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坯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387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铸坯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领域中的导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连铸工段将精炼后的钢水连续铸造成钢坯的生产工序中对铸坯起导向、冷却、支撑作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连铸机铸坯导向装置由辊子及其轴承座、框架、冷却水配管、给油脂配管等构成。其作用是通过内、外弧辊和侧导辊对带有液芯的坯壳从结晶器中拉出来后,喷水或喷汽使铸坯快速凝固,以进入拉矫区;对未完全凝固的铸坯起支撑、导向作用,防止铸坯的变形、鼓肚;在上引锭杆时对引锭杆起支撑、导向作用。但目前铸坯导向装置中的电磁搅拌装置的位置无法做到在线调整,并且不能按照工艺要求调整到所需准确位置,无法达到快速处理事故的要求。而且现有设备结构相对复杂,经济成本大,设备维护相对繁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电磁搅拌装置的位置在线调整的连铸机铸坯导向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铸坯导向装置,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电磁搅拌装置、导向辊组件,其中,电磁搅拌装置固定设置在能在框架上前后移动的车体上。进一步,框架上设置有轨道,车体的底部两侧连接有滚轮,滚轮卡扣在轨道上。进一步,轨道上形成有多个定位孔,车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连接在轨道上的定位孔内。进一步,导向辊组件包括导向辊框架和连接在导向辊框架上的上部翼架、侧部翼架,上部翼架的底部设置有内弧辊,导向辊框架上与内弧辊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外弧辊,侧部翼架上设置有侧辊。进一步,导向辊框架的后侧端部形成有第一销孔,中间位置处形成有第二销孔,侧部翼架的后侧端部形成有第四销孔,前侧端部形成有彼此错开的第五销孔和第六销孔;导向辊框架上的第一销孔与侧部翼架上的第四销孔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导向辊框架上的第二销孔与侧部翼架上的第五销孔和第六销孔通过连接杆选择性的连接。进一步,导向辊框架的前侧端部形成有第三销孔,上部翼架的后侧端部形成有第七销孔,前侧端部纵向设置有螺杆;上部翼架上的第七销孔与导向辊框架上的第一销孔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上部翼架上的螺杆与导向辊框架上的第三销孔固定连接。进一步,上部翼架的顶部缸筒内设置有气囊,气囊与外置通气管相连,气囊的上部与法兰连接,法兰的端部设置有盖板,与导向辊框架上的第三销孔相连的螺杆穿过盖板,并与盖板固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具有如下特点:[0014]1、电磁搅拌装置的位置可以做到在线调整,并且可以按照工艺要求调整到所需准确位置;2、铸坯导向装置在高温铸坯作用下提供了足够的强度和刚度;3、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能适应改变铸坯断面的要求,能快速处理事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的总体装配图;图2为图1中C-C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中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中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中的导向辊组件的正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中的导向辊组件的俯视图;图7为图5中的导向辊组件调整后的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导向辊组件中的导向辊框架的正视图;图9为图5中的导向辊组件中的侧部翼架的俯视图;图10为图5中的导向辊组件中的上部翼架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铸坯导向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包括框架I和设置在框架I上的电磁搅拌装置3、导向辊组件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电磁搅拌装置3位置的调整和导向辊组件4结构的改进,故说明书中对铸坯导向装置中的其他附属结构(如冷却水配管6、自由辊组件5等)没有进行详细的描述,应理解的是,上述附属结构完全可参考现有技术,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各组件的具体结构及尺寸参数也可参见现有技术。下面参见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中各组件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参考图1至图4,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中的电磁搅拌装置3在框架I上的设置形式。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磁搅拌装置3固定在车体7上,并通过车体7设置在框架I上,车体7在框架I上的位置可自由调整,也即电磁搅拌装置3在框架I上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自由调整。具体来说,参见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中的框架I上设置有轨道2,轨道2上形成有多个定位孔21。对应的,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中的车体7的底部两侧连接有与轨道2相匹配的滚轮71,滚轮71可卡扣在轨道2上,由此车体7便可沿辊道2前后移动,从而实现了车体7与框架I之间的活动连接。另外,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中的车体7的底部还可设置有固定销72,固定销72可连接在轨道2上的定位孔21内,实现车体7与轨道2之间的固定。由此,当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使用时,首先将轨道2用连接件连接在框架I上;然后将车体7装设好滚轮71后放置在轨道2上;最后将电磁搅拌装置3安装在车体7上。利用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中的车体7可以依据工艺要求自由调整在轨道2上的位置,也即电磁搅拌装置3在框架I上的位置。当位置调整完毕后,可通过车体7上的固定销72与轨道2上的定位孔21的连接,将车体7固定在轨道2上,实现电磁搅拌装置3在框架I上的锁定,也即电磁搅拌装置3在铸流长度方向上的定位。而且由于车体7上的滚轮71与轨道2之间的卡合作用,也同时实现了电磁搅拌装置3在垂直于铸流的宽度方向上的定位。接下来参考图5至图10,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中的导向辊组件4的具体设置形式。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向辊组件4包括导向辊框架41、上部翼架42和侧部翼架43,其中,导向辊框架41上设置有外弧辊48,上部翼架42上设置有内弧辊47,侧部翼架43上设置有侧辊46,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通过导向辊框架41、上部翼架42和侧部翼架43的位置改变,实现了内弧辊47、外弧辊48及侧辊46之间辊缝的调整。首先,参见图6、图8和图9,本实用新型中的侧部翼架43的后侧端部形成有第四销孔431,前侧端部形成有彼此错开的第五销孔432和第六销孔433。对应的,导向辊框架41的后侧端部形成有第一销孔411,导向辊框架41的中间位置处形成有第二销孔412。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向辊框架41上的第一销孔411与侧部翼架43上的第四销孔431通过销轴44活动连接,导向辊框架41上的第二销孔412与侧部翼架43上的第五销孔432和第六销孔433通过连接杆45选择性的连接。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通过导向辊框架41上的第二销孔412与侧部翼架43上的第五销孔432和第六销孔433的选择性连接,实现了导向辊组件4中的侧辊46开口度大小的变化,达到了改变坯型的目的,而且在事故处理时卸下固定连接杆45的销轴就可以把侧辊46从铸流侧面拆除,有利于缩短事故处理的时间和减小成本。进一步,参见图5、图7、图8和图10,本实用新型中的上部翼架42的后侧端部形成有第七销孔421,上部翼架42上的第七销孔421与导向辊框架41上的第一销孔411也通过销轴10活动连接。此外,上部翼架42的前侧端部纵向设置有螺杆422,相应的,导向辊框架41的前侧端部形成有第三销孔413,上部翼架42上的螺杆422与导向辊框架41上的第三销孔413固定连接。接着参考图5和图7,本实用新型中的上部翼架42的顶部缸筒423内设置有气囊424,气囊424与外置通气管425相连,气囊424的上部与法兰426连接,法兰426的端部设置有盖板427,与导向辊框架41上的第三销孔413相连的螺杆422穿过盖板427,并通过固定组件与盖板427固接在一起。由图5和图7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弧辊47设置在上部翼架42的底部,而外弧辊48则设置在导向辊框架41上与内弧辊47相对的位置处。由此,当需要调整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中的外弧辊48与内弧辊47之间辊缝大小时,可通过与气囊424相接的通气管425向气囊424中通入压缩空气,以改变气囊424的高度,从而利用上部翼架42中的螺杆422与盖板427之间的力学作用实现外弧辊48与内弧辊47之间开口度大小的变化,达至IJ改变坯型的目的,同样在事故处理当中起到了缩短事故处理的时间和减小成本的作用。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铸坯导向装置,包括框架(I)和设置在框架(I)上的电磁搅拌装置(3)、导向辊组件(4),其特征在于,电磁搅拌装置(3)固定设置在能在框架(I)上前后移动的车体(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坯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I)上设置有轨道(2),车体(7 )的底部两侧连接有滚轮(71),滚轮(71)卡扣在轨道(2 )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坯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2)上形成有多个定位孔(21),车体(7 )的底部设置有固定销(72 ),固定销(72 )连接在轨道(2 )上的定位孔(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铸坯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辊组件(4)包括导向辊框架(41)和连接在导向辊框架(41)上的上部翼架(42)、侧部翼架(43),上部翼架(42)的底部设置有内弧辊(47),导向辊框架(41)上与内弧辊(47)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外弧辊(48),侧部翼架(43)上设置有侧辊(4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坯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辊框架(41)的后侧端部形成有第一销孔(411),中间位置处形成有第二销孔(412),侧部翼架(43)的后侧端部形成有第四销孔(431),前侧端部形成有彼此错开的第五销孔(432)和第六销孔(433);导向辊框架(41)上的第一销孔(411)与侧部翼架(43)上的第四销孔(431)通过销轴(44)活动连接,导向辊框架(41)上的第二销孔(412)与侧部翼架(43)上的第五销孔(432)和第六销孔(433)通过连接杆(45)选择性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坯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辊框架(41)的前侧端部形成有第三销孔(413),上部翼架(42)的后侧端部形成有第七销孔(421),前侧端部纵向设置有螺杆(422);上部翼架(42)上的第七销孔(421)与导向辊框架(41)上的第一销孔(411)通过销轴(10)活动连接,上部翼架(42)上的螺杆(422)与导向辊框架(41)上的第三销孔(41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铸坯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部翼架(42)的顶部缸筒(423)内设置有气囊(424),气囊(424)与外置通气管(425)相连,气囊(424)的上部与法兰(426)连接,法兰(426)的端部设置有盖板(427),与导向辊框架(41)上的第三销孔(413)相连的螺杆(422)穿过盖板(427),并与盖板(427)固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坯导向装置,该铸坯导向装置包括框架(1)和设置在框架(1)上的电磁搅拌装置(3)、导向辊组件(4),其中,电磁搅拌装置(3)固定设置在能在框架(1)上前后移动的车体(7)上。本实用新型的铸坯导向装置可以做到电磁搅拌装置位置的在线调整,且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能适应改变铸坯断面的要求,可快速处理事故。
文档编号B22D11/124GK203044844SQ20132003239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张 杰, 吕健 申请人: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