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6883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
背景技术
:银杏叶提取物(GinkoBilobaExtract,GBE)是以银杏GinkgobilobaL.的叶为原料,采用适当的溶剂,提取的有效成分富集的一类产品,为浅黄棕色可流动性粉末,有本品固有的香气,味苦,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目前国际通用的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即标准银杏提取物(银杏总黄酮≥24%,萜内酯≥6%,银杏酸≤10ppm),由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率先制定。银杏叶提取物除具有显著的拮抗PAF受体外,还可以在抗炎、抗过敏、扩张血管、保护心脑血管、改善外周血液循环、降低血清胆固醇及辅助抗癌等方面发挥药效,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神经等系统疾病的防治和保健。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7-对香豆酰基山奈酚-3-O-α-L-鼠李糖-2″-β-D-葡萄糖苷(化合物1),其结构式为式一:以标准银杏叶提取物EGB50为原料,经水或有机溶剂或它们的混合溶剂提取。制备步骤如下:⑴将银杏叶提取物用溶剂溶解,过大孔树脂柱分离,不同梯度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40%-70%乙醇水之间的流分,浓缩、干燥,得提取物⑴;⑵将提取物⑴用溶剂溶解,过硅胶柱分离,二氯甲烷-甲醇不同比例洗脱,收集40∶1~20∶1之间的流分,浓缩、干燥,得黄酮类成分⑵;⑶将黄酮类成分⑵用溶剂溶解,过反相层析柱分离,以不同梯度的甲醇-水溶液洗脱,收集40∶1~20∶1之间的流分,通过TLC、HPLC、HPLCQ-TOFMS分析,综合文献数据库检索,H-NMR、C-NMR、HMBC谱鉴定其结构为:7-对香豆酰基山奈酚-3-O-α-L-鼠李糖-2″-β-D-葡萄糖苷,纯度97.08%。一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能用于制备抗心肌缺血、抗凝、抗缺氧和增强短期记忆力、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的组合物。一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所述药物通过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各种剂型。一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所述剂型为片剂、锭剂、丸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口服液、悬浮液、乳剂、注射剂、栓剂或贴剂。本发明的银杏黄酮类成分,具备与其他银杏黄酮类似抗氧化功效,具较好的抗心肌缺血、抗凝、抗缺氧和增强短期记忆力、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等药理作用。其化学结构稳定,溶解性好,可与医学上接受的药物辅料组成药物组合及其制剂。附图说明:图1:本发明所得化合物HPLC图2:NMR-H谱图3:NMR-C谱图4:HMBC谱图5:本发明所得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实施例1:本发明所得化合物的HPLC本发明所得化合物的HPLC条件如下:A.仪器:安捷伦1260HPLCB.HPLC的检测条件:紫外360nm条件下检测C.HPLC流动相:A相:0.1%甲酸-水B相:乙腈D.时间程序:E.流速:1ml/min本发明所得化合物的HPLC如图1。实施例2:本发明所得化合物的HPLCQ-TOFMSA:HPLC的检测条件:紫外360nm条件下检测B:HPLC流动相:A相:0.1%甲酸-水B相:乙腈C:时间程序:时间(min)A相/%B相/%0901010.00901020.00851525.00811930.00604035.00406040.00109045.00StandbyD:质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0~10min,10~10%B;10~20min,10~15B%;20~25min,15~19B%;25~30min,19~40%B;30~35min,40~60B%;35~40min,60~90B%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裂解电压120V;质量扫描范围为m/z100~1000,碰撞电压为15~30eV。本发明所得总黄酮HPLCQ-TOFMS:如图2实施例3NMR-H谱、NMR-C谱、HMBC谱NMR-H谱,见图2:1H-NMRDMSO-d6300KAV-300NMR-C谱,见图3:C13-NMRDMSO-d6300KAV-300HMBC谱,见图4。实施方式3:取标准银杏叶提取物10克,大孔树脂吸附,分别以不同梯度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40%-70%之间的流分,浓缩、干燥,得提取物⑴;⑵将提取物⑴用溶剂溶解,过硅胶柱分离,二氯甲烷-甲醇不同比例洗脱,收集40∶1~20∶1之间的流分,浓缩、干燥,得黄酮类成分⑵;⑶将黄酮类成分⑵用甲醇溶解,过反相层析柱分离,以不同梯度的甲醇-水溶液洗脱,收集40∶1~20∶1之间的流分,通过HPLC、HPLCQ-TOFMS分析,综合文献数据库检索,H-NMR、C-NMR、HMBC谱鉴定其结构为式一。HPLCQ-TOFMS负离子模式检测,分子量739.1886,出峰时间43min/50min。反相硅胶纯化至97%纯度,核磁确认结构。实施例4实验材料:黄嘌呤氧化酶(Sigma,USA),酶标仪(Thermofisher,美国),黄嘌呤(上海博蕴试剂公司),其他试剂购自上海沪试。实验方法:制备含有不含样品的磷酸盐缓冲溶液(75mM,pH7.4)的空白溶液。将含有100μL试验溶液(终浓度为0,15.6,31.25,62.5,125,250,500μM)和50μL0.08u/mL酶溶液的反应混合物加入96孔板中,避光室温孵育30分钟。加入50μL的0.48mM黄嘌呤起始反应,在290nm处用酶标仪,每隔15秒测量吸光度一次,测定0-300s内吸光度值。所有样品各4个重复,通过GraphPadPrismversion6.02软件计算统计分析和IC50值。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率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dA/dt(BLANK)-dA/dt(TEST)]/dA/dt(BLANK)*100实验结果:表1NMRspectraldataofcompound14(DMSO-d6,500MHz)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