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包括磨床和磨架,其中所述磨架安装在磨床上,在所述磨架上安装有电主轴,在所述磨床上安装有电磁卡位机构,该电磁卡位机构正对所述电主轴设置,在该电主轴和电磁卡位机构之间安装有滑动支撑,该滑动支撑与料槽连接,所述电磁卡位机构与电机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改变了传统的滚轮压紧方式,不会损伤轴承外圈并提高了旋转精度,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的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
【专利说明】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
【背景技术】
[0002]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其中轴承外圈的外沟道磨加工在轴承外圈数控自动磨床上进行,传统地外圈外沟道磨加工时是采用多个滚轮将外圈压紧后再用砂轮磨外沟,一方面,滚轮压紧外圈时会对滚轮的外表面造成损伤,甚至将轴承外圈挤压变形,另一方面,由于滚轮压紧时的调整难度大,旋转精度不高,轴承外圈磨加工时加工位精度不能得到很到保证,轴承外圈的加工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而且由于传统的卡具更换频繁,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为降低轴承外圈磨加工时卡具对套圈的磨损,提高外圈磨加工的质量,需要一种不损伤轴承外圈,旋转精度高的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具有电磁无心卡具的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
[0004]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包括磨床和磨架,其中所述磨架安装在磨床上,在所述磨架上安装有电主轴,其关键在于:在所述磨床上安装有电磁卡位机构,该电磁卡位机构正对所述电主轴设置,在该电主轴和电磁卡位机构之间安装有滑动支撑,该滑动支撑与料槽连接,所述电磁卡位机构与电机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传统的滚轮卡位机构换成电磁卡位机构,电磁卡位机构吸住轴承外圈的端面,通过磁力吸引对轴承外圈进行卡位,并在电主轴上安装砂轮进行外沟磨加工,不会损伤外圈,而且只需在电磁卡位机构的端面对外圈进行调整,相对于对多个滚轮的旋转中心进行调整,电磁卡位机构的旋转精度更高,夕卜圈的加工质量明显提高。
[0006]上述电磁卡位机构包括工件轴、条形铁芯和线圈,沿所述条形铁芯的轴心线开设有穿孔,所述工件轴安装在所述穿孔内,所述工件轴的两端均穿出所述穿孔,所述工件轴远离所述电主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所述线圈绕在所述条形铁芯上,该线圈与电源连接,在所述线圈外安装有线壳。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工件轴由电机带动与电主轴相对转动,工件轴与电主轴相对的一端的端面用于对外圈进行卡位,工件轴远离电主轴的一端由电机带动使工件轴与电主轴相对转动,条形铁芯和线圈构成电磁铁并对穿接在条形铁芯内的工件轴进行磁化。
[0007]上述滑动支撑的支撑面为内凹的圆弧状,所述滑动支撑包括竖直安装的第一滑动支撑和水平安装的第二滑动支撑,所述第一滑动支撑和第二滑动支撑以所述工件轴的轴线为中心安装。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第一、第二滑动支撑分别从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对轴承外圈进行支撑和限位。
[0008]上述料槽包括上料槽和下料槽,所述上料槽的上料口与所述第一滑动支撑连接,所述下料槽的下料口与所述第二滑动支撑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轴承外圈通过上料槽到达加工位,外圈外沟磨加工完成后,在通过下料槽送出机床。
[0009]在上述磨床上安装有砂轮修整器,该砂轮修整器位于所述滑动支撑和电主轴之间,所述砂轮修整器垂直于所述电主轴的轴心线。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电主轴上安装有砂轮进行沟道磨加工,砂轮之用一段时间后会钝化,安装修整器对钝化后的砂轮进行修锐。
[0010]在上述磨床上安装有冷却管,该冷却管一端与油管连接,另一端对准轴承套圈的加工部位。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由于外圈外沟磨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对其进行降温冷却处理。
[0011]有益效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改变了传统的滚轮压紧方式,不会损伤轴承外圈并提高了旋转精度,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的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所述电磁卡位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15]图4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所示,一种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包括磨床I和磨架2,其中所述磨架2安装在磨床I上,在所述磨架2上安装有电主轴3,在所述磨床I上安装有电磁卡位机构4,该电磁卡位机构4正对所述电主轴3设置,在该电主轴3和电磁卡位机构4之间安装有滑动支撑5,该滑动支撑5与料槽6连接,所述电磁卡位机构4与电机连接;
[0018]在所述磨床I上安装有砂轮修整器7,该砂轮修整器7位于所述滑动支撑5和电主轴3之间,所述砂轮修整器7垂直于所述电主轴3的轴心线;
[0019]在所述磨床I上安装有冷却管8,该冷却管8 一端与油管连接,另一端对准轴承套圈的加工部位。
[0020]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所述电磁卡位机构4包括工件轴41、条形铁芯42和线圈43,沿所述条形铁芯42的轴心线开设有穿孔4a,所述工件轴41安装在所述穿孔4a内,所述工件轴41的两端均穿出所述穿孔4a,所述工件轴41远离所述电主轴3的一端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所述线圈43绕在所述条形铁芯42上,该线圈43与电源连接,在所述线圈43外安装有线壳44。
[0021]结合图1和图4可知,所述滑动支撑5的支撑面为内凹的圆弧状,所述滑动支撑5包括竖直安装的第一滑动支撑51和水平安装的第二滑动支撑52,所述第一滑动支撑51和第二滑动支撑52以所述工件轴41的轴线为中心安装。
[0022]所述料槽6包括上料槽61和下料槽62,所述上料槽61的上料口与所述第一滑动支撑51连接,所述下料槽62的下料口与所述第二滑动支撑52连接。
[0023]在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时,待加工的外圈从上料槽61的上料口滚到加工位,调节第一滑动支撑51和第二滑动支撑52分别从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对外圈进行限位,线圈43通电,将条形铁芯42和工件轴41磁化,外圈被紧紧吸引在工件轴41上靠近电主轴3的端面上,电主轴3上安装有沟道磨加工砂轮,电机带动工件轴41与电主轴3相对转动,砂轮对外圈进行沟道磨加工;在沟道磨加工过程中,冷却管8对砂轮与外圈接触位置进行油冷;砂轮钝化后,砂轮修整器7对砂轮进行修锐;在外沟道磨加工完成后,线圈断电,条形铁芯42和工件轴41消磁,完成加工的外圈从下料槽62的下料口滚出机床,进入下一步加工。
[0024]将传统的滚轮卡位机构换成电磁卡位机构4后,电磁卡位机构4吸住轴承外圈的端面,通过磁力吸引对轴承外圈进行卡位,不会损伤外圈,而且只需在工件轴41的端面对外圈进行调整,相对于对多个滚轮的旋转中心进行调整,电磁卡位机构4的旋转精度更高,外圈的加工质量明显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包括磨床(1)和磨架(2),其中所述磨架(2)安装在磨床(1)上,在所述磨架(2)上安装有电主轴(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磨床(I)上安装有电磁卡位机构(4),该电磁卡位机构(4)正对所述电主轴(3)设置,在该电主轴(3)和电磁卡位机构(4)之间安装有滑动支撑(5),该滑动支撑(5)与料槽(6)连接,所述电磁卡位机构⑷与电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卡位机构(4)包括工件轴(41)、条形铁芯(42)和线圈(43),沿所述条形铁芯(42)的轴心线开设有穿孔(4a),所述工件轴(41)安装在所述穿孔(4a)内,所述工件轴(41)的两端均穿出所述穿孔(4a),所述工件轴(41)远离所述电主轴(3)的一端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所述线圈(43)绕在所述条形铁芯(42)上,该线圈(43)与电源连接,在所述线圈(43)外安装有线壳(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撑(5)的支撑面为内凹的圆弧状,所述滑动支撑(5)包括竖直安装的第一滑动支撑(51)和水平安装的第二滑动支撑(52),所述第一滑动支撑(51)和第二滑动支撑(52)以所述工件轴(41)的轴线为中心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6)包括上料槽(61)和下料槽(62),所述上料槽(61)的上料口与所述第一滑动支撑(51)连接,所述下料槽(62)的下料口与所述第二滑动支撑(5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磨床(I)上安装有砂轮修整器(7),该砂轮修整器(7)位于所述滑动支撑(5)和电主轴(3)之间,所述砂轮修整器(7)垂直于所述电主轴(3)的轴心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外圈外沟磨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磨床(I)上安装有冷却管(8),该冷却管(8) —端与油管连接,另一端对准轴承套圈的加工部位。
【文档编号】B24B41/06GK203665262SQ201320854056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陈江 申请人:重庆市新超力轴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