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085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研磨机中传动轮调节繁琐且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本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设置于研磨机的机架上,机架上固连有呈筒状的导向筒,传动轮套在一根调节轴上且在传动轮与调节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的调节轴与导向筒之间设有当调节轴相对于导向筒轴向移动后能将调节轴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的调节轴上沿其轴向具有三道凹入的导向槽,所述导向筒内侧沿其轴向具有三条凸出的导向凸条,上述导向凸条与导向槽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导向凸条嵌于对应的导向槽处。本装置调节简便且稳定性高。
【专利说明】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抛光或研磨工件的研磨机,特别是 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研磨机上具有主动轮和从动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套有抛光带。研磨机使用一 段时间后,从动轮有可能沿其轴向位移,显然这样就会使得抛光带斜着套在主动轮和从动 轮上。研磨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抛光带受力不均衡,会使抛光带过早的损坏。
[0003] 针对上述问题,人们设计出了一种可对从动轮位置进行调整的装置,现有的装置 包括一个具有内螺纹的套筒和一个具有外螺纹的调节杆。调节杆与套筒通过螺纹相连接, 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伸出套筒,上述的从动轮连接在调节杆的其中一端且在从动轮与调节杆 之间设有轴承。
[0004] 当研磨机使用一段时间,且从动轮的位置发生位移后,通过转动调节杆就可使调 节杆相对于套筒移动,从而使得从动轮移动。显然,这样就达到了调整从动轮位置的目的。
[0005] 但是,上述的调整过程中必须手动旋转调节杆,操作过程中显得费时费力。同时, 螺纹连接牢固性不高,有可能会松动等。


【发明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得研磨机使用 方便,使用稳定性较高的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 置,设置于研磨机的机架上,机架上固连有呈筒状的导向筒,传动轮套在一根调节轴上且在 传动轮与调节轴之间设有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轴与导向筒之间设有当调节轴相 对于导向筒轴向移动后能将调节轴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的调节轴上沿其轴向具有三道凹 入的导向槽,所述导向筒内侧沿其轴向具有三条凸出的导向凸条,上述导向凸条与导向槽 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导向凸条嵌于对应的导向槽处。
[0008] 在具有本调节装置的研磨机中,当传动轮与另一转动轮的位置发生偏移后,通过 拉动调节轴即可使两个传动轮的侧部保持正对的位置。具体而言,拉动调节轴,传动轮随着 移动,当停止拉动调节轴后在定位结构的作用下调节轴定位于导向筒上。显然,随着移动的 传动轮也就得到了定位了。
[0009] 导向凸条与导向槽配合能防止调节轴相对于导向筒转动,能使调节轴顺畅的沿导 向筒的轴向往复平移。当然,三条导向槽和三条导向凸条能提高导向筒与调节轴的连接稳 定性。
[0010] 在上述的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定位结构为调节轴上沿其轴向具 有的齿条和导向筒内侧上能与上述齿条相啮合的齿牙。施加外力拉动调节轴后,调节轴上 的齿条从齿牙上滑过。相反,停止施加外力后在调节轴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调节轴上的齿条 与齿牙相啮合,由于齿牙是固定不动的,这样就将调节轴定位住,即此状态下调节轴被定位 于导向筒内。
[0011] 作为另外一种情况,在上述的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定位结构为 导向筒内侧沿其轴向具有的齿条和调节轴上能与上述齿条相啮合的齿牙。这样的结构同样 能达到施加外力时调节轴可移动,停止施加外力后调节轴被定位于导向筒内。
[0012] 在上述的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导向筒内侧固连有齿轮,上述的 齿牙为齿轮的牙齿。直接将齿轮固连在导向筒内,使得整个调节装置结构简单。
[0013] 作为另外一种情况,在上述的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的定位结构为 调节轴上沿其轴向具有的若干个凹口和设于导向筒上的圆珠,导向筒与圆珠之间设有弹 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圆珠可嵌于上述的凹口处。
[0014] 圆珠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嵌于调节轴上的凹口内,这样就将调节轴定位,使得调 节轴无法移动。当然,施加一定外力后就可克服弹簧的弹力,使得调节轴相对于导向筒移 动。从而达到调调节传动轮位置的目的。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需要调节传动轮的位置时,施加 外力拉动调节轴即可,停止施加外力后调节轴即可被定位于导向筒内。显然,实际操作过程 中较为简便,且省时省力。
[0016] 同时,调节轴上的齿条与导向筒内侧的齿牙相啮合,其定位牢固性高,调节轴不易 松动或是位移。因此,它的使用稳定性较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具有本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的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研磨机中导向筒处横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传动轮;2、抛光带;3、机架;4、导向筒;4a、导向凸条;5、调节轴;5a、齿 条;5b、导向槽;6、轴承;7、齿轮;7a、齿牙。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所示,研磨机包括一个机架3和设置在机架3上的两个传动轮1,在两个传 动轮1上套有用于抛光工件的抛光带2。
[002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研磨机中传动轮1的调节装置设置在研磨机的机架3上,机 架3上固连有呈筒状的导向筒4。上述的其中一个传动轮1套在一根调节轴5上,上述的导 向筒4套在调节轴5上且调节轴5的两端均伸出导向筒4,在传动轮1与调节轴5之间设有 轴承6,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传动轮1能够自由的转动。
[0023] 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轴5可相对于导向筒4移动,在调节轴5与导向筒4之间 设有定位结构,通过该定位结构可将调节轴5定位于导向筒4内。本实施例中,调节轴5上 沿其轴向具有三道凹入的导向槽5b,导向筒4内侧沿其轴向具有三条凸出的导向凸条4a, 导向凸条4a与导向槽5b的位置--对应且导向凸条4a嵌于对应的导向槽5b处。
[0024] 定位结构为调节轴5上沿其轴向具有的齿条5a,齿条5a位于调节轴5的下部。定 位结构还包括导向筒4内侧的齿轮7,齿轮7固连在导向筒4上,且齿条5a与齿轮7的齿 牙7a相啮合。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将齿条5a设于导向筒4内侧,将齿轮7固连在调 节轴5上。
[0025] 当研磨机使用一段时间后,传动轮1的位置可能发生偏移。此时,施加外力拉动调 节轴5,使得调节轴5上的齿条5a从齿轮7的齿牙7a上滑过,也就是说拉动调节轴5移动。 显然,在上述过程中连接于调节轴5上的传动轮1会随着一同移动。待传动轮1移动且其 位置确定后,停止施加外力,在调节轴5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调节轴5上的齿条5a抵靠在齿 轮7上,即齿条5a与齿轮7上的齿牙7a啮合。显然,停止施加外力后调节轴5就被定位在 了导向筒4上。通过上述操作后,就能使偏移后的传动轮1与另一个传动轮1的侧部保持 在正对的位置。
[0026] 调节轴5与导向筒4之间除了采用上述定位结构外,还可在调节轴5上的轴向上 开设若干个凹入的凹口,在导向筒4上设置一个圆珠,且圆珠与导向筒4之间设有弹簧,在 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圆珠嵌于凹口处。这样的结构也能够达到施加外力能使调节轴5移动, 停止施加外力定位轴5能与导向筒4定位的目的。
【权利要求】
1. 一种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设置于研磨机的机架(3)上,机架(3)上固连有呈 筒状的导向筒(4),传动轮(1)套在一根调节轴(5)上且在传动轮(1)与调节轴(5)之间设 有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轴(5)与导向筒(4)之间设有当调节轴(5)相对于导 向筒(4)轴向移动后能将调节轴(5)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的调节轴(5)上沿其轴向具有 三道凹入的导向槽(5b),所述导向筒(4)内侧沿其轴向具有三条凸出的导向凸条(4a),上 述导向凸条(4a)与导向槽(5b)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导向凸条(4a)嵌于对应的导向槽(5b) 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结构 为调节轴(5)上沿其轴向具有的齿条(5a)和导向筒(4)内侧上能与上述齿条(5a)相啮合 的齿牙(7a)。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结构 为导向筒(4)内侧沿其轴向具有的齿条(5a)和调节轴(5)上能与上述齿条(5a)相啮合的 齿牙(7a)。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筒(4) 内侧固连有齿轮(7),上述的齿牙(7a)为齿轮的牙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中传动轮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结构 为调节轴(5)上沿其轴向具有的若干个凹口和设于导向筒⑷上的圆珠,导向筒⑷与圆 珠之间设有弹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圆珠可嵌于上述的凹口处。
【文档编号】B24B55/00GK203831249SQ201420262105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俞烽, 徐姚, 陈凯 申请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