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及培养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8559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及培养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菌株ES-89,同时还涉及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的培养方法,还涉及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的用途。



背景技术:

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我国川鄂湘黔山地、川西南山区、川滇藏南山地、秦巴山地等地区多有种植。黄连药用价值高,已报道在抗癌和降血糖等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随着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开发热度不断增加,尤其是日本对黄连解毒汤的深入研究和大量应用,我国黄连种植以及出口量逐年增加。近年来,病害问题是影响黄连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湖北省恩施市调查发现,黄连叶斑病(病原菌为耧斗菜茎点霉Phoma aquilegiicola)发生普遍,一般田块发病率在10~30%之间,发生严重时达到100%,严重影响黄连产量,给药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黄连叶斑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危害;另一方面病原菌对常用化学药剂的抗药性逐渐增强,使得防效不断下降。而生物防治因具有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安全等优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并已成为研究热点。我们前期从来自湖北恩施的黄连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有抗真菌活性的生防菌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防效,尤其是对黄连叶斑病防效最好。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几株伯克霍尔德氏属生防菌递交到美国环保署(EPA)相继登记作为生物农药使用,但在国内还未见伯克霍尔德氏菌防治黄连病害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能使黄连叶斑病菌菌丝发生畸变,且有效的抑制了菌丝生长,从而达到了大田中防治黄连叶斑病的目的。该菌株已于2016年11月23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分类命名:Burkholderia sp.ES-89;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6665;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的培养方法,通过该菌制备的生防菌剂含有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或含有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发酵液经过滤后得到的无菌滤液,所述的无菌滤液使用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发酵液经过离心取得的上清液再经过细菌过滤器过滤获得。方法易行,操作简便,且生产中没有用到有机溶剂,降低了生产过程中以及产品使用中的污染,也不会产生溶剂的中毒。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在制备治疗或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药物中的应用。该植物病原真菌为黄连叶斑病病原菌耧斗菜茎点霉(Phoma aquilegiicola),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通过以下方式获得:本发明所用微生物是在湖北省恩施州太山庙黄连GAP种植基地的黄连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对黄连叶斑病具有较强防治效果的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申请人将其命名为ES-89,该菌株已于2016年11月23日送交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内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存中心(CCTCC)保藏,其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6665。

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ES-89菌体的菌学特征: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在营养琼脂(NA)培养基上菌落为乳白色,边缘整齐,近圆形,表面光滑隆起,不透明,呈油状,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菌体培养物较粘稠。细胞椭圆形至圆形,0.5-0.6×1-2μm,革兰氏染色反应为红色,为革兰氏阴性细菌。

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的培养方法,其步骤如下:

A、将ES-89菌种1ml接种到100ml营养肉汤(NB)培养液中活化22-26h;

B、将步骤(A)中活化的ES-89菌种1ml接种到含有100ml营养肉汤(NB)培养液的250ml三角瓶中,26-30℃、160rpm、振荡培养46-50h;

C、将步骤(B)中摇培后获得的发酵液置于4℃条件下、8000rpm离心18-22min,细菌过滤器(0.22μm)过滤上层发酵液,得到无菌的发酵上清液;

D、用无菌水将菌体洗涤2-4次,制成其菌体悬液。将发酵液、发酵上清液、菌体悬液置于4℃条件下保存,备用;

所述的营养肉汤(NB)培养液组分和配方为:牛肉浸膏5g,蛋白胨10g,蔗糖10g,补充蒸馏水至1000ml,调pH至7.2-7.4,在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营养琼脂(NA)培养基组分及配方为:牛肉浸膏5g,蛋白胨10g,蔗糖10g,加入琼脂15-20g,补充蒸馏水至1000ml,调pH至7.2-7.4,在121℃高压蒸汽灭菌28-32min。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组分及配方为:土豆200g,葡萄糖20g,加入琼脂15-20g,补充蒸馏水至1000ml,自然pH,在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一种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该菌株含有其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制备的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菌株的保藏:将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菌体保存在25%的甘油中,-20℃冷冻保藏。

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植物病原真菌药物中的应用,包括利用该菌株作为主要成分制备成防治黄连叶斑病的药物,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特别适用于防治黄连叶斑病病原菌耧斗菜茎点霉的药物中的应用。其步骤是:

A、一种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与黄连叶斑病病原菌平板对峙试验;

B、一种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发酵产物对黄连叶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和菌丝结构的影响;

C、一种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发酵产物对黄连叶斑病室内离体防治效果的研究;

D、一种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发酵产物对黄连叶斑病盆栽防治效果的研究。

所述的植物病原真菌具体为黄连叶斑病菌(Phoma aquilegiicola)、葡萄溃疡病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岗梅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是从黄连根系土壤中分离到的生防菌株,对黄连叶斑病防效较好,而使用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的发酵产物处理黄连植株可达到环保、安全、高效的目的。

2、目前,还未见到黄连病害生物防治药剂的相关报道,本发明中的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可为黄连病害生防药剂生产提供菌株资源。

3、平板对峙实验中发现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对黄连叶斑病菌的抑菌带平均宽度达到1.9cm,平均抑菌率在68%以上;ES-89不同浓度发酵产物均能够抑制黄连叶斑病菌菌丝生长,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加强,在含10%(V/V)发酵上清液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上,其抑制百分率达到52%以上;当发酵上清液与PDA体积比在25%时,其抑制百分率已达到95%以上。

4、离体叶片试验表明,ES-89发酵液处理后,病斑平均大小为仅为0.32cm,相对于对照组的1.5-2.1cm病斑大小,其抑制率达到了80%以上。

5、盆栽防治实验表明,伯克霍尔德氏菌发酵液处理的黄连叶片病情较轻,其发病率仅为12.5%,平均病情指数为3.1,防治效果达到88%以上。

6、本发明使用的伯克霍尔德氏菌是一种防治黄连叶斑病效果很好的生防菌株,可用于植物病原菌的生物防治;具有绿色安全、环境兼容性好、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7、本发明利用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菌株的发酵液直接防治黄连叶斑病,生产以及适用都十分简单,生产中没有用到有机溶剂,降低了生产过程中以及产品使用中的污染,也不会产生溶剂的中毒,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的菌落形态。

图2为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的菌体显微形态。

图3为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的rDNA-ITS区扩增序列电泳图。

图4为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对黄连叶斑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和对照。

其中:图4A显示了ES-89在PDA培养基上对黄连叶斑病菌的拮抗作用,图4B是对照(未接种生防菌株ES-89)。

图5为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发酵产物对黄连叶斑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柱状图)。

图6为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发酵产物对黄连叶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其中:6A是对照,6B是发酵产物浓度为5%的抑制结果,6C是发酵产物浓度为15%的抑制结果,6D是发酵产物浓度为25%的抑制结果。

图7为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发酵产物对黄连叶斑病菌菌丝结构的影响40倍镜下的结果图。

其中:图7A、7B显示含有ES-89发酵产物的PDA培养基上黄连叶斑病菌菌丝的显微形态,图7C是对照(不含ES-89发酵产物的PDA培养基)。

图8为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发酵液对黄连叶斑病的抑制作用。

其中:8A是对照(未经ES-89发酵液处理,无菌水处理),8B、8C显示了ES-89发酵液对黄连叶斑病的抑制作用。

图9为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发酵液对黄连叶斑病的盆栽防效。其中:9A是阴性对照(未经ES-89发酵液处理,无菌水处理),9B是经ES-89发酵液处理的黄连发病情况,9C是阳性对照(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如未作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

实施例1: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的筛选

菌株的筛选:

(1)样品的采集:本实验土壤采自中国湖北省恩施州太山庙黄连GAP种植基地,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取样,取样的深度在黄连根际周围以及地下15或17或19或20cm,每点取样200或240或260或280或300g,然后将样品装入灭菌的封口袋中带回实验室进行细菌的筛选。

(2)样品悬液的制备:将采集到土样研磨(过80目筛)后取5g加入到盛有45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28℃摇床180rpm充分震荡20min,然后制成1:10(V/V)的土壤悬浮液。待土粒静置沉淀后,吸取1ml上清液,移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制成1:100(V/V)浓度的土壤悬液,以此类推,制成1:1000(V/V)、1:10000(V/V)等不同浓度悬液。

(3)细菌的分离:吸取10-4、10-5和10-6梯度的悬浮液各0.2ml在NA(牛肉浸膏5g,蛋白胨10g,蔗糖10g,加入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平板上均匀涂布,培养皿自然风干后在28℃下倒置培养,24h后开始挑取单菌落到新的NA平板上进行纯化培养,对全部分离到的待测菌株进行编号,然后对其拮抗活性进行筛选。

(4)生防菌株的筛选:采用传统的五点对峙平板培养法,检测上述分离到的各种待测菌株对黄连叶斑病菌的抑菌活性。用6mm打孔器切取25℃培养3天的病原菌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中心,同时在半径3cm的圆周上等距离接种4个待测菌株,对照为不接种待测菌株。在25℃下培养,逐日观察记录,并测量待测菌株与黄连叶斑病菌之间的抑菌带宽度,作为拮抗活性强弱的指标。经过上述筛选,得到一株对黄连叶斑病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菌株,编号为ES-89,保存备用。

实施例2: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的鉴定

菌株的鉴定:

申请人从中国湖北省恩施州太山庙黄连GAP种植基地黄连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对黄连叶斑病具有较强防治效果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申请人将其命名为ES-89。本发明的ES-89菌株的分离和鉴定方法,参照植物病理研究方法(方中达,1998)、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和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东秀珠和蔡妙英,2001)等专著中的试验方法。将ES-89菌株置于NA培养基于28℃过夜培养,采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TIANGEN)提取基因组DNA,采用扩增细菌通用引物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和1494R(5'-TACGGYTACCTTGTTACGAC TT-3')对其16S rDNA区进行扩增。

ES-89菌株形态鉴定结果:菌落特征如图1显示,在NA培养基上培养初期菌落形态光滑,乳白色,菌落不透明,培养48h后,菌落呈现淡黄色,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落变成油渍状,扩展过程中菌落边缘融合形成油状,半胶液体状;正反颜色相同,与培养基结合不牢固。显微镜检特征图2显示,ES-89菌株细胞椭圆形至圆形,0.5-0.6×1-2um;革兰氏染色反应为红色,为革兰氏阴性细菌。

测序获得1431bp大小的DNA片段(图3),序列在NCBI网站(http://www.ncbi.nlm.nih.gov)进行BLAST分析,可知其与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高度同源,同源性达到100%。该菌株已于2016年11月23日送交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内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存中心(CCTCC)保藏,其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6665。一种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该菌株含有其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平板对峙实验中发现伯克霍尔德氏菌对黄连叶斑病病原菌的平均抑菌率在68%以上;生防菌株不同浓度发酵产物均能够抑制黄连叶斑病菌菌丝生长,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加强,当在含25%(V/V)发酵上清液的PDA平板上,其抑制百分率已达到95%以上;盆栽防治实验表明,伯克霍尔德氏菌发酵液处理的黄连叶片病情较轻,其发病率仅为12.5%,平均病情指数为3.1,防治效果达到88%以上;因此伯克霍尔德氏菌是一株防治黄连叶斑病效果很好的生防菌株,可用于植物病原菌的生物防治。并且该菌株具有绿色安全、环境兼容性好、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3:

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培养方法,其步骤如下:

A、将ES-89菌种1ml接种到100ml NB培养液中活化22或23或24或25或26h;

B、将步骤(A)中活化的ES-89菌种1ml接种到含有100ml NB培养液的250ml三角瓶中,26或27或28或29或30℃、160rpm、振荡培养46或47或48或49或50h;

C、将步骤(B)中摇培后获得的发酵液置于4℃条件下、8000rpm离心18或19或20或21或22min,细菌过滤器(0.22um)过滤上层发酵液,得到无菌的发酵上清液;

D、用无菌水将菌体洗涤2或3或4次,制成其菌体悬液。将发酵上清、菌体悬液置于4℃条件下保存备用;

所述的营养肉汤(NB)培养液组分和配方为:牛肉浸膏5g,蛋白胨10g,蔗糖10g,补充蒸馏水至1000ml,调pH至7.2-7.4,在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营养琼脂(NA)培养基组分及配方为:牛肉浸膏5g,蛋白胨10g,蔗糖10g,加入琼脂15-20g,补充蒸馏水至1000ml,调pH至7.2-7.4,在121℃高压蒸汽灭菌28-32min。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组分及配方为:土豆200g,葡萄糖20g,加入琼脂15-20g,补充蒸馏水至1000ml,自然pH,在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本培养方法中所用菌株活化的时间为24h左右,采用振荡培养时,当菌株培养24h时其生长速率达到最大,活性最强;当菌株培养48h左右时,其生长数量达到峰值,因此此时得到的发酵液效果最好;4℃、8000rpm条件下离心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持细菌发酵液的活性,还可以更好的分离出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与菌株菌体,便于后续实验;通过本实验得到了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的无菌发酵上清液、菌体悬液以及发酵产物,可以更加直接的研究该菌株的发酵机理,进一步明确该菌株的拮抗作用是由发酵上清液中的抗性物质还是菌体中的抑菌物质所决定。

实施例4:ES-89菌株与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平板对峙试验

用接种环沾取少量ES-89菌株在PDA平板中间划线,用无菌水代替ES-89发酵液作对照,重复3次,放置超净工作台吹干。用内径6mm的打孔器打取已活化的黄连叶斑病菌(Phoma aquilegiicola)、葡萄溃疡病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岗梅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菌落边缘菌丝块,分别接种于菌株ES-89的两侧,菌丝块之间的间距为6mm。25℃培养5d后观察其拮抗作用的大小,并测量其抑菌带宽度。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半径-处理菌落半径)/对照菌落半径×100%,试验结果见图4和表1。

表1ES-89菌株与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平板对峙试验(5d,25℃)

对峙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对多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拮抗作用,尤其是对黄连叶斑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达到68%以上,因此ES-89为一株对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强抑制作用的菌株。

实施例5:

ES-89菌株发酵产物对黄连叶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和菌丝结构的影响

A、将ES-89菌种1ml接种到100ml NB培养液中活化24h,将活化的ES-89菌种1ml接种到含有100ml NB培养液的250ml三角瓶中,28℃,160rpm,振荡培养48h。摇培后成其发酵液,将发酵液置于4℃条件下,8000rpm离心20min,细菌过滤器(0.22um)过滤上层发酵液,得到无菌的发酵上清液。

B、将发酵上清液按1%、5%、10%、15%、20%、25%加入PDA中倒平板,每个平板上接直径为6mm的黄连叶斑病菌菌丝块,每个处理3次重复,3次平行试验,25℃培养,于5d后测量黄连叶斑病菌的菌落直径并记录相关数据,同时挑取菌丝显微镜下观察黄连叶斑病菌菌丝的形态变化。

C、ES-89发酵产物对黄连叶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表明(图5),ES-89菌株不同浓度发酵产物均能够抑制黄连叶斑病菌菌丝生长,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加强。在含1%、5%、10%、15%、20%、25%(V/V)发酵上清液的PDA平板上,与对照相比,其抑制百分率分别为8%、30%、52%、70%、88%、95%。各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D、5d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对照PDA培养基上病原菌菌丝生长旺盛,菌丝着色均匀,形成较致密的菌落,边缘较为整齐,分支较少;含ES-89发酵产物培养基中黄连叶斑病菌菌丝簇生,且分支较多,菌丝畸形,顶端膨大,菌丝体内细胞质分布不均匀(图6)。

实施例6:ES-89菌株对黄连叶斑病室内离体防治效果

A、选择大小一致、无病虫感染的健康黄连叶片,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经70%(V/V)酒精表面消毒30s,无菌水冲洗三次,晾干。

B、将ES-89菌种1ml接种到100mlNB中活化24h,将活化的ES-89菌种1ml接种到装有100ml NB的250ml三角瓶中,28℃,160rpm,振荡培养48h。摇培后得到其发酵产物,加入1%(V/V)吐温20。

C、取表面已被酒精消毒的健康的黄连叶片,放在铺有湿润吸水纸的瓷盘(35×50cm)中,将ES-89发酵产物均匀喷雾于黄连叶片,自然晾干,以无菌水喷施作为对照,每个处理设10个叶片,3次重复。然后将6mm黄连叶斑病病原菌菌菌丝块接种到各处理组的黄连叶片上,使用保鲜膜封口保湿,置于25℃恒温光照培养箱培养,48h后测量病斑大小。试验结果见图8和表2。

表2离体条件下ES-89菌株发酵液对黄连叶斑病抑制率(5d,25℃)

离体叶片试验中,对照组接种黄连叶斑病菌菌丝块,24h后开始出现小斑点,48h后便形成黑色病斑,之后发病部位开始腐烂,未发病部分呈萎蔫,病斑大小达到1.5-2.1cm的长度。ES-89发酵液处理组病斑平均大小为0.32cm,抑制率达到80.2%。说明ES-89菌株发酵产物对黄连叶斑病的扩展具有很强抑制作用。

实施例7:ES-89菌株对黄连叶斑病盆栽防效试验

从湖北省恩施州太山庙黄连GAP种植基地移栽健康黄连植株至(30cm×20cm)的塑料盆中。ES-89的无菌发酵上清液获得方法同实施例3;在PDA培养基上采用机械损伤菌丝法进行诱导产孢,待产孢后每皿加10ml无菌水,配成浓度为1×106个/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含1%吐温)。每株均匀喷施20ml的黄连叶斑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自然风干后喷洒等量的ES-89发酵液、10%(V/V)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无菌水。重复试验3次,25℃培养。试验处理5d后分别观察黄连的发病情况,调查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黄连叶斑病分级标准:

0级:叶片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片的25%

2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片的25%以上,50%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片50%以上,75%以下

4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片75%以上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应的发病级数/总叶数×最高发病级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组平均病情指数-处理组平均病情指数/对照组平均病情指数)×100%

表3ES-89菌株对黄连叶斑病盆栽防治效果(5d,25℃)

盆栽试验结果如图9、表3,接种黄连叶斑病菌24h后,对照组黄连叶片上出现一些小斑点,然后小斑点慢慢扩展为黑色病斑,接种5d后黑色病斑慢慢变成规则或不规则黑褐色大病斑,叶片背面呈现黄褐色。对照化学药剂10%苯醚甲环唑处理后黄连叶片发病率很低,相对于对照组,ES-89发酵液处理的黄连叶片病情较轻,48h后仅有少量病斑出现,且病斑较小、扩展速度慢发病率仅为12.5%,平均病情指数为3.1,防治效果达到88.5%。说明ES-89发酵液对黄连叶斑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

SEQUENCE LISTING

<110> 华中农业大学

<120> 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及培养方法和应用

<130> 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及培养方法和应用

<160> 1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1336

<212> DNA

<213> 伯克霍尔德氏菌ES-89

<400> 1

atacatcgga acatgtcctg tagtggggga tagcccggcg aaagccggat taataccgca 60

tacgatctac ggatgaaagc gggggacctt cgggcctcgc gctatagggt tggccgatgg 120

ctgattagct agttggtggg gtaaaggcct accaaggcga cgatcagtag ctggtctgag 180

aggacgacca gccacactgg gactgagaca cggcccagac tcctacggga ggcagcagtg 240

gggaattttg gacaatgggc gaaagcctga tccagcaatg ccgcgtgtgt gaagaaggcc 300

ttcgggttgta aagcacttt tgtccggaaa gaaatccttg gttctaatat aaccggggga 360

tgacggtacc ggaagaataa gcaccggcta actacgtgcc agcagccgcg gtaatacgta 420

gggtgcgagc gttaatcgga attactgggc gtaaagcgtg cgcaggcggt ttgctaagac 480

cgatgtgaaa tccccgggct caacctggga actgcattgg tgactggcag gctagagtat 540

ggcagagggg ggtagaattc cacgtgtagc agtgaaatgc gtagagatgt ggaggaatac 600

cgatggcgaa ggcagccccc tgggccaata ctgacgctca tgcacgaaag cgtggggagc 660

aaacaggatt agataccctg gtagtccacg ccctaaacga tgtcaactag ttgttgggga 720

ttcatttcct tagtaacgta gctaacgcgt gaagttgacc gcctggggag tacggtcgca 780

agattaaaac tcaaaggaat tgacggggac ccgcacaagc ggtggatgat gtggattaat 840

tcgatgcaac gcgaaaaacc ttacctaccc ttgacatggt cggaatcctg ctgagaggcg 900

ggagtgctcg aaagagaacc gatacacagg tgctgcatgg ctgtcgtcag ctcgtgtcgt 960

gagatgttgg gttaagtccc gcaacgagcg caacccttgt ccttagttgc tacgcaagag 1020

cactctaagg agactgccgg tgacaaaccg gaggaaggtg gggatgacgt caagtcctca 1080

tggcccttat gggtagggct tcacacgtca tacaatggtc ggaacagagg gttgccaacc 1140

cgcgaggggg agctaatccc agaaaaccga tcgtagtccg gattgcactc tgcaactcga 1200

gtgcatgaag ctggaatcgc tagtaatcgc ggatcagcat gccgcggtga atacgttccc 1260

gggtcttgta cacaccgccc gtcacaccat gggagtgggt tttaccagaa gtggctagtc 1320

taaccgcaag gaggac 133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