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孔铁酸锰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6709发布日期:2019-01-05 09:41阅读:1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孔铁酸锰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造和化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孔铁酸锰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酸锰(mnfe2o4)是一种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工业催化、核磁共振技术、隐身技术、光催化和电储能等领域。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了,用水热法、溶剂热法、热分解法、化学共沉淀法、混合球磨法、爆轰法、超声波化学法、回流法等方法制备铁酸锰,但是这些方法或多或少存在工艺过程复杂、条件苛刻、能耗高、生产周期长、产量低等不足,不利于大批量生产。具体地,如下文所述: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4年第2期公开了一篇《mnfe2o4纳米晶体的制备及表征》,论文分别采用低温共沉淀法、高温法和水热法制备mnfe2o4的纳米晶体。这三种方法制备的产物均为纳米粒子,分别存在反应时间较长、能耗较高、产量低等不足。

《高压物理学报》2007年第2期公开了一篇《爆轰法制备纳米mnfe2o4粉体的实验研究》,论文将硝酸铁、硝酸锰、硝酸铵、油相(石蜡、凡士林、机油按照一定比例调和)、乳化剂等成分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混合成功地爆轰合成了纳米mnfe2o4粉体。该方法需要较多原料,增加了制造成本,另外爆轰法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增刊2公开了一篇《超声波化学法制备纳米尖晶石型铁酸锰》,论文首先用超声辐射mncl2·4h2o、fecl3·6h2o和脲得到前驱体,再在950℃烘15h制得纳米铁酸锰粉末。该方法需要使用超声设备,增加了设备投入,高温煅烧时间较长,增加了生产能耗。

《半导体光电》2016年第6期公开了一篇《多元醇混合水热法合成mnfe2o4磁性粉体及磁性研究》,文章采用多元醇混合水热法,以氯化锰、硝酸铁作为原料,以氢氧化钠为矿化剂,terg作为分散剂,制备出铁酸锰纳米磁性粉体。该方法需要使用分散剂,且产量不高,不适合批量生产。

《无机材料学报》2014年第7期公开了一篇《溶剂热法合成不同形貌mnfe2o4纳米颗粒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文章采用溶剂热法合成mnfe2o4纳米颗粒,将feso4和mnso4溶解在乙二醇中,并快速搅拌形成均匀的混合溶液。然后添加不同含量的ctab和氢氧化钠溶液,经过30min搅拌,将混合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做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密封。在200℃高压蒸汽加热24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通过离心、洗涤、真空干燥,获得试样。该方法不仅需要使用表面活性剂ctab,而且还要在在200℃加热24h,反应时间较长。

《材料导报》2008年第10期公开了一篇《用鸡蛋蛋清作络合剂制备mnfe2o4尖晶石铁氧体的方法》,文章介绍了一种以新鲜蛋清蛋白为络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红棕色粉末,然后将粉末在400~800℃下焙烧3~7h,并用冰水混合物淬火,经洗涤后,烘干即得mnfe2o4样品。该方法需要使用鸡蛋蛋清,且煅烧温度较高,因此,生产成本和能耗将会大大增加。

《sensorsandactuatorsb:chemical》2015年第12期公开了一篇《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mnfe2o4nanoparticlesforimpedometricammoniagassensor》,文章中首先硝酸铁、硝酸锰和甘氨酸为溶于水,然后加入到四甘醇中,在80℃干燥脱水得到干胶,最后在300℃加热干胶得到泡沫状粉末,经研磨得到粒径为30~35nm的mnfe2o4纳米粒子。该方法分为两步完成,且反应中使用有机溶剂四甘醇,燃烧产生的尾气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产物的形貌与本发明也不同。

中国专利cn201310481563.2公开了一种空心球形纳米铁酸锰的制备方法。铁酸锰空心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锰盐、铁盐加入到乙二醇溶液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进行溶剂热反应,再进行分离洗涤煅烧等步骤之后,研磨可得。该方法用溶剂热法合成铁酸锰空心球,铁酸锰的产量较低,不适合连续工业化生产。

中国专利cn200810064942.0公开了一种种子-水热法制备棒状尖晶石锰铁氧体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合成棒状mn2o3,然后以其为种子,在水热条件下反应12~15h合成mnfe2o4铁氧体。该方法工艺相对复杂,且反应时间较长,另外产物为棒状结构。

中国专利cn201610058539.1公开了一种mnfe2o4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特定量称取二价锰盐样品、三价铁盐样品,采用二苄醚作为溶剂并加入油胺和油酸形成混合液后,对混合液进行加热,加热过程在n2气氛保护下进行,可获得微观上呈对称结构的mnfe2o4磁性纳米材料。该工艺使用二苄醚、油胺和油酸混合液作为溶剂,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反应需在n2气氛保护下进行,条件苛刻,不利于实际工业化生产。

中国专利cn201610451559.5公开了一种多孔mnfe2o4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通过溶剂热法以柠檬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合成孔径为3-5μm的多孔结构材料。将feso4和mnso4溶解在乙二醇中,并搅拌形成均匀的混合溶液后,加入柠檬酸钠后经过搅拌30min后,将均匀混合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在180℃下保持30h,冷却过滤分离,乙醇洗涤,室温下干燥,即得多孔结构的mnfe2o4纳米晶体。该方法以乙二醇为溶剂,在180℃下经30h反应,时间较长,且产量不高,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中国专利cn201610812319.3公开了一种介孔铁酸锰类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利用kit-6作为硬模板剂来合成介孔状铁酸锰催化剂。该方法需要使用模板剂,这给样品的后处理带来了麻烦,导致了工艺步骤的增加,此外合成的产物为介孔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反应时间较长、能耗较高、产量低的缺陷,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工艺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周期短、可以批量生产的大孔铁酸锰的方法。

一种大孔铁酸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以硝酸锰和硝酸铁为氧化剂,将其溶于水中,随后在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胶体,超声分散均匀,形成胶体溶液a;

步骤2:将有机燃料加入到所述胶体溶液a中,超声分散,形成胶体溶液b;

步骤3:加热所述胶体溶液b直至胶体溶液着火燃烧;

步骤4:待火焰熄灭、自然冷却后,用蒸馏水洗涤反应后的固体产物,然后用碱液刻蚀固体产物;

步骤5:收集所述刻蚀后的固体产物,并用水洗涤至ph值接近中性,再用乙醇洗涤,最后干燥得到大孔铁酸锰。

所述步骤1中的胶体溶液a中二氧化硅与水的体积比为0~1:10。

所述步骤2中胶体溶液b中的硝酸锰、硝酸铁和有机燃料的摩尔比为1:2:1.5~5。

所述步骤2中的有机燃料为柠檬酸、脯氨酸、葡萄糖、抗坏血酸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3中燃烧的反应温度为250~400℃,优选为300℃。

所述步骤4中的碱液为naoh或koh中的一种,所述碱液刻蚀的温度为80℃。

所述步骤5中干燥的温度为60~110℃,优选为80~100℃。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不需模板和表面活性剂的参与,而是直接用硝酸锰和硝酸铁为氧化剂、有机燃料为还原剂和二氧化硅构建胶体溶液,然后加热引发反应,经后处理得到大孔mnfe2o4,节约能源;

(2)本发明提供的工艺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周期短、可以批量生产的大孔铁酸锰。

(3)所制备的mnfe2o4材料呈大孔状结构,孔径在1~5μm,密度低,在涂层制造、催化、能量存储等领域有良好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得大孔铁酸锰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100ml烧杯中,将2mmol硝酸锰和4mmol硝酸铁溶于10ml水中,然后加入600μl二氧化硅胶体溶液,超声分散,形成胶体溶液a,然后在胶体溶液a中加入0.934g柠檬酸,超声分散得胶体溶液液b,然后在300℃加热胶体溶液b直至发生燃烧反应。反应结束后用40ml浓度为6mol/l的naoh在80℃下刻蚀反应得到的固体粉末。接着将上层溶液倒掉,用水进行洗涤,直至ph值接近中性,用95%的乙醇洗涤,干燥即可得到黑色大孔铁酸锰。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为实施例2使用的是0.339g脯氨酸。

实施例3~8与实例1或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如下表所示。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