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丙甲纤维素的绿色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7897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羟丙甲纤维素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羟丙甲纤维素的绿色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hpmc的生产大部分采用甲苯-异丙醇-水混合体系,粉碎过后的精制棉在碱的作用下与环氧丙烷、氯甲烷反应生产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甲苯、异丙醇的混合气体;氯甲烷、环氧丙烷的副反应产物;废水中含有氯化钠和醋酸钠。目前,国内hpmc的生产工艺基本上都是:一步淤浆法,大致的工艺步骤如下:(1)、预处理:将精制棉制成60-100目的精制棉粉;(2)碱化:将精制棉粉在8-10倍混合溶剂的分散体系中,和碱反应,生成碱化纤维素;(3)、醚化:碱化纤维素和环氧丙烷、氯甲烷发生醚化反应,制得hpmc粗品,该粗品分散在溶剂体系中;(4)、中和:反应结束后,用酸来中和剩余的碱,使产品的ph值达到规定的要求;(5)、溶剂回收:将中和后的混合体系升温,通过冷凝、冷却回收体系的混合溶剂,回收后的溶剂重复循环利用;(6)、后处理:脱溶后的混合物经过卧式沉降离心机,离心分离,在经过造粒、干燥、混合、包装成为最终产品。这种方法副反应程度低、产品收率高;但在溶剂回收环节存在蒸发回收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羟丙甲纤维素的绿色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羟丙甲纤维素的绿色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通过开棉机将精制棉破碎成直径约1-3厘米的精制棉块,然后进入粉碎机,经高速剪切粉碎成60-100目的精制棉粉;

2)、碱化:粉碎后的精制棉粉在8-10倍甲苯-异丙醇-水的混合溶剂的分散体系中,和碱发生碱化作用,生成具有反应活性的碱纤维素;

3)、醚化:碱纤维素和环氧丙烷、氯甲烷发生醚化反应,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配方的控制,来调节甲氧基和羟丙基取代度的高低,通过对体系环境中氧化剂的含量控制,和精制棉原料的选择来调节产品的黏度高低;

4)、中和:反应结束后,用酸来中和剩余的碱;

5)、脱溶:将中和后的混合体系排放入脱溶釜中,排放开始时即开启脱溶釜的强化搅拌,边搅拌边加顶部热水,连续搅拌10分钟以上,然后静止20分钟以上,形成固液气三相;将大部分的液态溶剂从脱溶釜腰位的管道排放回收;再将部分的液态溶剂和气态溶剂经蒸馏途径回收;

6)、后处理:脱溶后的混合物经过卧式沉降离心机,离心分离,再经过造粒、干燥、混合、包装成为最终产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5)中,通过搅拌结构进行强化搅拌,所述强化搅拌是在脱溶釜的搅拌轴上增设一级桨叶,并使用连接杆将上下桨叶连接起来形成的框式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5)中,热水的加入量是溶剂体积的0.6~1.0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5)中,液态溶剂从脱溶釜腰位的管道排出后,导入到分水槽罐中,而后经静止分层,将水排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5)中,热水加入后,要防止温度低于10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5)中,溶剂排放前,需先打开气动阀,再开视镜上方球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5)中,溶剂排放时,要先开溶剂管阀门,用一小部分溶剂反冲排放管及气动阀,适当静止一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5)中,溶剂排放时,启动溶剂泵,再少许打开溶剂管球阀,观察视镜中回收溶剂的状况,溶剂澄清透明的,则逐渐开大溶剂管球阀,加大溶剂回收速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5)中,溶剂排放完成时,关停溶剂泵,再用少量高位槽溶剂适当反冲溶剂排放管和气动阀,然后关闭各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5)中,溶剂排放时,若溶剂不透明,含有大量物料,且连续不断的,则必须及时终止溶剂排放,关阀门和停溶剂泵,然后用少量高位槽溶剂适当反冲,再适当静止一段时间,再做排放。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反应完毕后,先加热水,并同时搅拌,再经过沉淀,使溶剂和反应物分离,然后通过位于脱溶釜腰位的管子将大部分的液态溶剂排出,剩余的小部分溶剂则通过常规的蒸馏途径回收;相比现有技术直接蒸馏的方案,显著地降低了能耗;

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回收得到的反应物因加热水参与了分离过程,使得本发明的物料相比现有技术方法制取的hpmc,粗品的纯度更高,降低了后期hpmc的处理难度;

3、本发明在溶剂回收时,由于增加了热水,因此在溶剂回收后,需要将水通过分水槽罐分离出来,从而得到可重复利用的溶剂,溶剂的回收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

4、本发明的溶剂回用率高,并且在溶剂回收时,使用了大量的热水极大地稀释了反应产物及溶剂的浓度,因此在最终的排放废水中,cod的含量很低,达到了环保标准,可直接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书之后所做的任何改变,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1、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

通过开棉机将精制棉破碎成直径约1-3厘米的精制棉块,然后进入粉碎机,经高速剪切粉碎成60-100目的精制棉粉。

现有的hpmc生产工艺都是将纤维素原料——精制棉,经过开松、粉碎、旋风分离、袋式除尘包装等几个步骤来完成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过程。

本工艺过程的主要污染源为粉尘污染,粉尘的主要来源是粉碎过程产生的纤维素微小颗粒,造成空气的粉尘污染。

整个预处理工艺过程的开包和粉碎两个步骤的粉尘产生较少。开松步骤,是将手工开包后的片状精制棉放在开松机上,将其撕裂成1-3cm的疏松的小块。这个步骤由于进料一般是敞开的所以比较容易产生粉尘,并且不同厂家的设备,进料装置的密封性有差异,加上工人操作的差异,产生粉尘的程度和数量也有较大的差异。

2、碱化、醚化、溶剂回收、洗涤过程

这个过程是hpmc生产的主要的反应阶段,也是污染源主要的产生环节。

工艺过程如下:

粉碎后的精制棉粉在8-10倍混合溶剂的分散体系中,和碱发生碱化作用,生成具有反应活性的碱纤维素。

醚化:碱纤维素和环氧丙烷、氯甲烷发生醚化反应,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配方的控制,来调节甲氧基和羟丙基取代度的高低,通过对体系环境中氧化剂的含量控制,和精制棉原料的选择来调节产品的黏度高低。

中和:反应结束后,用酸来中和剩余的碱。

脱溶:将中和后的混合体系排放入脱溶釜中,排放开始时即开启脱溶釜的强化搅拌,边搅拌边加顶部热水,连续搅拌10分钟以上,然后静止20分钟以上,形成固液气三相;将大部分的液态溶剂从脱溶釜腰位的管道排放回收;再将部分的液态溶剂和气态溶剂经蒸馏途径回收。

整个过程中,溶剂回收是重点。有机溶剂不仅是宝贵的生产资料,而且处理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污染水土和空气。

现有技术中,回收有机溶剂是采用直接蒸馏法,这样处理能耗较高。

本发明中,在反应完毕后,先加热水,并同时搅拌,再经过沉淀,使溶剂和反应物分离,然后通过位于脱溶釜腰位的管子将大部分的液态溶剂排出,剩余的小部分溶剂则通过常规的蒸馏途径回收;相比现有技术直接蒸馏的方案,显著地降低了能耗。

过程的物料平衡如下:溶剂平衡:以投料7000公斤溶剂计算

氯甲烷平衡:以投料600公斤氯甲烷计算

环氧丙烷平衡:以投料180公斤环氧丙烷计算

3、hpmc的后处理

后处理:脱溶后的混合物经过卧式沉降离心机,离心分离,再经过造粒、干燥、混合、包装成为最终产品。

hpmc后处理工艺现在已经基本成熟,所以在环境影响方面也逐步得到了生产企业的重视,同时粉尘的控制,也给企业创造新的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