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注模具,特别是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金属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发动机进气接管的模具大多为砂模,砂模的粗糙度一般在Ra: ^ 12. 5,对于产品的粗糙度要求很难达到较理想的要求,对于产品毛坯尺寸的公差等级低,而且每个砂质铸型只能浇注一次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模具,结构简单,浇注成型的产品表面粗糙度良好、尺寸公差也可以得到满足;生产效率高,且一致性良好,并可 实现快速不间断生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上设有进料口,所述型腔与进料口之间设有将进料口与型腔连通的内浇道。进一步的,所述型腔包括设在上模中的上模腔和设在下模中的下模腔,所述内浇道设在下模中。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外侧设有浇口胚,所述浇口胚设在下模上与所述进料口对应处。放置烧包。进一步的,所述上模顶部设有上顶出板。将产品坯件顶出型腔,便于取件。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上方设有覆盖上模的上模脚。便于操作上顶出板。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底部设有下顶出板。将产品坯件顶出型腔,便于取件。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下方设有支承下模的下模脚。便于操作下顶出板。进一步的,所述型腔的尾部设有砂芯固定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模具本身结构简单,浇注成型的产品表面粗糙度良好、尺寸公差也可以得到满足;生产效率高,且一致性良好,并可实现快速不间断生产。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下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I和下模2,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型腔3,所述下模上设有进料口 31,所述型腔与进料口之间设有将进料口与型腔连通的内浇道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型腔包括设在上模中的上模腔和设在下模中的下模腔,所述内浇道设在下模中。所述下模外侧设有浇口胚33,所述浇口胚设在下模上与所述进料口对应处。所述型腔的尾部设有砂芯固定头34。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模顶部设有上顶出板11 ;所述上模上方设有覆盖上模的上模脚12。所述下模底部设有下顶出板21 ;所述下模下方设有支承下模的下模脚22。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和下模采用H13热作模具钢,可实现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为在浇口胚上放置浇包,金属液倒入浇包后模具进行倾转动作,倾转90度,金属液经过进料口和内浇道进入型腔,待产品坯件凝固完成后,打开模具,利用上、下顶出板将产品坯件顶出型腔,取件进入下一道工序,方便快捷。利用本实用新型模具成型的产品表面粗糙度良好,可以达到Ra:6. 3 ;生产效率高,每班可以达到120只以上,且一致性良好,并可实现快速不间断生产;模具寿命高,在70000 100000模次;另外成型的产品尺寸公差可以得到满足,可以达到CT7级。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 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I)和下模(2),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型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上设有进料口(31),所述型腔与进料口之间设有将进料口与型腔连通的内浇道(32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包括设在上模中的上模腔和设在下模中的下模腔,所述内浇道设在下模中。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外侧设有浇口胚(33 ),所述浇口胚设在下模上与所述进料口对应处。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顶部设有上顶出板(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方设有覆盖上模的上模脚(12)。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底部设有下顶出板(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下方设有支承下模的下模脚(22)。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尾部设有砂芯固定头(3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型腔,所述下模上设有进料口,所述型腔与进料口之间设有将进料口与型腔连通的内浇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浇注成型的产品表面粗糙度良好、尺寸公差也可以得到满足;生产效率高,且一致性良好,并可实现快速不间断生产。
文档编号B22C9/08GK202555772SQ2012202191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李义 申请人:浙江振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