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坯引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23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铸坯引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锭装置,特别是一种铸坯引锭装置,属于炼钢浇铸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板坯连铸开浇时,需要在结晶器底部放置引锭杆,再在引锭杆与结晶器之间的缝隙中填充耐火绳,同时在引锭杆上部铺设钢片、弹簧、铁屑等冷料层,以促使钢水进入冷料层而快速冷却后,达到足够的牵引强度,以便钢水浇铸并冷凝后,能通过引锭杆的牵引顺利将铸坯引出而与结晶器脱离。但由于冷料层为平面铺设,容易在冷料层与钢水层之间形成强度差异大的界面,在通过引锭杆牵引铸坯时,容易在该界面处发生断裂,从而影响钢锭的整体质量,甚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因此有必要对原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引锭杆在牵引铸坯时容易发生断裂,从而影响钢锭的整体质量,甚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坯引锭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铸坯引锭装置,包括置于结晶器底部的其上设钩头的引锭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其上端设挂钩、下端设折钩的竖向连杆,且竖向连杆下端的折钩与引锭杆钩头相配接,以便注入钢水后,使竖向连杆在冷却后的钢锭内形成加强筋,既便在冷料层与钢水层之间形成强度差异大的界面时,也可通过该竖向连杆有效避免引锭时发生的断裂。所述竖向连杆上端的挂钩钩口及下端的折钩钩口,均朝向引锭杆的钩头,以提高引锭强度。所述竖向连杆至少设为并列的二根,且连杆与连杆之间设有横向拉杆,以便通过二根以上的连杆进一步增强引锭强度。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在引锭杆的引锭基础上,增加竖向连杆的加强筋作用,以在加速铸坯头部凝固的同时,有效防止坯头断裂而引起的开浇起步漏钢,同时,在冷料层与钢水层之间存在强度差异大的界面时,也可通过该竖向连杆有效避免引锭时发生断裂,确保钢锭的整体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材料成本低廉,易于加工等优点。实为一理想的铸坯引锭装置。

图I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坯引锭装置,包括置于结晶器I底部的其上设钩头3的引锭杆2,还包括其上端设挂钩4、下端设折钩6的竖向连杆5,且竖向连杆5下端的折钩6与引锭杆钩头3相配接,竖向连杆5上端的挂钩4钩口及下端的折钩6钩口,均朝向引锭杆2的 钩头3,如图1,竖向连杆5设为并列的二个,且连杆与连杆之间设有横向拉杆7,如图2。
权利要求1.一种铸坯引锭装置,包括置于结晶器底部的其上设钩头的引锭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其上端设挂钩、下端设折钩的竖向连杆,且竖向连杆下端的折钩与引锭杆钩头相配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铸坯引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杆上端的挂钩钩口及下端的折钩钩口,均朝向引锭杆的钩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铸坯引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杆至少设为并列的二根,且连杆与连杆之间设有横向拉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坯引锭装置,包括置于结晶器底部的其上设钩头的引锭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其上端设挂钩、下端设折钩的竖向连杆,且竖向连杆下端的折钩与引锭杆钩头相配接。可在引锭杆的引锭基础上,增加竖向连杆的加强筋作用,以在加速铸坯头部凝固的同时,有效防止坯头断裂而引起的开浇起步漏钢,同时,在冷料层与钢水层之间存在强度差异大的界面时,也可通过该竖向连杆有效避免引锭时发生断裂,确保钢锭的整体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材料成本低廉,易于加工等优点。
文档编号B22D11/08GK202726006SQ20122039583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1日
发明者曹重, 邹荣, 吴光耀, 陈伟 申请人: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