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8253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领域。本发明由A和B两种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A组分:TDI-8010-12份;聚醚多元醇A33~37份;DMPA3~4份;TEA1~2份;扩链剂0.05~0.3份;溶剂8.0~9.0份;B组分:TDI-8016~17份;IPDI15~17份;聚醚多元醇B10~15份;聚醚多元醇C8~9份;溶剂30.0~40.0份。本发明采用双组份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合成的A组份和B组份储存稳定性好,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韧性。
【专利说明】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聚氨酯胶黏剂类型、品种很多,但是大多数聚氨酯胶黏剂采用有机溶剂,其缺点是有机溶剂易燃易爆、易挥发、气味大、使用时还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且还具有一些毒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以水为基本介质,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环境,节能操作方便等优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双组份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合成的A组份和B组份储存稳定性好,制作的制品粘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加快了固化以及后期熟化时间,还进一步提闻广品的朝性。
[0004]本发明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由A和B两种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0005]A 组分:
[0006]
TD1-8010-12 份;
聚醚多元醇A33~37份;
DMPA3 ~4 份;
TEA1~2份;
扩链剂0.05~0.3份;
溶剂8.0~9.0份;
[0007]B 组分
[0008]
TD1-8016~17 份;
IPDI15~17 份;
聚醚多元醇B10~15份;
聚醚多元醇C8~9份;
溶剂30.0~40.0份。
[0009]所述扩链剂为DE201,官能度为2,聚氧乙烯链段50~65%、分子量为1000的高聚物,生产厂家为淄博德信联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聚醚多元醇。扩链剂为聚醚多元醇型扩链剂,能够提高产品的韧性。
[0010]聚醚多元醇A为官能度3,分子量为1000的聚醚多元醇,牌号DMN-1000。
[0011]聚醚多元醇B为能度为2,分子量为4000的聚醚多元醇,牌号DDL-4000D。[0012]聚醚多元醇C为官能度为3,分子量为350的聚醚多元醇,牌号为DEP-303B。
[0013]TD1-80、DMPA、TEA、IPDI 均为市购。
[0014]聚醚多元醇A、聚醚多元醇B和聚醚多元醇C生产厂家均为淄博德信联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醇。
[0015]A与B组份的溶剂为丙酮。
[0016]所述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7]A组分制备:将TD1-80与聚醚多元醇A混合,在70_90°C条件下,搅拌反应0.5-1.5小时后,加入DMPA继续反应,使NCO质量分数达到2.6-3.0%,加入丙酮制得预聚体,将扩链剂DE201和成盐剂TEA的,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再加入预聚体中充分搅拌,分散得A组分;
[0018]B组分制备:将聚醚多元醇B,聚醚多元醇C,异氰酸酯TD1-80和IPDI加入容器中,65-75°C反应0.5-1.5小时,测定NCO质量分数为5.5-6.5%,加入溶剂冷却出料备用。
[0019]A与B组份按照质量比100:10-12混合,用转速高于2000-2500r/min强力搅拌器搅拌3-5min,混合液呈乳白色,密度为1.05-1.07g/ml,可用于涂布和粘结。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发明采用双组份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合成的A组份和B组份储存稳定性好,制作的制品粘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加快了固化以及后期熟化时间,还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韧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本实施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由A和B两种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0025]A 组分:
[0026]
TD1-8010 份
聚醚多元醇A35份
DMPA3.5 份
TEAI 份
扩链剂DE2010.05份
丙酮9.0份
[0027]B 组分:
[0028]
TD1-8017 份
[0029]IPDI16 份
聚醚多元醇B10份
聚醚多元醇C9份
丙酮L O份。 [0030]所述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步骤如下:
[0031]A组分制备:将TD1-80与聚醚多元醇A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在70°C条件下,搅拌反应1.5小时后,加入DMPA继续反应,使NCO质量分数达到2.6%,加入丙酮制得预聚体,将扩链剂DE201和成盐剂TEA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混合后,再加入到预聚体中充分搅拌,分散得A组分。
[0032]B组分制备:将聚醚多元醇B,聚醚多元醇C,异氰酸酯TDI和IPDI加入容器中,70°C反应I小时,测定NCO质量分数6.0%,加入丙酮冷却出料备用。
[0033]A和B组份按照质量比100:10混合,用转速高于2000r/min强力搅拌器搅拌3min。
[0034]混合液呈乳白色,密度为1.05g/ml,可用于涂布和粘结。
[0035]实施例2
[0036]本发明实施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由A和B两种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0037]A 组分:
[0038]
TD1-8012 份
聚醚多元醇A33份
DMPA3 份
TEA2 份
扩链剂DE2010.05份
溶剂8.0份
[0039]B 组分:
[0040]
TD1-8016 份
IPDI15 份
聚醚多元醇B15份
聚醚多元醇C8份
丙酮30份。
[0041]所述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步骤如下:
[0042]A组分制备:将TD1-80与聚醚多元醇A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在80°C条件下,搅拌反应I小时后,加入DMPA继续反应,使NCO质量分数达到3.0%,加入丙酮制得预聚体,将扩链剂DE201和成盐剂TEA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混合后,再加入到预聚体中充分搅拌,分散得A组分。
[0043]B组分制备:将聚醚多元醇B,聚醚多元醇C,异氰酸酯TDI和IPDI加入容器中,65°C反应1.5小时,测定NCO质量分数5.5%,加入丙酮冷却出料备用。
[0044]A和B组份按照质量比100:11混合,用转速高于2000r/min强力搅拌器搅拌4min。
[0045]混合液呈乳白色,密度为1.06g/ml,可用于涂布和粘结。改变配方中NCO的含量可进一步提闻I父黏剂的初粘性。
[0046]实施例3
[0047]本发明实施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由A和B两种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0048]A 组分:
[0049]
TD1-8011 份
聚醚多元醇A37份
DMPA4 份
TEA1.5 份
扩链剂DE2010.2份
溶剂9.0份
[0050]B 组分:
[0051]
TD1-8016 份
IPDI15 份
聚醚多元醇B14份
聚醚多元醇C8份
丙酮40.0份。
[0052]所述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步骤如下:
[0053]A组分制备:将TD1-80与聚醚多元醇A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在90°C条件下,搅拌反应0.5小时后,加入DMPA继续反应,使NCO质量分数达到2.9%,加入丙酮制得预聚体,将扩链剂DE201和成盐剂TEA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混合后,再加入到预聚体中充分搅拌,分散得A组分。
[0054]B组分制备:将聚醚多元醇B,聚`醚多元醇C,聚醚多元醇D、异氰酸酯TDI和IPDI加入容器中,75°C反应0.8小时,测定NCO质量分数6.5%,加入丙酮冷却出料备用。
[0055]A和B组份按照质量比100:12混合,用转速高于2500r/min强力搅拌器搅拌5min。
[0056]混合液呈乳白色,密度为1.07g/ml,可用于涂布和粘结。改变配方中NCO的含量以及扩链剂DE201的量,可进一步提高胶黏剂后期的固化及粘结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由A和B两种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 A组分: TD1-8010-12 份;
聚醚多元醇A33-37份;
DMPA3-4 份;
TEA1-2 份;扩链剂0.05-0.3份;溶剂8.0-9.0份; B组分
TD1-8016-17 份;
IPDI15-17 份;
聚醚多元醇B10-15份;
聚醚多元醇C8-9份;溶剂30.0-40.0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扩链剂为DE201,官能度为2,聚氧乙烯链段60-85%、分子量为1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A与B组份的溶剂为丙酮。
3.—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组分制备:将TD1-80与聚醚多元醇A混合,在70-90°C条件下,搅拌反应0.5-1.5小时后,加入DMPA继续反应,使NCO质量分数达到2.6-3.0%,加入丙酮制得预聚体,将扩链剂DE201和成盐剂TEA的,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再加入预聚体中充分搅拌,分散得A组分; B组分制备:将聚醚多元醇B,聚醚多元醇C,异氰酸酯TD1-80和IPDI加入容器中,65-75°C反应0.5-1.5小时,测定NCO质量分数为5.5-6.5%,加入溶剂冷却出料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时,A与B组份按照质量比100:8-12混合,用转速高于1800-2500r/min强力搅拌器搅拌3_5min。
【文档编号】C08G18/66GK103555259SQ201310529931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陈鹏, 耿佃勇, 董伟 申请人:淄博德信联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