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腺病毒毒株、灭活疫苗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37624阅读:28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毒毒株及灭活疫苗,尤其涉及一种禽腺病毒毒株、灭活疫苗及制备方法,属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鸡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水综合征(Inclusion Body Heptatis-Hydroperioadium Syndrome,IBH-HPS)是新近流行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一种鸡传染病,其病原为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DV),在病毒分类上为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中的Ⅰ亚群禽腺病毒。病毒主要感染1-3周龄的肉鸡、817杂交肉鸡、麻鸡,也多见于肉种鸡和蛋鸡,其中以3-7周龄的肉鸡发病较多。

在国内该病已呈全国性流行,主要在山东、河南、安徽、辽宁、吉林、河北、江苏等地发生。该病主要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鸡感染后可成为终身携带者,并可间歇性排毒。此病死亡率达20%~80%,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诊断方面,目前主要通过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变化、PCR扩增和病毒分离等方法进行确诊;在疫病防控方面,目前虽然已有应用鸡胚、禽源细胞培养禽腺病毒的研究报道,但已有报道的大部分毒株血清型与目前市场流行毒株不相符,因此,目前市场亟需开发一种血清型与目前市场流行毒株相符、效价高、免疫原性良好的禽腺病毒疫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禽腺病毒毒株,以便为研制禽腺病毒灭活疫苗奠定基础。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禽腺病毒灭活疫苗。

本发明目的之三是提供所述禽腺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禽腺病毒毒株命名为禽腺病毒TJ株,保藏号为CCTCC NO:V201632。所述病毒为禽腺病毒Ⅰ亚群中的C种,血清型为4型,病毒核酸为双股DNA,无囊膜;病毒颗粒直径为70~90nm,呈20面体对称结构。在氯化铯中浮密度为1.32~1.37g/ml;病毒对脂溶剂如乙醚、氯仿、脱氧胆酸钠、胰蛋白酶、2%酚、50%乙醇等具有抵抗力,同时耐受pH 3~9,但在1:1000的甲醛中可被灭活。病毒的增殖也可被DNA抑制剂IuDR和BuDR所抑制;病毒对热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60℃30min仍具有活力;病毒不能凝集鸡、鸭、火鸡及大鼠红细胞;该病毒可经9~10日龄鸡胚尿囊腔、绒毛尿囊膜、6日龄鸡胚卵黄囊途径培养,也可在鸡胚肾细胞(CEK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细胞)、鸡胚肝细胞(CEL细胞)上增殖,对鸡胚肾细胞不致病变。

在本发明所述的禽腺病毒灭活疫苗中,所述灭活疫苗优选由禽腺病毒经接种细胞、收获毒液、灭活和乳化制备而得,所述禽腺病毒毒株优选为禽腺病毒TJ株,保藏号为CCTCC NO:V201632。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禽腺病毒灭活疫苗的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将禽腺病毒接种于CEK细胞,收获毒液,灭活和乳化制备而得,具体步骤如下:

a.制备CEK细胞:取17~20日龄SPF鸡胚,在无菌环境下取出肾脏,置于适量胰酶液中,37℃消化。消化完全后,取上清液加入适量血清终止消化,15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用细胞生长液重悬细胞沉淀并稀释至细胞数终浓度为1×106~1.2×106细胞/ml,37℃培养48~72h至长成良好单层细胞;

b.病毒接种:将禽腺病毒按103.0~104.0ELD50/0.1ml接种于CEK细胞,加入细胞维持液,37℃继续培养;

c.收获毒液:病毒接种细胞培养72h时,首次收获病毒液,再加入等量细胞维持液继续培养,每48~60h收获一次,连续收获3次,第三次连同细胞一起收获;每次收获量为培养液总体积的90%~10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〇一〇年版、三部)中半数感染量测定方法,测定收获毒液病毒含量,收获毒液效价≥106.5ELD50/0.1ml;

d.灭活:向收获毒液中加入质量浓度(g/g)为37%的甲醛溶液并使其最终含量(V/V)达0.1%~0.2%,摇匀,37℃灭活16~20h;

e.乳化:

水相制备:将上述灭活后的禽腺病毒毒液按体积比(V/V)4%~6%加入吐温-80,搅拌均匀,即为水相;

油相制备:在白油中按质量体积比(W/V)0.8%~2.0%加入硬脂酸铝,按体积比(V/V)5~6%加入司本-80,灭菌后即为油相;

将水相和油相按1:1.67~1:3比例混合乳化,即成禽腺病毒灭活疫苗。

上述制备禽腺病毒灭活疫苗的方法,所述步骤a中细胞生长液的配方以体积百分含量计由以下成分组成:90~92%的M199液,8~10%的新生牛血清,调整pH值为7.2~7.4;步骤b中细胞维持液的配方以体积百分含量计由97~98%的M199液、2~3%的新生牛血清、2.0~2.4mmol/L的精氨酸,调整pH值为7.2~7.4。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禽腺病毒灭活疫苗的方法优选包括:将禽腺病毒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细胞),收获毒液、灭活和乳化制备而得,具体步骤如下:

a.细胞培养:

将DF1种子细胞从液氮中取出37℃水浴融化,并用细胞生长液(DMEM/F12培养基)复苏培养,培养3天后细胞数量为4.0~5.0×107.0cell/ml,并按照1:3~1:4传代,37℃培养2天;

b.病毒接种:将禽腺病毒按102.0~103.0ELD50/0.1ml接种于DF1细胞,加入细胞维持液(DMEM/F12培养基),37℃继续培养;

c.收获毒液:病毒接种细胞培养72h~96h时,将细胞连同培养液冻融收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〇一〇年版、三部)中半数感染量测定方法,测定收获毒液病毒含量,收获毒液效价≥105.5ELD50/0.1ml;

d.灭活:向收获毒液中加入质量浓度(g/g)为37%的甲醛溶液并使其最终含量(V/V)达0.1%~0.2%,摇匀,37℃灭活16~20h;

e.乳化:

水相制备:将上述灭活后的禽腺病毒毒液按体积比(V/V)4%~6%加入吐温-80,搅拌均匀,即为水相;

油相制备:在白油中按质量体积比(W/V)0.8%~2.0%加入硬脂酸铝,按体积比(V/V)5~6%加入司本-80,灭菌后即为油相;

将水相和油相按1:1.67~1:3比例混合乳化,即成禽腺病毒灭活疫苗。

上述制备禽腺病毒灭活疫苗的方法,所述步骤a中细胞生长液的配方以体积百分含量计由以下成分组成:90~92%的DMEM/F12培养液,8~10%的新生牛血清,调整pH值为7.2~7.4;步骤b中细胞维持液配方以体积百分含量计由下述成分组成97~98%的DMEM/F12培养液、2~3%新生牛血清、2.0~2.4mmol/L精氨酸,调整pH值为7.2~7.4。

本发明所述疫苗具有以下特点:

(1)禽腺病毒TJ株为目前鸡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水综合征的流行毒株,免疫原性好,增殖能力强,适合作为疫苗毒株;

(2)优选细胞培养液配方,提高病毒在CEK细胞和DF1细胞的适应性和培养滴度,满足制备高效价疫苗需求;

(3)连续多次收获CEK细胞培养病毒液,提高了疫苗产量;

(4)本发明制备的禽腺病毒灭活疫苗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免疫应答产生迅速,攻毒保护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病毒毒株命名为禽腺病毒TJ株,于2016年05月13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号为CCTCC NO:V201632;所述病毒为禽腺病毒Ⅰ亚群中的C种,血清型为4型,病毒核酸为双股DNA,占整个病毒粒子的11.3%~13.5%,其余部分为蛋白质,无囊膜;病毒颗粒直径为70~90nm,呈20面体对称结构。在氯化铯中浮密度为1.32~1.37g/ml;病毒对脂溶剂如乙醚、氯仿、脱氧胆酸钠、胰蛋白酶、2%酚、50%乙醇等具有抵抗力,同时耐受pH 3~9,但在1:1000的甲醛中可被灭活。病毒的增殖也可被DNA抑制剂IuDR和BuDR所抑制;病毒对热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60℃30min仍具有活力;病毒不能凝集鸡、鸭、火鸡及大鼠红细胞;该病毒可经9~10日龄鸡胚尿囊腔、绒毛尿囊膜、6日龄鸡胚卵黄囊途径培养,也可在鸡胚肾细胞(CEK细胞)、鸡胚肝细胞(CEL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细胞)上增殖。禽腺病毒TJ株分离自禽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水综合征病鸡肝脏组织,采用接种鸡胚肾细胞分离增殖获得,对鸡胚肾细胞不致病变,毒株增殖能力强,免疫原性好,适合做疫苗毒株。

SPF鸡胚购自北京梅里亚维通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细胞)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M199培养基、DMEM/F12培养基、新生牛血清均购自GIBCO公司。

实施例1应用鸡胚肾细胞(CEK细胞)制备禽腺病毒灭活疫苗

细胞生长液的配方为:体积百分含量为90%的M199液,10%新生牛血清,调整pH值至7.2;

细胞维持液配方为:体积百分含量为98%的M199液,2%新生牛血清,2.4mmol/L精氨酸,调整pH值至7.4;

a.制备CEK细胞:取17日龄SPF鸡胚,在无菌环境下取出肾脏,置于适量胰酶液中,37℃消化。消化完全后,取上清液加入适量血清终止消化,15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用细胞生长液重悬细胞沉淀并稀释至细胞数终浓度为1×106细胞/ml,37℃培养72h,细胞长成良好单层;

b.病毒接种:将禽腺病毒按104.0ELD50/0.1ml接种于CEK细胞,加入细胞维持液,37℃继续培养;

c.收获毒液:病毒接种细胞培养72h时,首次收获病毒液,再加入等量细胞维持液继续培养,以后每48h收获一次,连续收获3次;前两次收获量为培养液总体积的90%;第三次收获量为培养液总体积的100%,将培养液连同细胞冻融一次收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〇一〇年版、三部)中半数感染量测定方法,测定收获毒液病毒含量,收获毒液效价为106.7ELD50/0.1ml;

d.灭活:向收获毒液中加入质量浓度(g/g)为37%的甲醛溶液并使其最终含量(V/V)为0.2%,摇匀,37℃灭活16h;

e.乳化:

水相制备:将上述灭活后的禽腺病毒毒液按体积比(V/V)4%加入吐温-80,搅拌均匀,即为水相;

油相制备:在白油中按质量体积比(W/V)1.2%加入硬脂酸铝,按体积比(V/V)5%加入司本-80,灭菌后即为油相;

将水相和油相按1:1.67比例混合乳化,即成禽腺病毒灭活疫苗。

性状检验:该疫苗为油包水类型,粘度小,稳定性良好;在37℃保存3个月,在4℃保存12个月不出现分层、变色等异常;

安全检验:采用2倍使用剂量免疫鸡,观察2周,精神状态、采食量等均未见任何异常;

效力检验:试验鸡接种本疫苗后10天产生免疫力,2周时产生较强免疫力,免疫期为5个月,免疫期内的攻毒保护率为100%。

实施例2应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细胞)制备禽腺病毒灭活疫苗

细胞用生长液配方为:体积百分含量为92%的DMEM/F12液,8%新生牛血清,调整pH值至7.2;

细胞维持液配方为:体积百分含量为97%的DMEM/F12液,3%新生牛血清,2.2mmol/L精氨酸,调整pH值至7.3;

a.细胞培养:

将DF1种子细胞从液氮中取出37℃水浴融化,并用细胞生长液(DMEM/F12培养基)复苏培养,培养3天后细胞数量为4.0×107.0细胞/ml,并按照1:3传代,37℃培养2天;

b.病毒接种:将禽腺病毒按103.0ELD50/0.1ml接种于DF1细胞,加入细胞维持液(DMEM/F12培养基),37℃继续培养;

c.收获毒液:病毒接种细胞培养72h时,将细胞连同培养液冻融收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〇一〇年版、三部)中半数感染量测定方法,测定收获毒液病毒含量,收获毒液效价为105.9ELD50/0.1ml;

d.灭活:向收获毒液中加入质量浓度(g/g)为37%的甲醛溶液并使其最终含量(V/V)达0.2%,摇匀,37℃灭活18h;

e乳化:

水相制备:将上述灭活后的禽腺病毒毒液按体积比(V/V)6%加入吐温-80,搅拌均匀,即为水相;

油相制备:在白油中按质量体积比(W/V)1.2%加入硬脂酸铝,按体积比(V/V)6%加入司本-80,灭菌后即为油相;

将水相和油相按1:2比例混合乳化,即成禽腺病毒灭活疫苗。

性状检验:该疫苗为油包水类型,粘度小,稳定性良好;在37℃保存3个月,在4℃保存12个月不出现分层、变色等异常;

安全检验:采用2倍使用剂量免疫鸡,观察2周,精神状态、采食量等均未见任何异常;

效力检验:试验鸡接种本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3周时产生较强免疫力,免疫期为5个月,免疫期内的攻毒保护率为9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