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及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6989发布日期:2018-12-01 01:0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硅钢冷轧产品生产线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及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取向硅钢的发展十分迅速,硅钢现已成为大型钢厂的重点发展项目。取向硅钢机组是一个复杂的冷轧带钢处理机组,由多个机组联合组成一套完整的生产系统。其中高温环形炉为联合机组中的核心机组,应用环形炉对钢卷进行热处理具有产能大、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越性。

环形炉的施工方法独特、新颖、系统性强。为了满足设计、使用要求,满足快速的建设工期,我们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独特的技术措施,对环形炉设备的安装方法进行优化。

环形炉下部台车为环形炉关键设备。其尺寸较大(6400*5400*800),供货时每个台车一分为二,需要在现场组装;下部台车的下部导轨要求为一个平面,要求精度高,但是现有组装时直接在地面上组装致使其精度低不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及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方法组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精度低不符要求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该工装包括:基座、至少三个支撑架和垫脚;其中,各所述支撑架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用于支撑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待组装体;所述垫脚与所述支撑架一一对应,且设置于其对应的支撑架上,用于调节所述待组装体的水平度。

进一步地,上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所述基座包括:两个第一基板和两个第二基板;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基板并列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基板在两个所述第一基板之间并列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基板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基板相连接,以围设长方形或正方形。

进一步地,上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基板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二基板并列设置的第三基板,其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基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连接处设有所述支撑架,以使所述支撑架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排布。

进一步地,上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三基板的连接处设有所述支撑架。

进一步地,上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管和设置于所述支撑管上的支撑板;其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管的轴线呈夹角设置且与所述支撑管的上端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所述垫脚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斜垫板。

本发明提供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通过设置于基座上的支撑架支撑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待组装体,以便对待组装体进行组装,与放置在地面组装相比,便于对待组装体的移动、调整和控制,以提高环形炉下部台车的组装精度,以满足质量外观要求;通过支撑架和待组装体之间的垫脚,调节待组装体的水平度,以确保待组装体组装前均为水平放置,进而进一步提高环形炉下部台车的组装精度。同时,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制作安装方法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且可重复利用且选用废弃钢材等制作,节约施工成本。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组装步骤,组装上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并在所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上进行环形炉下部台车的组装,并安装液压驱动装置;安装步骤,将所述组装步骤组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吊装至支撑辊上,通过支撑辊和定心辊对组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的进行找正,使得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台车定心轨道紧贴定心辊,冷态时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台车中心线与炉膛中心线之间差值为阈值;固定步骤,对所述安装步骤安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校正圆度后,根据相邻环形炉下部台车之间的预设间隙值,在相邻环形炉下部台车间通过垫片填塞,并通过螺栓将环形炉下部台车固定至炉体钢结构上。

进一步地,上述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所述组装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工装组装子步骤,组装上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调整子步骤,通过水准仪对所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的支撑架进行找平,并将所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的待组装体放置于所述工装组装子步骤组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上,并通过所述垫脚调整所述待组装体的水平度;台车组装子步骤,对所述调整子步骤中调平的所述待组装体进行组装,以完成所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的组装。

进一步地,上述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在所述工装组装子步骤之后及所述调整子步骤之前,还包括:台车预组装子步骤,将液压驱动装置安装至所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待组装体上。

由于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具有上述效果,所以通过该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进行安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装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组装工装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包括:基座1、至少三个支撑架2和垫脚3;其中,基座1可设置于地面上,以确保其稳固性和水平度;各支撑架2均设置于基座1上,用于支撑环形炉下部台车4的待组装体(图中未示出);支撑架2的底壁可通过焊接固定至基座1的顶壁上,以确保支撑架2的稳固性,进而确保待组装体的稳固;优选地,支撑架2不在同一直线上,以便确保设置于支撑架2上方的待组装体的稳固性和水平度;进一步优选地,支撑架2为四个,以便支撑架2按照长方形或正方形排布,当然还可以为四个以上,其他支撑架2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边上呈线性排布。

继续参见1和图2,垫脚3与支撑架2一一对应,且设置于其对应的支撑架2上,在支撑架2和待组装体之间,用于调节待组装体的水平度,以确保待组装体组装前均为水平放置,进而确保组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的组装精度;其中,垫脚3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斜垫板31即斜垫板31的斜面紧贴且其中一个斜垫板31的小头端与另一个大头端相邻设置,可通过调整该对斜垫板31的相对位置以调整支撑架2和待组装体之间的距离,进而对待组装体进行调平。

继续参见1和图2,基座1包括:两个第一基板11、两个第二基板12和第三基板13;其中,两个第一基板11并列且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基板12在两个第一基板11之间并列设置,且两个第二基板12的端部(如图1所示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基板11相连接,以围设长方形或正方形,即第二基板12与第一基板11垂直设置,第二基板12的端部可与第一基板11的侧壁焊接,以便确保基座1的稳定性。第三基板13设置在两个第一基板11之间且与第二基板12并列设置,第三基板13的端部(如图1所示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基板11相连接,以便避免基座1的变形;优选地,第二基板12的端部可与第一基板11的侧壁焊接,以便确保基座1的稳定性。

继续参见1和图2,支撑架2设置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的连接处,以使支撑架2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排布,进而确保设置于支撑架2上方的待组装体的稳固性和水平度;优选地,第一基板11和第三基板13的连接处亦设有支撑架2。本实施例中以支撑架2为10个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的四个连接处分别设有一个支撑架2,第一基板11和第三基板13的两个连接处亦设有支撑架2,两个第二基板12上分别设有两个支撑架2,且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连接处的支撑架2与第二基板12的支撑架2沿第二基板12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以便使得支撑架2之间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排布。

继续参见1和图2,支撑架2包括:支撑管21和设置于支撑管21上的支撑板22;其中,支撑管21为无缝管,其竖直设置于基座1上且下端面(相对于图1所示的位置而言)焊接至基座1的顶壁上;支撑板22与支撑管21的轴线呈夹角设置且支撑板22与支撑管21的上端面相连接,优选地,支撑板22水平设置于支撑管21上即支撑板22与支撑管21的轴线垂直设置;支撑板22的底面通过焊接固定至支撑管21的上端面上,以确保支撑架2的稳固性,避免待组装体的倾斜,进而确保环形炉下部台车4的组装精度。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包括基座1、10个支撑架2和10个垫脚3。基座1包括两个第一基板11、两个第二基板12和一个第三基板13,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和第三基板13均为20号槽钢;第二基板12和第三基板13长度相同均为5600mm,两个第一基板11的长度为6600mm。两个第一基板11并列设置且两者之间距离为5600mm,两个第二基板12在两个第一基板11之间且两个第二基板12之间距离为6400mm,第三基板13在两个第二基板12之间的中间位置,两个第二基板12和第三基板13均与第一基板11垂直设置,第二基板12的两端和第三基板13分别固定至两个第一基板11上。两个第二基板12、第三基板13与第一基板11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一支撑架2,两个第二基板12的中间部分均匀设置两个支撑架2。支撑架2包括支撑管21和设置于支撑管21上的支撑板22,支撑管21为直径为150mm的无缝管,支撑板22为长宽均为220mm厚度20mm的钢板,支撑管21竖直设置于基座1的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或第三基板13上,支撑板22水平设置于支撑管21上,且支撑管21的下端面与基座1通过满焊固定,上端面与支撑板22的底面通过满焊固定。各支撑板22上均设有垫脚3,以对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待组装体进行调平,垫脚3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斜垫板31,其长宽分别为90mm、160mm,且大头端厚度为24mm。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通过设置于基座1上的支撑架2支撑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待组装体,以便对待组装体进行组装,与放置在地面组装相比,便于对待组装体的移动、调整和控制,以提高环形炉下部台车的组装精度,以满足质量外观要求;通过支撑架2和待组装体之间的垫脚3,调节待组装体的水平度,以确保待组装体组装前均为水平放置,进而进一步提高环形炉下部台车的组装精度。同时,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制作安装方法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且可重复利用且选用废弃钢材等制作,节约施工成本。

安装方法实施例: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组装步骤s1,组装上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并在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上进行环形炉下部台车的组装。

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废弃钢材等制作上述基座1、至少三个支撑架2和垫脚3,并通过基座1、至少三个支撑架2和垫脚3按照上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的结构组装该工装;然后,将待组装体放置在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上,进行环形炉下部台车4的组装。

安装步骤s2,将组装步骤组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吊装至支撑辊上,通过支撑辊和定心辊对组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的进行找正,使得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台车定心轨道紧贴定心辊,冷态时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台车中心线与炉膛中心线之间差值为阈值。

具体而言,首先,将组装步骤s1组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4吊装至预先安装的支撑辊5上如图4所示,且环形炉下部台车4置于炉壳壁板7之间,通过支撑辊5和定心辊6对组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4的进行找正,使得环形炉下部台车4的台车定心轨道41紧贴定心辊6,同时对环形炉下部台车4进行校正圆度,可确保冷态时环形炉下部台车4的台车中心线a-a与炉膛中心线b-b之间差值为阈值a,即环形炉下部台车4的中心半径为原始半径r与阈值a的差值,使得环形炉下部台车4偏向机组圆心。其中,原始半径r为环形炉下部台车4预先设计值例如23200mm。

固定步骤s3,对安装步骤安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校正圆度后,根据相邻环形炉下部台车之间的预设间隙值,在相邻环形炉下部台车间通过垫片填塞,并通过螺栓将环形炉下部台车固定至炉体钢结构上。

具体而言,根据相邻环形炉下部台车4之间的预设间隙值,预设间隙值为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的理论值,在根据相邻环形炉下部台车4之间的实际间隙值配置垫片填塞,然后通过紧固连接点螺栓将将环形炉下部台车4固定至炉体钢结构上,以完成环形炉下部台车4的安装。

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装步骤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组装步骤s1包括如下自步骤:

工装组装子步骤s11,组装上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

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废弃钢材等制作上述基座1、至少三个支撑架2和垫脚3,即通过20号槽钢分割为两个第一基板11、两个第二基板12和一个第三基板13,并将之焊接固定为长方形基座,并截取直径为150mm的无缝管作为支撑管21和长宽均为220mm厚度20mm的钢板作为支撑板22,以一对长宽分别为90mm、160mm且大头端厚度为24mm的斜垫板31为垫脚3。然后,通过基座1、至少三个支撑架2和垫脚3按照上述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的结构组装该工装,即支撑管21的下端面通过满焊焊接至基座1的顶面,支撑管21的上端面与支撑板22的底面通过满焊焊接,垫脚3放置于支撑板22上,完成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的组装。

台车预组装子步骤s12,将液压驱动装置安装至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待组装体上。

具体地,环形炉下部台车4安装前,将环形炉下部台车4的下方圆周布置的4台液压驱动装置安装就位。

调整子步骤s13,通过水准仪对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的支撑架进行找平,并将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待组装体放置于工装组装子步骤组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上,并通过垫脚调整待组装体的水平度。

具体地,工装组装子步骤s11组装的10个支撑板22作为10个指点,通过水准仪对其进行找平,每个支点上放置有垫脚3即一对斜垫板31,环形炉下部台车4组装时用精密水准仪在环形炉下部台车4的导轨上测量,通过斜垫板31将待组装体调平,直至其水平度合格。

台车组装子步骤s14,对调整子步骤中调平的待组装体进行组装,以完成环形炉下部台车的组装。

具体地,通过对水平度合格的待组装体的连接节点处进行螺栓连接和焊接,以便使两个待组装体合二为一为整体,完成环形炉下部台车4的组装。

由于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具有上述效果,所以通过该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进行安装的环形炉下部台车安装方法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通过设置于基座1上的支撑架2支撑环形炉下部台车的待组装体,在支撑架2对待组装体进行组装,与放置在地面组装相比,便于对待组装体的移动、调整和控制,以提高环形炉下部台车的组装精度,以满足质量外观要求;通过支撑架2和待组装体之间的垫脚3,调节待组装体的水平度,以确保待组装体组装前均为水平放置,进而进一步提高环形炉下部台车4的组装精度。同时,采用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进行组装,环形炉下部台车组装工装制作安装方法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且可重复利用且选用废弃钢材等制作,节约施工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