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硬质合金烧结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装置是一种在高温下,使合金粉末相互键联,并随着烧结的进行,材料晶粒逐渐长大,空隙(气孔)和晶界渐趋减少,通过物质的传递,其总体积收缩,密度增加,最后成为具有某种显微结构的致密多晶烧结体的装置。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1520165983.4,申请日为2015.03.23《一种真空脱氢烧结一体化装置》,该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镁合金粉末材料,实现真空脱氢与烧结一体化的装置,可控性强、应用范围广。但是该实用新型抽真空效果欠佳,烧结效率低、质量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环境效果好、烧结快速且质量高、冷却系统设置完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硬质合金烧结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硬质合金烧结装置,包括框架、红外仪组件、防转动组件、油缸、上部绝缘组件、接电装置、上压头、波纹管、法兰、绝缘环、挡圈、炉壳、烧结组件、下压头、下绝缘板、压力传感器组件、真空系统和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上方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上方连接有防转动组件,所述防转动组件的上方连接有红外仪组件,所述油缸的下方固定有上部绝缘组件,所述上部绝缘组件的下方设置有上压头,所述上压头的下方连接有接电装置,所述接电装置的下方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下方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的下方设置有绝缘环,所述绝缘环的下方设置有炉壳,所述炉壳的上方还连接有真空系统,所述炉壳的内部设置有烧结组件,所述炉壳的下方连接有下压头,所述下压头的下方设置有下绝缘板,所述下绝缘板的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组件;所述水冷系统设置在框架的内侧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系统包括电磁挡板阀、底座、真空箱、密封塞、电机、电刷盖、过滤器组件、柔性管、直管、套管、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真空规、充气阀、三通接头、弯管和放气阀,所述弯管固定在炉壳的上方平面上,所述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直管,所述直管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三个对称分布的接头,所述直管的前侧还设置有三个放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上方的三个接头上依次连接有压力表、真空规和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侧面连接有充气阀。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硬质合金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的一个接头上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电磁挡板阀,所述电磁挡板阀的另一端连接有柔性管,所述柔性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过滤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组件包括密封套、过滤盒、盒顶、盒盖、压塞和O型圈,所述过滤盒的侧面与柔性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过滤盒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套,其上方设置有盒顶;所述密封套的上方设置有压塞,所述压塞的上方中心设置有第一沉孔;所述盒顶的上方设置有盒盖,所述盒顶的内部上端还设置有O型圈;所述过滤盒的下方还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方连接有真空箱,所述真空箱的上方设置有密封塞,下方设置有底座,侧面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侧面设置有电刷盖。
进一步的,所述烧结组件包括挡料套、护套、输料块、挡块、弹簧和定位销,所述挡料套的外侧设置有护套,所述护套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挡料套的内部上下两端各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上方均连接有输料块,所述输料块的内部中心设置有主道,所述主道的侧面设置有支道。
进一步的,所述下方输料块中的主道的开口处设置有定位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真空环境效果好,烧结快速且质量高,冷却系统设置完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合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烧结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硬质合金烧结装置,包括框架46、红外仪组件1、防转动组件2、油缸3、上部绝缘组件4、接电装置5、上压头6、波纹管7、法兰8、绝缘环9、挡圈10、炉壳11、烧结组件、下压头13、下绝缘板14、压力传感器组件15、真空系统和水冷系统18;框架46的上方设置有油缸3,油缸3的上方连接有防转动组件2,防转动组件2的上方连接有红外仪组件1,油缸3的下方固定有上部绝缘组件4,上部绝缘组件4的下方设置有上压头6,上压头6的下方连接有接电装置5,接电装置5的下方连接有波纹管7,波纹管7的下方连接有法兰8,法兰8的下方设置有绝缘环9,绝缘环9的下方设置有炉壳11,炉壳11的上方还连接有真空系统,真空系统包括电磁挡板阀16、底座19、真空箱17、密封塞20、电机21、电刷盖22、过滤器组件、柔性管29、直管30、套管32、压力表33、压力传感器31、真空规35、充气阀36、三通接头37、弯管44和放气阀43,弯管44固定在炉壳11的上方平面上,弯管44的另一端连接有直管30,直管30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三个对称分布的接头301,上方的三个接头301上依次连接有压力表33、真空规35和三通接头37,三通接头37的侧面连接有充气阀36,下方的一个接头301上设置有套管32,套管32的另一端连接有压力传感器31;直管30的前侧还设置有三个放气阀43,直管30的另一端连接有电磁挡板阀16,电磁挡板阀16的另一端连接有柔性管29,柔性管29的另一端连接有过滤器组件,过滤器组件包括密封套23、过滤盒24、盒顶25、盒盖26、压塞28和O型圈27,过滤盒24的侧面与柔性管29的另一端相连,过滤盒24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套23,密封套23的上方设置有压塞28,压塞28的上方中心设置有第一沉孔281;过滤盒24的上方设置有盒顶25,盒顶25的上方设置有盒盖26,盒顶25的内部上端还设置有O型圈27,过滤盒24的下方还设置有连接管241,连接管241的下方连接有真空箱17,真空箱17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9,侧面连接有电机21,电机21的侧面设置有电刷盖22;真空箱17的上方还设置有密封塞20;炉壳11的内部设置有烧结组件,烧结组件包括挡料套10、护套40、输料块38、挡块39、弹簧45和定位销42,挡料套10的外侧设置有护套40,护套40的外侧设置有弹簧45;挡料套10的内部上下两端各设置有挡块39,两个挡块39之间设置有粉末41;挡块39的上方均连接有输料块38,输料块38的内部中心设置有主道382,主道382的侧面设置有支道381;下方输料块38中的主道382的开口处设置有定位销42;炉壳11的下方连接有下压头13,下压头13的下方设置有下绝缘板14,下绝缘板14的下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组件15;水冷系统18设置在框架46的内侧下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