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磨料成型固化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338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磨料成型固化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削类产品(抛光带,抛光片等)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立体磨料成型固化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平面显示器及手机玻璃加工中或其它需要精密抛光的工程中,均需要用抛光带来清除玻璃表面的残胶、标记笔痕迹、玻璃倒角后残余的玻璃碎屑或进行精密抛光,当前此类抛光带的工作面均为一整体平面,存在排屑不畅,抛光带研磨能力下降快,寿命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高效率的在基材上进行磨料成型固化,形成研磨方块,在研磨方块间形成间隔以利工作时及时有效排除清洗研磨过程中的碎屑和杂质的立体磨料成型固化脱模机构,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立体磨料成型固化脱模机构,包括墙板1,机架7,伺服电机驱动装置6,还包括依次设于墙板1上部的出模装置3,模辊4和入模装置5,设于模辊4下方且位于墙板1之间的紫外线固化装置2,所述出模装置3包括安装于墙板1上平面的气缸座一32和线轨一34,所述气缸座一32上安装有出模控制气缸31,所述线轨一34的滑块上安装有出模压辊座33,所述出模控制气缸31的活塞端与出模压辊座33侧面连接,所述出模压辊座33上设有出模压辊35;所述模辊(4)表面设置有下凹的型腔41,所述入模装置5包括安装于墙板1上端斜平面56上的气缸座二52和线轨二54,所述气缸座二52上安装有入模控制气缸51,所述线轨二54的滑块上安装有入模压辊座53,所述入模控制气缸51的活塞端与入模压辊座53的侧面连接,所述入模压辊座53上设有入模压辊5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平面56与水平面的夹角57为45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将已均匀涂布一层磨料的基材8,在未干燥状态下进入入模压辊55与模辊4之间,在入模压辊55与模辊4共同作用下,磨料在模辊4的型腔41中成型,经过设于模辊4下方的紫外线固化置2固化后,由出模压辊35在出模控制气缸31的控制下前后移动调整实现理想的出脱角度,将成型固化好的磨料带材导出,从而生产出优质的立体磨料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方案的立体磨料成型固化脱模机构生产的立体磨料,具有研磨方块和排屑槽,具有优良的排屑作用,研磨方块在使用过程中表层边消耗边磨损,可保证持续稳定的研磨清洗能力,具有自锐性,因此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立体磨料成型固化脱模机构,包括墙板1,机架7,伺服电机驱动装置6,还包括依次设于墙板1上部的出模装置3,模辊4和入模装置5,设于模辊4下方且位于墙板1之间的紫外线固化装置2,出模装置3包括安装于墙板1上平面的气缸座一32和线轨一34,气缸座一32上安装有出模控制气缸31,线轨一34的滑块上安装有出模压辊座33,出模控制气缸31的活塞端与出模压辊座33侧面连接,出模压辊座33上设有出模压辊35;模辊4表面设置有下凹的型腔41,入模装置5包括安装于墙板1上端斜平面56上的气缸座二52和线轨二54,气缸座二52上安装有入模控制气缸51,线轨二54的滑块上安装有入模压辊座53,入模控制气缸51的活塞端与入模压辊座53的侧面连接,入模压辊座53上设有入模压辊5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斜平面56与水平面的夹角57为45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