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74392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科学技术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主流之一,是存在于现代科学各个领域的大跨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迅猛发展将对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产生根本性的变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是纳米科技中最活跃和最具应用潜力的主要研究方向,纳米科技的基础研究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研究,对促进新材料的合成和赋予传统材料新的优异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TiO2 作为一种半导体具有化学性能、光催化性较好、无毒廉价的特点;TiO2在涂料,紫外吸收屏蔽、化妆品、木器保护、食品包装塑料、耐久性家用薄膜、人造纤维和天然纤维、透明涂料中;在金属闪光涂料中的特殊光学效应,使之在高级轿车漆中得到重视和应用。

因此,研发一种制备出环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形状规则、分散

性好、工艺简单的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出环形二氧化钛纳米

颗粒形状规则、分散性好、工艺简单的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在气溶胶的基础下,以含Ti源前驱体溶液一步法制得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材料;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含Ti源前驱体溶液的配制:以乙醇作为溶剂,以钛酸四丁酯作为原料,将1-5 mL的钛酸四丁酯在搅拌的状态下滴加到5-50 mL的无水乙醇中,充分搅拌得到Ti源前驱体溶液;

(2)制备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将(1)中所配置的前驱体溶液用雾化器引入到管式炉中,管式炉的温度为400℃-800℃,收集管式炉尾端粉末,得到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为规则的球形形貌,且其分散性非常好。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简单有效,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备出的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为规则的球形形貌,且其分散性非常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的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1)含Ti源前驱体溶液的配制:用乙醇作为溶剂,以钛酸四丁酯作为原料,将1 mL的钛酸四丁酯在搅拌的状态下滴加到5mL的无水乙醇中,充分搅拌的到Ti源前驱体溶液。

(2)制备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将(1)中所配置的前驱体溶液用雾化器引入到管式炉中,管式炉的温度为800 ℃,收集管式炉尾端粉末,得到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实施例2

(1)含Ti源前驱体溶液的配制:用乙醇作为溶剂,以钛酸四丁酯作为原料,将5 mL的钛酸四丁酯在搅拌的状态下滴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充分搅拌的到Ti源前驱体溶液。

(2)制备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将(1)中所配置的前驱体溶液用雾化器引入到管式炉中,管式炉的温度为800 ℃,收集管式炉尾端粉末,得到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实施例3

(1)含Ti源前驱体溶液的配制:用乙醇作为溶剂,以钛酸四丁酯作为原料,将1 mL的钛酸四丁酯在搅拌的状态下滴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充分搅拌的到Ti源前驱体溶液。

(2)制备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将(1)中所配置的前驱体溶液用雾化器引入到管式炉中,管式炉的温度为800 ℃,收集管式炉尾端粉末,得到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实施例4

(1)含Ti源前驱体溶液的配制:用乙醇作为溶剂,以钛酸四丁酯作为原料,将1 mL的钛酸四丁酯在搅拌的状态下滴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充分搅拌的到Ti源前驱体溶液。

(2)制备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将(1)中所配置的前驱体溶液用雾化器引入到管式炉中,管式炉的温度为400 ℃,收集管式炉尾端粉末,得到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实施例5

(1)含Ti源前驱体溶液的配制:用乙醇作为溶剂,以钛酸四丁酯作为原料,将1 mL的钛酸四丁酯在搅拌的状态下滴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充分搅拌的到Ti源前驱体溶液。

(2)制备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将(1)中所配置的前驱体溶液用雾化器引入到管式炉中,管式炉的温度为800 ℃,收集管式炉尾端粉末,得到球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上述实施例1~5,制出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晶粒尺寸为100~300nm完整的实心球体,球体表面光滑,因而其具有规则的球形形貌,且其分散性非常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