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6902发布日期:2018-06-19 20:41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面抛光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在液压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使用的平面抛光机,属于液压零部件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及金属加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于各类液压零部件的品质及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目前各加工企业都在着力提高液压零部件的品质。

具体而言,在目前绝大多数的液压设备中,会大量地使用到平面配油盘和平面滑靴盘这两种零部件,这两种零部件在其加工过程中,都有一个较高的光洁度要求,即Ra0.05。加工企业在进行这两种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只依靠常见的平面研磨加工,仅能够使得零件表面的光洁度达到Ra0.1这一等级,与Ra0.05的技术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再更进一步,使用更高加工等级的加工设备进行零件加工,那么零部件表面的光洁度将会达到Ra0.005。从上述数值我们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这一光洁度等级过高,在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需要。

此外,与较高的光洁度等级相对应的,是更为复杂的加工过程。一般为了加工出Ra0.005这一光洁度等级的零部件产品,会使用到研磨液,那么这样一来,在研磨加工完成后,就需要再增加一道清洗工艺,整个加工过程十分复杂,因此在加工企业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这样的加工方式很少使用,多数企业仍然在使用手工抛光的方式进行产品加工。但是手工操作不仅存在加工过程不稳定、加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而且对加工企业的人力资源消耗过大、浪费严重。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出一种在液压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使用的平面抛光机,从而在满足加工要求、确保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显著地提升加工效率,就成为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液压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使用的平面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平面抛光机,包括设备支架,还包括用于实现加工件夹持固定、并带动加工件完成打磨的夹持动力机构,所述夹持动力机构包括加工主机以及与所述加工主机的转头相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夹持加工件的工件固定盘;所述设备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工件打磨的砂纸;在所述平面抛光机的运行状态下,加工件的上端面与所述工件固定盘贴合、下端面与所述砂纸贴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借助连接件与所述加工主机相连接,所述连接件为压力可调弹簧。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至少一根水平连接杆及至少两根垂直连接杆,所述垂直连接杆的数量与所述工件固定盘的数量一致。

优选地,所述加工主机的转头与所述水平连接杆的中心位置相连接,所述垂直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水平连接杆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工件固定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一根水平连接杆及两根垂直连接杆,所述加工主机的转头与所述水平连接杆的中心位置相连接,两根所述垂直连接杆的上端均与所述水平连接杆固定连接、下端均与所述工件固定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三根水平连接杆及三根垂直连接杆,三根所述水平连接杆等距分布,三根所述水平连接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加工主机的转头相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垂直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垂直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工件固定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工件固定盘的下端面边沿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完成工件定位的限位凸起,所述工件固定盘的形状及规格均与加工件一一匹配对应。

优选地,所述工件固定盘下端面边沿位置处的限位凸起首尾相连、共同围成一个工件存放空间,所述工件存放空间的内径大于加工件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抛光过程中设备的公转及加工件自身的自转,有效地实现了抛光加工,使加工件表面的光洁度稳定在Ra0.05这一标准值范围内,从而满足了加工需求。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提升显著,整个加工过程中对于人工操作的需求量明显降低,有效地节约了加工企业的生产资源、提升了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高,可以通过对现有设备改造而获得,加工成本相对较低,为其后续的大规模推广使用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打磨效果良好、对产品性能及生产效率的提升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加工主机;2、连接杆;21、水平连接杆;22、垂直连接杆;3、工件固定盘;4、加工平台;5、砂纸;6、压力可调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在液压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使用的平面抛光机。

一种平面抛光机,包括设备支架(图中未示出),还包括用于实现加工件夹持固定、并带动加工件完成打磨的夹持动力机构,所述夹持动力机构包括加工主机1以及与所述加工主机1的转头相连接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夹持加工件的工件固定盘3;所述设备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加工平台4,所述加工平台4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工件打磨的砂纸5;将所述砂纸5设置成可拆卸式的结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各类加工需求,使得操作者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更换相应目数的砂纸5,从而实现不同加工需求产品的加工。在所述平面抛光机的运行状态下,加工件的上端面与所述工件固定盘3贴合、下端面与所述砂纸5贴合。

所述连接杆2借助连接件与所述加工主机1相连接,所述连接件为压力可调弹簧6。此处设置所述压力可调弹簧6的意义在于,在所述平面抛光机的运行状态下,使加工件的下端面始终与所述砂纸5紧密贴合,从而完成加工件表面的抛光加工。

所述连接杆2包括至少一根水平连接杆21及至少两根垂直连接杆22,所述垂直连接杆22的数量与所述工件固定盘3的数量一致。

所述加工主机1的转头与所述水平连接杆21的中心位置相连接,所述垂直连接杆22的上端与所述水平连接杆21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工件固定盘3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2的具体设置形式多种多样,在此提供下述两种实施例。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操作者还可以根据实际的加工需要更换所述连接杆2,这样的设置无疑进一步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实施例一,所述连接杆2包括一根水平连接杆21及两根垂直连接杆22,所述加工主机1的转头与所述水平连接杆21的中心位置相连接,两根所述垂直连接杆22的上端均与所述水平连接杆21固定连接、下端均与所述工件固定盘3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所述连接杆2包括三根水平连接杆21及三根垂直连接杆22,三根所述水平连接杆21等距分布,三根所述水平连接杆21的一端均与所述加工主机1的转头相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垂直连接杆2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垂直连接杆22的下端与所述工件固定盘3固定连接。

所述工件固定盘3的下端面边沿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完成工件定位的限位凸起,所述工件固定盘3的形状及规格均与加工件一一匹配对应。

所述工件固定盘3下端面边沿位置处的限位凸起首尾相连、共同围成一个工件存放空间,所述工件存放空间的内径大于加工件的直径。

这样的尺寸要求是为了确保加工件在所述工件固定盘3内的自由活动,在进行加工件抛光的过程中,所述加工主机1的转头带动所述连接杆2与工件固定盘3完成公转,所述工件固定盘3内的加工件由于其内侧与外侧的线速度存在差异,因此加工件会在所述工件固定盘3内实现自转。通过这种公转与自转相结合的形式,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完成加工件的抛光加工,并使加工件的表面光洁度达到Ra0.05这一标准值。

本实用新型利用抛光过程中设备的公转及加工件自身的自转,有效地实现了抛光加工,使加工件表面的光洁度稳定在Ra0.05这一标准值范围内,从而满足了加工需求。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提升显著,整个加工过程中对于人工操作的需求量明显降低,有效地节约了加工企业的生产资源、提升了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高,可以通过对现有设备改造而获得,加工成本相对较低,为其后续的大规模推广使用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打磨效果良好、对产品性能及生产效率的提升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