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485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明中,能够为这样的结构:在沿着所述提升辊移动的玻璃带的两侧设置有第2遮蔽构件。
[0036]通过在玻璃带的两侧设置第2遮蔽构件,能够降低玻璃带的下表面与熔融锡的液面分离的一侧的氧浓度,能够抑制附着于玻璃带的下表面侧并被输送向提升辊侧的熔融锡的液滴。
[0037]发明的效果
[0038]采用本发明,将最靠近浮法槽的提升辊和渣箱部的与该提升辊相邻相对的侧壁之间做成密闭空间,使该密闭空间充满非活性气体并且利用提升辊自浮法槽的熔融锡拉起玻璃带并对该玻璃带进行输送。由此,在玻璃带自熔融锡的液面分离出的部分难以附着熔融锡的液滴,因此能够制造没有出现起因于熔融锡的附着的缺陷的高品质的玻璃。
[0039]为了将提升辊与渣箱部的侧壁之间做成密闭空间,而在渣箱部的侧壁设置遮蔽构件,从而能够实现将渣箱部的侧壁与提升辊之间封闭。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
[0041]图2是表示设于该制造装置的第I提升辊及其周围的构造的结构图。
[0042]图3是表示设于该制造装置的多个提升辊的结构图。
[0043]图4是用于解析在自设于该制造装置的熔融金属拉起玻璃带时熔融金属的液滴附着的条件的说明图。
[0044]图5表示到熔融锡的液滴出现二次润湿为止的时间(潜伏时间)与氧浓度之间的关系,图5的(A)是表示氧浓度与到发生二次润湿为止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5的(B)是表示氧浓度与熔融锡的液滴的关联状态的说明图。
[0045]图6是表示在进行该制造装置的证实试验的情况下的第I提升辊及其周围的构造的结构图。
[0046]图7是表示通过该制造装置的证实试验得到的提升辊旁边的区域的压力与氮气流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0047]图8是表示通过该制造装置的证实试验得到的玻璃带下方区域的气体浓度与提升辊旁边的区域的氮气流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0048]图9是表示以往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一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浮法玻璃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要说明的实施方式。
[0050]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浮法玻璃的制造装置I构成为这样的装置:使供给至浮法槽2的熔融玻璃G沿着装满于浮法槽2的熔融锡3的表面流动而成形带板状的玻璃带5,利用设于渣箱部6的提升辊7将该玻璃带5拉出。在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中,玻璃带5在被自渣箱部6的出口部取出后利用输送辊9拉入退火炉10而被冷却,之后对玻璃带5进行清洗,在清洗之后将玻璃带5切割成规定尺寸而得到目标大小的浮法玻璃。
[0051]自未图示的熔化炉经由供给通路11输送来的熔融玻璃G经由设于供给通路11的末端部的唇部12供给至浮法槽2的入口部2a。在唇部12的上游侧的供给通路11设有用于调节熔融玻璃G的流动的调节件(V -JU ) 13。所述供给通路11、浮法槽2均是通过组装多块耐火砖等耐热材而构成的,在图1中简略地进行了图示。
[0052]如图1所示,浮法槽2包括装满有熔融锡3的熔融金属浴槽2A和设置于该熔融金属浴槽2A的上部的上部构造体2B,是浮法槽2的内部与外部气氛之间被极力阻断的结构。
[0053]在浮法槽2的入口部2a形成有前楣(前面壁)15,前楣15的上部连接于顶壁16。在浮法槽2的下游端侧以与顶壁16连接的方式设有后端壁17,在后端壁17的靠近熔融锡3的液面的位置形成有玻璃带5的出口部18。在浮法槽2中,由前楣15、顶壁16和后端壁17构成上部构造体2B。
[0054]另外,上部构造体2B包括未图示的管,自该管供给包括氢和氮的还原性混合气体,将浮法槽2的内部空间始终保持为大气压以上的还原性气氛。浮法槽2内部的还原性气氛中的若干气体还自供玻璃带5拉出的出口部18向渣箱部6侧流出。
[0055]设在浮法槽2的后端侧的渣箱部6包括下部壳体6A和上部壳体6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部壳体6A水平设有3个提升辊7。提升辊7大致由辊主体部和用于支承该辊主体部的轴构成,该辊主体部由例如石英形成。提升辊7的设置个数并不像本实施方式那样限定于3个,只要能够将玻璃带5输送到退火炉10侧,则可以设置任意个数。下部壳体6A在底壁6c上具有靠浮法槽2侧的侧壁6a和靠退火炉10侧的侧壁6b,在该侧壁6a、6b的宽度方向两侧具有竖立设置于该侧壁6a、6b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其他侧壁(未图示),并且构成为各侧壁的上面侧开口的箱状。
[0056]在所述提升辊7的下部配置有石墨制的密封块21和壁状的底座22,以用来阻断熔融金属浴槽2A与退火炉10之间的气流。所述密封块21以上表面与提升辊7的辊面相接触的方式设置在底座22上,密封块21与提升辊7的周面之间以一定程度的气密性地分隔开。所述底座22由球墨铸铁等较厚的金属片构成为壁状,以分隔下部壳体6A的内部的方式设置。
[0057]三组底座22、密封块21和提升辊7的组合沿玻璃带5的输送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在下部壳体6A的内部,因此将下部壳体6A的内部空间分隔成4个区域Rl、R2、R3、R4。该4个区域中的最靠近浮法槽2的出口部18的区域Rl是由最靠近浮法槽2的出口部18的第I提升辊7、设置在该第I提升辊7的下方的密封块21和底座22以及下部壳体6A的侧壁包围而成的区域。另外,各提升辊7的两端部分以靠近下部壳体6A的未图示的周壁部分的方式配置在该周壁部分附近,因此区域Rl、R2、R3、R4呈上面侧开口的箱状的区域。另外,也能够采用各提升辊7直接贯穿下部壳体6A的侧壁的构造,在该情况下,为了尽可能成为密闭构造,能够采用这样的构造:将侧壁与提升辊之间的间隙形成得较小,利用耐热性的布覆盖间隙。
[0058]在所述区域Rl的上部侧设有由支承构件26支承的碳制的遮蔽构件27。该遮蔽构件27形成为:横剖面为倒置梯形的形状,长度与提升辊7在所述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相同。遮蔽构件27遍及在被容纳在下部壳体6A的内部的提升辊7的在所述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全长范围内,具有这样的效果:将提升辊7同下部壳体6A的与该提升辊7相邻相对的侧壁6a之间封闭而使区域Rl成为密闭空间。
[0059]如图2放大所示那样,遮蔽构件27具有设置在水平配置的耐热金属制的梳状的支承构件26上的底面27a。并且,上述遮蔽构件27包括在该底面27a的宽度方向端缘侧立起的第I侧面27b和第2侧面27c以及形成为与这些侧面连接的顶面27d,上述遮蔽构件27横剖面形成为倒置梯形形状。遮蔽构件27的第I侧面27b自底面27a的一侧缘垂直立起并与下部壳体6A的侧壁6a侧紧密接触。第2侧面27c自底面27a的另一侧缘倾斜且以靠近提升辊7侧的方式延伸,上端部与提升辊7的周面轻微接触。
[0060]支承构件26固定于被组装于下部壳体6A的侧壁6a的双重壁构造部。该双重壁构造部是通过对下部壳体6A的靠浮法槽2侧的侧壁6a开设制冷剂流路28并配置内部壁29而构成的。梳状的支承构件26借助基部构件30水平安装于该内部壁29,在该支承构件26上如所述那样设置有遮蔽构件27。
[0061]在提升辊7的下方设置有供给管23,该供给管23用于喷出氮等非活性气体或氢等还原性气体、或者这两者的混合气体等非氧化性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自供给管23喷出的非氧化性气体在被预热为400°C?600°C后喷出。这是为了防止因非氧化性气体的喷出而导致玻璃带5被局部冷却。
[0062]如图3所示,供给管23分别设于区域Rl、R2、R3,各供给管23向渣箱部6的外部侧引出并集合成一根延伸管32,延伸管32与氮气、氢气等非氧化性气体供给源33连接。通过该构造,能够自非氧化性气体供给源33分别向区域R1、R2、R3供给非氧化性气体。另外,在通过供给管23向区域Rl供给非氧化性气体的情况下,由于区域Rl由遮蔽构件27密闭,因此能够使区域Rl正压化。
[0063]另外,在渣箱部6设有未图示的加热器,构成为能够调节玻璃带5的温度。
[0064]渣箱部6的上部壳体6B构成为钢材制的密封门(> 一 1J V夕' y —卜),设置在下部壳体6A的上侧,并且构成为包括设置在浮法槽2与退火炉10之间的顶壁24以及自该顶壁24垂下的不锈钢制的帘(FU — 7°)25。自顶壁24垂下的多个帘25中的内侧的3个帘25配置为沿着3个提升辊7与在该3个提升辊7的上方移动的玻璃带5之间的接触位置的上方。即,这些帘25以遍及在提升辊7在所述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全长范围内的方式配置在提升辊7的中心轴的上方,将上部壳体6B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空间。
[0065]在退火炉10水平设置有多个输送辊9,经过渣箱部6移动来的玻璃带5能够利用多个输送辊9输送到退火炉10内。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