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炉的冷却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17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炉的冷却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炉的冷却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轧带钢退火炉中,为得到更高的冷却速率,在快冷段利用高氢含量的氮氢保护气进行喷吹冷却,特别是在大型立式退火炉中,带钢速度快,为达到冷却速率,一些退火炉快冷段的保护气中氢气浓度达到了 50%。在氢气浓度提高的同时,带来了对循环风道气密性及防泄漏的要求,一方面,要尽量减少高氢保护气的泄漏,以减少氢气的消耗而降低运行成本;同时,要防止高氢气体泄漏到风道周围环境中给操作人员带来的危险。另一方面,更要防止外界空气从管道泄漏点进入风道内、引起风道内气体爆炸的风险。目前,常用的高氢浓度气体安全主要通过风道内压力的监控、风道内补充气体注入流量的监控、氢气浓度检测报警仪等综合手段来判断是否有泄漏及提醒报警。但是仪表的可靠度在不同场合和时间有一定的风险,如何改进风道结构而减少泄漏点、或增加泄漏安全措施,以减少对仪表的依赖度对设计考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小循环风道内高氢浓度气体泄漏,且排除空气被吸入循环风道安全隐患的用于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炉的冷却送风装置。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用于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炉的冷却送风装置,它包括水冷换热器和循环风机,所述水冷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循环风机的进口通过循环风机前管道连接,所述循环风机的出口通过高氢保护气注入管道与退火炉炉体内的喷吹冷却风箱连接,所述水冷换热器的进口通过保护气抽出管道与退火炉炉体的排气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机的出口和入口之间设置有防负压管道,所述防负压管道中气体的流向为从循环风机的出口至循环风机的入口方向。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护气抽出管道上设置有风量控制阀。上述方案中,所述防负压管道上设置有防负压管道调节阀。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却送风装置还设置有连接所述循环风机轴承密封处的吹气管道。上述方案中,所述水冷换热器和循环风机通过法兰焊接连接到管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装置的使用,再配合一些检测仪表,将最大限度的减少高氢浓度气体的泄漏,降低消耗,节省费用;确保循环风道周围的人员操作安全;减小空气进入风道内的机会,增大循环风道内高氢气体的安全性。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炉的冷却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当然下述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炉的冷却送风装置,它包括水冷换热器6和循环风机2。水冷换热器6的出口与循环风机2的进口通过循环风机前管道I连接。循环风机2的出口通过高氢保护气注入管道3与退火炉炉体10内的喷吹冷却风箱11连接。水冷换热器6的进口通过保护气抽出管道4与退火炉炉体10的排气口连接。保护气抽出管道4上设置有风量控制阀5。循环风机2的出口和入口之间设置有防负压管道7,防负压管道7中气体的流向为从循环风机2的出口至循环风机2的入口方向。防负压管道7上设置有防负压管道调节阀8。该冷却送风装置还设置有连接循环风机2轴承密封处的吹气管道9。该冷却送风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经过水冷换热器6换热冷却后的高氢保护气体经循环风机前管道I进入循环风机2,循环风机2将高氢保护气通过高氢保护气注入管道3鼓入到炉体10内的喷吹冷却风箱11,喷吹到带钢表面,达到快速冷却带钢的作用。冷却带钢后的气体经保护气抽出管道4从炉体10内抽出,并进入水冷换热器6,被冷却水降温后,重新通过循环风机2鼓入喷吹冷却风箱11内,如此高氢保护气在风道内循环。根据冷却速率的需求,风量控制阀5的开启度配合循环风机2的转速共同作用,以调节冷风量。水冷换热器6、循环风机2、及风量控制阀5等连接管道的设备均通过法兰焊接连接到管道上,以最大限度的减小泄漏点。在管道焊接连接完成后,要对每个焊缝进行渗透检测,确保焊缝的气密性。吹气管道9使用氮气进行喷吹,将该管道9连接循环风机2轴承密封处,对轴承密封位置进行吹扫及增压,减小风机轴承位置的泄漏,同时防止空气从轴承密封处进入风道内。为防止循环风机2在高速旋转时,在风机进风口位置因风机抽吸产生大的负压差,使用防负压管道7将风机2出口的部分气体抽回到风机进口处,起到自增压作用,以减小风机2进口处因负压而造成空气从该位置泄漏点进入风道内的危险。防负压管道7上设置调节阀8可对防负压的抽回气体量进行调节。通过该冷却送风装置,再配合压力、流量、氢气浓度报警等仪表的监控,将极大的提高对高氢循环风道的安全防范、减少氢气的泄漏。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用于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炉的冷却送风装置,它包括水冷换热器和循环风机,所述水冷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循环风机的进口通过循环风机前管道连接,所述循环风机的出口通过高氢保护气注入管道与退火炉炉体内的喷吹冷却风箱连接,所述水冷换热器的进口通过保护气抽出管道与退火炉炉体的排气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机的出口和入口之间设置有防负压管道,所述防负压管道中气体的流向为从循环风机的出口至循环风机的入口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抽出管道上设置有风量控制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负压管道上设置有防负压管道调节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送风装置还设置有连接所述循环风机轴承密封处的吹气管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换热器和循环风机通过法兰焊接连接到管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炉的冷却送风装置,它包括水冷换热器和循环风机。该水冷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循环风机的进口通过循环风机前管道连接。该循环风机的出口通过高氢保护气注入管道与退火炉炉体内的喷吹冷却风箱连接。该水冷换热器的进口通过保护气抽出管道与退火炉炉体的排气口连接。该循环风机的出口和入口之间设置有防负压管道。该防负压管道中气体的流向为从循环风机的出口至循环风机的入口方向。通过该装置的使用,再配合一些检测仪表,将最大限度的减少高氢浓度气体的泄漏,降低消耗,节省费用;确保循环风道周围的人员操作安全;减小空气进入风道内的机会,增大循环风道内高氢气体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C21D9/573GK202989243SQ2012206609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李楠, 易敏, 于海, 张广盛 申请人: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