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827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退火炉。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于钢铁生产过程中需要退火,一般的企业运用链式火炉采用钢带传送结构,需要处理的工件通过特殊的火具放置在钢带上进入炉膛完成热处理,为了实现高量产,一般需要退火炉有较大的有限空间,满足不同形状、不同体积的工件要求,显然不利于温度均匀要求,往往处于设备中心的产品能得到稳定的温度,而位于设备边缘的产品未能达到退火温度或者温度不够稳定,需要一种能使温度稳定以及占地面积小且加热时间足够的退火炉。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退火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退火炉,包括外壳和炉腔、传送带,外壳内设有炉腔,炉腔内设有两组传送带,一组传送带置于炉腔的下端,一组传送带置于炉腔上端,置于炉腔上端的传送带与置于炉腔下端的传送带斜向160°设置并通过缓冲层连接,炉腔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加热装置,传送带之间设有热风循环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工件放入到位于炉腔上端的传送带后,随着传送带的传送将工件从缓冲层传送至炉腔下端的传送带,完成上下两层的加热,既减少了退火炉的外部长度空间,还满足了工件的加热需求;而传送带之间的热风循环器可以将上下的加热装置产生的热能进行及时的输送和交换,使得炉腔中心的温度 温度,满足了工件的加工需求。

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喷嘴和散热片,加热喷嘴固定于炉腔内壁上,散热片延伸至炉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散热片可将加热喷嘴加热产生的热能输送延展至炉腔内,保证炉腔内温度的稳定。

炉腔内设有隔热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隔热层可避免炉腔内的温度与外界进行交换,降低了炉腔内的温度。

外壳上端设有进料口,外壳下端设有出料口。

外壳一侧设有测温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外壳,2-炉腔,3-传送带,4-缓冲层,5-加热装置,51-加热喷嘴,52-散热片,6-热风循环器,7-隔热层,8-进料口,9-出料口,10-测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退火炉,包括外壳1和炉腔2、传送带3,外壳1内设有炉腔2,炉腔2内设有两组传送带3,一组传送带3置于炉腔2的下端,一组传送带3置于炉腔2上端,置于炉腔2上端的传送带3与置于炉腔2下端的传送带3斜向160°设置并通过缓冲层4连接,炉腔2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加热装置5,传送带3 之间设有热风循环器6。当工件放入到位于炉腔2上端的传送带3后,随着传送带3的传送将工件从缓冲层4传送至炉腔2下端的传送带3,完成上下两层的加热,既减少了退火炉的外部长度空间,还满足了工件的加热需求;而传送带3之间的热风循环器6可以将上下的加热装置产生的热能进行及时的输送和交换,使得炉腔2中心的温度温度,满足了工件的加工需求。加热装置5包括加热喷嘴51和散热片52,加热喷嘴51固定于炉腔2内壁上,散热片52延伸至炉腔2内,通过散热片52可将加热喷嘴51加热产生的热能输送延展至炉腔2内,保证炉腔2内温度的稳定。炉腔2内设有隔热层7,隔热层7可避免炉腔内2的温度与外界进行交换,降低了炉腔2内的温度。外壳1上端设有进料口8,外壳1下端设有出料口9。外壳1一侧设有测温装置10。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