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工件去毛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821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形工件去毛刺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去毛刺加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形工件去毛刺机构。



背景技术:

浇铸工件在压铸成型后会在铸口位置产生毛刺,去毛刺机即在后道工序中去除浇铸产品的毛刺缺陷,而对于一些圆形浇铸工件来说,将工件固定夹装于去毛刺机上是保证产品去毛刺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形工件去毛刺机构,本去毛刺机构利用圆形工件自身轮廓形状,设计与去毛刺机构相配合的夹装机构,实现快速高效去毛刺操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形工件去毛刺机构,包括机座,工件通过夹装机构转动安装于机座上,机座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切料气缸和落料槽,落料槽安装于与工件圆形轮廓相对应的位置,切料气缸与落料槽相对设置,切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伸入落料槽的冲头。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圆形工件去毛刺机构,在机座上设置驱动工件转动的夹装机构,并且在工件圆形轮廓位置设置相应的由切料气缸驱动的冲头来去除产品毛刺,通过夹装机构的连续转动,实现快速高效去毛刺操作,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夹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去毛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座1,支架2,电机3,转盘4,第一定位柱5,第二定位柱6,第一气缸7,连接臂8,第二气缸9,压紧轴承10,连接板11,安装板12,切料气缸13,落料槽14,冲头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圆形工件去毛刺机构,包括机座1,工件通过夹装机构转动安装于机座上1,其中,机座1上设有由伺服电机3驱动的转盘4,转盘4上设有第一定位柱5和第二定位柱6,第一定位柱5和第二定位柱6底部通过连接板11固定连接,连接板11固定连接于转盘4上,工件在第一定位柱5和第二定位柱6的限位作用下固定安装于转盘4上,支架2上设有由第一气缸7驱动的连接臂8,连接臂8的端部设有由第二气缸9驱动的压紧轴承10,第一气缸7驱动连接臂8横向伸缩以使压紧轴承10在第一定位柱5上方横向位移,第二气缸9驱动压紧轴承10竖向伸缩以使压紧轴承10与第一定位柱5夹紧配合。

本发明的一种去毛刺机夹装机构,首先将工件安装在转盘4上的第一定位柱5和第二定位柱6上,然后由第一气缸7驱动连接臂8伸出至压紧轴承10与第一定位柱5相对应的位置,再由第二气缸9驱动压紧轴承10下降至压紧轴承10的外圈与工件相抵的为位置,从而将工件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固定于转盘4上,采用垂直夹装方式来固定工件,方便工件装卸,夹持稳固。本夹装机构利用压紧轴承10外圈与第一定位柱5的配合将工件加紧,使得转盘4还能在伺服电机3驱动下连续转动,有利于圆形工件的连续去毛刺操作,以提高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机座1上设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上安装有切料气缸13和落料槽14,落料槽14安装于与工件圆形轮廓相对应的位置,切料气缸13与落料槽14相对设置,切料气缸13的活塞杆上设有伸入落料槽14的冲头15。在机座1上设置驱动工件转动的夹装机构,并且在工件圆形轮廓位置设置相应的由切料气缸13驱动的冲头15来去除产品毛刺,通过夹装机构的连续转动,实现快速高效去毛刺操作,工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去毛刺加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形工件去毛刺机构,包括机座,工件通过夹装机构转动安装于机座上,机座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切料气缸和落料槽,落料槽安装于与工件圆形轮廓相对应的位置,切料气缸与落料槽相对设置,切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伸入落料槽的冲头。本发明的一种圆形工件去毛刺机构,在机座上设置驱动工件转动的夹装机构,并且在工件圆形轮廓位置设置相应的由切料气缸驱动的冲头来去除产品毛刺,通过夹装机构的连续转动,实现快速高效去毛刺操作,工作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袁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中科智捷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4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