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的真空抽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4670发布日期:2018-11-20 19:5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模具的真空抽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压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铸模具的真空抽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压铸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产品的力学性能、复杂程序、铸件内在组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压铸中,特别是产品厚壁较厚的压铸件,在模腔内充型的金属液较多,比较容易出现卷气现象,虽然在压铸常用模具中有排气设置,但对于产品厚壁较厚的压铸件,光自行排气不能充分的排出行腔内气体。在现有的压铸模具上,为了能够充分的排气,在压铸模具上设置有真空阀,但大部分真空阀结构复杂、维护难度大、要与压铸信号串联同步等,使得现场难以操作,要么就是经常堵死,要么起不到真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压铸模具的真空抽气装置,其结构简单,不需要与压铸信号联动,且不会发生堵死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铸模具的真空抽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对紧贴设置的定模排气块、动模排气块,所述定模排气块、动模排气块之间具排气空腔,所述定模排气块一端设置有真空接口,所述动模排气块一端具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排气空腔、真空接口依次连通形成排气通道,其中排气空腔从吸气口向真空接口方向呈波浪形延伸,且排气空腔上壁与下壁之间的间隙随延伸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空腔的横截面呈m形。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排气块、动模排气块上均设有冷却循环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排气块包括螺钉紧固连接的定模镶块、定模镶块接头;所述动模排气块包括螺钉紧固连接的动模镶块、动模镶块接头,其中定模镶块接头、动模镶块接头上具有相连通且组成环形的密封槽,该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接口设置于所述定模镶块接头上,所述定模镶块接头上还设置有冷却循环通道的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抽真空效果好,不易发生气孔堵塞,易于拆解清理,排气面积大,使得抽真空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c-c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d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压铸模具的真空抽气装置,包括正对紧贴设置的定模排气块1、动模排气块2,所述定模排气块1、动模排气块2之间具排气空腔,所述定模排气块1一端设置有真空接口6,所述动模排气块2一端具有吸气口7,所述吸气口7、排气空腔、真空接口6依次连通形成排气通道,其中排气空腔从吸气口7向真空接口6方向呈波浪形延伸,且排气空腔上壁与下壁之间的间隙随延伸方向逐渐减小。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间隙按1mm、0.8mm、0.6mm、0.4mm、0.2mm的距离依次减小,如此,可以确保压铸过程中铝液无法填满整个排气块,也即是铝液不会到达真空接口6,不会造成堵死。如图5所示所述排气空腔的横截面呈m形,增大了排气面积,使得抽真空效率更高。

同时在所述定模排气块1、动模排气块2上均设有冷却循环通道,能够让排气空腔内的铝液快速凝固,更进一步的保证铝液在到达真空接口6之前完全凝固,不会造成堵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模排气块1包括螺钉紧固连接的定模镶块3、定模镶块接头;所述动模排气块2包括螺钉紧固连接的动模镶块4、动模镶块接头,其中定模镶块接头、动模镶块接头上具有相连通且组成环形的密封槽5,该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该种结构设计一方面使得定模排气块1、动模排气块2体积减小,方便加工,另一方面可拆卸清理排气通道。所述真空接口6设置于所述定模镶块接头上,所述定模镶块接头上还设置有冷却循环通道的接口。

另为了方便轻易的开模去除铸件,在定模排气块1还设置有多个顶杆过孔,且顶杆过孔内设置有顶杆,开模是顶杆向动模排气块2方向伸出,可以将定模排气块1与动模排气块2分离,同时还将排气空腔内凝固的铝块顶出定模排气块1。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的真空抽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对紧贴设置的定模排气块、动模排气块,所述定模排气块、动模排气块之间具排气空腔,所述定模排气块一端设置有真空接口,所述动模排气块一端具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排气空腔、真空接口依次连通形成排气通道,其中排气空腔从吸气口向真空接口方向呈波浪形延伸,且排气空腔上壁与下壁之间的间隙随延伸方向逐渐减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抽真空效果好,不易发生气孔堵塞,易于拆解清理,排气面积大,使得抽真空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危伟;段春亮;蔡文静;肖兰;张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16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