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离心铸造的喷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190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离心铸造的喷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离心铸造的喷涂装置,能够提高喷涂效率和质量。所述喷涂装置包括支架、喷头、吊臂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至少能够驱动所述吊臂上下运动,所述吊臂的顶端吊挂在所述支架上,其底端挂装有前后延伸设置的轨道,所述喷头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轨道上。当驱动件驱动吊臂上下运动时,能够通过吊臂带动轨道上下运动,实现喷头在上下方向的喷涂;同时,喷头还能够沿轨道前后移动,则喷头在上下和前后方位均能够移动,以实现对离心铸造的金属膜的全方位立体式喷涂,提高喷涂质量和效率;吊臂将整个轨道吊装,则喷涂装置仅需要通过支架进行支撑,可以充分利用轨道下方的地面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专利说明】一种卧式离心铸造的喷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离心铸造的喷涂装置。【背景技术】
[0002]在卧式离心铸造生产工艺中,首先需要对模具内的金属膜进行喷涂处理,然后才能实施浇注作业。
[0003]现有技术中采用喷涂装置完成对金属膜的喷涂,以便将涂料涂覆在金属膜上。所述喷涂装置具有运动轨道,其运动轨道固定设置在地面上,进行喷涂时,喷涂装置沿所述运动轨道前后往复运动,以完成整个模具的喷涂。
[0004]由于运动轨道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故占用了较大的场地资源,且喷涂装置只能沿所述运动轨道前后移动,操作的灵活性较低;更为重要的是,喷涂装置的喷涂位置被严格地限定在所述运动轨道能够到达的范围,喷涂方向只能为轨道的前后方向,严重影响了喷涂效率和质量。
[0005]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卧式离心铸造的喷涂装置,以提高喷涂效率和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离心铸造的喷涂装置,能够提高喷涂效率和质量。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离心铸造的喷涂装置,所述喷涂装置包括支架、喷头、吊臂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至少能够驱动所述吊臂上下运动,所述吊臂的顶端吊挂在所述支架上,其底端挂装有前后延伸设置的轨道,所述喷头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轨道上。
[0008]本实用新型的喷涂装置设置有吊臂,以及用于驱动吊臂上下运动的驱动件,然后将喷头的运动轨道吊挂在吊臂的底端,当驱动件驱动吊臂上下运动时,能够通过吊臂带动轨道上下运动,进而实现喷头在上下方向的喷涂;同时,喷头还能够沿轨道前后移动,则喷头在上下和前后方位均能够移动,以实现对离心铸造的金属膜的全方位立体式喷涂,提高喷涂质量和效率。
[0009]另一方面,吊臂将整个轨道吊装,则本实用新型的喷涂装置仅需要通过支架进行支撑,可以充分利用轨道下方的地面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0010]优选地,所述喷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喷头固连的喷涂小车,所述喷涂小车与所述轨道滑动或者滚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喷头沿所述轨道前后移动。
[0011]优选地,所述吊臂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节臂、第二节臂和第三节臂,所述第一节臂的顶端和第三节臂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支架和所述轨道连接,所述第二节臂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节臂前后移动,以便所述第二节臂带动所述第三节臂上下移动。[0012]吊臂可以设置为三节臂铰接的形式,则三节臂形成连杆机构,当驱动件驱动第二节臂前后运动时,第二节臂实际上具有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两个分运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三节臂上下运动;由于上下运动仅是第二节臂的一个分运动,故其上下运动的幅度较小,能够实现上下的微调,以控制喷涂质量。
[0013]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液压缸,所述驱动件的缸杆斜向前上方延伸至与所述第二节臂的后臂面连接。
[0014]液压缸的驱动可靠性高,能够驱动吊臂平稳地上升或者下降,保证喷涂的均匀性;可以将缸杆斜向前上方设置,以实现喷头在上下和前后方向的复合运动,提高喷涂效率。
[0015]优选地,所述支架的顶端具有左右设置的两侧杆,两所述侧杆上均设有能够沿其移动的移动轮,处于两侧的所述吊臂分别以其顶端吊挂在同侧的所述移动轮上。
[0016]可以在左右方向布置多个卧式离心铸造所需的金属模筒,当完成一个金属模筒的喷涂后即可带动喷头左右移动,以进行下一个金属模筒的喷涂,提高了喷涂效率。
[0017]优选地,所述移动轮的底端吊挂有前后延伸设置的挂梁,各所述吊臂均以其顶端与所述挂梁连接。
[0018]优选地,两所述侧杆中,其中一者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各所述移动轮沿同侧的所述侧杆移动。
[0019]优选地,所述喷涂装置还包括控制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喷头前后移动的动力件,所述控制件与所述电机、所述驱动件以及所述动力件信号连接。
[0020]本实用新型的喷涂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件,然后将电机、驱动件以及动力件等与控制件信号连接,通过控制件对喷涂装置进行综合控制,实现喷头各个方向运动的协调,以便对喷涂质量和效率进行合理调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喷涂装置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喷涂装置对金属模筒进行喷涂的状态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所示喷涂装置对金属模筒进行喷涂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1-3 中:
[0025]I支架、11侧杆、12移动轮、13挂梁、14电机、2喷头、3吊臂、31第一节臂、32第二节臂、33第三节臂、4驱动件、41缸杆、5轨道、6喷涂小车、61涂料管、7控制件、8离心机、9
金属模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卧式离心铸造的喷涂装置,能够提高喷涂质量和效率。
[002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喷涂装置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喷涂装置对金属模筒进行喷涂的状态示意图。
[0029]本实用新型的喷涂装置,用于卧式离心铸造的喷涂。卧式离心铸造机(以下简称离心机),上设有金属模筒9,如图2所示,在进行铸造前需要对金属模筒9进行喷涂,本实用新型的喷涂装置具体用于实现金属模筒9的喷涂。
[0030]所述喷涂装置包括支架1、喷头2、吊臂3和驱动件4,吊臂3以其顶端吊挂在支架I上,吊臂3的底端挂装有轨道5 ;轨道5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喷头2安装在轨道5上,且能够沿轨道5的方向移动;驱动件4用于驱动吊臂3,以便吊臂3至少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运动。
[0031]本文中所述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以离心机8 (请参考图3)为参照,离心机8放置在地面上,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为上下方向,靠近地面的方向为下方,远离地面的方向为上方;进行铸造时所需的金属模筒9水平设置在离心机8上,在水平面内,平行于金属模筒9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喷涂装置靠近金属模筒9的方向为前方,远离金属模筒9的方向为后方;在水平面内,与所述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左右方向。
[0032]采用上述喷涂装置,由于驱动件4能够驱动吊臂3上下运动,则吊臂3带动轨道5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处于轨道5上的喷头2上下移动;同时,喷头2能够沿轨道5的方向前后移动,则喷头2可以在前后上下方向自由移动,以便对金属模筒实现全方位立体式喷涂,提闻了喷涂质量。
[0033]其次,喷头2在上下和前后方向均能够移动,与现有技术中喷头只能在前后方向往复运动以实现对金属模筒的喷涂相比,喷头2的立体运动能够减少其往复运动的次数,从而提闻喷涂效率。
[0034]再次,喷头2运动所需的轨道5通过吊臂3挂装在地面上方,则轨道5下方的地面空间可以有效利用,整个喷涂装置仅需要通过支架I进行支撑定位,有效节省了占地面积,提闻了空间利用率。
[0035]本实用新型的喷涂装置还可以包括喷涂小车6,喷涂小车6与喷头2固定连接,喷涂小车6以滚动或者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轨道5上,则喷涂小车6能够沿轨道5的方向前后运动,进而带动喷头2前后移动,实现对金属模筒9长度方向的喷涂。
[0036]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喷涂小车6可以连接有涂料管61,通过涂料管61与涂料罐连接,以便将涂料持续地输送到喷头2,用于金属模筒9的喷涂。
[0037]喷涂小车6与轨道5的连接可以借鉴轮轨的连接方式进行设置;喷涂小车6的设置便于喷头2的固定,且喷涂小车6采用滚动或者滑动的连接方式与轨道5连接,有利于减轻运动阻力,还便于提高驱动控制的精度。
[0038]当然,实现喷头2沿轨道5移动的方式多样,例如,还可以在喷头2上设置滑块结构,通过该滑块结构与轨道5滑动连接;也可以在喷头2上设置卡环,将喷头2卡接在轨道5上,然后驱动喷头2沿轨道5移动。
[0039]为驱动喷头2沿轨道5的方向前后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喷涂装置可以设置动力件,通过控制动力件控制喷头2的前后移动;当采用喷涂小车6的形式对喷头2进行驱动时,动力件可以与喷涂小车6连接。
[0040]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吊臂3可以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节臂31、第二节臂32和第三节臂33,第一节臂31的顶端与支架I吊挂连接,第三节臂33的底端连接有轨道5 ;第二节臂32与驱动件4连接,驱动件4能够驱动第二节臂32在前后方向上运动。
[0041]由于第二节臂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节臂31和第三节臂33铰接,且第一节臂31的顶端吊挂在支架I上、第三节臂33的底端处于自由状态,则当驱动件4驱动第二节臂32前后运动时,第二节臂32会绕其上端铰接点(即第二节臂32与第一节臂31的铰接点)前后摆动;当第二节臂32绕上端铰接点前后摆动时,第二节臂32的下端铰接点会产生前后和上下两个方向的运动,进而带动第三节臂33在前后和上下两个方向运动,带动轨道5产生上下位移。
[0042]通常情况下,对金属模筒9进行喷涂时,喷头2的主要运动为沿金属模筒9长度方向的前后运动,其所需的上下运动幅度较小,即喷头2的上下运动多用于进行喷涂位置的微调;当采用上述三节臂铰接的设置方式时,整个吊臂3的主线运动为前后方向,其在上下方向的分运动幅度较小,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喷涂需求,提高喷涂质量。
[0043]此外,吊臂3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和驱动形式时,可以有效地控制驱动件4的驱动力,以实现对上下运动的精密控制,进而提高喷涂位置的定位精度。
[0044]驱动件4可以为电动机、气缸等驱动部件;在其中一种设置方式中,驱动件4可以设置为液压缸,且具有缸杆41,缸杆41斜向前上方延伸,然后与第二节臂32的后臂面连接,则缸杆41可以在前上后下的方向上驱动第二节臂32运动,进而通过第三节臂33带动轨道5前上后下的运动,以提高喷头2在运动过程中所覆盖的喷涂面积,进而提高喷涂效率。
[004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想到,吊臂3也可以设置为一整节臂,驱动件4也可以仅驱动吊臂3上下运动,喷头2的前后移动可以完全依靠在轨道5上的移动实现,此时驱动件4所需的驱动力较小,喷涂2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运动相对独立,更加易于实现区别控制。
[0046]请参考图3,图3为图1所示喷涂装置对金属模筒进行喷涂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47]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喷涂装置中,支架I的顶端还可以设置两侧杆11,两侧杆11在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并分别设置在支架I的前侧和后侧;两侧杆11上均设有移动轮12,处于两侧的吊臂3分别以其顶端吊挂在同侧的移动轮12上,如图3所示;为保证对轨道5吊装的稳定性,支架I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吊臂3,则吊臂3可以通过移动轮12吊挂在同侧的侧杆11上,形成图1和图2所示的喷涂装置。
[0048]如图3所示,可以在左右方向并排布置多个离心机8,则移动轮12可以沿侧杆11左右移动,进而带动轨道5左右移动;当完成一个离心机8上金属模筒9的喷涂后,驱动移动轮12左右移动,以带动轨道5运动到与下一个离心机8对应的位置,以便进行下一个金属模筒9的喷涂。
[0049]也就是说,通过侧杆11和移动轮12的设置,可以实现多台离心机8的连续喷涂,实现流水化作业,从整体上提高喷涂效率。
[0050]与此同时,移动轮12的底端可以设置挂梁13,挂梁13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则吊臂3可以其顶端吊挂在挂梁13上,挂梁13可以为吊臂3提供一个挂接位,便于吊臂3的挂接;另一方面,挂梁13的设置便于将吊臂3的吊挂点相互连接固定,以提高吊臂3顶端的定位可靠性,当移动轮12左右移动时,能够带动整个吊臂3平稳地左右移动,避免轨道5的晃动,还可以避免因各个吊臂3的运动不同步导致轨道5发生运动歪斜。
[0051]此外,其中一个侧杆11上可以设置电机14,电机14用于驱动各个移动轮12沿其所在的侧杆11移动;显然,可以在两侧杆11上分别设置电机14,以便两侧的电机14分别驱动同侧的移动轮12运动。当电机14设置在一侧时,能够从整体上节省布局空间,还可以提高对各个移动轮12驱动的同步性,以进一步提高吊臂3和轨道5移动的稳定性。
[0052]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带动轨道5左右移动,例如,可以在支架I的前后两侧设置传送带,且传送带沿左右方向延伸,然后可以将吊臂3的顶端与传动带连接,则驱动传动带左右运动时,吊臂3就相应地带动轨道5左右移动。
[0053]还可以想到,吊臂3与侧杆11连接的形式不限于通过移动轮12连接,可以将吊臂3的顶端与侧杆11螺纹连接,然后限制吊臂3沿侧杆11的周向运动,则驱动侧杆11转动时,吊臂3即可沿侧杆11的轴向移动,从而带动轨道5左右移动。
[0054]当然,电机14仅是驱动部件的一种具体形式,还可以采用气压或者液压等驱动方式。
[0055]本实用新型的喷涂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件7,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件7与电机14、驱动件4和动力件信号连接,则控制件7可以根据喷头2的喷涂需求对上述动力部件进打控制,在保证嗔涂质量的冋时提闻嗔涂效率。
[0056]所述信号连接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实现信号传递的一种连接方式。
[005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卧式离心铸造的喷涂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卧式离心铸造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装置包括支架(I )、喷头(2)、吊臂(3)和驱动件(4),所述驱动件(4)至少能够驱动所述吊臂(3)上下运动,所述吊臂(3)的顶端吊挂在所述支架(I)上,其底端挂装有前后延伸设置的轨道(5),所述喷头(2)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轨道(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喷头(2)固连的喷涂小车(6),所述喷涂小车(6)与所述轨道(5)滑动或者滚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喷头(2)沿所述轨道(5)前后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3)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节臂(31)、第二节臂(32)和第三节臂(33),所述第一节臂(31)的顶端和第三节臂(33)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支架(I)和所述轨道(5)连接,所述第二节臂(32)与所述驱动件(4)相连,所述驱动件(4)驱动所述第二节臂(32)前后移动,以便所述第二节臂(32)带动所述第三节臂(33)上下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为液压缸,所述驱动件(4)的缸杆(41)斜向前上方延伸至与所述第二节臂(32)的后臂面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I)的顶端具有左右设置的两侧杆(11),两所述侧杆(11)上均设有能够沿其移动的移动轮(12),处于两侧的所述吊臂(3 )分别以其顶端吊挂在同侧的所述移动轮(12 )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12)的底端吊挂有前后延伸设置的挂梁(13),各所述吊臂(3)均以其顶端与所述挂梁(13)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杆(11)中,其中一者上设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用于驱动各所述移动轮(12)沿同侧的所述侧杆(11)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装置还包括控制件(7)和用于驱动所述喷头(2)前后移动的动力件,所述控制件(7)与所述电机(14)、所述驱动件(4)以及所述动力件信号连接。
【文档编号】B22C23/02GK203484615SQ201320510784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李栋, 李晓琛, 徐华, 吴玉同, 郑欢欢, 王娟娟 申请人:卓然(靖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