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玻璃热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073发布日期:2019-09-06 20:1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3D玻璃热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3D玻璃热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玻璃热弯装置。



背景技术:

品种繁多的玻璃制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精致感和美感,随着人们审美品味的不断提高,3D玻璃因其具有造型美观大方、能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等优点,正在逐渐取代常见的平板玻璃。

在3D玻璃热弯领域,玻璃由平面结构加工成3D曲面机构,需要经过加热和压合成型才能完成,传统的加热是加热丝电热,然后慢慢传导至热弯模具,速度慢,能耗高,零部件老化较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3D玻璃热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热弯装置热弯速度慢,能耗高,零部件老化较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3D玻璃热弯装置,包括:热弯基体;所述热弯基体设置有加热腔体、分段式加热线圈、压膜组件、气缸组件和热压模具;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环绕卧置于热弯基体的加热腔体内侧壁,且不同分段的功率互不相同,包括高功率段、中功率段和低功率段,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的中间段为低功率段,所述低功率段的两侧设置有所述中功率段连接,所述中功率段两侧设置有所述高功率段;所述压膜组件包括上压膜板和下压膜板,所述上压膜板设置加热腔体内下端,所述下压膜板设置于加热腔体内上端;所述气缸组件包括上压气缸和下压气缸,所述上压气缸设于热弯基体下端外侧并通过第一气压轴与所述上压模板连接,所述下压气缸设于热弯基体上端外侧并通过第二气压轴与所述下压模板连接;所述热压模具设置于加热腔体内置于上压模板和下压模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的数量为奇数,设于中间的一根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为低功率加热线圈,其余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的功率为自所述低功率加热项圈向两侧逐渐增加。

优选地,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的数量为偶数,设于中间的两根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为低功率加热线圈,其余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的功率为自所述低功率加热线圈向两侧逐渐增加。

优选地,所述热弯基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压轴对应的过孔;所述第一气压轴穿过两个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间隙与上压模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热弯基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气压轴对应的过孔,所述第二气压轴穿过两个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间隙与下压模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热压模具包括用于压合玻璃的上盖板和用于承托待热弯玻璃的下底板,所述上盖板的底面设有往下凸的第一凸台,所述下底板的表面设有与第一凸台相配的第二凸台。

优选地,所述热压模具还包括设于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的定位中板和3D成型板,所述定位中板的中间开设有第一方形通槽,所述3D成型板的中间设有与第一方形通槽相配的第二方形通槽。

优选地,所述热压模具四个角落设置有定位销孔,定位销孔上穿设有定位销钉。

优选地,所述热压模具的材质为石英、陶瓷或石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玻璃热弯装置,加热时通过上压模板和下压模板保持热弯压力,分段式加热线圈进行电磁加热,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模具使用寿命长,且分段式加热线圈采用环绕卧置于热弯基体的加热腔体内侧壁,热弯模具横着放入分段式加热线圈内,大大缩减了线圈的体积,进而缩小整个设备体积,提高了热量利用率,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玻璃热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玻璃热弯装置,加热时通过上压模板和下压模板保持热弯压力,分段式加热线圈进行电磁加热,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模具使用寿命长,且分段式加热线圈采用环绕卧置于热弯基体的加热腔体内侧壁,热弯模具横着放入分段式加热线圈内,大大缩减了线圈的体积,进而缩小整个设备体积,提高了热量利用率,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3D玻璃热弯装置,包括:热弯基体100;所述热弯基体100设置有加热腔体110、分段式加热线圈120、压膜组件、气缸组件和热压模具;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120环绕卧置于热弯基体100的加热腔体110内侧壁,且不同分段的功率互不相同,包括高功率段、中功率段和低功率段,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的中间段为低功率段,所述低功率段的两侧设置有所述中功率段连接,所述中功率段两侧设置有所述高功率段;所述压膜组件包括上压膜板130和下压膜板140,所述上压膜板130设置加热腔体110内下端,所述下压膜板140设置于加热腔体110内上端;所述气缸组件包括上压气缸150和下压气缸160,所述上压气缸150设于热弯基体100下端外侧并通过第一气压轴151与所述上压模板130连接,所述下压气缸160设于热弯基体100上端外侧并通过第二气压轴161与所述下压模板140连接;所述热压模具170设置于加热腔体110内置于上压模板130和下压模板140之间,加热时通过上压模板和下压模板保持热弯压力,分段式加热线圈进行电磁加热,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模具使用寿命长,且分段式加热线圈采用环绕卧置于热弯基体的加热腔体内侧壁,热弯模具横着放入分段式加热线圈内,大大缩减了线圈的体积,进而缩小整个设备体积,提高了热量利用率,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的数量为奇数,设于中间的一根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为低功率加热线圈,其余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的功率为自所述低功率加热项圈向两侧逐渐增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的数量为偶数,设于中间的两根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为低功率加热线圈,其余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的功率为自所述低功率加热线圈向两侧逐渐增加。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功率加热线圈、中功率加热线圈和高功率加热线圈为并排等距设置的不闭合线圈,多个并排等距设置的不闭合线圈,形成的磁场线也完全平行,没有排斥,大大的提高了电磁加热热效应,且相邻不闭合线圈,其一下端开口和上端开口分别与另一下端开口和上端开口连接;多个不闭合线圈均并联连接,便于走线,发热均匀,加热速度快,且单一线圈断开整体依旧可继续使用,提高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不闭合线圈下端开口均连通设置,上端开口均连通设置;多个不闭合线圈下端开口连通处和上端开口连通处,其一设置有冷却水接口和第三电极,另一设置有热水接出口和第四电极;多个不闭合线圈构成多条并排水道,冷却水由冷却水接口流入后分流,并由热水接出口流出,接线方便,冷却效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热弯基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压轴对应的过孔;所述第一气压轴穿过两个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间隙与上压模板连接。所述热弯基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气压轴对应的过孔,所述第二气压轴穿过两个所述分段式加热线圈间隙与下压模板连接,节省了空间,进而缩小整个设备体积,提高了热量利用率,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热压模具170包括用于压合玻璃的上盖板171和用于承托待热弯玻璃的下底板172,所述上盖板的底面设有往下凸的第一凸台,所述下底板的表面设有与第一凸台相配的第二凸台;所述热压模具170还包括设于上盖板171与下底板172之间的定位中板173和3D成型板174,所述定位中板的中间开设有第一方形通槽,所述3D成型板的中间设有与第一方形通槽相配的第二方形通槽;所述热压模具四个角落设置有定位销孔,定位销孔上穿设有定位销钉,所述上盖板、定位中板、3D成型板和下底板依次通过定位销定连接成一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在本市实施例中,所述热压模具的材质为石英、陶瓷或石墨,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热压成型快,且石英、陶瓷和石墨均能够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小,高精度抛光后表面的粗糙度可达到0.002-0.005μm,保证了成品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热压后的玻璃的粗糙度不大于抛光后的粗糙度,使得热压后不需要二次抛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D玻璃热弯装置,加热时通过上压模板和下压模板保持热弯压力,分段式加热线圈进行电磁加热,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模具使用寿命长,且分段式加热线圈采用环绕卧置于热弯基体的加热腔体内侧壁,热弯模具横着放入分段式加热线圈内,大大缩减了线圈的体积,进而缩小整个设备体积,提高了热量利用率,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