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玻璃工艺试验一体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2624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微晶玻璃工艺试验一体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晶玻璃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晶玻璃工艺试验一体窑。



背景技术:

微晶玻璃又称微晶玉石或陶瓷玻璃,是综合玻璃,是一种外国刚刚开发的新型的建筑材料,它的学名叫做玻璃水晶,微晶玻璃和我们常见的玻璃看起来大不相同,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普通玻璃内部的原子排列是没有规则的,这也是玻璃易碎的原因之一,而微晶玻璃像陶瓷一样,由晶体组成,也就是说,它的原子排列是有规律的,所以,微晶玻璃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韧性强,玻璃熔窑,指玻璃制造中用于熔制玻璃配合料的热工设备,将按玻璃成分配好的粉料和掺加的熟料(碎玻璃)在窑内高温熔化、澄清并形成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

现有的微晶玻璃工艺试验一体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窑体内部的热空气流速不均匀,容易引起内部融化的玻璃液产生波动,加快了熔化池内壁的侵蚀,以及在下料时,火焰冲击和气流运动的影响,物料容易部分扬起,随烟气带走,不但增加原料浪费,原料大量飞散,还加快对胸墙内壁的侵蚀,加重了蓄热室格子砖的侵蚀和堵塞,影响玻璃熔制速度,降低玻璃液熔制质量,减少熔窑的实际熔化能力。

在专利号是CN202139161U的中国专利中,提到了一种浮法玻璃熔窑,能够对玻璃原料进行熔化,且设置了两条以上的供料道与工作部连通,实现了浮法玻璃的一窑多线的生产方式,降低了熔窑的建设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此熔窑上工作部的内壁侵蚀严重,维修成本较高,以及在下料过程中物料容易被火焰冲击以及受到气流影响,容易引起蓄热室内部格子砖受到侵蚀和堵塞,熔窑的整体的熔化能力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微晶玻璃工艺试验一体窑,通过在小炉和连接通道的内部对称安装了挡板,使由第二蓄热室进入的烟气和助燃气体均匀的通过以保证内部气体流速稳定,降低玻璃液的波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热空气流速不均匀,容易引起内部融化的玻璃液产生波动,加快了熔化池内壁的侵蚀和玻璃熔制速度降低,熔窑的熔化能力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晶玻璃工艺试验一体窑,包括窑体,所述窑体的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且窑体的上方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投料口,所述第一蓄热室与第二蓄热室之间设置有熔化池,所述第二蓄热室上远离熔化池的一端设置有烟气进入道,且第二蓄热室的内部设置有格子砖,所述第二蓄热室上靠近熔化池的一端连接有小炉,所述小炉的内部设置有挡板,且小炉与熔化池的连接位置处安装有隔板,所述熔化池的下方设置有胸墙,且熔化池内部靠近第二蓄热室的一侧安装有油喷嘴,所述油喷嘴的一端连接有燃油接入管,所述熔化池内部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加热电极,且熔化池内部下方安装有TR02012温度传感器,所述熔化池上与小炉对称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通道,且熔化池内部与油喷嘴对称的一侧安装有KGU9901液位传感器,所述连接通道上远离熔化池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一蓄热室下方远离胸墙的一侧连接有烟气排出道,所述烟气排出道与烟气进入道通过连接烟道连接,所述胸墙的下方对称设置有支烟道,两个所述支烟道之间安装有AT89S52控制器,所述熔化池上远离连接烟道的一端通过卡脖连接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上远离卡脖的一端设置有流料口。

作为改进,所述燃油接入管上安装有电磁阀。

作为改进,所述加热电极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加热电极均匀安装在熔化池的内部。

作为改进,所述隔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隔板对称设置在熔化池的内部两侧。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挡板至少设置有十个,且十个挡板均匀安装在小炉和连接通道的内部两侧。

作为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油喷嘴、加热电极、KGU9901液位传感器和TR02012温度传感器均与AT89S52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小炉和连接通道的内部对称安装了挡板,可以使由第二蓄热室进入的烟气和助燃气体均匀的通过,可以有效防止气体流速不均匀引起内部融化的玻璃液产生波动,降低了熔化池内壁的侵蚀,有效延长了本一体窑的寿命和维护成本。

(2)本实用新型在小炉和连接通道与熔化池的连接位置处设置了隔板,可以避免油喷嘴产生的火焰冲击原料,造成的物料部分扬起,随烟气带走,避免了原料大量飞散,减少了原料浪费,同时可以降低对胸墙内壁的侵蚀,避免了蓄热室格子砖的侵蚀和堵塞,提高了玻璃熔制速度和玻璃液熔制质量,加快了熔窑的熔化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窑体、2-小炉、3-挡板、4-油喷嘴、5-格子砖、6-隔板、7-投料口、8-熔化池、9-加热电极、10-KGU9901液位传感器、11-连接通道、12-第一蓄热室、13-烟气排出道、14-胸墙、15-TR02012温度传感器、16-AT89S52控制器、17-支烟道、18-燃油接入管、19-烟气进入道、20-第二蓄热室、21-固定柱、22-冷却室、23-流料口、24-卡脖、25-连接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晶玻璃工艺试验一体窑,包括窑体1,窑体1的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蓄热室12和第二蓄热室20,且窑体1的上方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投料口7,第一蓄热室12与第二蓄热室20之间设置有熔化池8,第二蓄热室20上远离熔化池8的一端设置有烟气进入道19,且第二蓄热室20的内部设置有格子砖5,格子砖5用于吸收存储热量;第二蓄热室20上靠近熔化池8的一端连接有小炉2,小炉2的内部设置有挡板3,可以使由第二蓄热室20进入的烟气和助燃气体均匀的通过,可以有效防止气体流速不均匀引起熔化池8内部融化的玻璃液产生波动,降低了熔化池8内壁的侵蚀。

此外,所述小炉2与熔化池8的连接位置处安装有隔板6,可以避免油喷嘴4产生的火焰冲击原料,造成的物料部分扬起;所述熔化池8的下方设置有胸墙14,且熔化池8内部靠近第二蓄热室20的一侧安装有油喷嘴4,油喷嘴4的一端连接有燃油接入管18,熔化池8内部通过固定柱21固定连接有加热电极9,用于对熔化池8内部进行辅助加热;且熔化池8内部下方安装有TR02012温度传感器15,熔化池8上与小炉2对称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通道11,且熔化池8内部与油喷嘴4对称的一侧安装有KGU9901液位传感器10,用于检测熔化池8内部的玻璃液高度,防止玻璃液过多影响熔化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通道11上远离熔化池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蓄热室12,第一蓄热室12下方远离胸墙14的一侧连接有烟气排出道13,烟气排出道13与烟气进入道19通过连接烟道25连接,胸墙14的下方对称设置有支烟道17,两个支烟道17之间安装有AT89S52控制器16,熔化池8上远离连接烟道25的一端通过卡脖24连接有冷却室22,用于冷却熔化后的玻璃液,冷却室22上远离卡脖24的一端设置有流料口23,油喷嘴4、加热电极9、KGU9901液位传感器10和TR02012温度传感器15均与AT89S52控制器16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油喷嘴4的燃烧量方便控制,燃油接入管18上安装有电磁阀。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熔化池8内部可以均匀加热,加热电极9优选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加热电极9均匀安装在熔化池8的内部。

为了使熔化池8内部热空气可以均匀通过,隔板6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隔板6对称设置在熔化池8的内部两侧。

为了使熔化池8内部热空气可以均匀通过,挡板3至少设置有十个,且十个挡板3均匀安装在小炉2和连接通道11的内部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微晶玻璃工艺试验一体窑安装好过后,通过AT89S52控制器16使与AT89S52控制器16电性连接的器件均正常工作,由燃油接入管18接入燃油,燃油进入到油喷嘴4内部,同时通过烟气进入道19接入助燃气体,气体由第二蓄热室20经过挡板3变速后进入到油喷嘴4处,油喷嘴4工作燃烧燃油,产生的高温热气通过隔板6改变方向后进入到熔化池8内,由投料口7加入生产微晶玻璃的物料,物料在高温热气的作用下开始熔化,同时加热电极9工作使物料加速熔化,提高了熔化的效率,熔化后的物料由卡脖24进入到冷却室22内部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物料由流料口23排出,窑体1内部产的烟气由连接通道11进入到第一蓄热室12内,再由第一蓄热室12进入到烟气排出道13,由烟气排出道13排出通过连接烟道25进入到烟气进入道19内部,使热气对助燃气体进行加热,实现热量充分利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