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用拉矫辊及包括该拉矫辊的拉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787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连铸用拉矫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矫辊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台,每一个所述凸台外包围所述拉矫辊,至少除最内侧凸台外的其他凸台的总壁厚不大于轻压下或重压下的总压下量,每一个所述凸台的长度均不小于影响铸坯成材芯部质量的铸坯区域的截面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用拉矫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总壁厚在9~25mm范围内,每一个所述凸台的长度在30~150mm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用拉矫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矫辊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2~5个长度逐渐变小的所述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铸用拉矫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矫辊的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包围有两个凸台,即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壁厚不大于第二凸台的壁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铸用拉矫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的壁厚在2mm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用拉矫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到拉矫辊的过渡以及相邻所述凸台之间的过渡采用连续曲线、光滑曲线、反连续曲线、反光滑曲线和圆弧曲线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连续曲线的基本形式为:z=z0-α(y-y0)3

其中,α为多项式的系数,定位点为基本圆弧的圆心(y0,z0);

所述光滑曲线的基本形式为:z=z0+α(y-y0)4·(β+y-y0)

其中,α、β为多项式的系数,定位点为基本圆弧的圆心(y0,z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用拉矫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用拉矫辊安装在位于铸坯凝固末端及凝固末端以后的一台拉矫机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用拉矫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用拉矫辊安装在连铸机上铸坯中心固相率为0.3~1.0区间内的一台或多台拉矫机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用拉矫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长度大于所述拉矫辊下铸坯的零塑性温度ZDT等值线的长径。

10.一种拉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矫机的至少一个上辊为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用拉矫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