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20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素配料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
技术背景碳块生产的中碎及成型车间主要完成中碎筛分、配料、混捏、成型、冷却 等工序。其中在配料、混捏和成型工段主要采用两种成熟的工艺 一种是非连 续生产工艺,采用的设备主要是配料车、配料秤、混捏锅和振动成型机; 一种 是连续生产工艺,采用的设备主要是配料秤、配料螺旋机、预热螺旋、连续混 捏机、冷却机和振动成型机;这种非连续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设备数量多 但产能小;最主要的差异是在配料系统和混捏系统在配料工序阶段,原料缺 少预热工序,各种粒度的原料配比称量后,配料车将直接送往混捏锅进行混捏。 在混捏工序阶段,由于缺少原料的预热工序,混捏锅就需耗费大量时间进行预 热,大约在50分钟左右,加上整个干混和湿混时间以及配料时间、出糊料时间 等,完成一锅合格的糊料3—4t将需要至少80分钟的时间,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最重要的是,这种配料工艺制约了整个碳素厂碳块的生产,是产能的最大瓶颈。 可见,如果能在配料前后适当提高原料的温度,干混时间将大大减少;适当改 善配料效果和配料精度,车间的生产潜能将得到充分挖掘,配料环境将得到极 大改善,配料效率将大大提高,并将使生产更加环保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可预热配料系统,其 目的是通过在配料工序的前后设计一种可以加热、保温的配料系统,实现对原料的预热和保温,进而节省混捏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它 包括配料仓、集合料斗、配料秤、配料车和混捏锅,其中增加一套向配料仓、 集合料斗和配料秤供热的全密闭循环导热油加热系统,实现对原料的预热,配料仓、集合料斗、配料秤和配料车外壁用保温层覆盖。所述的全密闭循环导热油加热系统由给油系统、排油系统、加热管路和阀 门构成,给油系统与加热管路连接,加热管路另一端与排油系统连接,闸阀设 置在加热管路上。所述的加热管路采用并联方式安装,配料仓、集合料斗、配料秤、配料车 和混捏锅均有各自的管路,各管路的入口端与给油系统的加热管路连接,各管 路的出口端与排油系统的加热管路连接。所述的给油系统是由泵、阀、罐体组成的能提供一定压力、温度的介质的 给油系统,其加热介质是导热油。所述的排油系统是由罐体、管路和阀门组成的热油回收系统,其加热介质 是导热油。所述的循环导热油加热系统温度的可调范围在40-300°C 。 所述的配料仓包括粗颗粒焦配料仓、中颗粒焦配料仓、细颗粒焦配料仓、 粉料配料仓、粗残极配料仓、细残极配料仓以及所有的卸料阀。 所述的配料仓是指内部安装有加热管路的配料仓。 所述的集合料斗是指外部安装加热管路的集合料斗。所述的配料秤包括粗颗粒石油焦配料秤、中颗粒石油焦配料秤、细颗粒石 油焦配料秤、粉料配料秤、粗残极颗粒料配料秤、细残极颗粒料。 所述的加热管路与给油系统为软连接。 所述的加热管路与排油系统为软连接。所述的配料车的内部料仓设有保温层,能对原料进行保温。所述混捏锅上部安装有混捏锅上料斗,混捏锅上料斗由钢板和型钢焊接而 成,混捏锅上料斗外用保温层覆盖。所述的保温层使用硅藻土保温材料涂抹并外加镀锌铁皮覆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了传统配料系统中原料不能预热、保温以及配料过程原 料粉尘量太大等问题;实现配料系统全密闭生产;减少了配料时间,从而提高 了配料效率;提高了原料的预热温度就提高了原料和液态沥青结合的浸润性, 减少了原料干混时间,使车间产能得到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碳素配料预热系统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配置侧视图。图中,l.配料仓;2.配料秤;3.集合料斗;4.配料车;5.混捏锅上料斗;6. 混捏锅;7.给油系统;8.排油系统;9.配料仓加热管路;IO.配料仓保温层;11. 配料秤保温层;12.集合料斗加热管路;13.集合料斗保温层;14.配料车保温层; 15.闸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结构如下它包括配料仓l、集合料斗3、配料秤2、配料车4和混捏锅6,其中增加了一套向配料 仓1、集合料斗3和配料秤2供热的全密闭循环导热油加热系统,实现对原料的 预热,配料仓1外壁设有配料仓保温层,集合料斗3外壁设有集合料斗保温层, 配料秤2外壁设有配料秤保温层11,配料车4外壁设有配料车保温层14;全密闭循环导热油加热系统由给油系统7、排油系统8、加热管路和闸阀15构 成,给油系统7与加热管路软连接,加热管路的另一端与排油系统8软连接, 阀门设置在加热管路上。给油系统7是由泵、阀、罐体组成的能提供一定压力、 温度的介质的给油系统,其加热介质是导热油;排油系统8是由罐体、管路和 阀门组成的热油回收系统,其加热介质是导热油。全密闭循环导热油加热系统 温度的可调范围在40-300。C 。上述的加热管路采用并联方式安装,配料仓l、集合料斗3、配料秤2、配 料车4和混捏锅6均有各自的加热管路,各管路的入口端与给油系统7的管路 连接,各管路的出口端与排油系统8的加热管路连接。使各配料仓、集合料斗 的供油互不影响。上述的配料仓1包括粗颗粒焦配料仓、中颗粒焦配料仓、细颗粒焦配料仓、 粉料配料仓、粗残极配料仓、细残极配料仓以及所有的卸料阀。配料仓加热管 路9安装在配料仓1的内部。上述的集合料斗3的集合料斗加热管路12安装在其外部。配料车4的内部 料仓有保温层,能对原料进行保温。配料秤2的加热管路安装在其内部。所述的配料秤2包括粗颗粒石油焦配料秤、中颗粒石油焦配料秤、细颗粒 石油焦配料秤、粉料配料秤、粗残极颗粒料配料秤、细残极颗粒料。上述混捏锅上部安装有混捏锅上料斗,混捏锅上料斗由钢板和型钢焊接而 成,混捏锅上料斗外用保温层覆盖。上述的保温层使用硅藻土保温材料涂抹并外加镀锌铁皮覆盖。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生产开始后,通过筛分、 破碎、磨粉等工序分选出的粗、中、细等颗粒料分别进入各自的配料仓1内, 配料仓管路9在给油系统7的作用下能将原料加热;接到出料命令后,原料缓 慢进入配料秤2称量并通过其保温层11保温;原料进入到集合料斗3并被集合料斗的管路系统12、保温层13再次加热和保温;等所有粒子料按配比集中后,需要5 — 8分钟,配料车4上的精确定位系统能将配料车移动到配料秤下,实现 密闭卸料;配料车接到要料信号能移动到混捏锅6的上方,原料通过混捏锅料 斗5进入混捏锅,完成一个配料周期;配料车的保温层14都能将原料的热量损 失降到最低,并确保环境温度在40度以下以适应精密仪器仪表正常工作;整个 加热系统的导热油经过循环回到排油系统8,完成预热循环;中间闸阀15起检修和流向控制作用。
权利要求1、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它包括配料仓、集合料斗、配料秤、配料车和混捏锅,其特征在于增加一套向配料仓、集合料斗和配料秤供热的全密闭循环导热油加热系统,实现对原料的预热,配料仓、集合料斗、配料秤和配料车外壁用保温层覆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密闭 循环导热油加热系统由给油系统、排油系统、加热管路和阀门构成,给油系统 与加热管路连接,加热管路另一端与排油系统连接,闸阀设置在加热管路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 热管路采用并联方式安装,配料仓、集合料斗、配料秤、配料车和混捏锅均有 各自的管路,各管路的入口端与给油系统的加热管路连接,各管路的出口端与 排油系统的加热管路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 油系统是由泵、阀、罐体组成的能提供一定压力、温度的介质的给油系统,其 加热介质是导热油。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 油系统是由罐体、管路和阀门组成的热油回收系统,其加热介质是导热油。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导 热油加热系统温度的可调范围在40-30(TC 。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仓 包括粗颗粒焦配料仓、中颗粒焦配料仓、细颗粒焦配料仓、粉料配料仓、粗残 极配料仓、细残极配料仓以及所有的卸料阀。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仓是指内部安装有加热管路的配料仓。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合料斗是指外部安装加热管路的集合料斗。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 秤包括粗颗粒石油焦配料秤、中颗粒石油焦配料秤、细颗粒石油焦配料秤、粉 料配料秤、粗残极颗粒料配料秤、细残极颗粒料。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 管路与给油系统为软连接。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 管路与排油系统为软连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 车的内部料仓设有保温层,能对原料进行保温。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捏锅 上部安装有混捏锅上料斗,混捏锅上料斗由钢板和型钢焊接而成,混捏锅上料 斗外用保温层覆盖。
15、 根据权利要求l、 13或14所述的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保温层使用硅藻土保温材料涂抹并外加镀锌铁皮覆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素配料系统,特别是一种碳素可预热、保温配料系统。新系统由预热系统、配料仓、配料秤、配料车、集合料斗、混捏锅上料斗等构成;预热系统通过设置在配料仓、集合料斗的管路系统可以实现对原料的预热和保温;通过设置在车上的精确对位系统,可以实现全密闭生产;这样大大节省了配料的时间,提高了配料效率;实现了对原料的预热,大大节省了原料干混的时间,提高了车间生产产能。
文档编号C01B31/02GK201102907SQ20072001439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4日
发明者淮 关, 尹良明, 崔银河, 王天宇, 王玉彬 申请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