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铸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47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熔铸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铸冷却系统,包括自清洗过滤器、第一单级双吸泵、第一蓄水池、冷却塔、第二单级双吸泵、第二蓄水池和工频控制柜,自清洗过滤器的进口端与第一单级双吸泵的出口端连通,第一单级双吸泵的进口端与第一蓄水池的出水口连通,第一蓄水池的进水口与冷却塔的出口端连通,冷却塔的进口端与第二单级双吸泵的出口端连通,第二单级双吸泵的进口端与第二蓄水池的出水口连通,工频控制柜与第一单级双吸泵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效率高,节约电能,提高了系统运行可靠性;能精确地控制冷却水用量,过滤器的自清洗时间短,清洗无需人力物力,清洗时对系统影响小,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和产品品质,及提高铸造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熔铸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系统,尤其是一种熔铸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有色金属的熔铸铸造行业中普遍使用的冷却系统,一般由单级单吸冷水泵、手动过滤器、铸造机、冷却塔、单级单吸热水泵和普通控制柜等附件组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0003]1、现有冷却系统对铸造机进行冷却。其冷水泵和热水泵采用的是结构形式为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轴承所受轴向力较大,容易损坏,冷却系统运行不稳定;其效率较低,浪费电能。
[0004]2、现有冷却系统的冷水泵运行方式为工频运行、流量压力恒定,然而由于铸造时大扁锭头尾部分、中间部分、大面、小面对冷却水的需求均不一样和铸造时结晶器运行速度不一样对冷却水的需求也不一样,所以在冷却时需要进行变流量控制,而现有冷却系统使用的流量压力恒定,使大扁锭冷却强度不一样,收缩不均匀,易产生裂纹等问题。
[0005]3、现有冷却系统的过滤器多采用手动清洗过滤器,当运行一段时间后过滤器需要清洗和维护时,就必须要求系统停机或者关闭清洗管路进行清洗和维护,对大扁锭铸造造成影响,且维护耗时较多且不利于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节约电能,提高了系统运行可靠性,能精确地控制冷却水用量,过滤器的自清洗时间短,清洗无需人力物力,清洗时对系统影响小,提闻广品的成品率和广品品质,及提闻铸造效率的溶铸冷却系统,解决了现有冷却系统中存在的电能浪费、系统运行不稳定、冷却效果不好,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影响铸造效率的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熔铸冷却系统,包括自清洗过滤器、第一单级双吸泵、第一蓄水池、冷却塔、第二单级双吸泵、第二蓄水池和工频控制柜,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单级双吸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单级双吸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蓄水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蓄水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冷却塔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单级双吸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单级双吸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蓄水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工频控制柜与所述第一单级双吸泵控制连接。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单级双吸泵的出口端和/或进口端设置阀门。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单级双吸泵的出口端和/或进口端设置阀门。
[0010]本实用新型的熔铸冷却系统采用单级双吸泵,效率高,节约电能;同时单级双吸泵为两端支撑结构,叶轮采用双吸结构,更好的平衡了轴向力,所承受的轴向力很小,轴承不易损坏,提高了冷却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采用工频控制柜对第一单级双吸泵进行变频控制,能精确地控制不同冷却部位的冷却水的用量,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和产品品质。采用自清洗过滤器,其为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的自清洗时间短,清洗无需人力物力,清洗时对系统影响小,从而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和产品品质,及提高铸造效率。同时冷却系统的维护少,且简单。
[0011]本实用新型普遍适用于有色金属的熔铸铸造行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熔铸冷却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1中,1、自清洗过滤器,2、第一单级双吸泵,3、第一蓄水池,4、冷却塔,5、第二单级双吸泵,6、第二蓄水池,7、工频控制柜,8、阀门,9、铸造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熔铸冷却系统,包括自清洗过滤器、第一单级双吸泵、第一蓄水池、冷却塔、第二单级双吸泵、第二蓄水池和工频控制柜,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单级双吸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单级双吸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蓄水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蓄水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冷却塔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单级双吸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单级双吸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蓄水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工频控制柜与所述第一单级双吸泵控制连接,而且,在所述第一单级双吸泵的出口端和进口端设置阀门,在所述第二单级双吸泵的出口端和进口端设置阀门。
[00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单级双吸泵将第一蓄水池中的冷却水输送至自清洗过滤器中,冷却水经过滤后输送至铸造机上进行冷却,经过铸造机的冷却水经过热交换,吸收热量后变热后的热水,流入第二蓄水池,第二蓄水池中的热水在第二单级双吸泵的作用下被输送至冷却塔中,热水经冷却塔冷却处理后变成冷却水,再流进第一蓄水池,第一蓄水池中的冷却水在第一单级双吸泵的作用下,被输送至自清洗过滤器,如此循环,完成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其中,工频控制柜对第一单级双吸泵进行变频控制,满足铸造机中待冷却部分的不同冷却程度需求,例如,可以实现对大扁锭头尾部分、中间部分、大面及小面所需冷却水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闻广品的成品率和广品品质。
[0018]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单级双吸泵和第二单级双吸泵属于两端支撑结构的离心泵,这种离心泵的效率和悬臂式离心泵相同的性能参数、相同工况下运行,其效率更高,节约电能;叶轮采用双吸结构,更好的平衡了轴向力,所承受的轴向力很小,轴承不易损坏,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0019]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自清洗过滤器,在过滤过程中,细滤网逐渐累积水中赃物、杂质,形成过滤杂质层,由于杂质层堆积在细滤网内侧,因此在细滤网的内外侧就形成一个压差,当过滤器压差达到预设值时,将开始自清洗过程,完成排污,此期间净水供给不断流。
[0020]本实用新型中对冷却塔风机进行温度及变频控制,系统冷却塔开启数量及风机的转速随冷却系统变化,系统温度高则开启冷却塔的数量多,风机的转速高;反之系统温度低时,开启冷却塔数量少、风机转速低,在达到系统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节约电能。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熔铸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清洗过滤器、第一单级双吸泵、第一蓄水池、冷却塔、第二单级双吸泵、第二蓄水池和工频控制柜,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单级双吸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单级双吸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蓄水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蓄水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冷却塔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单级双吸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单级双吸泵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蓄水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工频控制柜与所述第一单级双吸泵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铸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单级双吸泵的出口端和/或进口端设置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熔铸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单级双吸泵的出口端和/或进口端设置阀门。
【文档编号】B22D30/00GK203565837SQ201320746567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王灿, 李洁梅 申请人:重庆星格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