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1061阅读:10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原代细胞培养是细胞培养工作中最关键和最基础的环节。通常从组织中分离培养原代细胞的方法包括酶消化培养法和组织块培养法等。酶消化培养法主要用于对胰酶或胶原蛋白等酶类敏感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脐带和胎儿组织,能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游离的细胞,加入培养液终止消化后能够贴壁生长。但有些组织对各种酶类敏感性较差,例如皮肤、脂肪、肌肉等组织,不能在短时间内消化得到大量游离的细胞,而且酶消化法的操作困难、过程复杂。很难控制消化时间、若时间过短,细胞不易游出,若时间过长,会影响细胞活性。由于消化液较为黏稠,因此离心时不易分离出细胞,同时在消化胶原基质时,胶原酶对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并且,酶消化培养法需要保质期短、经济成本高的酶,不利于技术推广使用。

而组织块培养法过程简便易行,且经济成本低,能够短期内得到大量细胞,而且成功率较高。通常做法是将组织剪切成小块后,用巴士吸管将组织团块送入培养皿内,然后用弯头吸管将组织块在瓶壁上均匀摆置,每小块间距约0.5厘米左右,之后轻轻将培养皿翻转,让瓶底朝上等待十分钟,待组织小块贴附后,将培养瓶翻转平放,加入培养基,培养2周后细胞从组织中游离出来。如果组织块分布不均匀,给细胞游离出来的生长空间相差太大,容易造成有的组织块周围已经没有生长空间,造成细胞老化,而有的组织块还远远没贴满,达不到细胞传代的程度。

目前使用的弯头吸管的短臂将组织块摆放均匀时,短臂呈直线形,涂布成团的组织块时,将组织块“从点到面”成片铺开,没有留出组织块爬出细胞的生长的空间,需要将微小的组织块一一分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将组织块分布均匀。

微生物研究中,涂布棒是固体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但目前所用三角形涂布棒,只适用于涂布菌悬液这类流动性强、体积微小的液体,涂布时三角棒与培养皿之间的缝隙可以通过肉眼难以看见的微生物,但空隙无法通过固体的、巨大的组织块,因此组织块涂布无法使用三角形涂布棒。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涂布装置。可以快速高效、均匀、涂布组织块,提高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原代细胞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涂布装置,包括涂布器和手柄,所述涂布器和所述手柄可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可动连接为转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连接的可转动度数为0~360°。

作为优选,所述涂布器包括底部涂布部件和上部连接部件,所述涂步部件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手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包括短臂和长臂,所述短臂设置第一连轴孔,所述连接部件设置第二连轴孔,所述第一连轴孔与第二连轴孔通过连轴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于,所述短臂和长臂有夹角,所述夹角为100~150°。

作为优选,所述短臂和长臂有夹角,所述夹角为130°。

作为优选,所述涂布部件为锯齿状。

作为优选,所述涂布部件的锯齿间的空隙为不小于3mm。

作为优选,所述涂布部件的锯齿间的空隙为3~5m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涂布装置,包括涂布器和手柄,所述涂布器和所述手柄可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进行高温高压蒸汽灭菌重复使用的组织块涂布装置。

所述涂布装置可适用于组织块在培养瓶、培养皿上的涂布,应用时,涂布端可在同一平面内360°灵活旋转,在涂布组织的过程中便于使用者找到理想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高效、均匀、涂布组织块,提高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原代细胞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示涂布装置的主视图;

图2示涂布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涂布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装置是不锈钢材质,由涂布器和手柄组成。

在一些实例中,手柄的短臂与涂布器的上表面连接部件用连轴连接,涂布器上半部分中空,涂布器的上表面连接部件和手柄的短臂末端的中间有孔,使连轴可以从中穿过,把涂布部件和手柄短臂连接在一起,并且手柄的短臂可以绕着涂布部件上表面连接部件360°灵活旋转。在涂布组织时,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快速将成团的组织块分散成独立小块,而且不仅仅可以适用于手的移动操作空间大时,手握着涂布器在培养皿周围轻松涂布,还可以在手只能在瓶口处前后左右移动的情况下,短臂连接的涂布端可以在培养瓶底面灵活旋转,涂布培养瓶底面的各个角落。

在一些实例中,涂布器的底部涂布部件是锯齿状,锯齿厚3mm,锯齿与涂布面接触的边角和锯齿内部都经过圆滑处理,避免涂布过程中培养瓶或培养皿表面割出划痕,影响细胞的贴壁生长。

在一些实例中,手柄具有夹角,使涂布端的所在面与所述手柄的夹角100~150°的设计,优选130°,使得在涂布过程中,手柄与涂布器处于较佳的相对位置,便于涂布。

在一些实例中,手柄的短臂和长臂均呈长圆柱形,短臂前端有连轴孔,与连轴和涂布器的连轴孔配合。连轴与涂布器和手柄装配后,用螺丝帽固定连轴在涂布器的中空结构的末端,涂布器可沿着连轴灵活转动,便于使用者在涂布组织块的过程中,随着涂布区域的变化随时调整至所需要的涂布角度。

在一些实例中,涂布装置的使用方法:

培养皿涂布方法:手执涂布装置手柄,用涂布装置的涂布端,将适量成团的组织块拨到培养皿中心与培养皿边缘之间的中间区域,将涂布部件插入组织块并接触培养皿底,绕着培养皿的边缘涂布一周,可重复涂布操作,将组织块遍布培养皿近边缘的区域,使组织块呈半个同心圆状分布。由于锯齿空隙有6个,所以至少可以分布出6条不同半径的同心半圆,随后涂布器从最外层同心圆处的组织块经过培养皿正中涂布,通过这种十字交叉涂布方式使组织块遍布培养皿,并且组织块之间距离一致。

在一些实例中,培养瓶涂布方法:将适量成团的组织块放置于培养瓶底部离瓶口最远的区域,从瓶底到瓶口涂布,使组织块平行分布,随后旋转手柄,带动涂布部件,涂布与之前的组织块方向垂直,通过这种十字交叉涂布方式使组织块遍布培养瓶底,并且组织块之间距离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有两处:

涂布部件创新采用锯齿状底部,与现有的直线型涂布端不同,可使组织块可以在涂布的过程中留在原地;

涂布部件可沿着连轴灵活转动,既可用于培养皿涂布,又可用于培养瓶涂布。

重要的是,涂布端的锯齿状结构,不限于锯齿之间的空隙大小和锯齿的厚度。

在一些实例中,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涂布端呈锯齿状,锯齿之间的空隙约3mm,使长度小于3mm组织块可以在涂布的过程中留在原地,而5mm的锯齿给组织块游离出的细胞留下了5mm宽的生长空间,从而提高了组织块涂布的效率,并且组织块之间距离一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