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玻璃屏热弯机的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609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手机玻璃屏热弯机的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玻璃屏热弯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手机玻璃屏热弯机的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早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它带给我们实时各种资讯,提供快捷的联络及交友的方式。其款式亦日新月异地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边缘为圆弧形的手机较之以前棱角分明的手机外型,良好的手感,顺滑的曲线,一经面世即受到大多数人的喜好。由于边缘为圆弧形的手机的特殊外形,其显示屏外层的保护屏即玻璃屏的边缘亦被要求加工为圆弧形。

这种边缘为圆弧形的手机玻璃屏是通过热弯机加工完成的,手机玻璃屏热弯机一般包括进料装置、加热装置、压模装置和传送装置。玻璃经过切割、洗磨等初加工后放置到模具中,模具通过进料装置被送入加热装置中,玻璃在加热装置中受热软化,压模装置压持模具使玻璃成型,最后通过传送装置送出模具。由压模装置输出到传送装置中的模具温度较高,模具中的玻璃容易变形,有必要对模具进行快速冷却,现有技术中的传送装置对模具的传送稳定性不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手机玻璃屏热弯机的传送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手机玻璃屏热弯机的传送装置,用以使模具进行两次冷却后被逐个有序地卸下,提高对模具的冷却效率以及模具传送的有序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手机玻璃屏热弯机的传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输送带、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输送带、驱动第一输送带的第一电机、驱动第二输送带的第二电机、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制冷设备、位于第二输送带上方的第二制冷设备,所述第二输送带贴合在第一输送带下方,所述第二输送带传输速度大于第一输送带传输速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制冷设备包括覆盖在第一输送带上方的制冷棚、与制冷棚连通的外置管道、连接在外置管道上的循环泵和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棚进出口端均设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安装在第一支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制冷设备包括横向移动机构、固定在横向移动机构上的纵向移动机构、设置在纵向移动机构上的制冷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丝杆座、位于丝杆座中的丝杆、与丝杆配合的滑块、驱动丝杆的电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固定在滑块上,所述制冷筒设置在活塞自由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输送带宽度大于第一输送带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输送带上方设置第一制冷设备,在第二输送带上方设置第二制冷设备,使第二输送带贴合在第一输送带下方,并使第二输送带传输速度大于第一输送带传输速度,从而使模具经过两次冷却后被逐个有序地卸下,提高了对模具的冷却效率以及模具传送的有序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手机玻璃屏热弯机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第二制冷设备省略制冷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和2所示的手机玻璃屏热弯机的传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5、安装在第一支架1上的第一输送带2、安装在第二支架5上的第二输送带6、驱动第一输送带2的第一电机21、驱动第二输送带6的第二电机61、安装在第一支架1上的第一制冷设备、位于第二输送带6上方的第二制冷设备。第一支架1通过四个支腿11支撑,第二支架5通过四个支腿51支撑。第一输送带2和第二输送带6同向输送,模具(未示出)由第一输送带2输送至第二输送带6。

所述第二输送带6宽度大于第一输送带2宽度,所述第二输送带6贴合在第一输送带2下方,从而使模具由第一输送带2平稳地输送至第二输送带6上。所述第二输送带6传输速度大于第一输送带2传输速度,从而拉开相邻模具的间距,便于从第二输送带6上依次有序地卸下模具。

所述第一制冷设备包括覆盖在第一输送带2上方的制冷棚4、与制冷棚4连通的外置管道41、连接在外置管道41上的循环泵42和换热器43。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43型号为RDF-23A,循环泵42型号为MP-6RZ。

制冷棚4延第一输送带2纵长延伸方向同步延伸,且制冷棚4纵长占第一输送带2纵长的四分之三。通过循环泵42和换热器43使制冷棚4中的液体保持低温,模具穿过制冷棚4,从而对模具进行了一次降温。

所述制冷棚4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有两个散热风机3,所述散热风机3安装固定在第一支架1上,从而进一步为模具进行降温。

所述第二制冷设备包括横向移动机构、固定在横向移动机构上的纵向移动机构、设置在纵向移动机构上的制冷筒9。第二制冷设备通过支架(未示出)架持在第二输送带6上方。

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丝杆座7、位于丝杆座7中的丝杆72、与丝杆72配合的滑块73、驱动丝杆72的电机71。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为气缸8,所述气缸8包括缸体81和活塞82,所述缸体81固定在滑块73上,所述制冷筒9设置在活塞82自由端。横向移动机构驱动气缸8横向移动,活塞82伸长促使制冷筒9压持模具。

制冷筒9与活塞82活动连接,具体地,制冷筒9与活塞82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制冷筒9中放有冰块,制冷筒9压持位于第二输送带6上的模具,制冷筒9与第二输送带6同步运动将模具共同输出,制冷筒9对模具进行了二次降温。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