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沥青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目前我国公路建设绝大部分使用石油沥青,我国石油沥青产量有限,难以满足国内公路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优质石油沥青供应不足,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数百万优质石油沥青。现代公路和道路发生许多变化,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货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普遍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要求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道路沥青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610921929.7;公开号:cn106380876a】。这种道路沥青,其特征在于,包括30~50份的石油沥青和50~70份的煤焦油沥青;还包括分别占石油沥青与煤沥青总量0.5%~5%和1%~3%的改性纤维及聚合物;所述改性纤维长度为1mm~10mm。
该专利中公开的道路沥青虽然价格低廉,但是,该道路沥青的成分较为简单,无法适应高低温环境,功能性差,因此,设计出一种道路沥青及其制作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道路沥青,该道路沥青具有使用性能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道路沥青,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石油沥青20-35份、煤焦油沥青40-55份、氧化锌0.2-0.5份、秸秆纤维3-5份和树脂1-2份。
采用以上成分,通过以石油沥青和煤焦油沥青为主要成分,又适当添加了氧化锌、秸秆纤维和树脂等,可使道路沥青能够承受高低温环境,使用性能好。
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如下:石油沥青28份、煤焦油沥青47份、氧化锌0.3份、秸秆纤维4份和树脂1份。
所述煤焦油沥青为中温煤沥青。
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道路沥青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道路沥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普通的切割机将秸秆进行切割,切割到长度为5-10mm;
b、将切割后的秸秆用溶液浸泡2-4h,干燥至秸秆含水量在40-60%;
c、将步骤b中的秸秆加入到打浆设备进行打散,打浆时间10-20min,得到浆液;
d、通过处理设备将浆液进行脱水、干燥和开松,得到秸秆纤维;
e、将石油沥青在温度180-200℃下加热熔化,再依次加入煤焦油沥青、氧化锌、秸秆纤维和树脂,提高加热温度至210-240℃,在1500-2500r/min的转速下,通过普通的分散机搅拌8-20min,得到道路沥青。
采用以上工艺,通过使用切割机、打浆设备、处理设备和分散剂实现了道路沥青的制作,且各步骤较为详细,大大减低的劳动强度,操作简便。
所述步骤c中的打浆设备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呈圆柱形的打浆桶,打浆桶上部具有放料口,打浆桶下部具有出浆口,打浆桶内设置有电加热管,底座上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和偏心盘相连,偏心盘上竖直设置有转轴,转轴上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转轴下端伸入到打浆桶内和搅拌桨相连。
打浆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物料从放料口加入到打浆桶内,通过动力机构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搅拌桨转动,同时,控制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偏心盘转动,偏心盘将转轴转动到所需位置,可在打浆桶不同位置进行物料的搅拌,打浆效果好。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第二电机固定在偏心盘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主动轮固定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轮固定在转轴上端,且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啮合。
当需要使转轴转动时,控制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可使转轴转动。
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撕扯装置,撕扯装置包括升降架、环形导轨、滑座、齿圈、驱动轮和第三电机,升降架设置在打浆桶内,升降架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相连,环形导轨固定在升降架上,滑座设置在环形导轨上,齿圈固定在滑座上,第三电机固定在升降架上,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驱动轮固定在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且驱动轮与齿圈相啮合,打浆桶内侧壁上具有若干凸出的撕扯部,齿圈上固定有若干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一推杆电机,第一推杆电机的推杆水平设置,第一推杆电机的推杆端部固定有能与撕扯部相接触的压紧板,压紧板的四个侧面上开设有导入槽;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辅助结构,辅助结构包括辅助盒、摆动杆、第二推杆电机和第四电机,第二推杆电机铰接在安装板上,第二推杆电机的推杆倾斜向下,第二推杆电机的推杆端部和摆动杆中部相铰接,摆动杆一端和安装板相铰接,摆动杆另一端和第四电机相连,辅助盒固定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上,辅助盒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当需要对物料进行撕扯时,控制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与齿圈逐渐啮合使齿圈转动,齿圈带动安装板转动,控制第一推杆电机的推杆带动压紧板向靠近撕扯部方向移动,随着压紧板的转动,压紧板将物料在撕扯部上不停撕扯,或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架上下移动,升降架使安装板上下移动,控制第一推杆电机的推杆带动压紧板向靠近撕扯部方向移动,随着压紧板的上下移动,压紧板将物料在撕扯部上不停撕扯;控制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辅助盒转动,辅助盒可捞起各个方向的物料,控制第二推杆电机的推杆带动摆动杆来回摆动,摆动杆带动辅助盒来回摆动,将辅助盒中的物料输送到压紧板处,辅助效果好。
所述安装板上还竖直固定有搅拌叶片。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搅拌叶片可配合搅拌桨一起使用,可对物料进行辅助搅拌。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架、导杆、导套和第三推杆电机,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导杆竖直固定在支架上,导套设置在导杆上,第三推杆电机固定在支架上,第三推杆电机的推杆竖直向上,第三推杆电机的推杆端部和导套相连,升降架通过连接杆固定在导套上。
当需要使升降架上下移动时,控制第三推杆电机的推杆带动导套沿着导杆上下移动,导套带动升降架上下移动,从而可使升降架上下移动。
所述导杆上还具有刻度线。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刻度线可快速获知升降架的位置。
所述步骤d中的处理设备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工作箱,工作箱一端为输入端,输入端处设置有输入带,工作箱另一端为输出端,输出端处设置有输出带,工作箱内还设置有弹送片,弹送片一端和输入带相临,弹送片另一端和输出带相临,弹送片上具有若干出水孔,底座上还具有能使弹送片上下移动的移动结构;工作箱内还设置有烘干机构,烘干机构包括移动板、第一气缸、气泵和电加热丝,第一气缸固定在工作箱内,且第一气缸位于输入端上方,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移动板固定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移动板上具有若干阻挡杆,且阻挡杆交叉分布,阻挡杆内部具有空腔,阻挡杆上部开设有若干与空腔相连通的出气孔,气泵固定在移动板上,气泵通过输气管和空腔相连通,电加热丝设置在输气管中。
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输入带将纤维浆液输送到弹送片上,液体从出水孔出中排出,通过移动结构带动弹送片向下移动,在弹送片的弹力作用下,将纤维向上弹起,控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带动阻挡杆移动使其位于弹送片正上方,纤维掉落在阻挡杆上,开启气泵,通过输气管将热风输送到空腔中,从出气孔输出对纤维烘干,重复上述步骤,通过输出带将处理好的纤维输出,处理方便。
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第二气缸、电磁铁、铁片和控制器,铁片固定在弹送片上,第二气缸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电磁铁固定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且电磁铁能与铁片相接触,第二气缸和电磁铁通过线路均与该控制器相连。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电磁铁将铁片吸住,控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电磁铁向下移动,电磁铁带动铁片向下移动,铁片使弹送片向下移动并产生变形。
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集料斗、输送管和输送泵,集料斗固定在工作台上,且集料斗靠近输出带,集料斗和输送管一端相连通,输送管另一端与存料机构相连,输送泵设置在输送管上。
采用以上结构,输出带将处理好的纤维输送到集料斗中,通过输送管将纤维输送到存料机构中进行存放。
所述存料机构包括支撑柱、转盘和转动杆,转动杆竖直设置在工作台上,转动杆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步进电机相连,转动杆上端和转盘相连,转盘上可拆卸设置有若干存料箱,存料箱上部具有取放口,且取放口靠近存料箱一侧,存料箱内固定有导向杆,导向杆上设置有若干导向套,导向套上固定有压板,压板将存料箱内部分隔成若干存料部,存料箱上还设置有能驱动导向套移动的驱动结构和能对导向套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支撑柱固定在工作台上,输送管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柱上,输送管另一端上固定有导料管,且导料管能位于取放口正上方;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弹簧、推块和第三气缸,弹簧一端固定在存料箱另一侧,弹簧另一端和推板相连,且推板能与压板相抵靠,第三气缸固定在存料箱一侧,第三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推块上端铰接在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端部,推块下端为推送部;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四气缸和限位板,第四气缸固定在存料箱上,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竖直设置,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限位板相连,且限位板能与导向套相抵靠。
当需要存料时,控制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存料箱转动,使其位于导料管正下方,输送管将纤维输送到储料箱的其中一个存料部中,当该存料部存入所需的纤维后,控制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推块向存料箱另一侧移动,推块带动相应的导向套向存料箱另一侧移动,导向套带动相应的压板向存料箱另一侧移动,控制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带动限位板上下移动,限位板将相应的导向套定位住,重复上述步骤,将纤维储存在各个存料部中。
所述工作箱内还设置有抖动机构,抖动机构包括第五气缸、定位板、振动电机和抖动板,定位板固定在工作箱内,且定位板位于弹送片下方,第五气缸固定在定位板上,第五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振动电机通过安装条固定在第五气缸的活塞杆端部,抖动板固定在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抖动板能与弹送片相接触。
采用以上结构,控制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使抖动板来回移动,同时,控制振动电机工作,振动电机使抖动板上下抖动,通过抖动板的作用,可使弹送片上的纤维浆液中的液体从出水孔出中快速排出,分离快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道路沥青及其制作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通过以石油沥青和煤焦油沥青为主要成分,又适当添加了氧化锌、秸秆纤维和树脂等,可使道路沥青能够承受高低温环境,使用性能好。
2、通过使用切割机、打浆设备、处理设备和分散剂实现了道路沥青的制作,且各步骤较为详细,大大减低的劳动强度,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打浆设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打浆设备中撕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打浆设备中辅助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处理设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处理设备中抖动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处理设备中存料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处理设备中存料箱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打浆桶;2a、撕扯部;3、电加热管;4、搅拌桨;5、转轴;6、第三推杆电机;7、导杆;8、导套;9、支架;11、连接杆;12、升降架;13、主动轮;14、第二电机;15、从动轮;16、偏心盘;17、第一电机;18、安装架;19、安装板;21、第一推杆电机;22、压紧板;23、第三电机;24、驱动轮;25、齿圈;26、搅拌叶片;27、滑座;28、环形导轨;29、第二推杆电机;31、摆动杆;32、第四电机;33、辅助盒;33a、通孔;34、工作台;35、控制器;36、输入带;37、工作箱;38、弹送片;38a、出水孔;41、第二气缸;42、电磁铁;43、铁片;44、输出带;45、输送泵;46、输送管;47、集料斗;48、第一气缸;49、阻挡杆;49a、出气孔;51、气泵;52、电加热丝;53、输气管;54、移动板;55、定位板;56、第五气缸;57、安装条;58、振动电机;59、抖动板;61、支撑柱;62、转盘;63、存料箱;63a、取放口;64、转动杆;65、步进电机;66、导料管;68、压板;69、推板;71、弹簧;72、导向套;73、导向杆;74、第四气缸;75、限位板;76、推块;77、第三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道路沥青,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石油沥青20-35份、煤焦油沥青40-55份、氧化锌0.2-0.5份、秸秆纤维3-5份和树脂1-2份。
采用该成分,通过以石油沥青和煤焦油沥青为主要成分,又适当添加了氧化锌、秸秆纤维和树脂等,可使道路沥青能够承受高低温环境,使用性能好。
各组份的重量份如下:石油沥青28份、煤焦油沥青47份、氧化锌0.3份、秸秆纤维4份和树脂1份。
煤焦油沥青为中温煤沥青。
树脂为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在本实施例中,树脂为环氧树脂。
本道路沥青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普通的切割机将秸秆进行切割,切割到长度为5-10mm;在本实施例中,切割到长度为7mm;
b、将切割后的秸秆用溶液浸泡2-4h,干燥至秸秆含水量在40-60%;在本实施例中,将切割后的秸秆用溶液浸泡3h,干燥至秸秆含水量在45%,溶液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的表面活性剂溶液;
c、将步骤b中的秸秆加入到打浆设备进行打散,打浆时间10-20min,得到浆液;在本实施例中,打浆时间15min;
d、通过处理设备将浆液进行脱水、干燥和开松,得到秸秆纤维;
e、将石油沥青在温度180-200℃下加热熔化,再依次加入煤焦油沥青、氧化锌、秸秆纤维和树脂,提高加热温度至210-240℃,在1500-2500r/min的转速下,通过普通的分散机搅拌8-20min,得到道路沥青;在本实施例中,将石油沥青在温度190℃下加热熔化,再依次加入煤焦油沥青、氧化锌、秸秆纤维和树脂,提高加热温度至220℃,在1800r/min的转速下,通过普通的分散机搅拌14min,得到道路沥青。
采用该工艺,通过使用切割机、打浆设备、处理设备和分散剂实现了道路沥青的制作,且各步骤较为详细,大大减低的劳动强度,操作简便。
如图1-图3所示,步骤c中的打浆设备包括底座1和固定在底座1上呈圆柱形的打浆桶2,打浆桶2上部具有放料口,打浆桶2下部具有出浆口,打浆桶2内设置有电加热管3,底座1上固定有安装架18,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安装架18;安装架18上固定有第一电机17,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18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第一电机17;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端部和偏心盘16相连,偏心盘16上竖直设置有转轴5,转轴5上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转轴5下端伸入到打浆桶2内和搅拌桨4相连。
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4、主动轮13和从动轮15,第二电机14固定在偏心盘16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1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偏心盘16上;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主动轮13固定在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上,从动轮15固定在转轴5上端,且主动轮13与从动轮15相啮合。
底座1上还设置有撕扯装置,撕扯装置包括升降架12、环形导轨28、滑座27、齿圈25、驱动轮24和第三电机23,升降架12设置在打浆桶2内,升降架12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相连,环形导轨28固定在升降架12上,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导轨2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升降架12上;滑座27设置在环形导轨28上,齿圈25固定在滑座27上,在本实施例中,齿圈2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滑座27上;第三电机23固定在升降架12上,第三电机23的输出轴竖直向上,驱动轮24固定在第三电机23的输出轴上,且驱动轮24与齿圈25相啮合,打浆桶2内侧壁上具有若干凸出的撕扯部2a,在本实施例中,撕扯部2a的数量为三百个;齿圈25上固定有若干安装板19,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9的数量为三块;安装板19上固定有第一推杆电机21,第一推杆电机21的推杆水平设置,第一推杆电机21的推杆端部固定有能与撕扯部2a相接触的压紧板22,压紧板22的四个侧面上开设有导入槽;安装板19上还设置有辅助结构,辅助结构包括辅助盒33、摆动杆31、第二推杆电机29和第四电机32,第二推杆电机29铰接在安装板19上,第二推杆电机29的推杆倾斜向下,第二推杆电机29的推杆端部和摆动杆31中部相铰接,摆动杆31一端和安装板19相铰接,摆动杆31另一端和第四电机32相连,辅助盒33固定第四电机32的输出轴上,辅助盒33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3a,在本实施例中,通孔33a的数量为二十个。
安装板19上还竖直固定有搅拌叶片26;采用该结构,通过搅拌叶片26可配合搅拌桨4一起使用,可对物料进行辅助搅拌。
升降机构包括支架9、导杆7、导套8和第三推杆电机6,支架9固定在底座1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架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1上;导杆7竖直固定在支架9上,导套8设置在导杆7上,第三推杆电机6固定在支架9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推杆电机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架9上;第三推杆电机6的推杆竖直向上,第三推杆电机6的推杆端部和导套8相连,升降架12通过连接杆11固定在导套8上。
导杆7上还具有刻度线;采用该结构,通过刻度线可快速获知升降架12的位置。
打浆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物料从放料口加入到打浆桶2内,控制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13转动,主动轮13带动从动轮15转动,从动轮15带动转轴5转动,转轴5带动搅拌桨4转动,同时,控制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带动偏心盘16转动,偏心盘16将转轴5转动到所需位置,可在打浆桶2不同位置进行物料的搅拌;当需要对物料进行撕扯时,控制第三电机23的输出轴带动驱动轮24转动,驱动轮24与齿圈25逐渐啮合使齿圈25转动,齿圈25带动安装板19转动,控制第一推杆电机21的推杆带动压紧板22向靠近撕扯部2a方向移动,随着压紧板22的转动,压紧板22将物料在撕扯部2a上不停撕扯,或控制第三推杆电机6的推杆带动导套8上下移动,导套8带动升降架12上下移动,升降架12使安装板19上下移动,控制第一推杆电机21的推杆带动压紧板22向靠近撕扯部2a方向移动,随着压紧板22的上下移动,压紧板22将物料在撕扯部2a上不停撕扯。
如图4-图7所示,步骤d中的处理设备包括工作台34,工作台34上固定有工作箱37,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34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工作箱37;工作箱37一端为输入端,输入端处设置有输入带36,工作箱37另一端为输出端,输出端处设置有输出带44,工作箱37内还设置有弹送片38,在本实施例中,弹送片38的材料为橡胶;弹送片38一端和输入带36相临,弹送片38另一端和输出带44相临,弹送片38上具有若干出水孔38a,在本实施例中,出水孔38a的数量为五十个;底座1上还具有能使弹送片38上下移动的移动结构;工作箱37内还设置有烘干机构,烘干机构包括移动板54、第一气缸48、气泵51和电加热丝52,第一气缸48固定在工作箱37内,且第一气缸48位于输入端上方,第一气缸48的活塞杆水平设置,移动板54固定在第一气缸48的活塞杆端部,移动板54上具有若干阻挡杆49,在本实施例中,阻挡杆49数量为二十根;且阻挡杆49交叉分布,阻挡杆49内部具有空腔,阻挡杆49上部开设有若干与空腔相连通的出气孔49a,在本实施例中,出气孔49a的数量为八个;气泵51固定在移动板54上,气泵51通过输气管53和空腔相连通,电加热丝52设置在输气管53中。
移动结构包括第二气缸41、电磁铁42、铁片43和控制器35,铁片43固定在弹送片38上,第二气缸41固定在工作台34上,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竖直向上,电磁铁42固定在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端部,且电磁铁42能与铁片43相接触,第二气缸41和电磁铁42通过线路均与该控制器35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5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单片机,单片机控制气缸和电磁铁的程序为现有,其程序不需要重新编辑。
工作台34上还设置有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集料斗47、输送管46和输送泵45,集料斗47固定在工作台34上,且集料斗47靠近输出带44,集料斗47和输送管46一端相连通,输送管46另一端与存料机构相连,输送泵45设置在输送管46上。
存料机构包括支撑柱61、转盘62和转动杆64,转动杆64竖直设置在工作台34上,转动杆64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步进电机65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步进电机65固定在工作台34上,转动杆64下端和步进电机65的输出轴相连;转动杆64上端和转盘62相连,转盘62上可拆卸设置有若干存料箱63,在本实施例中,存料箱63的数量为三个;存料箱63上部具有取放口63a,且取放口63a靠近存料箱63一侧,存料箱63内固定有导向杆73,导向杆73上设置有若干导向套72,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套72的数量为五个;导向套72上固定有压板68,在本实施例中,压板68的数量也为五块;压板68将存料箱63内部分隔成若干存料部,存料箱63上还设置有能驱动导向套72移动的驱动结构和能对导向套72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支撑柱61固定在工作台34上,输送管46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柱61上,输送管46另一端上固定有导料管66,且导料管66能位于取放口63a正上方;驱动结构包括弹簧71、推块76和第三气缸77,弹簧71一端固定在存料箱63另一侧,弹簧71另一端和推板69相连,且推板69能与压板68相抵靠,第三气缸77固定在存料箱63一侧,第三气缸77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推块76上端铰接在第三气缸77的活塞杆端部,推块76下端为推送部,第三气缸77的活塞杆上还固定有能对推块76进行限位的限位块;限位结构包括第四气缸74和限位板75,第四气缸74固定在存料箱63上,第四气缸74的活塞杆竖直设置,第四气缸74的活塞杆端部和限位板75相连,且限位板75能与导向套72相抵靠。
工作箱37内还设置有抖动机构,抖动机构包括第五气缸56、定位板55、振动电机58和抖动板59,定位板55固定在工作箱37内,且定位板55位于弹送片38下方,第五气缸56固定在定位板55上,第五气缸56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振动电机58通过安装条57固定在第五气缸56的活塞杆端部,抖动板59固定在振动电机58的输出轴上,且抖动板59能与弹送片38相接触。
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输入带36将纤维浆液输送到弹送片38上,控制第五气缸56的活塞杆使抖动板59来回移动,同时,控制振动电机58工作,振动电机58使抖动板59上下抖动,通过抖动板59的作用,使液体从出水孔38a出中排出,通过电磁铁42将铁片43吸住,控制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带动电磁铁42向下移动,电磁铁42带动铁片43向下移动,铁片43使弹送片38向下移动并产生变形,在弹送片38的弹力作用下,将纤维向上弹起,控制第一气缸48的活塞杆带动移动板54移动,移动板54带动阻挡杆49移动使其位于弹送片38正上方,纤维掉落在阻挡杆49上,开启气泵51,通过输气管53将热风输送到空腔中,从出气孔49a输出对纤维烘干,重复上述步骤,通过输出带44将处理好的纤维输出;控制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64转动,转动杆64带动转盘62转动,转盘62带动存料箱63转动,使其位于导料管66正下方,输出带44将处理好的纤维输送到集料斗47中,输送管46将纤维输送到储料箱的其中一个存料部中,当该存料部存入所需的纤维后,控制第三气缸77的活塞杆带动推块76向存料箱63另一侧移动,推块76带动相应的导向套72向存料箱63另一侧移动,导向套72带动相应的压板68向存料箱63另一侧移动,控制第四气缸74的活塞杆带动限位板75上下移动,限位板75将相应的导向套72定位住,重复上述步骤,将纤维储存在各个存料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