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铸件的砂型重力拔塞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9804发布日期:2018-09-25 21:1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力浇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铸件的砂型重力拔塞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重力浇注也称为重力铸造,是指金属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铸型的工艺。在浇注过程中,需要人工加液把铝液送入到型腔,传统的砂型重力铸造加铝液需要人工操作,一次能浇注的铝液无法满足一次成型,需要多人多次间歇浇注,然而,采用不连续的浇注方式会导致铸件表面甚至内部出现裂纹、欠铸等缺陷,影响着浇注效果,同时造成铸件报废,大大降低了铸件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大型铸件的砂型重力拔塞浇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铸件的砂型重力拔塞浇注装置,包括浇口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盆体的顶端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的盆盖,所述浇口盆体与所述盆盖的外壁均设有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内填充有保温棉,所述浇口盆体的底部设有圆形通孔结构,所述通孔结构内设有与其密封接触的石墨塞头,所述石墨塞头的下部水平安有拔塞杆,所述拔塞杆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通过安装套与所述石墨塞头的下部紧固连接,所述拔塞杆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有拔塞杠杆,所述拔塞杠杆与所述拔塞杆的连接处通过转轴连有拔塞支架,所述拔塞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浇口盆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拔塞杠杆的末端铰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浇口盆体的外侧壁上并且位于所述拔塞支架的上方,所述浇口盆体的侧壁上方设有若干手柄,所述手柄呈圆柱体结构设置。

所述浇口盆体的内表面涂有耐火泥层。

所述盆盖的顶端设有半圆形提手。

所述石墨塞头为上窄下宽的锥台结构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带有石墨塞头的浇口盆体,拔塞杆配合拔塞杠杆,驱动装置,使铝液一次性充满型腔,满足了一次成型,改善了浇注效果,避免了多人多次间歇浇注,有效避免了因不连续的浇注方式而导致铸件表面甚至内部出现裂纹、欠铸的缺陷,减少了铸件报废,进而大大提高了铸件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浇口盆体;2-隔热保温层;3-拔塞支架;4-手柄;5-盆盖;6-石墨塞头;7-拔塞杆;8-转轴;9-拔塞杠杆;10-驱动装置;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铸件的砂型重力拔塞浇注装置,包括浇口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盆体1的顶端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的盆盖5,所述浇口盆体1与所述盆盖5的外壁均设有隔热保温层2,所述隔热保温层2内填充有保温棉,所述浇口盆体1的底部设有圆形通孔结构,所述通孔结构内设有与其密封接触的石墨塞头6,所述石墨塞头6的下部水平安有拔塞杆7,所述拔塞杆7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通过安装套与所述石墨塞头6的下部紧固连接,所述拔塞杆7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有拔塞杠杆9,所述拔塞杠杆9与所述拔塞杆7的连接处通过转轴8连有拔塞支架3,所述拔塞支架3固定安装在所述浇口盆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拔塞杠杆9的末端铰接有驱动装置10,所述驱动装置10固定安装在所述浇口盆体1的外侧壁上并且位于所述拔塞支架3的上方,所述浇口盆体1的侧壁上方设有若干手柄4,所述手柄4呈圆柱体结构设置。

所述浇口盆体1的内表面涂有耐火泥层。

所述盆盖5的顶端设有半圆形提手。

所述石墨塞头6为上窄下宽的锥台结构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10为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打开盆盖5,将铝液导入浇口盆体1中,根据所需铝液用量,导入铝液并盖紧盆盖5,然后启动驱动装置10,驱动装置10的伸缩杆收缩,通过拔塞杠杆9带动拔塞杆7沿转轴8顺时针旋转,进而拔出石墨塞头6,铝液由浇口盆体1底部的通孔结构流入型腔并一次性充满型腔,满足了一次成型,改善了浇注效果,避免了多人多次间歇浇注,有效避免了因不连续的浇注方式而导致铸件表面甚至内部出现裂纹、欠铸的缺陷,减少了铸件报废,进而大大提高了铸件的成品率,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