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酰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054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用除草剂、杀虫杀螨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吡啶酰基类化合物与用途。本发明还包括含有该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乃至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约1.45亿公顷。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水稻草害面积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46%以上,水稻草害大部分是由稗草、千金子、牛筋草、异型莎草等10余种杂草引起的,其中尤以稗草、马唐、鸭舌草及莎草等杂草对水稻危害最大。同样的玉米也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从北纬58°(加拿大和俄罗斯)至南纬40°(南美)都有种植,世界上整年每个月都有玉米成熟。其中,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中国年产玉米占世界第二位。世界玉米总产量于2014年达到10.09亿吨。2008年-2015年,世界玉米总产量增长了1.74亿吨,增长率为21.75%;种植面积由1.59亿公顷,增至1.77亿公顷,增长11.32%,玉米杂草危害面广且相当严重,主要发生和危害比较大的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香附子、刺儿菜等。

关于吡啶酰基类化合物作为除草剂的报道有很多,例如:EP316491、DE 3902818、EP 353187、JP 02078662、WO 2004058712、WO 2005058830、WO 2005058831等对此类化合物用作除草剂的用途均有揭示。其中WO 2005058830中报道了5,6-取代的吡啶酰基类化合物:

尽管如此,仍需要不断开发新的除草化合物,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满足农业上对新农药产品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吡啶酰基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作为除草剂苗前、苗后均可以使用,尤其苗后使用可以有效防除禾本科、阔叶及莎草科大多数的杂草,且对作物安全性高。同时具有很好的杀虫杀螨活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吡啶酰基类化合物,如通式I所示:

式中:

R1、R2、R3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6环烷基、C2-C6链烯基、C2-C6链炔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氨基、C1-C6烷基磺酰基、未取代的或被1-3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芳基: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或C1-C6烷基氨基;

R4选自羟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氨基羰基C1-C6烷氧基、未取代的或被1-3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芳氧基、芳硫基、芳甲基氧基、芳基羰基氧基、芳基磺酰基氧基、杂芳基氧基或芳基羰基甲氧基: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R5选自C1-C3烷基、C3-C6环烷基、C1-C3烷氧基、C1-C3烷氧基C1-C3烷基、C1-C3烷基羰基、C1-C3烷氧基羰基、C1-C3烷硫基或苯基;

n=0-4;

Y选自C、N、O或S;

Z选自C、N、O、S、SO、SO2或C=O;

当n≥2、且Z和/或Y选自C时,位于不同C原子上的两个R5可以连接成CH2;或者当n≥2时,位于同C或不同C原子上的两个R5可以连接成如下基团:(CH2)2、(CH2)3、O、O(CH2)2O、O(CH2)3O、S(CH2)2S或S(CH2)3S;

或其盐。

本发明较为优选的化合物为:通式I中

R1、R2、R3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3烷基、C3-C6环烷基、C2-C4链烯基、C2-C4链炔基、C1-C3烷氧基、卤代C1-C3烷氧基、C1-C3烷基羰基、C1-C3烷氧基羰基、C1-C3烷硫基、C1-C3烷基氨基、C1-C3烷基磺酰基、未取代的或被1-3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芳基:卤素、硝基、氰基、C1-C3烷基、卤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卤代C1-C3烷氧基、C1-C3烷硫基或C1-C3烷基氨基;

R4选自羟基、C1-C3烷氧基、C1-C3烷基羰基氧基、C1-C3烷硫基、C1-C3烷基磺酰基氧基、C2-C4烯氧基、卤代C2-C4烯氧基、C2-C4炔氧基、C1-C3烷氧基羰基C1-C3烷氧基、C1-C3烷氨基羰基C1-C3烷氧基、未取代的或被1-3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苯氧基、苯硫基、苄基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磺酰基氧基、吡啶氧基或苯甲酰基C1-C3烷氧基:氟、氯、溴、硝基、氰基、C1-C3烷基、卤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或卤代C1-C3烷氧基;

R5选自C1-C3烷基、C3-C6环烷基、C1-C3烷氧基、C1-C3烷氧基C1-C3烷基、C1-C3烷基羰基、C1-C3烷氧基羰基、C1-C3烷硫基、苯基;

n=0-4;

Y选自C、N、O或S;

Z选自C、N、O、S、SO、SO2或C=O;

当n≥2时,位于不同C原子上的两个R5可以连接成CH2;或者当n≥2时,位于同C或不同C原子上的两个R5可以连接成如下基团:(CH2)2、(CH2)3、O、O(CH2)2O、O(CH2)3O、S(CH2)2S或S(CH2)3S;

或其盐酸盐、磷酸盐、甲酸盐、乙酸盐、三氟乙酸、草酸盐、苯磺酸盐、柠檬酸盐或苹果酸盐。

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为:通式I中

R1、R2、R3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1-C3烷基、卤代C1-C3烷基、C3-C6环烷基、C2-C4链烯基、C2-C4链炔基、C1-C3烷氧基、卤代C1-C3烷氧基、C1-C3烷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1-3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苯甲酰基、吡啶基羰基、苯磺酰基、苄基或吡啶甲基:卤素、硝基、氰基、C1-C3烷基、卤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卤代C1-C3烷氧基、C1-C3烷硫基或C1-C3烷基氨基;

R4选自羟基、C1-C3烷氧基、C1-C3烷基羰基氧基、C1-C3烷基磺酰基氧基、C2-C4烯氧基、卤代C2-C4烯氧基、未取代的或被1-3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苯氧基、苄基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磺酰基氧基或苯甲酰基甲氧基:氟、氯、溴、硝基、氰基、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R5选自甲基、乙基、环丙基、甲氧基、甲氧基甲基、甲硫基、苯基;

n=0-2;

Y选自C、N;

Z选自C、N、O;

当n≥2时,位于不同C原子上的两个R5可以连接成CH2;或者当n≥2时,位于同C或不同C原子上的两个R5可以连接成如下基团:(CH2)2、(CH2)3、O、O(CH2)2O、O(CH2)3O、S(CH2)2S或S(CH2)3S;

或其盐酸盐、磷酸盐、甲酸盐、乙酸盐、三氟乙酸、草酸盐、苯磺酸盐、柠檬酸盐或苹果酸盐。

更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为:通式I中

R1、R2、R3选自氢、氟、氯、溴、碘、氰基、硝基、C1-C3烷基、卤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卤代C1-C3烷氧基、C1-C3烷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1-3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苄基或吡啶甲基:氟、氯、溴、硝基、氰基、C1-C3烷基、卤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卤代C1-C3烷氧基;

R4选自羟基、甲氧基、乙氧基、甲酰氧基、乙酰氧基、甲基磺酰基氧基、乙基磺酰基氧基、烯丙基氧基、卤代烯丙基氧基、未取代的或被1-3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苯氧基、苄基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磺酰基氧基或苯甲酰基甲氧基:氟、氯、溴、硝基、氰基、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n=0;

Y选自C;

Z选自C;

或其盐酸盐、磷酸盐、甲酸盐、乙酸盐、三氟乙酸、草酸盐、苯磺酸盐。

再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为:通式I中

R1、R2、R3选自氢、氟、氯、溴、碘、氰基、硝基、甲基、乙基、甲酰基、乙酰基、三氟甲酰基、未取代的或被1-3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氟、氯、溴、硝基、氰基、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R4选自羟基、甲氧基、乙氧基;

n=0:

Y选自C;

Z选自C;

或其盐酸盐、磷酸盐、甲酸盐、乙酸盐、三氟乙酸盐、草酸盐、苯磺酸盐。

再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为:通式I中

R1、R2、R3选自氢、氟、氯、溴、碘、氰基、硝基、甲基、乙基、未取代的或被1-3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氟、氯、溴、硝基、氰基、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R4选自羟基;

n=0;

Y选自C;

Z选自C;

或其盐酸盐、磷酸盐、甲酸盐、乙酸盐。

上面给出的通式化合物的定义中,汇集所用术语定义如下:

卤(素):指氟、氯、溴或碘。

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或叔丁基。

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状烷基,例如环丙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取代基如甲基、卤素等。

卤代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

烷基磺酰基:指的是直链或支链烷基经磺酰基(-SO2-)连接到结构上,如甲基磺酰基。

烷氧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氧原子连接到结构上。

卤代烷氧基: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在这些烷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素所取代。例如,氯甲氧基、二氯甲氧基、三氯甲氧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氯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

烷硫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硫原子连接到结构上。

卤代烷硫基:直链或支链烷硫基,在这些烷硫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氯甲硫基、二氯甲硫基、三氯甲硫基、氟甲硫基、二氟甲硫基、三氟甲硫基、氯氟甲硫基。

烷氨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氮原子连接到结构上。

卤代烷氨基:直链或支链烷氨基,在这些烷氨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素所取代。

烯基:直链或支链并可在任何位置上存在双键的不饱和烷基,例如乙烯基或烯丙基。

炔基:直链或支链并可在任何位置上存在三键的不饱和烷基,例如乙炔基或炔丙基。

芳基以及芳氧基、芳基羰基和芳氧基羰基等中的芳基部分包括苯基或萘基等。

杂芳基是含1个或多个N、O、S杂原子的五元环或六元芳环。例如吡啶基、呋喃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三嗪基、喹啉基、吡唑基、噻唑基等。

在本发明的化合物中,由于构型不同可以形成立体异构体(分别以R和S来表示不同的构型),本发明包括R型异构体和S型异构体及其任何比例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化合物中,由于烯醇互变可以存在多种互变异构体,本发明包括所有互变异构体及其任何比例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中,R1的部分取代基见表1。

表1

在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中,R2、R3的部分取代基同表1。

本发明中的部分化合物可以用表2中列出的具体化合物来说明,但这些具体化合物并不限定本发明。

表2

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通式I化合物可由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与通式III所示的取代2-吡啶甲酸或其反应衍生物(如相应的酰卤、酰氰或酯),在脱水剂及一种或多种助剂存在下反应制得。

上述反应式中R1、R2、R3、R4和n的定义同前。

反应在适宜的溶剂中进行,适宜的溶剂可选自如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乙腈、甲苯、二甲苯、苯、丙酮或丁酮等。

适宜的脱水剂可选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也可选自其他试剂如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或N,N’-羰基二咪唑(CDI)等。

适宜的助剂选自如氰化钠、氰化钾、丙酮氰醇、氰基三甲基硅烷等。

反应温度可在室温至溶剂沸点温度之间,通常为室温。

反应时间为30分钟至20小时,通常1~10小时。

原料II、III有市售,原料II也可参照专利EP0283261、WO2005080344中的方法自制。

本发明还包括通式I化合物的盐,包括无机盐(如盐酸盐、磷酸盐、钠盐、钾盐等)及有机盐(如醋酸盐、苯磺酸盐、草酸盐等)。由通式I化合物制备上述盐可以采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

生物活性筛选测试表明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除草活性。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农业上防除多种杂草,苗前、苗后均可以使用,尤其苗后使用可以有效防除禾本科、阔叶及莎草科大多数的杂草。同时,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对作物安全,例如对水稻、玉米、油菜、小麦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另外,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对农业、民用和动物技术领域中有害昆虫的成虫、幼虫都显示出很好的杀虫杀螨活性。因此,本发明还包括通式(I)化合物在农业和其他领域中用作除草剂和/或杀虫杀螨剂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除草/杀虫杀螨组合物,该组合物中含有作为活性组分的通式I化合物,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99%。因此本发明还包括该组合物用于控制杂草/害虫害螨的用途。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采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备。这种组合物可以含本发明的单一化合物或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载体系满足下述条件的物质:它与活性成分配制后便于施用于待处理的位点,例如可以是植物、种子或土壤;或者有利于贮存、运输或操作。载体可以是固体或液体,包括通常为气体但已压缩成液体的物质,通常在配制除草组合物中所用的载体均可使用。

合适的固体载体包括天然和合成的粘土和硅酸盐,例如硅藻土、滑石、硅镁土、硅酸铝(高岭土)、蒙脱石和云母;碳酸钙;硫酸钙;硫酸铵;合成的氧化硅和合成硅酸钙或硅酸铝;元素如碳和硫;天然的和合成的树脂如苯并呋喃树脂,聚氯乙烯和苯乙烯聚合物和共聚物;固体多氯苯酚;沥青;蜡如蜂蜡,石蜡。

合适的液体载体包括水;醇如异丙醇和乙醇;酮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丙基酮、环已基酮;醚;芳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石油馏分如煤油和矿物油;蔬菜油;蔬菜油酯化合物;氯代烃如四氯化碳、全氯乙烯和三氯乙烯。通常,这些液体的混合物也是合适的。

组合物通常加工成浓缩物的形式并以此用于运输,在施用之前由使用者将其稀释。少量的表面活性剂载体的存在有助于稀释过程。这样,按照本发明的组合物中至少有一种载体优选是表面活性剂。例如组合物可含有至少两种载体,其中至少一种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可以是乳化剂、分散剂或润湿剂;它可以是非离子的或离子的表面活性剂。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包括聚丙烯酸和木质素磺酸的钠盐或钙盐;分子中含至少1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或脂肪胺或酰胺与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的缩合物。甘醇、山梨醇、蔗糖或季戊四醇脂肪酸酯及这些酯与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的缩合物;脂肪醇或烷基苯酚如对辛基苯酚或对辛基甲苯酚与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的缩合物;这些缩合产物的硫酸盐和磺酸盐;在分子中至少含有10个碳原子的硫酸或磺酸酯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优选钠盐,例如硫酸月桂酸酯钠,硫酸仲烷基酯钠,磺化蓖麻油钠盐,磺酸烷基芳基酯钠,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

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实例是可湿性粉剂、粉剂、粒剂、水分散粒剂、水剂、水乳剂、水悬浮剂、乳油、可分散油悬浮剂、可乳化粉(粒)剂、气雾剂、烟雾剂和微乳剂。可湿性粉剂通常含25-75%重量活性成分,且通常除固体惰性载体之外,还含有3-10%重量的分散剂,且若需要可加入0-10%重量的稳定剂和/或其它添加剂如渗透剂或粘着剂。粉剂通常可为具有与可湿性粉剂相似的组成但没有分散剂的粉剂浓缩剂,再进一步用固体载体稀释,得到通常含0.5-10%重量活性组分的组合物。粒剂通常制备成具有10至100目(1.676-0.152mm)大小,且可用成团或注入技术制备。通常粒剂含0.5-75%重量的活性成分和0-10%重量添加剂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缓释改良剂。可乳化浓缩剂除溶剂外,当需要时通常含有共溶剂,1-50%W/V活性成分,2-20%W/V乳化剂和0-20%W/V其它添加剂如稳定剂、渗透剂和腐蚀抑制剂。悬浮浓缩剂通常含有10-75%重量的活性成分、0.5-15%重量的分散剂、0.1-10%重量的其它添加剂如消泡剂、腐蚀抑制剂、稳定剂、渗透剂和粘着剂。

水分散剂和乳剂,例如通过用水稀释按照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或浓缩物得到的组合物,也列入本发明范围。所说的乳剂可具有油包水或水包油两个类型。

通过在组合物中加入其它的一种或多种除草剂/杀虫杀螨剂,使其能比单独的通式I化合物具有更广谱的活性。此外,其它除草剂可对通式I化合物的除草/杀虫杀螨活性具有增效作用,也可将通式I化合物与其它除草剂/杀虫杀螨剂混用,混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范围很大,混剂中有效成分含量一般在1%-95%,较适宜的含量在5%-6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

合成实施例

实例1:化合物2的制备

向中间体3,6-二氯-2-吡啶甲酸0.38g(2mmol)中加入1,3-环己二酮0.22g(2mmol)和30ml乙腈,搅拌下加入DCC 0.51g(2.5mmol),室温下反应8h,然后加入三乙胺0.40g(4mmol)和两滴丙酮氰醇,继续室温下反应3h,过滤,滤液减压脱溶,残留物中加入10ml水和0.5g盐酸,乙酸乙酯萃取3次,水相用氢氧化钠调至中性,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脱溶,得化合物2,类白色固体0.35g。

1H-NMR(300MHz,内标TMS,溶剂CDCl3)δ(ppm):2.14(m,2H),2.46(t,2H),2.85(t,2H),8.05(d,1H),8.74(d,1H)。

实例2:化合物227的制备

向中间体4,6-二氟-2-吡啶甲酸0.32g(2mmol)中加入1,3-环己二酮0.22g(2mmol)和30ml乙腈,搅拌下加入DCC 0.51g(2.5mmol),室温下反应8h,然后加入三乙胺0.40g(4mmol)和两滴丙酮氰醇,继续室温下反应3h,过滤,滤液减压脱溶,残留物中加入10ml水和0.5g盐酸,乙酸乙酯萃取3次,水相用氢氧化钠调至中性,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脱溶,得化合物227,类白色固体0.30g。

1H-NMR(300MHz,内标TMS,溶剂CDCl3)δ(ppm):2.17(m,2H),2.43(t,2H),2.81(t,2H),7.46(dd,1H),8.08(dd,1H)。

通式(I)的其他化合物可以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

部分化合物核磁数据(1HNMR,300MHz,内标TMS,溶剂CDCl3)如下:

化合物1,类白色固体,δ(ppm):2.16(m,2H),2.48(t,2H),2.87(t,2H),7.86(d,1H),8.43(d,1H)。

化合物3,类白色固体,δ(ppm):2.15(m,2H),2.47(t,2H),2.85(t,2H),8.30-8.43(m,2H)。

化合物7,类白色固体,δ(ppm):2.16(m,2H),2.40(s,3H),2.48(t,2H),2.48(s,3H),2.87(t,2H),7.56(d,1H),8.04(d,1H)。

化合物43,类白色固体,δ(ppm):2.10(m,2H),2.46(t,2H),2.83(t,2H),7.41-8.43(m,8H)。

化合物228,类白色固体,2.12(m,2H),2.45(t,2H),2.79(t,2H),8.06(dd,1H),8.54(dd,1H)。

制剂实施例

配方中活性组分折百后计量加入,所有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实例3 30%含水悬浮液

将化合物1与应加水量的80%及十二烷基萘磺酸钠在球磨机中(1mm珠)中一起粉碎。半纤维素和环氧丙烷溶解在其余20%的水中,然后搅拌加入上述组分。

实例4 35%乳油

将亚磷酸溶解在环已酮中,然后加入化合物2和乙氧基化甘油三酸酯,得到透明的溶液。

实例5 40%悬浮剂

将化合物227及其他组分充分混合,由此得到的悬浮剂,用水稀释所得悬浮剂可得到任何所需浓度的稀释液。

实例6 60%可湿性粉剂

将化合物228、十二烷基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及高岭土(均为固体)混合在一起,在粉碎机中粉碎,直到颗粒达到标准。

生物活性测定

实例7室内除草活性测定

将定量的杂草种子分别播于直径为7cm的装有营养土的纸杯中,播后覆土1cm,镇压、淋水后在温室培养,出苗后间苗、定植(禾本科杂草10-20株/杯,阔叶杂草2-4株/杯),待禾本科杂草2-3叶期,阔叶杂草长至2-4真叶期,按试验设计剂量用履带式作物喷雾机(英国Engineer Research Ltd.设计生产)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喷雾压力1.95kg/cm2,喷液量50ml/m2,履带速度1.48km/h)。试验设3次重复。待药液自然风干后,置于温室内按常规方法管理,定期观察试材的生长发育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于处理后定期目测调查供试药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防除效果分级标准:0为无效,100%为将杂草完全杀死或严重抑制。

部分化合物及对照药剂对马唐、百日草、苘麻、鸭舌草、狗尾草、铁苋菜和稗草的活性数据见表3。

表3

实例8室内玉米、水稻安全性测定

将定量的玉米、水稻种子分别播于直径为7cm的装有营养土的纸杯中,播后覆土1cm,镇压、淋水后在温室培养,出苗后间苗、定植(1-2株/杯),待玉米、水稻生长到2-4叶期,按试验设计剂量用履带式作物喷雾机(英国EngineerResearch Ltd.设计生产)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喷雾压力1.95kg/cm2,喷液量50ml/m2,履带速度1.48km/h),试验设3次重复。待药液自然风干后,放于温室内按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玉米、水稻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目测调查供试药剂对玉米、水稻的安全性。安全性分级标准:0表示对作物无任何损伤,100%为将作物完全杀死或严重抑制,部分测试结果见表4。

表4

实例9:杀虫活性测定

用本发明化合物对几种昆虫进行了杀虫活性测定试验。测定的方法如下:

待测化合物用丙酮/甲醇(1∶1)的混合溶剂溶解后,用含有0.1%(wt)吐温80的水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以小菜蛾为靶标,采用airbrush喷雾法进行杀虫活性测定。

对于小菜蛾的测定:将甘蓝叶片用打孔器打成直径1cm的叶碟,airbrush喷雾处理的压力为10psi(约合0.7kg/cm2),每叶碟正反面喷雾,喷液量为0.5ml。阴干后每处理接入10头2龄试虫,每处理3次重复。处理后放入25℃、相对湿度60~70%观察室内培养,72小时后调查存活虫数,计算死亡率。

部分测试结果如下:

药液浓度为1000mg/L时,对粘虫、蚜虫致死率达到80%的化合物有1、2、7、43、227。

实例10:室内杀螨活性测定

用本发明化合物对朱砂叶螨的成螨、若螨进行室内活性测定试验。测定方法如下:

对成螨室内活性测定:化合物称量后用丙酮制成母液,按试验设计用含有0.1%吐温80的静置自来水稀释系列浓度。取两片真叶菜豆苗,接种朱砂叶螨成螨并调查基数后,用手持喷雾器(DeVilbiss Atomizer M163)喷雾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处理后置于标准观察室,72小时后调查存活螨数,计算死亡率。

对若螨室内活性测定:取两片真叶盆栽菜豆苗,然后将健康朱砂叶螨雌成螨10头接到叶片上,24小时后去除成螨,卵继续进行培养,7-10天后进入若螨期调查基数后进行喷雾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处理后置于标准观察室,72小时后调查存活螨数,计算死亡率。

部分测试结果如下:

药液浓度为1000mg/L时,对朱砂叶螨成螨、、若螨致死率达到80%的化合物有1、2、7、43、22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