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二氧乙烯-o,o′)合碲酸铵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48839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氯(二氧乙烯-o,o′)合碲酸铵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碲配合物,特别是结构式如(I)式所示的三氯(二氧乙烯-O,O′)合碲酸铵的制备方法。 ……(I)三氯(二氧乙烯-O,O′)合碲酸铵(代号AS-101)是以色列Bar-Ilan大学M.Albeck及B.Sre-dni等人根据氧族元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并以顺铂的结构为基础,以碲取代铂,从一系列化合物中所筛选出来的碲配合物。经体外及动物体内试验表明,本品能诱导淋巴细胞增殖,促使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和集落刺激因子(CSF)等淋巴因子的产生,并促使IL-2受体部位活化;同时本品能使艾滋病患者的单核细胞的OKT4与OKT8的比例提高(Nature,1987,Vol,330,173)。是内源性的免疫增强剂。本品毒性很小(Arch Toxicol,1989,Vol,63,386),目前正临床试验用于癌症、艾滋病的治疗(Drugs of the Future,1989,Vol,14,410;1990,Vol,15,511;1992,Vol,17,411;1993,Vol,18,468;1994,Vol,19,496)。此外,本品还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由于化疗所引起的秃发(US 5,271,925)以及用于防护辐射伤害(US 5,262,149)。
根据M.Albeck及B.Sredni等人在中国专利8610169和其它专利文献中所报导的方法,三氯(二氧乙烯-O,O′)合碲酸铵的制备可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一是用等摩尔的四氯化碲与乙二醇及干燥的乙腈回流反应制得(EP194,393;US4,752,614),另一是用等摩尔的四氯化碲和氯化铵与过量的乙二醇于80℃搅拌反应4小时制得,收率在50-55%之间(US4,902,267;US5,102,908)。
上述制备方法不便之处在于四氯化碲极易吸湿潮解,不宜贮存,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准确计算已潮解了的四氯化碲的投料量。此外,所用试剂需事先干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三氯(二氧乙烯-O,O′)合碲酸铵的制备方法,它有效克服上述缺点,避免采用极易潮解的四氯化碲改用性质稳定的二氧化碲,便于保存,反应物无需事先干燥,收率达80%左右。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三氯(二氧乙烯-O,O′)合碲酸铵采用二氧化碲、盐酸、乙二醇和氯化铵为原料一步反应而成,其中二氧化碲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3-100)盐酸的浓度为1-12M,二氧化碲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100),二氧化碲与氯化铵的摩尔比为1∶(0.1-50),在温度为室温至回流温度下于玻璃或珐琅等不含金属的容器中反应15分钟至72小时,放冷后,析出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制得三氯(二氧乙烯-O,O′)合碲酸铵。
由于本发明采用的二氧化碲不仅性质稳定,而且价格比四氯化碲便宜。四氯化碲是以金属碲与氯气反应制得。金属碲是通过将亚碲酸(H2TeO3)的钠盐溶液电解得到。而二氧化碲则只需将亚蹄酸加热至100℃脱水便可得到。反应物不经干燥直接使用,一步反应制得产品,所以本发明很容易实现,且制造成本低,显著提高产品收率。
本发明所用盐酸的浓度一般可在1M至12M的范围内,但最理想是采用12M的盐酸;二氧化碲与盐酸的摩尔比一般为1∶(3-100),较理想为1∶(4-30),以1∶(5-6)最理想。二氧化碲与乙二醇的摩尔比可为1∶(1-100)内,较理想为1∶(5-50),以1∶(10-12)为最佳。二氧化碲与氯化铵的摩尔比为1∶(0.1-50),较理想可为1∶(0.5-5),以1∶1为最佳。反应温度可在室温至回流温度范围内,较理想可在100-180℃范围内,而以140-160℃为最佳。反应时间可在15分钟至72小时范围内,较理想可在3-12小时范围内,以反应6小时为最佳。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限制其适用范围。
实施例一往4.8g二氧化碲(0.03摩尔)加入14.5ml浓盐酸(0.17摩尔),加热溶解后,浓缩至原体积的1/3。加入1.6g氯化铵(0.03摩尔)及9.5ml乙二醇(0.17摩尔)。加热至150℃,反应4小时。放冷后,析出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白色结晶产品7.5g,收率80%。
产品的物理测定结果如下;元素分析(C2H0Cl3NO2Te)计算值C 7.70, H 2.58,N 4.49, CI 34.08测得值C 7.91, H 2.54N 4.44, CI 34.17红外光谱(KBr)ν=3214(NH),1404(NH),1023(CO),892(TeO)cm-1核磁共振氢谱(DMSO-d6)∶δ=4.3684(s,4H,CH2);7.2142(t,4H;J=50.93Hz)ppm。
核磁共振碳谱(DMSO-d6)∶δ=67.4625ppm质谱(EI)∶m/z=260,225,200,190,165,130。
实施例二往4.8g二氧化碲(0.03摩尔)加入18ml浓盐酸(0.216摩尔),加热溶解后,浓缩至原体积的1/3。加入1.6g氯化铵(0.03摩尔)及9.5ml乙二醇(0.17摩尔)。加热至150℃,反应4小时。放冷后,析出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白色结晶产品4.65g,收率49.7%。
实施例三往4.8g二氧化碲(0.03摩尔)加入14.5ml浓盐酸(0.17摩尔),加热溶解后,浓缩至原体积的1/3。加入1.6g氯化铵(0.03摩尔)及19ml乙二醇(0.343摩尔)。加热至150℃,反应4小时。放冷后,析出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白色结晶产品4.9g,收率52.4%。
实施例四往4.8g二氧化碲(0.03摩尔)加入14.5ml浓盐酸(0.17摩尔),加热溶解后,浓缩至原体积的1/3。加入1.6g氯化铵(0.03摩尔)及9.5ml乙二醇(0.17摩尔)。加热至150℃,反应6小时。放冷后,析出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白色结晶产品7.6g,收率81.2%。
实施例五往4.8g二氧化碲(0.03摩尔)加入14.5ml浓盐酸(0.17摩尔),加热溶解后,浓缩至原体积的1/3。加入1.6g氯化铵(0.03摩尔)及9.5ml乙二醇(0.17摩尔)。加热至110℃,反应4小时。放冷后,析出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白色结晶产品4.5g,收率48.1%。
其中图谱分别为

图1是红外光谱图2是核磁共振氢谱图3是核磁共振碳谱
权利要求
1.一种三氯(二氧乙烯-O,O′)合碲酸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采用二氧化碲、盐酸、乙二醇和氯化铵为原料,其中二氧化碲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3-100),盐酸的浓度为1-12M,二氧化碲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100),二氧化碲与氯化铵的摩尔比为1∶(0.1-50),在温度为室温至回流温度下于玻璃或珐琅等不含金属的容器中反应15分钟至72小时,放冷后,析出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制得三氯(二氧乙烯-O,O′)合碲酸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二氧化碲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4-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二氧化碲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5-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盐酸的浓度为1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二氧化碲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5-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二氧化碲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0-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二氧化碲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0.5-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二氧化碲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反应温度为100180℃,反应时间为3小时至12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反应温度为140-160℃,反应时间为6小时。
全文摘要
一种三氯(二氧乙烯-O,O′)合碲酸铵的制备方法,它采用二氧化碲、盐酸、乙二醇和氯化铵为原料,在温度为室温至回流温度下于玻璃或珐琅等不含金属的容器中反应15分钟至72小时,放冷后,析出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制得三氯(二氧乙烯-O,O′)合碲酸铵。它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避免采用极易潮解的四氯化碲改用性质稳定的二氧化碲,便于保存,反应物无需事先干燥,收率达80%左右。
文档编号C07D329/00GK1130185SQ9511198
公开日1996年9月4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2日
发明者孙儒品 申请人:沈阳药科大学, 扬州制药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