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冶金液体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660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冶金液体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冶金液体罐。



背景技术:

冶金,从古代陶术中发展而来。首先是冶铜。铜的熔点相对较低,随着陶术的发展,陶术需要的工作温度越来越高,达到铜的熔点温度。而在陶术制作过程中,在一些有铜矿的地方制作陶术,铜自然成了附生物质而被发现。随着经验慢慢的积累,古人也逐渐掌握了铜的冶炼方法。冶金就是从矿物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将金属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冶金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石器时代到随后的青铜器时代,再到近代钢铁冶炼的大规模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融合了冶金的发展历史。冶金的技术主要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以及电冶金。随着物理化学在冶金中成功应用,冶金从工艺走向科学,于是有了大学里的冶金工程专业。

现有的冶金用液体罐大多卸料口和排渣口设置为同一出口,罐身多使用一根转轴固定,旁边再额外进行限位,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使得罐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冶金液体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冶金液体罐,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焊接有罐底,所述罐底上端焊接有罐体,所述罐体和罐底连接处外侧焊接有加强筋,所述罐体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一侧设有连接环,所述主轴下端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环,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端设有卡口,所述支撑柱另一侧设有与第一支撑杆相匹配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罐体上端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上端另一侧设有排渣口,所述罐体下端设有倾斜支撑机构。

优选的,所述罐体包括外壳和防火材料层,所述防火材料层均匀布于外壳内侧。

优选的,所述罐体上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均匀布于罐体外侧。

优选的,所述倾斜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板和转轴,所述转轴贯穿连接于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焊接于罐体。

优选的,所述罐体上端一侧设有紧固块,所述紧固块焊接于罐体。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一端焊接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中间位置设有与出料口相匹配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使用,罐体支架的设置可以使得罐体在运输的过程中更为稳固,也方便进行排料工作,出料口和排渣口分开设置,方便清理罐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法兰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罐底、3罐体、4加强筋、5主轴、6连接环、7支撑柱、8第一支撑杆、9卡口、10第二支撑杆、11出料口、12排渣口、13外壳、14防火材料层、15挂钩、16倾斜支撑机构、17固定板、18转轴、19紧固块、20连接法兰、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冶金液体罐,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端焊接有罐底2,所述罐底2上端焊接有罐体3,所述罐体3和罐底2连接处外侧焊接有加强筋4,所述罐体3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主轴5,所述主轴5一侧设有连接环6,所述主轴5下端设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8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环6,所述第一支撑杆8另一端设有卡口9,所述支撑柱7另一侧设有与第一支撑杆8相匹配的第二支撑杆10,所述罐体3上端一侧设有出料口11,所述罐体3上端另一侧设有排渣口12,所述罐体3下端设有倾斜支撑机构16。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3包括外壳13和防火材料层14,所述防火材料层14均匀布于外壳13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3上端设有挂钩15,所述挂钩15均匀布于罐体3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支撑机构16包括固定板17和转轴18,所述转轴18贯穿连接于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焊接于罐体3。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3上端一侧设有紧固块19,所述紧固块19焊接于罐体3。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11一端焊接有连接法兰20,所述连接法兰20中间位置设有与出料口11相匹配的凹槽21。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一种冶金液体罐,通过在外壳13内部设置防火材料层14,使得罐体更加耐用,且不会轻易损坏或是因高温而氧化,倾斜支撑机构16的设置可以方便液体罐进行卸料和排渣工作,主轴5、连接环6、支撑柱7、第一支撑杆8、卡口9和第二支撑杆10组合成罐体的卸料辅助装置,可以方便机器对罐体进行控制,加强筋4可以使得罐底2和罐体3之间的连更为稳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