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增加紧配孔光洁度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1046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增加紧配孔光洁度的工装。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设备的法兰配对,特别是船舶推进系统的中间轴与尾轴,中间轴与中间轴,中间轴与主机法兰的配对,一般都在是加工厂配好后发货给船厂,因为每对法兰螺栓孔的同心度要求一般不超过0.02mm,要求极其苛刻,现场配对的难度大,时间长,不便于生产进度的提高。然而有些设备由于采购的地点不同,无法在加工厂进行配对加工,只能依靠船厂进行加工处理。一般孔径在100mm以下的孔,普遍采用铰孔机进行铰制配对,然而白钢刀或者浮动铰刀往往都无法满足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考虑到油石磨削可以提高铰孔的光洁度,在一定程度也可以将椭圆度等修正约0.01mm。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增加紧配孔光洁度的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增加紧配孔光洁度的工装,包括油石夹具,所述油石夹具的一端连接有铰接头,铰接头的外圆周表面固定有轴承,轴承的外圈固定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转动孔中插设有转动轴,连接管的外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靠近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安装孔,转动杆靠近连接管的一侧设有第二转动孔,而转动轴的两端贯穿第二转动孔并延伸至转动杆的两侧,所述转动杆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位于安装孔中。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中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与手电钻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石夹具的侧面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中安装有油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铰接头的外圆周表面固定有轴承,轴承的外圈固定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转动孔中插设有转动轴,连接管的外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靠近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安装孔,转动杆靠近连接管的一侧设有第二转动孔,而转动轴的两端贯穿第二转动孔并延伸至转动杆的两侧,油石夹具与转动杆之间设有万向机构,可以满足在不同角度进行研磨的需求,利用设备进行研磨,节省时间,自主研发,降本增效,增强公司技术人员的开拓精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增加紧配孔光洁度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增加紧配孔光洁度的工装连接手电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用于增加紧配孔光洁度的工装,包括油石夹具1,油石夹具1的一端连接有铰接头3,铰接头3的外圆周表面固定有轴承4,轴承4的外圈固定有连接管6,连接管6上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转动孔中插设有转动轴5,连接管6的外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7,转动杆7靠近连接管6的一端设有安装孔8,转动杆7靠近连接管6的一侧设有第二转动孔,而转动轴5的两端贯穿第二转动孔并延伸至转动杆7的两侧,转动杆7远离连接管5的一端设有连接槽9。

本发明中,连接管6位于安装孔8中,连接槽9中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与手电钻连接,油石夹具1的侧面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中安装有油石。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铰接头3的外圆周表面固定有轴承4,轴承4的外圈固定有连接管6,连接管6上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转动孔中插设有转动轴5,连接管6的外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7,转动杆7靠近连接管6的一端设有安装孔8,转动杆7靠近连接管6的一侧设有第二转动孔,而转动轴5的两端贯穿第二转动孔并延伸至转动杆7的两侧,油石夹具1与转动杆7之间设有万向机构,可以满足在不同角度进行研磨的需求,利用设备进行研磨,节省时间,自主研发,降本增效,增强公司技术人员的开拓精神。。

我司gs15202冷藏船系列,主机与中间轴铰孔后,用该装置进行了研磨效果很好,并通过了船东船检的认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加紧配孔光洁度的工装,包括油石夹具,所述油石夹具的一端连接有铰接头,铰接头的外圆周表面固定有轴承,轴承的外圈固定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转动孔中插设有转动轴,连接管的外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靠近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安装孔,转动杆靠近连接管的一侧设有第二转动孔,而转动轴的两端贯穿第二转动孔并延伸至转动杆的两侧,所述转动杆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连接槽。本发明转动杆靠近连接管的一侧设有第二转动孔,油石夹具与转动杆之间设有万向机构,可以满足在不同角度进行研磨的需求,利用设备进行研磨,节省时间,自主研发,降本增效,增强公司技术人员的开拓精神。

技术研发人员:亢宗楠;张如文;张延春;王金虎;杨威;黄峰;祖恩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5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