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元器件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光学元器件加工的铣磨工装。
背景技术:
光学零件从毛坯到光学表面,无论采用散粒磨料还是固着磨料加工,均需经过三大基本工序:粗磨、精抛和抛光。现有柱面零件要磨成锥面零件主要在磨床上进行,现有磨床能调节的角度一般在0至9度的范围,不能满足更大角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铣磨工装,其可调角度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铣磨工装,包括元件固定装置和与元件固定装置相对设置的元件铣磨装置,其中,
所述元件铣磨装置包括圆柱形磨具和驱动磨具沿磨具轴转动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分度装置上;
所述元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和驱动固定件朝元件铣磨装置方向来回移动移动且沿磨具相反方向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本方案利用元件固定装置对待加工的光学元件进行固定并控制待加工原件的转动和移动,磨具对元件进行研磨。分度装置调节控制磨具的研磨角度,以与需求的锥形元件的锥度匹配,待加工元件在第二驱动装置的控制下转动,磨具成圆柱形,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磨具向待加工元件转动的相反方向转动,磨具与待加工元件的研磨面相贴合并向相反方向高速旋转,加工元件在转动的过程中朝元件铣磨装置方向移动即可实现对其锥面的加工。采用本方案的工装结构,磨具的角度可通过分度装置进行调节,使得其角度调节可以达到13度,也可以最大达到45度角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对粗磨中的元件进行降温的降温装置。磨具在高速旋转的状况下与同样处于高速旋转工件的贴合铣磨,会产生大量的热,利用降温装置对温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降温装置为切削液喷水装置。磨具在高速旋转的状况下与同样处于高速旋转工件的贴合铣磨,不仅会产生大量的热,而且会产生废弃料、灰尘,利用切削液喷水装置,不仅可实现降温的目的,减小灰尘的产生,提高加工空间的环境卫生;而且可保证铣磨工装的自锐性,提高加工效率。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工件研磨的质量,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固定件转动的速度小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磨具转动的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磨具为金刚石磨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分度装置调节磨具的角度,使得其角度调节可以达到13度,也可以最大达到45度角度,满足更大角度锥面加工的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1、磨具;12、第一驱动装置;13、分度装置; 21、固定件;22、第二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铣磨工装,包括均设置在机床床身上且相对设置的元件固定装置和元件铣磨装置,其中,
所述元件铣磨装置包括圆柱形磨具11和驱动磨具11沿磨具轴转动第一驱动装置1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设置在分度装置13上;
所述元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21和驱动固定件21朝元件铣磨装置方向来回移动移动且沿磨具11相反方向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2。
分度装置是现有的很成熟的结构。分度装置包括分度盘及其驱动结构。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分度盘上。
元件固定装置和元件铣磨装置分别设置在床身的左侧和右侧上,便于对元件铣磨装置角度的调节。
第一驱动装置12、第二驱动装置22可采用现有的多种结构实现。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铣磨工装,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即还包括用于对粗磨中的元件进行降温的降温装置。
所述降温装置为切削液喷水装置。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驱动固定件21转动的速度小于第一驱动装置12驱动磨具11转动的速度。
磨具11可采用多种材料制得,为了减小工件研磨的粗糙度,采用金刚石磨具。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