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收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217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坑收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炭素生产过程中地坑收尘的地坑收尘装置,属于炭素生产地坑除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炭素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流程配置需要,经常有运输设备配置在地坑里,这些运输设备包括胶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等。在上一级设备是破碎机下至地坑内的胶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时,由于破碎后的物料运输至下一级运输设备时,冲击力很大且为正压,而胶带输送机的皮带为运动部件,导料槽与皮带之间就不可能作得密闭;目前国内的斗式提升机由于制作或安装精度不高,在斗式提升机的法兰连接和检查门处都存在着缝隙,结合不严密。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导料槽和斗式提升机上的收尘罩无法完全控制这些缝隙处为负压,所以仍有大量的扬尘从这些扬尘散发点泄漏出来,使得地坑内的环境很恶劣。目前的地坑收尘装置通常是在地坑顶部直接开一收尘口,从顶部将粉尘收集,再用风管接至粉尘处理设备。该方法虽然很简便,但地坑内的粉尘从散发点至收尘口经过了操作人员的呼吸区,污染了空气,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不能根本解决地坑粉尘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收集粉尘、不会污染空气的地坑收尘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地坑内环境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在运输设备的扬尘散发点附近设有地坑收尘罩,收尘罩距操作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2米。
上述的地坑收尘装置,运输设备为胶带输送机(2)时,在胶带输送机(2)的导料槽(4)上设有用于收集扬尘的收尘罩(1),在胶带输送机(2)与导料槽(4)之间的缝隙处的附近设有用于收集泄漏粉尘的、开有楔形条缝口的地坑收尘罩(5;运输设备为斗式提升机(3)时,在斗式提升机(3)上设有用于收集扬尘的收尘罩(1),在斗式提升机(3)的缝隙处的附近设有用于收集泄漏粉尘的、带有可拆卸的百叶口的地坑收尘罩(6)。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针对地坑内运输设备不同的粉尘泄漏情况,在各个扬尘散发点附近安装不同的地坑收尘罩,而且各收尘罩距操作面的高度不超过1.2米,运输设备泄漏出来的粉尘不会污染地坑上方的呼吸空气,就被收尘罩收集、输送至粉尘处理设备。因此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收集粉尘、不会污染空气的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地坑内环境污染的问题。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运输设备为胶带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开有楔形条缝口的地坑收尘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运输设备为斗式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带有可拆卸的百叶口的地坑收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收尘罩可按照现有技术,由安装施工单位现场制作,当运输设备为胶带输送机(2)时,在胶带输送机(2)的导料槽(4)上安装用于收集扬尘的收尘罩(1),物料由工艺输料管下至胶带输送机(2)时,扬尘主要由该收尘罩(1)收集,在胶带输送机(2)与导料槽(4)之间的缝隙处的附近安装开有楔形条缝口的地坑收尘罩(5),用于收集泄漏至地坑内的粉尘,开有楔形条缝口的收尘罩(5)的长度以能控制散发的粉尘为准,为防止粉尘污染呼吸空气,收尘罩(5)距操作面的高度不超过1.2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当运输设备为斗式提升机(3)时,在斗式提升机(3)上安装一个用于收集扬尘的收尘罩(1),在斗式提升机(3)的不严密处的附近安装一个带有可拆卸的百叶口的地坑收尘罩(6),用于收集泄漏至地坑内的粉尘,收尘罩(6)距操作面的高度不超过1.2米。
权利要求1.一种地坑收尘装置,它包括地坑内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运输设备的扬尘散发点附近设有地坑收尘罩,收尘罩距操作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2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坑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输设备为胶带输送机(2)时,在胶带输送机(2)的导料槽(4)上设有用于收集扬尘的收尘罩(1),在胶带输送机(2)与导料槽(4)之间的缝隙处的附近设有用于收集泄漏粉尘的、开有楔形条缝口的地坑收尘罩(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坑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输设备为斗式提升机(3)时,在斗式提升机(3)上设有用于收集扬尘的收尘罩(1),在斗式提升机(3)的缝隙处的附近设有用于收集泄漏粉尘的、带有可拆卸的百叶口的地坑收尘罩(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坑收尘装置,它包括地坑内的运输设备,在运输设备的扬尘散发点附近设有地坑收尘罩,收尘罩距操作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2米。本实用新型针对地坑运输设备不同的粉尘泄漏情况,在各个扬尘散发点附近安装不同的收尘罩,而且各地坑收尘罩距操作面高度不超过1.2米,运输设备泄漏出来的粉尘不会污染地坑上方的呼吸空气,就被收尘罩收集、输送至粉尘处理设备。因此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收集粉尘、不会污染空气的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地坑内环境污染的问题。
文档编号C01B31/02GK2793046SQ20052020018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8日
发明者刘志玲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