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锭模具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03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铅锭模具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中的铅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锭模具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由正极板、负极板、隔膜以及电解液等构成,正极板和负极板均有板栅和活性物质构成,板栅通常为铅锑合金或者铅的其他合金,活性物质为PbO2和PbSO4,因此,废弃的铅酸蓄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铅,含铅废物属于危险废物,从保护环境以及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角度出发,需要对废弃的铅酸蓄电池中的铅进行回收。申请号为201120527000. 9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脉冲电源回收废旧铅蓄电池中铅的装置,包括电解池、电极板和电源,所述电解池内设置有电极隔板,所述电极隔板把所述电解池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区域,所述电解池上端设置有进液管,所述电解池下端设置有出液管。回收得到铅后,将铅进行熔融浇铸得到铅锭。申请号为201020571461.1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浇铸装置,包括熔炼炉、浇铅管和浇铸成型装置,浇铅管一端位于熔炼炉底部,另一端伸入铅浇铸对象底部,浇铸成型装置包括沿铅浇铸对象高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组加热装置以及控制柜,每组加热装置包括若干片履带式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及保温层,温度传感器一端与铅浇铸对象的外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柜相连接,控制柜控制加热装置来对铅层由下至上分段定温冷却。现有技术中的冷却系统对铅锭模具进行冷却之后,不再对使用过的冷却介质进行回收利用,对于铅锭模具由于降温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铅锭模具冷却系统,用于冷却铅锭模具中的铅锭,并回收利用冷却水以及冷却水与灼热的铅锭模具接触后产生的蒸汽中的热量。—种铅锭模具冷却系统,包括用于承载铅锭模具的传送链,还设有带进口和出口的冷却室,所述传送链经由所述进口和出口贯穿冷却室;位于所述冷却室内部,用于冷却铅锭模具的喷淋装置;与所述冷却室的顶部连通的蒸汽回收管;与所述蒸汽回收管连通的余热换热器;与所述冷却室的底部连通的冷却水回水装置。铅锭模具随传送链经冷却室的进口进入冷却室内部,喷淋装置喷出冷却水,冷却铅锭模具,冷却水接触高温铅锭模具后变为蒸汽,蒸汽由位于冷却室顶部的蒸汽回收管输送至余热换热器,实现蒸汽中热量的回收利用,未被蒸发的冷却水流入冷却室底部的冷却水回水装置中,实现循环利用。作为优选,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沿所述传送链布置的进水总管;[0016]与所述进水总管连通的若干支管,每个支管均延伸至铅锭模具的下方;布置在各个支管上,且朝向上方的喷淋头。冷却水沿进水总管流至位于铅锭模具下方的各个支管中,并经与支管连通的喷淋头由下至上喷向铅锭模具。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回水装置包括回水口,开设在所述冷却室的侧壁的底部;回水槽,与所述回水口相对接。冷却水由喷淋头喷向铅锭模具后,先接触高温铅锭模具的部分冷却水被蒸发,后接触铅锭模具的冷却水由于没有达到沸点,因此,仍为液体状态,由位于冷却室侧壁的回水后流出后,在回水槽中汇聚,进行循环利用。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回收管为至少两根。由于铅锭模具的数量较多,冷却水接触高温铅锭模具后产生的蒸汽量较多,设置多根蒸汽回收管满足蒸汽回收的需要。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回收管与所述冷却室的顶部通过锥形的集气罩相互连通。锥形的集气罩对蒸汽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便于蒸汽由集气罩进入蒸汽回收管中。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室的进口和出口均设有阻雾帘。阻雾帘阻挡蒸汽由冷却室的进口和出口逸出,提高蒸汽的回收利用效率。作为优选,每根支管上的喷淋头为4 10个。喷淋头的数目依据支管的流量设置,保证单位时间内冷却水的喷淋量,从而保证铅锭模具的冷却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回水口处设有过滤网。回水口处设置过滤网,滤掉冷却室内铅锭模具、铅锭或者其他设备掉落的废渣,并定期对其进行清理,延长冷却水的循环使用次数。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室的内部设有架设在传送链上方的冷却水引流网。冷却水由下至上喷向铅锭模具,接触冷却水引流网后,在冷却水引流网的引导下,向冷却室的回水口流动,不会直接滴至铅锭上。本实用新型铅锭模具冷却系统,利用冷却水冷却铅锭模具中的铅锭,循环利用冷却水,同时回收利用冷却水与高温铅锭模具接触后产生的蒸汽中的热量,提高了冷却水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铅锭模具冷却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铅锭模具冷却系统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铅锭模具冷却系统,包括用于承载铅锭模具6的传送链4,还设有带进口和出口的冷却室19、位于冷却室19内部用于冷却铅锭模具6的喷淋装置、与冷却室19的顶部连通的蒸汽回收管21、与蒸汽回收管21连通的余热换热器以及与冷却室19的底部连通的冷却水回水装置。传送链4经由进口和出口贯穿冷却室19,冷却室19的进口和出口均设有阻雾帘(图中未示出)。阻挡蒸汽由冷却室19的进口和出口逸出,提高蒸汽的回收利用效率。喷淋装置包括沿传送链4布置的进水总管、与进水总管连通的若干支管以及布置在各个支管上,且朝向上方的喷淋头22,每个支管均延伸至铅锭模具6的下方。每根支管上的喷淋头22为6个。蒸汽回收管21为两根。蒸汽回收管21与冷却室19的顶部通过锥形的集气罩20相互连通。冷却水回水装置包括开设在冷却室19的侧壁的底部的回水口 23以及与回水口 23相对接的回水槽24。回水口 23处设有过滤网。滤掉冷却室19内冷却水中的废渣,并定期对其进行清理。冷却室19的内部设有架设在传送链4上方的冷却水引流网。冷却水由下至上喷向铅锭模具6,接触冷却水引流网后,在冷却水引流网的引导下,向冷却室19的回水口 23流动。本实用新型铅锭模具6冷却系统工作时,铅锭模具6随传送链4经冷却室19的进口进入冷却室19内部,喷淋装置喷出冷却水,冷却铅锭模具6,冷却水接触高温铅锭模具6后变为蒸汽,蒸汽由位于冷却室19顶部的蒸汽回收管21输送至余热换热器,实现蒸汽中热量的回收利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铅锭模具冷却系统,包括用于承载铅锭模具的传送链,其特征在于,还设有 带进口和出口的冷却室,所述传送链经由所述进口和出口贯穿冷却室; 位于所述冷却室内部,用于冷却铅锭模具的喷淋装置; 与所述冷却室的顶部连通的蒸汽回收管; 与所述蒸汽回收管连通的余热换热器; 与所述冷却室的底部连通的冷却水回水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锭模具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 沿所述传送链布置的进水总管; 与所述进水总管连通的若干支管,每个支管均延伸至铅锭模具的下方; 布置在各个支管上,且朝向上方的喷淋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锭模具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回水装置包括 回水口,开设在所述冷却室的侧壁的底部; 回水槽,与所述回水口相对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铅锭模具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回收管为至少两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铅锭模具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回收管与所述冷却室的顶部通过锥形的集气罩相互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铅锭模具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的进口和出口均设有阻雾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铅锭模具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根支管上的喷淋头为4 10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铅锭模具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口处设有过滤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铅锭模具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的内部设有架设在传送链上方的冷却水引流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锭模具冷却系统,包括用于承载铅锭模具的传送链,还设有带进口和出口的冷却室,所述传送链经由所述进口和出口贯穿冷却室;位于所述冷却室内部,用于冷却铅锭模具的喷淋装置;与所述冷却室的顶部连通的蒸汽回收管;与所述蒸汽回收管连通的余热换热器;与所述冷却室的底部连通的冷却水回水装置。本实用新型铅锭模具冷却系统,用于冷却铅锭模具中的铅锭,并回收利用冷却水以及冷却水与灼热的铅锭模具接触后产生的蒸汽中的热量。
文档编号B22D5/04GK202894237SQ20122065275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娄可柏, 佘仁松, 廖从银 申请人:浙江天能电源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