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新型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料冷却装置、进料管、控制装置和竖向设置的炉体;
所述炉体设置有用于容纳炭质材料的炉膛,所述炉膛包括用于加热炭质材料的加热炉膛和用于保温的保温炉膛,所述加热炉膛位于所述保温炉膛的上方,且所述加热炉膛与所述保温炉膛连通;
所述炉体设置有电极对,所述电极对包括上部电极和位于所述上部电极的下方的下部电极,所述上部电极的底端位于所述加热炉膛的顶部,所述下部电极位于所述加热炉膛的底部;
所述进料管安装于所述炉体的顶部,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加热炉膛连通,所述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炉体,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加热炉膛内,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加热炉膛连通处的开口大小;
所述排料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底部,且所述排料冷却装置与所述保温炉膛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感应器、连接件、支撑件和凸块,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炉体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滑动连接,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加热炉膛的轴心线方向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滑动,所述感应器安装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所述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炭质材料与所述支撑件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凸块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凸块位于所述进料管下方,所述炭质材料与所述连接件的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时,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凸块朝向上方滑动,令所述凸块将所述进料管堵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顶部呈圆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支撑件,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凸块和所述上部电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板面与所述进料管的轴心线倾斜设置,所述挡板的板面由所述炉体的顶部朝向所述炉体底部向外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凸块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通孔沿所述凸块的周向呈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电极包括连接部以及放电部,所述放电部沿所述炉体的周向呈环状,所述放电部的顶部和所述加热炉膛连通,所述放电部的底部与所述保温炉膛连通;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放电部的外周面,其另一端伸出所述炉体的外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石墨化炉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炉体的顶部的排气管,所述炉膛还包括位于所述加热炉膛的顶部且与所述加热炉膛相互连通的顶部空腔,所述进料管和所述排气管均与所述顶部空腔连通,所述上部电极竖向设置于所述炉体,所述上部电极的底端穿过所述顶部空腔伸至所述加热炉膛的顶部,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顶部空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炉盖,所述炉盖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穿设孔、排气孔和进料孔;所述穿设孔位于所述炉盖的正中心,所述排气孔位于以所述穿设孔为中心的第一圆周上,所述进料孔位于以所述穿设孔为中心的第二圆周上,所述第一圆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周的直径;所述上部电极穿设于所述穿设孔,所述排气管穿设于所述排气孔,所述进料管穿设于所述进料孔,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炉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空腔沿所述加热炉膛朝向所述保温炉膛的方向向内渐缩,所述支撑件呈盘状,且所述支撑件的横截面沿所述加热炉膛朝向所述保温炉膛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支撑件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支撑件同轴,所述上部电极穿过所述中心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