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真空镀膜机的视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1204发布日期:2019-07-27 10:29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用于真空镀膜机的视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真空镀膜机的视口,属于真空镀膜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真空镀膜是真空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以真空技术为基础,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加热靶材使表面组分以原子团或离子形式被蒸发出来,并且沉降在基片表面,通过成膜过程形成薄膜。简单地说,在真空中把金属、合金或化合物(称为靶材)进行蒸发或溅射,将靶材气化成原子、分子或使其离化为离子,使其在被涂覆的物体(称基板、基片或基体)上凝固并沉积,实现物质原子从源物质到薄膜的可控转移过程称为真空镀膜。真空镀膜机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会通过密封门上的视口来观察内部反应变化。但现有镀膜机在真空镀膜进行过程中,会有部分气化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靶材沉积到视口的玻璃上,使用时间长了,会使视口的玻璃变模糊难以进行观察,并且靶材沉积到玻璃上后很难进行清理,影响正常生产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靶材沉积到玻璃上的用于真空镀膜机的视口,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真空镀膜机的视口,包括壳体,壳体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外通过端盖固定有第一玻片,壳体内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通过转轴与壳体转动连接,壳体顶部设有密封盒,密封盒上设有顶盖,密封盒内设有旋转密封,所述的转轴贯穿密封盒和顶盖,转轴顶端设有拨杆。

壳体内的挡板与转轴顶端的拨杆固定连接,拨动拨杆即可使挡板绕转轴转动。在真空镀膜机进行真空镀膜工作前,转动拨杆使挡板转动到关闭位置,即挡板将观察口完全覆盖住,防止靶材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到第一玻片上,当需要进行观察时,转动拨杆将挡板打开,便于观察。

壳体内,绕所述的观察口一周开有密封槽,挡板边缘,与所述密封槽相对应设有密封凸起。当挡板转动到关闭位置时,挡板边缘的密封凸起与密封槽相配合,增强隔离性,防止第一玻片被靶材污染。

所述的第一玻片后方设有第二玻片,作为第二防护,第二玻片与所述观察口大小相同,第二玻片通过簧片固定于观察口内,便于拆卸。使用时第二玻片位于第一玻片与挡板之间,真空镀膜时即使有靶材的原子、分子或离子透过了挡板的第一层防护,也会沉积到第二玻片上,进一步防止第一玻片被靶材污染。即使作为第二防护的第二玻片被污染后,也可通过取下簧片将第二玻片取出,更换新的第二玻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真空镀膜机的视口,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两层防护,可以防止真空镀膜机长时间使用后,视口被靶材污染的情况出现,避免视口变模糊,保证正常工作的进行;并且避免对视口进行清理,减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工作流程的繁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之二。

图中:1、拨杆;2、转轴;2.1、旋转密封;3、顶盖;4、挡板;4.1、密封凸起;5、端盖;6、壳体;6.1、密封盒;6.2、密封槽;7、第二玻片;8、簧片;9、第一玻片;10、密封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真空镀膜机的视口,包括壳体6,壳体6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外通过端盖5固定有第一玻片9,壳体6内设有挡板4,所述的挡板4通过转轴2与壳体6转动连接,壳体6顶部设有密封盒6.1,密封盒6.1上设有顶盖3,顶盖3通过螺钉固定在密封盒6.1上,密封盒6.1内设有旋转密封2.1实现转轴2的转动密封,所述的转轴2贯穿密封盒6.1和顶盖3,转轴2顶端设有拨杆1,拨杆1通过销轴设置在转轴2顶端。

壳体6内,绕所述的观察口一周开有密封槽6.2,挡板4边缘,与所述密封槽6.2相对应设有密封凸起4.1。第一玻片9后方设有第二玻片7,作为第二防护,第二玻片7与所述观察口大小相同,第二玻片7通过簧片8卡住并固定于观察口内,便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嵌入到真空镀膜机的密封门10中,壳体6内的挡板4与转轴2顶端的拨杆1固定连接,拨动拨杆1即可使挡板4绕转轴2转动。在真空镀膜机进行真空镀膜工作前,转动拨杆1使挡板4转动到关闭位置,即挡板4将观察口完全覆盖住,防止靶材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到第一玻片9上,当需要进行观察时,转动拨杆1将挡板4打开,便于观察。当挡板4转动到关闭位置时,挡板4边缘的密封凸起4.1与密封槽6.2相配合,增强隔离性,防止第一玻片9被靶材污染。使用时第二玻片7位于第一玻片9与挡板4之间,真空镀膜时即使有靶材的原子、分子或离子透过了挡板4的第一层防护,也会沉积到第二玻片7上,进一步防止第一玻片9被靶材污染。即使作为第二防护的第二玻片7被污染后,也可通过取下簧片8将第二玻片7取出,更换新的第二玻片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