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结构和打压找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0628阅读:1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结构和打压找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铁高炉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结构和打压找漏装置。



背景技术:

冷却壁漏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各大小高炉。一旦漏水直接影响高炉稳定顺行。而且没有好的方法解决漏水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铜冷却壁损坏。迫使高炉提前中修,甚至大修。因此,解决漏水问题成为目前高炉生产指标进一步优化的关键。

国内冷却壁漏水的大多数处理方法分为两种:

一是将软水切换为工业水,控制工业水的进水量,从而控制漏到炉内的水量,不能解决漏水问题。如果漏水继续扩大或严重,将漏水冷却壁水管拆分并进行灌浆,这样会加速冷却壁损坏的进度。

二是给漏水的铜冷却壁水管进行穿金属软管。穿管后通入工业水或者软水,再给所穿的金属软管和原水管之间进行灌浆,从而冷却铜冷却壁。这种比较先进,可以杜绝水进入炉内,为炉内操作提供最佳条件,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长铜冷却壁的使用寿命。但是这种方法由于漏水造成原破损冷却管内摩擦阻力较大,而金属软管质地软,容易在穿管过程中被损坏,需要重复穿管,造成成本比较高。

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2534078A,公开日:2012.07.0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替换方法,将破损冷却水管与前后部冷却水管断开,通过外接水管再将前后冷却水管连接,使冷却水越过破损冷却水管而直接循环。同时在破损冷却水管内穿入一根金属软管,金属软管通过两端的无缝钢管连接到与外部水源相通的替换冷却水管上,使金属软管内的冷却水单独形成了一条通路,继续实现冷却功能。该发明在不影响其他冷却水管的正常通水冷却的情况下,实现了破损冷却水管的快速替换,消除了向高炉内漏水现象,避免炉温下降造成的焦比上升问题,恢复了已损坏冷却水管的冷却功能,保证了冷却壁的冷却效果,并可延长冷却壁的使用寿命。该方法虽然恢复了已损坏冷却水管的冷却功能,但金属软管和旁通管水源不能同步和同流量,造成局部冷却效果和周边冷却效果的不均衡而影响了高炉冷却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炉冷却壁漏水修复造成局部冷却效果和周边冷却效果的不均衡而影响了高炉冷却壁的使用寿命、修复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结构和打压找漏装置。它可以实现低成本修复且修复后无局部冷却不均衡的目的。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方法,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打压找漏:用检漏打压设备对高炉每层的冷却壁水管进行打压,寻找漏点;统一的专用检漏打压设备的使用,无需每层准备打压泵;

步骤二、破损冷却水管截断:确认漏水点后,关闭该漏水点的进水阀门,避免冷却水过度流失而影响其它冷却管的运行;并在漏水点的上下截断预留一段包括该漏水点的破损冷却水管,作为穿金属软管的载体;

步骤三、漏点旁通:将破损冷却水管上部的冷却进水端和下部的冷却出水端外折后,通过外接冷却管将冷却进水端和冷却出水端旁通,从而不影响漏点外的冷却壁的冷却;

步骤四、破损冷却水管的穿线:将破损冷却水管的两端外折,用略小于管径的软质木球或铁皮球连接到软线,软线的另一端固定,将连接的软质木球或铁皮球塞入破损冷却水管,然后接入压缩空气,用压缩空气将软质木球或铁皮球从破损冷却水管的上端吹入,由下端吹出,从而将软线穿过破损冷却水管;起到引线和清理管道内杂质的作用;软线对软质木球或铁皮球的阻力小,尽可能的避免了线阻对引线的不良影响;

步骤五、破损冷却水管的穿丝:利用软线再将铁丝穿过破损冷却水管;铁丝强度大于软线,两次引线,线材强度由小到大,两次引线即可成功,避免过度的重复劳动;

步骤六、破损冷却水管的穿管:利用铁丝将管径略小于破损冷却水管的金属软管穿过破损冷却水管;铁丝强度大,能将金属软管拉出而不致断开;

步骤七、外接水源:将金属软管的两端分别外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从而起到对原漏点处冷却壁的冷却效果。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八、灌浆:通过在破损冷却水管的伸出端开设的打浆口往金属软管和破损冷却水管之间的空隙中充灌高导热灌浆料,起到固定金属软管和传导热量的双重作用,避免金属软管由于水流的作用而产生摩擦性位移,而降低金属软管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步骤八中在破损冷却水管的两个伸出端分别开设打浆口和出气孔,并密封两端环形口,让打浆工作更顺利和均匀,避免打浆时浆体内部产生不必要的气泡影响浆体的均匀分布。

优选地,步骤七中是将金属软管的两端通过无缝连接管连接外接冷却管形成进水管和出 水管,让冷却水流同步进行,提高冷却效果的同步性。

优选地,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外接冷却管上设置水阀,需要同步时,关闭水阀,无需同步时,打开水阀,操作简单,灵活性强。

优选地,在外接冷却管上部连接有带有阀门的旁通管,起到调节冷却水流量的作用,增大流往金属软管的水速,补偿由于管径小于原冷却管造成的不均衡的冷却效果,近而避免局部冷却壁由于冷却效果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而影响高炉的使用寿命;管接即起到连接金属软管和无缝连接管的作用,还起到密封浆体的作用;所述无缝连接管通过管接和金属软管的两端连接,并密封固定在破损冷却水管的外折弯管上,即起到连接金属软管和无缝连接管的作用,还起到密封浆体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金属软管为波纹管,易变折,强度大,耐高温,折弯不容易损坏;所述高导热灌浆料为碳质导热料,导热性强,而且细度小,让打浆口和出气孔的配合作用更加显著,导热料容易进入波纹管的外部波纹槽,而且,受热后,轻微的膨胀后和波纹管的结合紧密,从而热固定效果好;所述软线为尼龙线,相对其它软线强度大,曲弯性能好,线阻小;所述冷却进水端、冷却出水端以及破损冷却水管的两端均外折直角,并在外折处有弯曲过渡,方便外接管道和定位。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打压找漏的方法为:

A、休风后,生产关闭要打压的冷却壁一层冷却水管的三通阀,及冷却壁顶层的进水阀;

B、在冷却壁N层至冷却壁顶层的每两层之间的冷却壁水管内插盲板,每个盲板都插在排气阀之前;

C、确认盲板的焊缝一圈满焊后,打压软管分别与以下几层的排气阀接通;

1)与冷却壁N层~冷却壁N+1层的排气阀接通,打压冷却壁一层~冷却壁N+1层的冷却壁水管;

2)与冷却壁N+1层~冷却壁N+2层的排气阀接通,打压冷却壁N+2层的冷却壁水管;

3)与冷却壁N+2层~冷却壁N+3层的排气阀接通,打压冷却壁N+3层的冷却壁水管;

4)与冷却壁N+3层~冷却壁顶层的排气阀接通,打压冷却壁顶层的冷却壁水管;

D、确认打压水管都接通后,检查接头处及打压软管无漏水,检查完毕后,同时对冷却壁1~N+1层、N+2层、N+3层及顶层的冷却壁水管打压;

1)如果1~N+1层冷却壁水管漏水,暂不处理,冷却水切换为工业水;由于高炉高层属于高温区,冷却水管容易产生漏点,而1至N层属于相对低温区,一般不会产生漏点,当1至N层产生漏点时,相对于高温区,比较容易处理而采用其它方式处理;冷却水切换为工业水的目的是避免冷却水的过度流失而影响其它冷却水管的运行,高炉的冷却水系统是相对封 闭的系统,流失过多会影响其它冷却水管的冷却效果;

2)如果N+2层冷却壁水管漏水,对N+2层进行拆分;

3)如果N+3层冷却壁水管漏水,对N+3层进行拆分;

4)如果顶层冷却壁水管漏水,对顶层进行拆分;

整个打压找漏的方法容易操作,漏点定位准确。

一种根据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的修复结构,包括破损冷却水管以及破损冷却水管上部的冷却进水端和下部的冷却出水端;所述破损冷却水管的两端及冷却进水端、冷却出水端均外折出冷却壁;所述冷却进水端和冷却出水端外折后通过外接冷却管连通;所述破损冷却水管内穿有金属软管,金属软管和破损冷却水管形成的间隙内填充高导热灌浆层,破损冷却水管两端的伸出端分别开有出气孔和打浆口,两端的伸出端端口分别通过2个管接和2个无缝连接管连通后,2个无缝连接管再和外接冷却管连通;2个无缝连接管之间的外接冷却管上设置水阀;外接冷却管上部开有旁通管。

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打压找漏装置,包括主水包、分水包、盲板、排气阀、打压软管以及各层冷却壁内部的冷却壁水管;所述主水包和分水包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分水包向外分出并联的连接硬管,连接硬管再和打压软管连通后,打压软管再通过各层的排气阀和各层冷却壁水管相通;顶层冷却壁水管设置进水阀,底层冷却壁水管设置三通阀;每两层的冷却壁水管内插盲板,每个盲板都插在每层的排气阀之前,整个装置找漏准确,容易操作,而且节省了打压泵的备件和维护的成本,最主要的是能够最短时间内、最准确的判断哪层冷却壁漏水,从而节省了检修时间,缩短了高炉休风时间,提高了高炉的指标及作业率。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方法,通过软质木球或铁皮球和压缩空气的配合,将引线穿出,软质木球或铁皮球略小于管径,既起到压缩空气气压对球体压力最大化的作用,还能起到将由于漏水渗入的杂质带出的作用,穿管时,金属软管的阻力大大减少,避免了二次或重复穿管,降低了通管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方法,高导热灌浆料注入空隙,起到固定金属软管和传导热量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方法,打浆口和出气孔的配合作用,让打浆工作更顺利和均匀,避免打浆时浆体内部产生不必要的气泡影响浆体的均匀分布;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方法及其结构,金属软管的两端通过无缝连接管连接外接冷却管,让冷却水流同步进行,提高冷却效果的同步性;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方法及其结构,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外接冷却管上设置水阀,需要同步时,关闭水阀,无需同步时,打开水阀,操作简单,灵活性强;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方法及其结构,旁通管及其阀门,起到调节冷却水流量的作用,增大流往金属软管的水速,补偿由于管径小于原冷却管造成的不均衡的冷却效果,近而避免局部冷却壁由于冷却效果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而影响高炉的使用寿命;管接即起到连接金属软管和无缝连接管的作用,还起到密封浆体的作用;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方法及其结构,波纹管易变折,强度大,耐高温,不容易损坏;碳质导热料导热性强,而且细度小,让打浆口和出气孔的配合作用更加显著,导热料容易进入波纹管的外部波纹槽,而且,受热后,轻微的膨胀后和波纹管的结合紧密,从而热固定效果好;尼龙线相对其它软线强度大,曲弯性能好;冷却进水端、冷却出水端以及破损冷却水管的两端均外折直角,方便外接管道和定位;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方法及其结构,打压找漏的方法容易操作,漏点定位准确;由于高炉高层属于高温区,冷却水管容易产生漏点,而1至N层属于相对低温区,一般不会产生漏点,当1至N层产生漏点时,相对于高温区,比较容易处理而采用其它方式处理;冷却水切换为工业水的目的是避免冷却水的过度流失而影响其它冷却水管的运行,高炉的冷却水系统是相对封闭的系统,流失过多会影响其它冷却水管的冷却效果;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结构,有效解决了高炉冷却壁漏水修复造成局部冷却效果和周边冷却效果的不均衡而影响了高炉冷却壁的使用寿命、修复成本高的问题;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打压找漏装置,找漏准确,容易操作,而且节省了打压泵的备件和维护的成本,最主要的是能够最短时间内、最准确的判断哪层冷却壁漏水,从而节省了检修时间,缩短了高炉休风时间,提高了高炉的指标及作业率。

附图说明

图1冷却壁冷却水管分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打压找漏装置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冷却进水端;2、冷却出水端;3、破损冷却水管;4、金属软管;5、高导热灌浆层;6、外接冷却管;7、无缝连接管;8、旁通管;9、管接;10、冷却壁;11、主水包;12、连接管;13、分水包;14、连接硬管;15、盲板;16、排气阀;17、压力表;18、进水阀;19、三通阀;20、打压软管;21、冷却壁一层;22、冷却壁N层;23、冷 却壁N+1层;24、冷却壁N+2层;25、冷却壁N+3层;26、冷却壁顶层;30、冷却壁水管;31、伸出端;61、水阀;311、出气孔;312、打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ф73×6:表示管径73mm,长度6m,其它类似数据结构同种表达。

实施例1

某钢铁厂一座4000m3高炉分别于2005年2月及5月点火投产至今,生产一直处于稳定高效运行,但今年以来发现冷却壁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通过排查目前A高炉炉身中部8B、20D、57A三趟直通冷却水管漏水,即至少有三块冷却壁存在漏水现象。A高炉12层以上冷却壁水管结构如图1所示,每块冷却壁有4根水管,分别标记为A、B、C、D。8B表示第8块冷却壁B号管,余下类推。

鉴于以往的经验,高炉本体冷却设备一旦出现该破损状况,高炉本体冷却设备的损坏速度将越来越快;高炉就已经进入护炉保产阶段。

根据目前生产现状,为保障正常生产,延长设备使用周期,拟制定以下检修保产方案:

一、检修前准备

1、必须先对高炉冷却壁软水进行拆离排查,目前基本判断在13~14层。

2、准备检漏打压设备,高压泵、金属软管,快速接头,金属软管上安装0~5Mpa的压力表。

3、定修时,设备将冷却壁进出水管须先停水,检修人员组织对冷却水管进行打压实验,判断是否漏水。若无漏水,恢复冷却管,尽快供水。

二、根据打压实验检测到的漏水点,采用以下方案进行检修:

1、将该处漏水点的冷却壁软水进出水断开,把下层冷却出水端与上一层进水管联通,原设计使用冷却管径为ф73×6,则软水外接冷却管6选材为ф76×6无缝钢管,内壁需要酸洗处理。外接冷却管6中间安装一个DN65~25的手动球阀;根据图纸尺寸预先按3m长一段下料,两头90°直角弯过度,两头短管长1.5m,准备若干备用。管道连接采用ф89×6~40的套管焊接。

2、漏水冷却壁的供水,采用28.5米平台晚期喷淋冷却环管,管径ф273×10,上预装若干组ф60×5的无缝钢管短管,中间安装DN50~25手动球阀进行控制,ф60短管直接插入漏水冷却壁进水管中,管道连接采用ф76×6~40的套管焊接。

3、漏水冷却壁的出水,采用ф60×3.5无缝钢管,从28.5米平台一直向上到36米平台,就近将出水引入平台西南、东北两个集水槽;另在冷却壁的出水口处安装排气阀。

4、为了便于日后的检修与操作,在28.5米平台晚期喷淋冷却环管管径ф273×10的下部安装DN150的排污阀,南、北各1只,共2只。

三、漏水冷却壁穿管

如果57A的一根水管破损漏水较大,采用本实施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方法,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破损冷却水管截断:确认漏水点后,关闭该漏水点的进水阀门,避免冷却水过度流失而影响其它冷却管的运行;并在漏水点的上下截断预留一段包括该漏水点的破损冷却水管3,作为穿金属软管的载体;

步骤二、漏点旁通:将破损冷却水管3上部的冷却进水端1和下部的冷却出水端2外折后,通过外接冷却管6将冷却进水端1和冷却出水端2旁通,从而不影响漏点外的冷却壁的冷却;

步骤三、破损冷却水管的穿线:将ф73的破损冷却水管3的两端外折,用ф70的软质木球或铁皮球连接到软线,软线的另一端固定,将连接的软质木球或铁皮球塞入破损冷却水管3,然后接入压缩空气,用压缩空气将软质木球或铁皮球从破损冷却水管3的上端吹入,由下端吹出,从而将软线穿过破损冷却水管3;起到引线和清理管道内杂质的作用,为了清理彻底,可反复几次吹压,还可以在球体径线上安排切线铲,将杂质清理干净;软线对软质木球或铁皮球的阻力小,尽可能的避免了线阻对引线的不良影响;

步骤四、破损冷却水管的穿丝:利用软线再将铁丝穿过破损冷却水管3;铁丝强度大于软线,两次引线,线材强度由小到大,两次引线即可成功,避免过度的重复劳动;

步骤五、破损冷却水管的穿管:利用铁丝将管径ф40的金属软管4穿过破损冷却水管3;铁丝强度大,能将金属软管4拉出而不致断开;

步骤六、外接水源:将金属软管4的两端分别外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从而起到对原漏点处冷却壁的冷却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的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基本同实施例1,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步骤七、灌浆:通过在破损冷却水管3的伸出端31开设的打浆口312往金属软管4和破损冷却水管3之间的空隙中充灌高导热灌浆料,起到固定金属软管和传导热量的双重作用,避免金属软管由于水流的作用而产生摩擦性位移,而降低金属软管的使用寿命,并在另一端的伸出端31开出气孔311,并密封两端环形口,让打浆工作更顺利和均匀,避免打浆时浆体内部产生不必要的气泡影响浆体的均匀分布。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的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基本同实施例2,改进之处在于:步骤六中将金属软管4的两端通过无缝连接管7连接外接冷却管6形成进水管和出水管,让冷却水流同步进行,提高冷却效果的同步性。还可以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外接冷却管6上设置水阀61,需要同步时,关闭水阀,无需同步时,打开水阀,操作简单,灵活性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的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基本同实施例3,改进之处在于:在外接冷却管6上部连接有带有阀门的旁通管8,起到调节冷却水流量的作用,增大流往金属软管的水速,补偿由于管径小于原冷却管造成的不均衡的冷却效果,近而避免局部冷却壁由于冷却效果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而影响高炉的使用寿命;管接即起到连接金属软管和无缝连接管的作用,还起到密封浆体的作用;所述无缝连接管7通过管接9和金属软管4的两端连接,并密封固定在破损冷却水管3的外折弯管上,即起到连接金属软管和无缝连接管的作用,还起到密封浆体的作用。所述金属软管4可以为波纹管,易变折,强度大,耐高温,折弯不容易损坏;所述高导热灌浆料为碳质导热料,导热性强,而且细度小,让打浆口和出气孔的配合作用更加显著,导热料容易进入波纹管的外部波纹槽,而且,受热后,轻微的膨胀后和波纹管的结合紧密,从而热固定效果好;所述软线为尼龙线,相对其它软线强度大,曲弯性能好,线阻小;所述冷却进水端1、冷却出水端2以及破损冷却水管3的两端均外折直角,并在外折处有弯曲过渡,方便外接管道和定位。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的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基本同实施例4,改进之处在于:

对冷却水管进行打压实验打压找漏的方法为:

A、休风后,如图3所示,生产关闭要打压的冷却壁一层1冷却水管的三通阀19,及冷却壁顶层26的进水阀18;

B、在冷却壁N层22至冷却壁顶层26的每两层之间的冷却壁水管30内插盲板15,每个盲板15都插在排气阀16之前;在本实施例中,N层为第8层;

C、确认盲板15的焊缝一圈满焊后,打压软管20分别与以下几层的排气阀16接通;

1)与冷却壁8层22~冷却壁9层23的排气阀16接通,打压冷却壁一层21~冷却壁9层23的冷却壁水管30;

2)与冷却壁9层23~冷却壁10层24的排气阀16接通,打压冷却壁10层24的冷却壁水管30;

3)与冷却壁10层24~冷却壁11层25的排气阀16接通,打压冷却壁11层25的冷却壁水管30;

4)与冷却壁11层25~冷却壁顶层26的排气阀16接通,打压冷却壁顶层26的冷却壁水管30;

D、确认打压水管都接通后,检查接头处及打压软管20无漏水,检查完毕后,同时对冷却壁1~9层、10层、11层及顶层的冷却壁水管30打压;

1)、如果1~9层冷却壁水管30漏水,暂不处理,冷却水切换为工业水;由于高炉高层属于高温区,冷却水管容易产生漏点,而1至8层属于相对低温区,一般不会产生漏点,当1至8层产生漏点时,相对于高温区,比较容易处理而采用其它方式处理;冷却水切换为工业水的目的是避免冷却水的过度流失而影响其它冷却水管的运行,高炉的冷却水系统是相对封闭的系统,流失过多会影响其它冷却水管的冷却效果;

2)、如果10层冷却壁水管30漏水,对10层进行拆分;

3)、如果11层冷却壁水管30漏水,对11层进行拆分;

4)、如果顶层冷却壁水管30漏水,对顶层进行拆分;

整个打压找漏的方法容易操作,漏点定位准确。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方法所形成的修复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破损冷却水管3以及破损冷却水管3上部的冷却进水端1和下部的冷却出水端2;所述破损冷却水管3的两端及冷却进水端1、冷却出水端2均外折出冷却壁10;所述冷却进水端1和冷却出水端2外折后通过外接冷却管6连通;所述破损冷却水管3内穿有金属软管4,金属软管4和破损冷却水管3形成的间隙内填充高导热灌浆层5,破损冷却水管3两端的伸出端31分别开有出气孔311和打浆口312,两端的伸出端31端口分别通过2个管接9和2个无缝连接管7连通后,2个无缝连接管7再和外接冷却管6连通;2个无缝连接管7之间的外接冷却管6上设置水阀61;外接冷却管6上部开有旁通管8。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修复结构,有效解决了高炉冷却壁漏水修复造成局部冷却效果和周边冷却效果的不均衡而影响了高炉冷却壁的使用寿命、修复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打压找漏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主水包11、分水包13、盲板15、排气阀16、打压软管20以及各层冷却壁内部的冷却壁水管30;所述主水包11和分水包13之间通过连接管12连通,分水包13向外分出并联的连接硬管14,连接硬管14再和打压软管20连通后,打压软管20再通过各层的排气阀16和各层冷却壁水管30相通;顶层冷却壁水管30设置进水阀18,底层冷却壁水管30设置三通阀19;每两层的冷却壁水管30内插盲板15,每个盲板15都插在每层的排气阀16之前,整个装置找漏准确,容易操作, 而且节省了打压泵的备件和维护的成本,最主要的是能够最短时间内、最准确的判断哪层冷却壁漏水,从而节省了检修时间,缩短了高炉休风时间,提高了高炉的指标及作业率。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