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定量PCR离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218阅读:10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荧光定量PCR离心管。



背景技术:

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实时检测和靶基因浓度成比例关系的荧光信号强度,通过软件的数据处理得到靶基因浓度。这种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有很高的灵敏度,但是对操作要求很高,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PCR反应会造成离心管内压增高,特别容易冲开管盖,影响实验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荧光定量PCR离心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荧光定量PCR离心管,包括V型离心管,所述V型离心管的侧边设有向外凸起鼓包,所述鼓包的内腔与V型离心管的内腔通过一弹性隔膜隔离。

优选地,所述V型离心管包括一端开口的管体以及管盖,所述管盖通过一柔性连接件连接管体的开口侧边,所述管盖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穿刺部,所述管盖铰接一用于关闭或是打开穿刺部的上盖。

优选地,所述上盖为一端开口的桶体,所述桶体的桶沿可随上盖关闭穿刺部时插入管盖内。

优选地,所述桶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齿尖。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注胶口。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侧面设有注胶口。

优选地,所述管体包括上管以及与上管对接的下管,所述下管为中空的锥体且底部封闭,所述上管为中空的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开口外围设有凸环,所述管盖的外围设有与凸环匹配盖合的凸帽。

优选地,所述管体侧边从上至下设有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定量PCR离心管,在V型离心管的侧边设置向外凸起的鼓包,同时将鼓包的内腔与V型离心管的内腔通过弹性隔膜隔离,在PCR反应时,高温的液体所述造成的高内压可通过挤压弹性隔膜抵消,该种结构通过增加V型离心管内腔的体积来实时泄压,避免了管盖受内压冲击打开,提高了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荧光定量PCR离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V型离心管1,鼓包2,弹性隔膜隔离3,管体4,管盖5,柔性连接件6,穿刺部7,上盖8,桶沿9,注胶口10,凸环11,凸帽12,刻度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荧光定量PCR离心管,包括V型离心管1,所述V型离心管1的侧边设有向外凸起鼓包2,所述鼓包2的内腔与V型离心管1的内腔通过一弹性隔膜隔离3,该弹性隔膜隔离3受压可产生形变,在V型离心管1的内压升高时,其会向鼓包2的内腔方向发生形变,以使V型离心管1的内压降低。所述V型离心管1包括一端开口的管体4以及管盖5,所述管盖5通过一柔性连接件6连接管体4的开口侧边,所述柔性连接件6可避免管体4以及管盖5分离,所述管盖5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穿刺部7所述穿刺部7可采用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质,所述管盖5铰接一用于关闭或是打开穿刺部7的上盖8。所述上盖8为一端开口的桶体,所述桶体的桶沿9可随上盖关闭穿刺部7时插入管盖5内,由于桶沿9可插入穿刺部7内,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离心液经过穿刺孔渗出。所述管体4的底部设有注胶口10。所述管体4的侧面设有注胶口10。注胶口的设计可采用注胶提高管体4外围的光滑度,避免了工作人员所穿的塑料手套被划破。所述管体4包括上管以及与上管对接的下管,所述下管为中空的锥体且底部封闭,所述上管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管体4的开口外围设有凸环11,所述管盖5的外围设有与凸环11匹配盖合的凸帽12。所述管体4侧边从上至下设有刻度13。

综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荧光定量PCR离心管,在V型离心管的侧边设置向外凸起的鼓包,同时将鼓包的内腔与V型离心管的内腔通过弹性隔膜隔离,在PCR反应时,高温的液体所述造成的高内压可通过挤压弹性隔膜抵消,该种结构通过增加V型离心管内腔的体积来实时泄压,避免了管盖受内压冲击打开,提高了实验效率;同时,在管盖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穿刺部,即可通过注射的方式将离心液打入至离心管内,不仅避免了离心液的挥发,同时也防止了外部的污染物进入离心管内污染离心液,另外,在管盖的上部设置有可以关闭或是打开穿刺部的上盖,避免了离心液从穿刺后的管盖上渗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