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铸造件蜡模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4868发布日期:2020-05-12 17:37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铸造件蜡模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模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铸造件蜡模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一些不锈钢铸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失蜡铸造工艺,失蜡铸造是一种几乎无余量、表面质量极好的精密铸造方法,是消失模铸造法当中的一种,在失蜡铸造的工艺过程中,蜡模的制作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蜡模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几何尺寸的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而用于制造蜡模的机器称之为注蜡模具。

在现有技术中,注蜡机一般为立式注蜡机,其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上模、下模、注蜡枪等部件,在工作的时候,上下模进行合模,然后注蜡枪移动至上下模之间形成的注蜡口处,进行注蜡,待一段时间的保压之后,上下模开模,开模后需要操作人员手动的将制好的蜡模取下,由于上下模采用上下开合的方式,在生产小的蜡模的时候,取件相对方便,但是在生产大的蜡模的时候,模具的尺寸也相对较大,存在取件不方便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厂家开始制作水平方向进行开模的注蜡模具,在开模后,蜡模自动的落下,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将蜡模磕坏,进而影响不锈钢铸件的质量,在目前来看,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精度铸造件蜡模成型模具,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精度铸造件蜡模成型模具,包括机架、上模与下模,上模与下模相对设置,所述上模与下模分别通过上驱动机构与下驱动机构可摆动开合的设置于机架上;

所述上驱动机构包括上模安装板、第一上连杆、第二上连杆以及上伸缩驱动装置,所述上模固定设置在上模安装板的底部,所述上模安装板的右侧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上连杆的顶部与机架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一上连杆的底部与第二上连杆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二上连杆的底部与上模安装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上伸缩驱动装置的两侧分别与机架的顶部、第二上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所述下驱动机构包括下模安装板、第一下连杆、第二下连杆以及下伸缩驱动装置,所述下模固定设置在下模安装板的顶部,所述下模安装板的右侧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下连杆的顶部与下模安装板的底部转动连接,第一下连杆的底部与第二下连杆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二下连杆的底部与机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下伸缩驱动装置的两侧分别与机架的底部、第一下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分别配合上模安装板与下模安装板设置有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

进一步,所述上伸缩驱动装置为气缸,其缸体与机架转动连接,其伸缩杆与第二上连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伸缩驱动装置为气缸,其缸体与机架转动连接,其伸缩杆与第一下连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配合形成成型腔室与注蜡口。

进一步,所述注蜡口的位置对应设置有注蜡枪,注蜡枪通过水平伸缩驱动装置可水平移动的设置在机架上,注蜡枪的侧面设置有入蜡接口。

进一步,所述上模的打开角度的范围为30-50°。

进一步,所述下模的打开角度的范围为15-40°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上模与下模均设置为摆动的开模方式,其中上模为操作人员提供操作空间,避免操作人员的头部不小心撞到上模,并且下模呈一定角度的面向操作人员,便于操作人员拿取制好的蜡模,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采用半自动化的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制作精度以及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模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铸造件蜡模成型模具,包括机架1、上模2与下模3,上模2与下模3相对设置,上模2与下模3分别通过上驱动机构与下驱动机构可摆动开合的设置于机架1上;

上驱动机构包括上模安装板4、第一上连杆5、第二上连杆6以及上伸缩驱动装置7,上模2固定设置在上模安装板4的底部,上模安装板4的右侧与机架1转动连接,第一上连杆5的顶部与机架1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一上连杆5的底部与第二上连杆6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二上连杆6的底部与上模安装板4的顶部转动连接,上伸缩驱动装置7的两侧分别与机架1的顶部、第二上连杆6的中部转动连接;

下驱动机构包括下模安装板8、第一下连杆9、第二下连杆10以及下伸缩驱动装置11,下模3固定设置在下模安装板8的顶部,下模安装板8的右侧与机架1转动连接,第一下连杆9的顶部与下模安装板8的底部转动连接,第一下连杆9的底部与第二下连杆10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二下连杆10的底部与机架1的底部转动连接,下伸缩驱动装置11的两侧分别与机架1的底部、第一下连杆9的中部转动连接。

上述所提到的所有转动连接,均通过水平转轴实现。

机架1上分别配合上模安装板4与下模安装板8设置有上限位块12与下限位块13,当上模2与下模3分别转动到水平状态并且合模的时候,起到限位的作用。

上伸缩驱动装置7为气缸,其缸体与机架1转动连接,其伸缩杆与第二上连杆6转动连接。

下伸缩驱动装置11为气缸,其缸体与机架1转动连接,其伸缩杆与第一下连杆9转动连接。

上模2与下模3之间配合形成成型腔室14与注蜡口15,注蜡口15的位置对应设置有注蜡枪16,注蜡枪16通过水平伸缩驱动装置17可水平移动的设置在机架1上,注蜡枪16的侧面设置有入蜡接口16a,入蜡接口16a通过管路与送料机构连接,送料机构包括料液箱、送料油缸等,注蜡枪16与送料机构的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并且与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五关,所以不再进一步赘述。

水平伸缩驱动装置17为气缸,其缸体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其伸缩杆通过安装板与注蜡枪16固定连接。

上模2的打开角度的范围为30-50°,下模3的打开角度的范围为15-40°,在上述的角度范围内,能保证上模2在打开后,不会触碰到操作人员的头部,而下模3在打开后,有一定的倾角,便于操作人员取下制作完毕的蜡模。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如图1所示,上模2与下模3分别在上驱动机构与下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合模,合模之后,注蜡枪16在水平伸缩驱动装置17的带动下向左移动,并且抵靠在注蜡口15处,进行注蜡,使得蜡液充满成型腔室14,注蜡动作完毕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开模,开模的时候,如图2所示,上模2与下模3分别在上驱动机构与下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摆动开模,这种开模方式使得上模2相对于操作人员向后侧上方摆动,为操作人员提供操作空间,避免操作人员的头部不小心撞到上模2,并且下模3呈一定角度的面向操作人员,便于操作人员拿取制好的蜡模,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