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石结构桥梁修复用粘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287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古代石结构桥梁修复用粘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材料组成:6-15份蛋清,16-22份米汤,12-45份秫米粥,3-6份石膏,5-9份黏土,5-10份天然砂,10-25份煤灰,25-40份矿渣,1-3份麦秸提取物,1-3份稻草提取物,0.5-1.2份防冻剂,0.6-1.5份减水剂及10-18份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代石结构桥梁修复用粘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秫米粥由预糊化秫米粉与水按质量比为1:16-20的比例调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古代石结构桥梁修复用粘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糊化秫米粉按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预浸泡:将秫米和温水按质量比为1:4-6的比例浸泡3-5小时后将秫米取出沥干水分备用,所述温水的水温为33-37℃;

步骤(2)蒸制:将预浸泡后的秫米在蒸箱内蒸制10-13分钟后取出置于沸水中浸泡20-28分钟后再次将秫米放入蒸箱内进行二次蒸制,所述二次蒸制的时间为5-6分钟;

步骤(3)冷却冻结:将二次蒸制后的秫米冷却至35℃以下后放入-30℃以下的冷冻室冷冻1-2小时;

步骤(4)真空干燥:将冷冻后的秫米在60-100Pa的真空度下真空干燥3-5小时;

步骤(5)粉碎:将真空干燥后的秫米粉碎后过50-80目筛得秫米粉;

步骤(6):将秫米粉在100-120℃烘干3-5小时得到所述预糊化秫米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代石结构桥梁修复用粘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汤按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①:取大米按质量比为1:5-10的比例加入冷水后浸泡0.5-2小时;

步骤②:将步骤①中浸泡后的大米大火烧开,保持沸腾状态2-3小时得到浆汤混合物;

步骤③:将所述浆汤混合物过60-80目筛后,在50-60℃温度下继续煮制0.5-1小时即得所述米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代石结构桥梁修复用粘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麦秸提取物或稻草提取物按以下步骤提取:

步骤A:在麦秸或稻草中投入其质量1-3倍的酸性溶液,浸泡5-8小时,所述酸性溶液的pH值为5.5-6.2;

步骤B:将浸泡后的麦秸或稻草连同酸性溶液蒸煮2-4小时;

步骤C:在蒸煮后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碱性中和剂,调节其pH值为中性后继续蒸煮0.5-1小时;

步骤D:将麦秸或稻草捞出烘干,烘干后的麦秸或稻草水分含量小于等于8%;

步骤E:将烘干的麦秸或稻草粉碎过30目筛,筛上物即为所需的麦秸提取物或稻草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代石结构桥梁修复用粘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由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按1:2的比例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代石结构桥梁修复用粘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砂的细度模数为2.2-2.5,所述矿渣的粒径为0.6-0.8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代石结构桥梁修复用粘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算,所述防冻剂由1份氯化钙和1-3份醋酸钠混合而成。

9.一种古代石结构桥梁修复用粘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古代石结构桥梁修复用粘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a:取石膏粉碎过筛后按比例与黏土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Ⅰ;

步骤b:在混合物Ⅰ中加入天然砂、煤灰和矿渣混合均匀后加入米汤、减水剂和二分之一的水混匀得到混合物Ⅱ;

步骤c:在混合物Ⅱ中加入麦秸提取物和稻草提取物后混匀得到混合物Ⅳ;

步骤d:将混合物Ⅳ投入搅拌器中并加入蛋清和秫米粥后以20-45转/分钟的速度搅拌30-40分钟;

步骤e:将防冻剂溶解在剩余的水中后投入搅拌器内按80-120转/分钟的速度继续搅拌1-3分钟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古代石结构桥梁修复用粘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石膏过筛的筛网目数为70-120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