造过程期间产生的任务可匹配于相应的鋳造任务。
【背景技术】
[0002]在钢的连铸中,凝结通过钢在铸模中的初级冷却和在铸坯引导部的区域中的次级冷却来实现。在铸坯引导部内,水或水-空气混合物在压カ下在铸坯导辊之间空出的区域中被直接喷射到铸坯表皮(Strangschale)上;由此从铸坯取走热量。
[0003]连铸设备(即例如板坯、薄板坯或规格连铸设备),为了引导铸坯具有成排的部段(Segment),其数量由相应的产品范围(Produktspektrum)来确定。其可由带有相应的棍道的直至二十个部段构成。在一部段中,各部段框架相应布置有在两个与十个之间的辊或部分辊(Teilrolle)、也就是说带有相应的划分的辊。对于钢鋳造设备和部段,多个冷却区重叠。冷却区可与一部段相叠,其然而也可延伸经过多个部段。还存在该可能性,即部段的仅仅部分是冷却区的组成部分。部段本身(在生产方向上观察)也可具有多重划分的冷却区。
[0004]由于生产技术原因存在的冷却区要求,钢铸造设备优选地装备有直至八十个或更多的调节回路(Regelkreis),其中,各冷却区相应设置有调节回路。各调节回路,经由至少ー个喷嘴将冷却介质施加到产品上,以便相应于要求冷却产品。
[0005]按照产品的要求,各个调节回路利用单物质、两物质或多物质冷却系统来实施。在单物质冷却系统中,使用水作为冷却剤。水量被用作对输送给产品的冷却物质的度量。在两物质或多物质系统中,经由专门的喷嘴同样将冷却剂(水)输送给产品。然而,此处在喷嘴处将相应的添加物(如压缩的空气)输送给水。两物质冷却系统使更有效的冷却成为可能且提供了用于影响冷却效果的更多可能性。由此,在維持必需的喷射图的同时通过将冷却剂均匀地施加到产品上也可实现更少的水量。
[0006]同样可能不仅经由水量而且在两物质冷却的情况中还经由所输送的空气压カ来调整冷却效果。
[0007]由于在新的连铸设备中较大的产品范围,在次级冷却中需要较大的调节范围,以便一方面能够快速鋳造LC钢,其中,需要非常大的水量,且以便另一方面对于包晶钢和管钢的情况在矫正区域(Richtbereich)中还能够以足够的温度矫正板坯,其中,仅非常小的水量被设置用于冷却。
[0008]传统地通过带有水-空气喷嘴的两物质冷却系统来实现这些要求,其具有较大的例如1:14的调节范围。与此相反,以水工作的単物质喷嘴具有仅1:4的调节范围且因此由于上面所说明的要求仅受限地适用于许多连铸设备。
[0009]此外必需建立在铸坯的宽度上尽可能均匀的温度,因此例如在矫正范围中没有裂缝由于太冷的板坯棱边而产生。该问题通过单独调节的喷射区(其覆盖不同的铸造宽度)来解決。在此,对于每个宽度区需要特别的调节回路。[0010]目前,已知应用在连铸中的次级冷却装置,在其中用于次级冷却的调整机构位于在水分配腔中的部段之外。可通过电气操控的阀来调整用于调节回路的水量。在此,借助于在调节路段内的流量测量来确定用于调节回路的实际水量。借助于部段的水夹板(Wasserspannplatte)将由调节回路所调整的水量传递到部段处且在那里经由管路和喷嘴喷射到板坯表面上。在夹板上的密封元件负责使在部段安装时介质的联结是密封的。
[0011]在此应注意的是,各调节回路需要至少一个在水夹板中的传递部位(Uebergabestelle)。在水量较大时,也可能还需要两个传递部位。在调节回路的数量较大时,各部段往往需要非常复杂的水夹板。
[0012]由文件EP O 650 790 BI已知一种用于在连铸机中由细晶粒结构钢构成的铸坯的表面热处理的方法,连铸机关联有用于加热热负载的铸坯的加热炉,以便防止铝、钒、铌等从化合物中分离出且消除或至少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应力的表面缺陷。使用于此的连铸机具有铸模、次级冷却室、取出和矫正单元以及切割单元。在此所使用的方法包括在次级冷却室内对铸坯的第一冷却步骤和在切割单元之前对铸坯的第二冷却步骤。该方法特征在于铸坯的外层借助于第二冷却步骤的表面淬火,其通过铸坯的表面的强化的和集中的冷却来实现,以便在自然的又铸坯的热芯所引起的调温之后将铸坯的表面温度降低到大约400°C与大约900°C之间,其中,该强化的和集中的冷却由此来实现,即通过多个冷却喷嘴将基于水的冷却流体在压力下喷向铸坯的表面。强化的和集中的冷却依赖于铸坯的尺寸且直接地或立即在铸坯通过取出和矫正单元取出和矫正的步骤之后被运用。
[0013]由文件EP I 550 523 Al已知一种用于连铸设备的次级冷却的多样化调节的方法,在其中次级冷却关于钢种类、在铸造过程期间的困难等被匹配于实际的铸造任务。为了使能够灵活地调节(其直接涉及到连铸的冷却要求)且为了实现次级冷却的很大程度的改善,次级冷却的部段相应具有特别的冷却循环,其以单独的任务相关的规定额定值(Sollwertvorgabe)来调节。
[0014]根据该现有技术,所需的冷却效果经由输送给产品的水体积流量来调节。在此当然也考虑其它物质量,因为其同样影响冷却效果。
[0015]用于单物质、两物质或多物质冷却系统的调节回路的目前的实施方案主要在额定水体积流量的计算上相区别。由此仅调节输送给喷嘴的水体积流量。其它的物质流相应于要求来调整。根据现有技术的所有调节回路目前包括作为输入压力确定的共同的压力测量、通过用于水量的传感器的体积流量测量和用于量调节的调节阀(促动器)。
[0016]所有系统联结到中央的数据采集部处,其基于材料规定和其它信息以及关于使用物质、生产及测量技术信息的评估对各冷却区计算额定水量且将这些信息作为控制量(Fuehrungsgroesse)传递到所属的调节装置处。
[0017]对于所有喷嘴共同的是该基本功能,即相应于流量在喷嘴处来调整水压,不依赖于是单物质、两物质还是多物质喷嘴;然而输送给喷嘴的物质相互影响。
[0018]如果例如在两物质喷嘴处在气压恒定时设立恒定的水量,则出现同样恒定的水压和恒定的空气量。如果现在改变水量,则在水压与空气量之间建立新的平衡。
[0019]在专利申请文件DE 10 2009 034 847.6中提出一种用于受控的次级冷却的装置,在其中该网络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力网络,在其中冷却介质的压力被用作目标量(Aufgabengroesse)。因此不提供冷却介质的量,而是根据所有在冷却系统内的消耗器那么所取用的必需的冷却介质量来提供压カ。

【发明内容】

[002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可灵活使用的用于次级冷却的装置。
[0021]根据本发明,该目的由此来实现,即该至少ー个压カ网络包括至少ー个自调节的压カ调节机构。这意味着,压カ调节机构是自动的。
[0022]为了该目的,调节回路被全新地设计,其中,实现以下构造:共同的压カ测量部(输入压カ确定部)、体积流量測量部(用于水量的传感器)和通过外部压カ规定值(Fremddruckvorgabe)可调整的调节阀被用作压カ调节机构。
[0023]通过使用自动的压カ调节机构(其在不使用外部能量的情况下工作),调节机构不仅可被放置在部段之前、例如在介质腔、也就是说当前的符合标准的位置中。通过自动的调节机构的技术使该位置位于部段上容易或才使之成为可能,因为避免使用电的或其它辅助能量且还在没有电气技术帮助的情况下将调节量(Stellgroesse)输送给压カ调节机构。调节量经由单独的气动或液压的管路被输送给压カ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作为辅助能量使用待调节的介质本身、即优选地水;但是同样为此也可使用压缩空气。
[0024]各调节回路即需要至少ー个自调节的压カ调节机构。在压カ调节机构放置在部段上的情况中,除了相应的冷却剂供应管路和外部待规定的调节量(液压装置或气动装置)之外不需要用于介质或能量的另外的连接。
[0025]在使用本发明的情况中,也可成本有利地实现附加的冷却循环,尤其通过“智能的”、也就是说通过传感器和评估器件支持的在部段上的冷却剂分布。可切断不需要的冷却剂循环或水循环;通过本发明来设置水分布的细网式划分。通过分散的且自给自足的调节,相对现有技术获得更好的调节结果。通过使用在无附加的从外部输送的辅助能量的情况下就能应付的调节阀来提高运行安全性。
[0026]应用压カ调节可影响水量调节的不同的问题情況。由此例如可提高调节回路的数量,而不必在部段之外执行成本高的变化、例如路段套管(Streckenverrohrung)。
[0027]冷却介质是唯一的流体、尤其水,或者是由两个或多个流体、例如由水和压缩空气构成的混合物。
[0028]优选地,该至少一个压カ网络包括至少ー个自调节的压カ调节机构。在此有利地,压カ调节机构是调节阀或控制阀(Schaltventil),外部压力作为调节量被输送给其。
[0029]以有利的方式,外部压力作为调节量经由单独的气动或液压的管路被输送给压カ调节机构。压カ调节机构可特别实用地布置在部段上或在其处。
[0030]本发明优选地设置成,该至少一个压カ网络尤其在压カ管路与部段之间的过渡处具有联结分离部位(Kupplungstrennstelle)。在此,联结分离部位例如构造为水夹板。压力调节机构可关于流动方向布置在联结分离部位之前或之后。这意味着,根据本发明,自调节的控制或调节阀以液压或气动的控制量加载被用于控制或调节带有在用于单物质冷却或两物质冷却的水分配腔中的布置的次级水量。阀在联结分离部位之前、也就是说在水夹板之前即例如被使用在介质腔中。备选地,阀在联结分离部位之后、即在相应的部段上或在其处被使用。
[0031]在使用自调节的压カ调节阀来调节次级水量的情况下可实现任意多的冷却区,而不须进行在路段套管处的扩展措施。在该情况中,水供应的划分总是在流动方向上在联结分离部位(水夹板)之后发生。通过提高冷却区的数量,可在相应的边界条件下正面地影响金属还的表面品质和结构品质。
[0032]在各部段或各部段组冷却介质受控分布的情况中,不需要恒压网络,因为可随时检测特征曲线。对此的前提是,各部段或各部段组即各支路设置有用于压カ測量或用于流量测量的机构。在此前提是,对于完全的体积流量在管路中直至阀不允许存在较大的压降。
[0033]在恒压网络中此外为此要考虑的是,装备有驱动器的阀仅需要较小的结构空间且适合于耐用的运行。
[0034]当与单个阀相关联的多个喷嘴作为调节机构可单独地来调校时,也是有利的。为了作为“调节元件”能够单独地调校“喷嘴模块”、也就是说与阀相关联的多个喷嘴,根据本发明提出设立测量路段,经由其根据其接通(Freischaltung)可进行喷嘴模块的特征曲线的调校。这可在维护工作期间或甚至在铸造间歇中发生。此处有利的是,可単独测量喷嘴模块。
[0035]根据本发明的一有利的构造,网络在分配腔的区域中仅具有唯一的冷却剂供给管路,由泵所输送的冷却剂经由其可输送给部段的夹板,其中,管路的分支布置在夹板和/或部段的区域中。
[0036]根据本发明的冷却系统可不仅可以以单成分冷却部(仅水作为冷却剤)而且可以以双成分冷却部(水和空气作为冷却剤)来实现。
[0037]以普遍的方式,本发明涉及ー种用于受控的次级冷却的装置,其带有连铸设备的被冷却介质流经的网络,其特征在干,泵调节回路或通过恒定压カ网络提供冷却介质的需要的量并且在铸坯引导部内的部段上的量上的分配通过带有限定的打开位置(敞开、半敞开等)的阀或通过比例阀实现。
[0038]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受控的次级冷却的装,根据本发明以有利的方式特征在于,泵调节回路受控地提供冷却介质的需要的量并且在铸坯引导部内的部段上的量上的分配通过带有限定的打开位置(敞开、半敞开等)的阀或通过比例阀实现。
[0039]优选地,在一种带有连铸设备的被冷却介质流经的网络的用于受控的次级冷却的装置中在部段上存在用于在连铸设备中和/或在部段上冷却介质的分配的主动的调节元件、尤其阀和/或调节器。
[0040]优选地,各部段或各部段组设置有用于压カ測量和体积流量测量的机构。在部段中的每个上可存在多组喷嘴,其每个有利地关联有単独的阀,其中,与它相关联的喷嘴可单独地来调校。
[0041]本发明还涉及ー种带有连铸设备的被冷却介质流经的网络的用于受控的次级冷却的装置和方法。根据本发明,该方法特征在于,来调节冷却介质的压力。
[0042]在该方法的一改进方案中设置成,脉动地(pulsierend)通过开关阀来改变冷却介质的压力。此外可使用以不同的设计方案的阀。阀例如作为开关阀、作为离散地或作为持续地可开关的阀来运行。
[0043]压力-体积流量特征曲线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来调校。然而,该调校优选地在连铸设备中的铸造运行之外实现。
[0044]通过将调节机构直接移动到在消耗器附近的部段上提供在没有与调节量(额定值)匹配的情况下直接建立必需的压力的可能性。此外,与消耗器附近相联系的直接的压力调节还使对可能的干扰量的显著更快的反应成为可能,这导致,冷却介质在消耗器处的压力冲击被减小。尤其地,快速地识别出例如由堵塞所引起的喷嘴失效,因为直接经由压力来调节冷却剂量。此外,由此产生的在消耗器处的平稳的压力情况有利于以冷却介质统一的加载且又导致铸造产品的结构品质和表面品质的改善。
[0045]通过精细划分的调节回路的实现,相对于传统的解决方案可更好且更快地在金属坯的整个铸坯宽度上来建立所要求的温度;这总地导致金属坯的表面和结构品质的改善。
[0046]通过使用该技术,可显著减少在铸造机器和铸坯引导部之外的套管。因此在本发明的一非常简单的设计方案中可能各部段仅设置唯一的管路。也可取消根据现有技术必需的水分配腔。通过这些措施显著节省成本。如果由在喷嘴处的冷却介质的建立的压力(调节结果)和喷嘴特征曲线和设计方案推出冷却介质的消耗且放弃通过体积流量测量来验证该结果,也可取消通常存在的体积流量测量。相对现有技术可实现更多的冷却区,在现有设备中在部段上的装备可简单地改装。
[0047]因为不再须对于每个调节回路在部段上构造单独的带有调节阀且带有体积流量测量部的冷却剂管路,可能在无耗费的情况下提高调节回路的数量,而不由此在部段之外引起附加成本。
[0048]当通过特别的冷却策略来平衡使用较少数量的调节回路的传统的冷却的缺点时,调节回路的扩展也可改善地影响铸造产品的表面品质,这又正面地影响生产成本。
[0049]同样地,通过使用该技术得出该优点,就在现有系统的改装或扩展中得出一种成本有利的或一种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基本才经济的实现方案。成本节省由此得到,即不再需要另外附加的路段套管。测量技术也简化。
[0050]在喷嘴失效的情况中(如果喷嘴不带出或仅还带出很少的冷却剂量,例如在阻塞时,称为失效)且在该前提条件下,即使用体积流量调节,以相应提供的冷却介质量供应剩下的喷嘴,其中,系统压力升高。
[0051]在使用压力调节的情况下引起整个系统的反应改进,因为在每个喷嘴处建立的系统压力被保持恒定。虽然冷却剂总量被减少,但是每个喷嘴的单独冷却剂量不变。
[0052]冷却剂总量的减少可通过针对性地提高规定压力来有意地平衡。
[0053]为了部段的总体积的体积流量调节,每个自动的压力调节机构的压力规定值可被统一。体积流量测量那么在调节回路中用作实际值,期望的体积流量作为控制量(额定值)而每个自动的压力调节机构的压力规定值作为调节量。如果调节量互联(zusammenschalten),则通过其改变可相应地影响实际值,以便达到控制量。
[0054]通过改变压力规定值彼此的比例,可在维持总冷却剂流的同时实现冷却剂分配。当然,由此也可在冷却剂体积流量改变的情况下实现该比例。
[0055]调节结果的改善在自动的压力调节机构布置在部段上的情况中出现,因为在压力调节机构与消耗器(也就是说喷嘴)之间的间距那么明显更小。调节路段具有较小的调节技术等级,因此调节结果处于比标准情况(在其中调节机构设置在介质腔中且因此须克服且须考虑显著的距离和高度差)更高的精度范围中。
[0056]这基于此,即相比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根据其调节机构位于介质腔中),在压力调节机构、流量测量仪和压力传感器以及次级压力介质喷嘴之间的管路的残留的压力损失变得小得多且明显更少地影响建立的体积流量。根据现有技术所规定的在冷却剂分配腔(介质腔)之间的高度差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不再存在且因此附加地可不考虑。
[0057]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中,须考虑在调节单元与喷嘴位置之间的高度差或水平差;由此产生的压力差在考虑水平差和残留的压力损失的情况下特定设备地处于0.5至3bar的范围中。
[0058]压力调节可引起在体积流量测量失效的情况下承担该调节且尽管该失效能够继续运行设备。
[0059]通过冗余地实施调节策略的该可能性,每个单独的冷却剂冷却部的可用性和因此设备的整体可用性提高。
[0060]通过使用(代替电气规定值)外部气动地或液压地规定的调节量(其经由管路被引导到部段上),运行安全性“在部段上的调节”的变体中提高。
[0061]通过极端的环境条件、尤其通过高的且交变的温度、交变的湿度、侵入的铸造粉末在使用时间上来限制在部段上的电气连接、端口和调节技术。通过应用自动的压力调节机构、尤其可通过外部压力规定值调整的调节阀,本发明这里提供补救。
[0062]根据本发明,通过冷却介质的压力的调节可推出体积流量,尤其在应用部段的设计和相应的喷嘴特征曲线的情况下。
[0063]在体积流量调节失效时、例如在体积流量调节部发生故障时,可激活压力调节。由此可能以有缺陷的体积流量测量来继续运行该设备,而不损坏它。通过该冗余性,每个单独的体积流量调节部的可用性以及因此设备的整体可用性可被提高。
[0064]根据本发明,自调节的调节或控制阀有利地以气动的或液压的控制量加载来调节冷却介质的压力。为了调节冷却介质的量,共同的体积流量测量被用作实际值且与控制量来比较。调节的结果被转化成压力且作为气动或液压的控制量加载被输送给自调节的调节或控制阀。通过改变相应的压力规定值,由此可来调节输送给铸坯的体积流。对于该情况,即自调节的调节或控制阀放置在该部段上,仅需要一个共同的路段套管。通过自调节的调节或控制阀靠近消耗器且伴随于此的较小的调节技术等级,调节机构可容易地自动调节可能出现的压力波动。通过该状况,减少系统引起的压力冲击和压力波动。通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部分量影响的总体积流量调节;通过本发明的该方面还改善调节结果。通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体积流量测量的失效策略,例如在体积流量测量失效时。
[0065]优选地设置成,泵调节回路或恒压网络维持冷却介质的量、尤其水量并且在铸坯引导部的部段上的量上的分配在铸造方向上或横向于铸造方向通过位于部段上的体积流量调节器来进行。
[0066]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利用连铸设备的被冷却介质流经的网络进行受控的次级冷却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特征在于,来调节冷却介质的压力。
[0067]优选地,阀作为开关阀、作为离散地或作为持续地可开关的阀来运行。同样,有利地通过冷却介质的压力的调节来推出体积流量。
[0068]如果为了部段的总体积流量的体积流量调节来统一每个自动的压力调节机构的压力规定值,是有利的。
[0069]优选地,在压力调节回路中相应所测量的体积流量用作实际值,期望的体积流量用作控制量而每个自动的压力调节机构的压力规定值作为调节量。[0070]根据该方法的一有利的设计方案,自调节的调节或控制阀以气动的或液压的控制量加载来调节冷却介质的压力。
[0071]同样有利的是,尤其各部段使用冷却介质的所测量的体积流量作为实际值且与控制量来比较,为了调节冷却介质的压力由对量的调节的结果来获得液压的或气动的控制量,其被输送给自调节的调节或控制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72]下面根据附图以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显示了通过连铸设备中的铸坯引导部的部段的剖视图以及图2显示了用于以冷却介质供应在俯视图中示出的部段的一实施形式,其中,除了水夹板之外控制空气夹板(Steuerluftspannplatte)作为可联结的元件安装在用于将压缩空气作为控制量输送至在水夹板上的调整机构的部段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73]根据本发明(图1)设置成,在用于铸造金属坯的设备中的铸坯引导部在铸造方向A上具有多个在铸造方向上依次布置的且相应装备有用于引导铸坯的辊Ia的部段I。每个部段I具有两个或多个喷射区,其通常按照待铸造的铸坯的宽度来运行。在每个部段上,借助于上侧的喷嘴4和下侧的喷嘴4a来施加冷却介质。喷嘴4、4a相应安装在辊Ia之间的区域中。根据待运输的金属坯的厚度,喷嘴4在其高度上可调节。
[0074]在一实施例(图2)中示出了部段31,其经由三个调节回路32、33、34被供应以冷却介质、即例如被供应以水或水-压缩空气混合物。调节回路32经由中央的输送线路(Zufuehrungsstrang) 35将冷却介质施加到部段31的中间区域上。从输送线路将冷却介质分配至各个喷嘴4。调节回路33和34相应具有彼此平行地延伸的两个输送线路39、40或41和44,冷却介质从其到达所关联的喷嘴4。
[0075]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冷却介质(在当前的情况中水)经由水夹板45经由控制或调节阀46、47和48相应被输送给调节回路32至34。控制或调节阀46至48相应装备有调整机构49至51,经由其气动地来调整控制或调节阀46至48的控制或调节位置(通过使调整机构49至51的设置或位置通过用作控制量的压缩空气的压力来调整)。
[0076]压缩空气经由构造为控制空气夹板52的联结部被输送给调整机构49至51。压缩空气的量和压力由控制装置、例如可编程的控制部(SPS)53来提供。经由可调节的气动的阀54、55和56,将压力调整为用于调整机构49至51的控制量且相应地经由自己的管路57、58、59经由控制空气夹板52输送给调整机构49至51。
[0077]水供应经由介质腔60来确保,在其中设置有用于水的流量或用于其压力的测量点61、62。从那里将水传输到用作在部段31处的联结部的水夹板45上且至控制或调节阀46 至 48。
[0078]附图标记列表
I部段 Ia部段辊 4喷嘴4a喷嘴30板还31部段32调节回路33调节回路34调节回路35输送线路39输送线路40输送线路41输送线路44输送线路45水夹板46调节阀47调节阀48调节阀49调整机构50调整机构51调整机构52控制空气夹板53可编程的控制部54阀55阀56阀57管路58管路59管路60介质腔61测量点62测量点A铸造方向。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冷却在连铸设备的铸坯引导装置中所引导的金属坯的次级冷却装置,其中,所述次级冷却装置具有: -沿着所述铸坯引导装置布置的多个冷却区; -被至少一个冷却介质流经的至少一个压力管路网络; -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压力管路网络中至少在一冷却区内施加到所述金属坯上的喷嘴; -用于测量至少一个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压力管路网络中的实际压力的至少一个压力测量装置;和 -至少一个调节回路,其带有至少一个调节阀作为用于匹配在所述冷却区内借助于所述压力管路网络和与其相连接的喷嘴发出到金属坯处的、所规定的冷却功率的调节器和控制元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阀构造为自调节的压力调节机构并且 所述调节回路构造为压力调节回路,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压力管路网络中的额定压力和由所述压力测量装置所测量的实际压力为了压力调节的目的被输送给所述压力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外部压力能够作为控制量或调节量输送给所述压力调节机构(46,47,4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压力能够作为调节量经由单独的气动的或液压的管路(57,58,59)输送给至少一个所述压力调节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压力调节机构(46,47,48)布置在部段(1,31)处或直接布置其之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力网络尤其在所述压力管路与所述部段之间的过渡处具有联结分离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分离部位构造为水夹板(45)和/或控制空气夹板(5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压力调节机构(46,47,48)布置在所述联结分离部位(45,52)之前或之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冷却介质的体积流量测量的至少一个装置设置在所述部段中或在其上或在部段(1,31)的组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部段(I)或各部段组设置有用于压力测量和体积流量测量的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喷射组包括单独的阀,其中,与所述阀相关联的喷嘴能够单独调校。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在分配腔的区域中具有唯一的管路,由泵所输送的冷却剂经由其能够输送至部段(I)的夹板且所述管路的分支布置在所述夹板的区域中和/或在所述部段(I)上。
12.一种用于受控的次级冷却的装置,其带有连铸设备的被冷却介质流经的网络,其特征在于,为了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连铸设备中和/或在部段(1,31)上的分配在所述部段上存在主动的调整机构、尤其阀和/或调节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泵调节回路或恒压网络维持所述冷却介质的量、尤其水量,并且在铸坯引导部的部段上的量上的分配在铸造方向上或横向于铸造方向通过位于所述部段上的体积流量调节器来进行。
14.一种在利用带有连铸设备的被冷却介质流经的网络的用于受控的次级冷却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的情况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调节所述冷却介质的压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46,47,48;54,55,56)作为开关阀、作为离散地或作为持续地可开关的阀来运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冷却介质的压力的调节来推出体积流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部段(1,31)的总体积流量的体积流量调节,每个自动的压力调节机构(46,47,48; 54,55,56)的压力规定值被统一。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调节回路中相应所测量的体积流量用作实际值、期望的体积流量用作控制量而每个自动的压力调节机构的压力规定值用作调节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调节的调节或控制阀(46,47,48; 54, 55,56)以气动的或液压的控制量加载调节所述冷却介质的压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尤其各部段(1,31),所述冷却介质的所测量的体积流 量被用作实际值并且与控制量相比较,为了调节所述冷却介质的压力由用于量的调节的结果来获得液压或气动的控制量,其被输送给自调节的调节或控制阀。
【文档编号】B22D11/22GK103459065SQ201180065773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3日
【发明者】A.瑙约克, A.施塔维诺夫, A.维耶 申请人:Sms西马格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