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085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抛光机抛光轮位置调节部方便的问题。本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抛光机的机架上设有抛光轮,抛光轮与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接,该调节装置设置于机架与抛光轮之间,它包括导轨、固定座和调节杆,导轨设置于机架上,调节杆沿导轨方向平行设置,上述的动力机构和抛光轮连接于固定座上,固定座连接在导轨上且固定座与调节杆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调节杆上设有能带动其转动的传动机构。本调节装置调节简便且调节多样化。
【专利说明】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抛光机,特别是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 装直。

【背景技术】
[0002] 抛光机作为一种抛光、磨光设备在机械加工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0003] 现有的抛光机通常由机架,连接在机架上的抛光轮等组成。抛光轮与电机的转轴 相连。机架上具有一个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作台,工件放于工作台后,电机运转过程中通过转 动的抛光轮就能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
[0004] 当针对不同的工件抛光作业时,抛光轮有可能距离工件位置比较远,这样就使得 抛光机无法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显然,此时就需要调整抛光轮的位置,使得抛光轮与工件 保持适中的距离,从而使得工件能够得到抛光处理。
[0005] 但现有抛光机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是对工件台进行调节。也就是说,调整工 作台的上下位置,使得工作台与抛光轮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但是,由于工作台体积比较 大,工作台的调整过于复杂繁琐。同时,由于工作台较大较重,这样还使得驱动工作台动作 的机构相应地需要比较大的动力,使得调节过程中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得抛光机适用 性高、调节简便的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 置,抛光机的机架上设有抛光轮,抛光轮与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调节装置设置于机架与抛光轮之间,它包括导轨、固定座和调节杆,导轨设置于机架上, 调节杆沿导轨方向平行设置,上述的动力机构和抛光轮连接于固定座上,固定座连接在导 轨上且固定座与调节杆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调节杆上设有能带动其转动的传动机构。
[0008] 抛光机用于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本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能调整抛光轮的 位置,使得抛光轮能处于合适的位置,从而对工件进行抛光作业。
[0009] 具体而言,传动机构带动调节杆转动,调节杆转动过程中固定座相对于调节杆上 下移动。也就是说,固定座是沿着导轨平移的。同时,抛光轮及动力机构均是设置在固定座 上的,这样就相应的调整了抛光轮的位置。
[0010] 在上述的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和手轮, 蜗轮固连在调节杆上,蜗杆与蜗轮啮合,蜗杆的外端穿出机架与手轮固连。
[0011] 转动手轮过程中蜗杆随着一同转动,蜗杆转动过程中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过 程中调节杆随着转动,调节杆转动过程中就能使上述的固定座沿着导轨上下移动。
[0012] 在上述的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传动机构还包括一个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的转轴与上述的调节杆固连。
[0013] 直接控制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运转过程中就能使调节杆转动,从而使固定座沿着 导轨移动。也就是说此时不需要手动操作手轮就能使调节杆转动。
[0014] 在上述的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机架上固连接有一个壳体,上述 的蜗轮和蜗杆的哨合处位于壳体内。
[0015] 显然,蜗轮和蜗杆的啮合处是位于壳体内的,这样就使得外界杂质不会进入蜗轮 与蜗杆的啮合处,使得蜗轮蜗杆处传递动力的稳定性比较高。
[0016] 在上述的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固定座套在上述的导轨上。
[0017] 固定套套在导轨上后,固定套只能沿着导轨平移。也就是说固定套沿着导轨上下 移动。
[0018] 在上述的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抛光轮连接于固定座一侧,动力 机构连接于固定座另外一侧,且动力机构与抛光轮之间通过传动轮和传动带传递动力。 [0019] 动力机构运转过程中通过传动轮和传动带就会带动抛光轮转动,转动的抛光轮从 而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
[0020] 在上述的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动力机构为电机。
[0021] 电机运转过程中就能通过传动轮和传动带带动抛光轮转动。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不仅能手动调节抛光轮的位置, 而且还能通过电机自动调整抛光轮的位置,这样使得本调节装置的调节方便,调节多样化。
[0023] 同时,本调节装置只由固定座、调节杆、蜗轮和蜗杆等组成,因此,它的结构还比较 简单,具有比较高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本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是本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1、机架;la、导轨;2、工作台;3、抛光轮;4、固定座;5、调节杆;6、蜗轮;7、蜗 杆;8、手轮;9、壳体;10、传动轮;11、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如图1所示,抛光机包括一个机架1,机架1上具有一个工作台2,在抛光机的机架 1上还设有一个抛光轮3。
[0029] 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本抛光机中抛光轮3的调节装置就设置在机架1与抛 光轮3之间。它包括导轨la、固定座4、调节杆5等零件。
[0030] 导轨la设置在机架1上,调节杆5沿导轨la方向平行设置。固定座4套在导轨 la上并且固定座4与调节杆5通过螺纹相连接。在调节杆5上还设有传动机构,通过该传 动机构能带动调节杆5转动。
[0031] 传动机构由蜗轮6、蜗杆7和手轮8等组成,蜗轮6固连在调节杆5上,蜗杆7与蜗 轮6啮合且蜗杆7的外端穿出机架1。蜗杆7的外端固连有手轮8。
[0032] 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上固连有一个壳体9。蜗杆7和蜗轮6的哨合处就位于壳体 9内。
[0033] 固定座4上固连有动力机构、传动轮10、传动带11和抛光轮3。动力机构固定在 固定座4的一侧,抛光轮3连接于固定座4的另一侧。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为电机,电机 的转轴上固连有传动轮10,抛光轮3与另外一个传动轮10固连,传动带11套在两个传动轮 10上。
[0034] 在机架1上还设有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轴与调节杆5连接。也就是说当 驱动电机运转时,能直接带动调节杆5转动。
[0035] 在具有本调节装置的抛光机中,对不同的工件进行抛光时,通过操作传动机构即 可。也就是说,有两种方式来调节抛光轮3的位置。其一,转动手轮8,手轮8转动过程中蜗 杆7带动蜗轮6转动,而蜗轮6与调节杆5又是固连在一起的,这样就使得调节杆5随着转 动。调节杆5转动过程中就会带动固定座4沿着导轨la上下移动,由于抛光轮3是连接在 固定座4上的,这样就使得抛光轮3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即达到调节抛光轮3位置的目的。 其二,不转动手轮8,直将驱动电机打开,驱动电机运转过程中就会直接带动调节杆5转动, 显然,调节杆5转动过程中就会带动抛光轮3移动。
【权利要求】
1. 一种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抛光机的机架(1)上设有抛光轮(3),抛光轮(3) 与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装置设置于机架(1)与抛光轮(3) 之间,它包括导轨(la)、固定座(4)和调节杆(5),导轨(la)设置于机架(1)上,调节杆(5) 沿导轨(la)方向平行设置,上述的动力机构和抛光轮(3)连接于固定座(4)上,固定座(4) 连接在导轨(la)上且固定座(4)与调节杆(5)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调节杆(5)上设有 能带动其转动的传动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 包括蜗轮¢)、蜗杆(7)和手轮(8),蜗轮(6)固连在调节杆(5)上,蜗杆(7)与蜗轮(6)啮 合,蜗杆⑵的外端穿出机架⑴与手轮⑶固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 还包括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轴与上述的调节杆(5)固连。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 固连接有一个壳体(9),上述的蜗轮(6)和蜗杆(7)的啮合处位于壳体(9)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4) 套在上述的导轨(la)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光轮(3) 连接于固定座(4) 一侧,动力机构连接于固定座(4)另外一侧,且动力机构与抛光轮(3)之 间通过传动轮(10)和传动带(11)传递动力。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中抛光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 为电机。
【文档编号】B24B41/00GK203831234SQ201420262112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赵耀伟 申请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