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拆除中间包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75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拆除中间包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拆除中间包的支撑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中间包拆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拆除中间包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中间包经过浇钢多次使用后,内衬不同程度的损坏,加上水口位置的粘堵和处理, 需要将用拆炉机将中间包的耐火材料全部拆除,重新砌筑,由于拆炉机高度及臂长有限,中间包必须放置在与地面倾斜一定角度的支撑装置上,通常是利用废钢槽支撑搁住中间包一头,利用中间包的一侧两条支撑腿钩住废钢槽立板,另一侧的两条支撑腿落在地面上的办法进行拆除,往往支撑高度达不到理想要求导致拆除非常困难。另外,由于地面土壤较软, 加上中间包自重较大容易使地面凹陷,拆炉机的振动的冲击更加剧了中间包结构的变形程度,一方面落在地面中间包的支撑腿向内侧变形,支撑腿的角焊缝从中间开裂变形,另一方面搁在废钢槽上的支撑腿外侧焊缝容易拉裂。因中间包四条支撑腿产生了变形和焊缝撕裂,重新浇筑后的中间包放在小车上不平而引起电子秤不准,导致中间包水口无法对准影响浇钢的进行,中间包底板撕裂耐火材料开裂容易造成漏钢渗透出来而破坏中间包结构。 由于厂房位置有限,需要占用相当大的面积,拆炉机转不过身来,需要多次换位改变方向来作业,既劳动强度增大,又作业时间较长,现场堆积较烂非常拥挤,也不符合现场管理要求。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拆除中间包时可牢固支撑中间包的支撑装置。[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0005]一种用于拆除中间包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位于地坑内,包括底板、盖板、左立板、 右立板、前立板、后立板、第一斜支撑板和第二斜支撑板,所述底板铺在所述地坑地面上,所述左立板与所述地坑的左墙面贴合,所述右立板与所述地坑的右墙面贴合,所述前立板与所述地坑的前墙面贴合,所述后立板与所述地坑的后墙面贴合,所述盖板盖在所述左立板、 右立板、前立板和后立板的上部,所述第二斜支撑板与所述底板的夹角为12° -14°,所述第一斜支撑板和第二斜支撑板垂直,所述第一斜支撑板和所述左立板之间用多块支撑板连接。[0006]所述盖板的上平面与地平面平行。[0007]所述第二斜支撑板与所述底板填充水泥层。[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拆除中间包时中间包支撑腿受力均匀,避免了对中间包结构的损伤,解决了拆炉机有限的高度的臂长不够的困难,缩短了拆除工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中间包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占地面积,符合现场管理的要求规范。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0010]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拆除中间包的支撑装置的俯视图;[0011]图2为图I的A-A向剖视图;[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拆除中间包的支撑装置的正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一种用于拆除中间包的支撑装置,如图2所示,支撑装置位于地坑10内。如图 I-图3所示,包括盖板I、底板2、左立板3、右立板4、前立板5、后立板6、第一斜支撑板7和第二斜支撑板8。底板2铺在地坑10地面上。左立板3与地坑的左墙面贴合,右立板4与地坑的右墙面贴合,前立板5与地坑的前墙面贴合,后立板6与地坑的后墙面贴合。盖板I 盖在左立板3、右立板4、前立板5和后立板6的上部,盖板I的上平面与地平面平行;第二斜支撑板8与所述底板的夹角a为13°,第二斜支撑板8与底板2填充水泥层11,第一斜支撑板7和第二斜支撑板8垂直,第一斜支撑板7和左立板3之间用两块支撑板连接。[0014]在拆除中间包时,掀开盖板1,将中间包的四条支撑腿放在第二斜支撑板8上,中间包的前围板与第一斜支撑板7贴合,此时,中间包位置正好适合拆包机高度和振动臂伸出的长度需求,拆包机不用转移位置就可一次性拆除相关部位的耐火材料,拆除完毕后,将中间包移走,盖板I盖上,还可以进行其他作业,对其他的生产作业完全没有不利影响。[0015]用于拆除中间包的支撑装置在使用拆包机拆除中间包时,其中间包支撑腿受力均匀,从而避免了对中间包结构的损伤,解决了拆炉机有限的高度的臂长不够的困难,缩短了拆除工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中间包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占地面积,符合现场管理的要求规范。[0016]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拆除中间包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装置位于地坑内,包括底板、 盖板、左立板、右立板、前立板、后立板、第一斜支撑板和第二斜支撑板,所述底板铺在所述地坑地面上,所述左立板与所述地坑的左墙面贴合,所述右立板与所述地坑的右墙面贴合, 所述前立板与所述地坑的前墙面贴合,所述后立板与所述地坑的后墙面贴合,所述盖板盖在所述左立板、右立板、前立板和后立板的上部,所述第二斜支撑板与所述底板的夹角为 12° -14°,所述第一斜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斜支撑板垂直,所述第一斜支撑板和所述左立板之间用多块支撑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拆除中间包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上平面与地平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拆除中间包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支撑板与所述底板填充水泥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中间包拆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拆除中间包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地坑内,底板铺在所述地坑地面上,左立板、右立板、前立板和后立板分别与地坑的左墙面、右墙面、前墙面、后墙面贴合,盖板盖在左立板、右立板、前立板和后立板的上部,第二斜支撑板与底板的夹角为12°-14°,第一斜支撑板和第二斜支撑板垂直,第一斜支撑板和左立板之间用多块支撑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拆除中间包时中间包支撑腿受力均匀,避免了对中间包结构的损伤,解决了拆炉机有限的高度的臂长不够的困难,缩短了拆除工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中间包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占地面积,符合现场管理的要求规范。
文档编号B22D41/56GK202741726SQ20122037441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
发明者陈崇阳, 邓子辉, 杨治争, 洪霞, 彭著刚, 王延峰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