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璃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919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玻璃抛光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玻璃抛光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增加,尤其在当下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倾向于喜爱玻璃制品,不论是家居装饰还是建筑材料方面,玻璃都是现阶段不可缺少的材料,在玻璃面板完成加工后,需对其进行表面抛光处理,以使其表面光滑。

现有的玻璃抛光机会产生大量粉尘,恶化生产环境,对工人身体造成伤害,必须停机清理粉尘后才能继续工作,使抛光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新型玻璃抛光机。

(二)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玻璃抛光机,包括抛光台及抛光组件;所述抛光台为空心腔体,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中部设置有抛光槽,抛光槽连通右侧;所述抛光台内部设置有滑轨,滑轨上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抛光台底面一端高、一端低,低的一端还设置有收液箱;所述抛光台底部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抛光台后部设置有吸尘腔,吸尘腔内设置有吸风机;所述抛光组件包括横梁导轨、伺服电机、连杆及抛光盘;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横梁导轨上;所述连杆上端连接伺服电机,下端连接抛光盘。

优选的,所述顶板铰接在抛光台顶部。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直径小于抛光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吸尘腔通过风管连通室外。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均匀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抛光台底面右端高、左端低,收液箱螺纹连接在左端。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玻璃抛光机,使用简单,抛光效果好,将玻璃抛光的过程设置在相对封闭腔体内,并设置有吸风机,大幅度降低粉尘外泄量,保证工作环境;同时抛光台底部倾斜,可自行对抛光液导流,优化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抛光台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抛光台,101-支架,102-顶板,103-抛光槽,104-滑动板,105-滑轨,106-收液箱,2-吸尘腔,201-吸风机,3-风管,4-抛光组件,401-横梁轨道,402-伺服电机,403-连杆,404-抛光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看图1、图2,一种新型玻璃抛光机,包括抛光台1及抛光组件4;抛光台1为空心腔体,顶部铰接有顶板102;顶板102中部加工有抛光槽103,抛光槽103连通右侧;抛光台1内部设置有滑轨105,滑轨105上设置有滑动板104,具体的,滑动板104均匀加工有通孔,便于冷却液留下;抛光台1底面右端高、左端低,收液箱106螺纹连接在左端,便于收集冷却液;抛光台1底部还设置有支架101,进行支撑;抛光台1后部设置有吸尘腔2,吸尘腔2内设置有吸风机201,吸尘腔2通过风管3连通室外,将粉尘排出。抛光组件4包括横梁导轨401、伺服电机402、连杆403及抛光盘404;伺服电机402安装在横梁导轨401上;连杆403上端连接伺服电机402,下端连接抛光盘404;连杆403的直径小于抛光槽103的宽度,避免发生碰撞。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玻璃板安放在滑动板104上,调整抛光组件4,使抛光盘404位于抛光槽101右端,启动伺服电机402,带动抛光盘404沿抛光槽101运动,对玻璃板进行横向抛光。之后推动滑动板104,实现抛光盘404对玻璃板的纵向抛光。在进行抛光的过程中,从抛光槽101上注入抛光液,并启动吸风机201,保证抛光效果和除尘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