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钼表面阻氧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91748发布日期:2020-07-24 16:39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钼表面阻氧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钼表面阻氧膜,还涉及该阻氧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钼是一种难熔金属,其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并且熔点高、强度大、线膨胀系数小、抗蚀性强以及高温力学性能良好,因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发电、核反应堆、军事工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和玻璃制造业等领域。钼应用于上述领域需隔绝氧气,要有保护气体(如氮气、氩气等)或真空环境,因为钼在空气中加热到300℃时开始氧化,随着温度升高,氧化加剧,在更高的温度下,钼逐渐被氧化成疏松膨胀、易挥发的黄色的三氧化钼。所以,钼的氧化和挥发现象影响了其高温力学性能,限制了钼的应用。

目前解决钼氧化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掺杂,二是涂层。钼的掺杂程度很小,当加入抗氧化性的合金元素量稍多时,合金的性能变差,难以加工,所以用掺杂的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钼的抗氧化能力,而且还会影响到它的许多的高温性能,如高温强度、耐冲击性、耐热震性和抗蠕变性等。所以,经常采用第二种方法——涂层,钼覆盖阻氧层,常见有烧结涂层、熔渗涂层等,但大多存在涂层厚度大、不均匀、与钼结合力不强、相容性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钼表面阻氧膜,提高了钼的耐高温性和抗氧化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钼表面阻氧膜的制备方法,该种方法制备过程简单且成本低。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钼表面阻氧膜,包括钼基体,钼基体表面镀有阻氧膜层,阻氧膜层依次为铬层、第一氮化铬铝硅层、铝层、第二氮化铬铝硅层,金属层过渡到复合层,用金属的韧性分解、降低复合层的应力,防止崩膜,阻氧膜层的底层为铬层,阻氧膜层的顶层为第二氮化铬铝硅层。

铬层和铝层的厚度均为50~100nm,阻氧膜层的厚度为1~3μm。

本发明所采用另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钼表面阻氧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钼基体表面打磨、抛光;抛光后钼基体表面粗糙度为0.4~0.6μm;

步骤2,将钼基体依次置于碱溶液和酸溶液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步骤3,将钼基体置于镀膜机,采用pvd法镀制阻氧膜。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2中,碱溶液为质量百分比为30~40%的氢氧化钠溶液,酸溶液为质量百分比为30~40%的盐酸溶液,超声波清洗的时间均为20~40分钟,并用纯水冲洗干净。

步骤3中,具体为:将铬靶材、铝靶材及铬铝硅靶材分别置于镀膜机的溅射源上,钼基体悬挂于镀膜腔室内,依次进行磁控溅射,得到阻氧膜,磁控溅射温度为450℃~500℃,铝靶材、铬靶靶材和铬铝硅靶材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5~20v、80~130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钼表面经处理后,不仅可以耐650℃以上高温,而且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极大改善了钼工件的使用环境,其硬度可达1800hv以上,摩擦系数0.5~0.6,阻氧膜层厚度1~3μm,薄而均匀,保留钼原有尺寸,不影响钼使用尺寸,提高了钼耐高温、抗氧化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钼表面阻氧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钼基体,2.铬层,3.第一氮化铬铝硅层,4.铝层,5.第二氮化铬铝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钼表面阻氧膜,如图1所示,包括钼基体1,钼基体1表面镀有阻氧膜层,阻氧膜层依次为铬层2、第一氮化铬铝硅层3、铝层4、第二氮化铬铝硅层5,阻氧膜层的底层为铬层2,阻氧膜层的顶层为第二氮化铬铝硅层5;

铬层2和铝层4的厚度均为50~100nm,阻氧膜层的厚度为1~3μm;

本发明一种钼表面阻氧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钼基体表面打磨、抛光;抛光后钼基体表面粗糙度为0.4~0.6μm;

步骤2,将钼基体依次置于碱溶液和酸溶液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碱溶液为质量百分比为30~40%的氢氧化钠溶液,酸溶液为质量百分比为30~40%的盐酸溶液,超声波清洗的时间均为20~40分钟,并用纯水冲洗干净;

步骤3,将钼基体置于镀膜机,采用pvd法镀制阻氧膜;

具体为:将圆饼状铬靶材、铝靶材及铬铝硅靶材分别置于镀膜机的溅射源凹槽内,钼基体悬挂于镀膜腔室内,依次进行磁控溅射,得到阻氧膜,磁控溅射温度为450℃~500℃,铬靶材、铝靶材和铬铝硅靶材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5~20v、80~130a。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钼表面经过抛光、清洗后用pvd离子真空方法镀有阻氧膜层,依次为铬层、氮化铬铝硅层、铝层、氮化铬铝硅层,由金属层过渡到复合层,用金属的韧性分解、降低复合层的应力,防止崩膜,采用现有的多弧型离子真空镀膜机,钼悬挂在镀膜机腔室中绕轴圆周运动,每运动一个周期镀一层阻氧层,箱体两壁均装有电弧靶和磁控溅射靶。镀膜机室内装有加热器,镀膜机室顶部装有转动装置。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钼表面阻氧膜,包括钼基体1,钼基体1表面镀有阻氧膜层,阻氧膜层依次为铬层2、第一氮化铬铝硅层3、铝层4、第二氮化铬铝硅层5,阻氧膜层的底层为铬层2,阻氧膜层的顶层为第二氮化铬铝硅层5;

铬层2和铝层4的厚度均为50nm,阻氧膜层的厚度为1μm;

本发明一种钼表面阻氧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钼基体表面打磨、抛光;抛光后钼基体表面粗糙度为0.4μm;

步骤2,将钼基体依次置于碱溶液和酸溶液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碱溶液为质量百分比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酸溶液为质量百分比为30%的盐酸溶液,超声波清洗的时间均为20分钟,并用纯水冲洗干净;

步骤3,将钼基体置于镀膜机,采用pvd法镀制阻氧膜;

具体为:将铬靶材、铝靶材及铬铝硅靶材分别置于镀膜机的溅射源上凹槽内,钼基体悬挂于镀膜腔室内,依次进行磁控溅射,得到阻氧膜,磁控溅射温度为450℃,铝靶材、铬靶靶材和铬铝硅靶材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5v、80a。该阻氧膜扫描能谱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膜成分含有n、cr、al、si,未见基体成分mo,说明基体被膜均匀覆盖。薄而均匀、膜呈黑灰色,保留钼原有尺寸,不影响钼使用尺寸,提高了钼耐高温性和抗氧化性,该膜硬度1800hv,摩擦系数0.5,耐650℃高温120小时。

表1阻氧膜扫描能谱分析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钼表面阻氧膜,包括钼基体1,钼基体1表面镀有阻氧膜层,阻氧膜层依次为铬层2、第一氮化铬铝硅层3、铝层4、第二氮化铬铝硅层5,阻氧膜层的底层为铬层2,阻氧膜层的顶层为第二氮化铬铝硅层5。

铬层2和铝层4的厚度均为80nm,阻氧膜层的厚度为2μm;

本发明一种钼表面阻氧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钼基体表面打磨、抛光;抛光后钼基体表面粗糙度为0.5μm;

步骤2,将钼基体依次置于碱溶液和酸溶液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碱溶液为质量百分比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酸溶液为质量百分比为35%的盐酸溶液,超声波清洗的时间均为30分钟,并用纯水冲洗干净;

步骤3,将钼基体置于镀膜机,采用pvd法镀制阻氧膜;

具体为:将铬靶材、铬铝靶材及铬铝硅靶材分别置于镀膜机的溅射源上,钼基体悬挂于镀膜腔室内,依次进行磁控溅射,得到阻氧膜,磁控溅射温度为480℃,铬靶材、铝靶材和铬铝硅靶材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8v、100a。该阻氧膜扫描能谱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膜成分含有n、cr、al、si,未见基体成分mo,说明基体被膜均匀覆盖。薄而均匀、膜呈黑灰色,保留钼原有尺寸,不影响钼使用尺寸,提高了钼耐高温性和抗氧化性,该膜硬度1900hv,摩擦系数0.55,耐700℃高温100小时。

表2阻氧膜扫描能谱分析

实施例3

本发明一种钼表面阻氧膜,如图1所示,包括钼基体1,钼基体1表面镀有阻氧膜层,阻氧膜层依次为铬层2、第一氮化铬铝硅层3、铝层4、第二氮化铬铝硅层5,阻氧膜层的底层为铬层2,阻氧膜层的顶层为第二氮化铬铝硅层5;

铬层2和铝层4的厚度均为100nm,阻氧膜层的厚度为3μm;

本发明一种钼表面阻氧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钼基体表面打磨、抛光;抛光后钼基体表面粗糙度为0.6μm;

步骤2,将钼基体依次置于碱溶液和酸溶液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碱溶液为质量百分比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酸溶液为质量百分比为40%的盐酸溶液,超声波清洗的时间均为40分钟;

步骤3,将钼基体置于镀膜机,采用pvd法镀制阻氧膜;

具体为:将铬靶材、铬铝靶材及铬铝硅靶材分别置于镀膜机的溅射源上,钼基体悬挂于镀膜腔室内,依次进行磁控溅射,得到阻氧膜,磁控溅射温度为500℃,铝靶材、铬靶靶材和铬铝硅靶材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20v、130a。该膜硬度2000hv,摩擦系数0.6,耐700℃高温100小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