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共轭联烯结构的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4685阅读:11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含有共轭联烯结构片段的化合物及其用途,具体而言,涉及一类具有共轭联烯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或其盐、其药物组合物,以及其作为b细胞活化抑制剂,用于预防或治疗与b细胞活性异常相关的疾病的用途。



背景技术:

羰基共轭烯烃、羰基共轭炔烃的化学结构,可以与蛋白中半胱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残基形成共价键,在非可逆小分子药物的设计研发之中得到广泛应用。含有羰基共轭烯烃的小分子药物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下面的7个被批准上市销售的药物都含有羰基共轭烯烃片段。egfr激酶抑制剂阿法替尼(afatinib)和osimertinib都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btk激酶抑制剂依鲁替尼(ibrutinib)也含有羰基共轭烯烃片段,它被批准用于治疗淋巴癌。5-α-还原酶抑制剂度他雄胺(dutasteride)主要用于前列腺肿大、男性型脱发、脂溢性脱发、遗传性脱发,而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司提(finasteride)主要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这两个抑制剂也都含有羰基共轭烯烃片段。另外keap1-nrf2抑制剂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fumarate)早在2013年就被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此外,肾小管钠、氯离子再吸收的抑制剂依他尼酸(ethacrynicacid)是强效的利尿药。由此可见,具有羰基共轭烯烃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另外一方面,含有羰基共轭炔烃的小分子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也在研究之中,例如btk激酶抑制剂acp-196,其治疗癌症和自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已经在临床试验的后期阶段。综上所述,含有羰基共轭烯烃、羰基共轭炔烃生物等效基团的特定化合物,具有与蛋白非可逆结合的能力,因而具有治疗疾病的潜力,例如可开发用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癌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自免疫性疾病、前列腺良性增生、多发性硬化症,或开发成为利尿剂等。

wo2008039218a2、wo2008121742a2和wo2010009342a2公开了通式(a)表示的含有羰基共轭烯烃、羰基共轭炔烃的化合物:

通式(a)中,laa代表ch2,o,nh或s,ara表示取代或为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ya代表任选取代的基团,选自烷基、杂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和杂芳基,za代表co,oco,nhco,cs等,r7-a和r8-a独立地代表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4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4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杂环烷基,或者r7-a和r8-a结合在一起形成键,r6-a代表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4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4杂烷基、c1-c6烷氧基烷基、c1-c8烷基氨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等。

wo2008060301a2公开了通式(b)所表示的包括6-羟基嘌呤骨架的含有羰基共轭烯烃、羰基共轭炔烃的化合物:

通式(b)式中,q1b和q2b独立地选自cx1b、cx2b和氮,q3b表示氮或ch,x1b和x2b独立地选自氢、(c1-c6)烷基、氰基和卤素等,r1b选自氢和(c1-c6)烷基,yb表示0或者1~3的整数,r2b和r3b独立地选自氢和(c1-c6)烷基,r4b选自烷基,杂环、芳基和杂芳基等,r5b选自烷基、杂环基、取代的杂环基等。

wo2007142755a2公开了通式(c)所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c)中,xc选自氮和cr8c,r8c选自氢、卤素和取代、未取代的烷基等,q1c选自o,s等,zc选自氧、硫和ny5c,y5c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等,q2c、q3c和q4c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等,r2c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等,nc表示0、1、2、3或4。

wo2003037890a2公开了通式(d)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d)式中,r1d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等,r2d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等,yd选自o、c-no2和s的基团,zd表示选自

等的基团,其中ad、dd、ed和md各自独立地表示cr12d、n和n-氧化物,r12d表示选自氢、卤素、氨基、羟基、氰基等的基团,xd表示选自o、c-no2、s等的基团,r6d表示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等的基团;虚线表示的符号ad表示单键或双键的任一种,nd表示选自0、1和2的整数。

cn102918040b公开了通式(e)所代表的化合物:

通式(e)式中,le表示-o-、-s-、-so-、-so2-、-nh-、-c(o)-、-ch2-o-、-o-ch2-、-ch2-或-ch(oh)-,环1表示可以被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原子、c1-4烷基、c1-4烷氧基、氰基、c1-4卤代烷基、c1-4卤代烷氧基的1~5个取代基取代的4~7元环状基团,其中环1上的取代基为2个时,该取代基可与它们所结合的构成环1的原子一起形成4~7元环状基团,环2表示可被1~3个-k-r2取代的4~7元饱和杂环,me表示0、1或2,ne表示0、1、2、3或4,r1e表示卤素原子、c1-4烷基、c1-4烷氧基、c1-4卤代烷基或者c1-4卤代烷氧基。

wo2013010868a1公开了通式(f)所代表的化合物:

通式(f)中xf表示ch、o、n或者s,yf表示c(r6f)、n、o或者s,z是ch、n或者化学键,af表示ch或者n,b1f表示氮或(cr7f),b2f表示氮或(cr8f),b3f表示氮或(cr9f),b4f表示氮或(cr10f),r1f表示r11fc(o)、r12fs(o)、r13fso2或者任选被r14f取代的c1-6烷基,r2f表示h、c1-3烷基或者c3-7环烷基,r3f表示h、c1-6烷基或者c3-7环烷基,r2f和r3f可以与它们所连接的n和c原子一起形成任选被一个或多个氟原子、羟基、c1-3烷基、c1-3烷氧基或者氧代基团取代的c3-7杂环烷基,r4f表示h或者c1-3烷基,r5f表示h、卤素、氰基、c1-4烷基、c1-3烷氧基、c3-c6环烷基、任选被1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任一烷基,或者r5f表示c6-10芳基或c2-c6杂环烷基,r6f表示h或者c1-3烷基,或者r5f和r6f形成c3-7环烯基或c2-c6杂环烯基,它们任选各自任选被c1-3烷基或1个或多个卤素取代,r7f表示h、卤素和c1-3烷氧基,r8f表示h和c1-3烷基,或者r7f和r8f形成c6-10芳基或c1-9杂芳基,r9f和r10f分别表示h、卤素和c1-3烷氧基,r11f独立地选自c1-6烷基、c2-6烯基或者c2-6炔基,各烷基、烯基或炔基任选被选自羟基、c1-4烷基、c3-7环烷基、c1-4烷基氨基、双c1-4烷基氨基、c1-3烷氧基、c3-7环烷氧基、c6-10芳基、c3-7杂环烷基基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或者r11f表示c1-3烷基-c(o)-s-c1-3烷基或任选被选自卤素、氰基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的c1-5杂芳基,r12f和r13f独立地表示c2-6烯基或者c2-6炔基,二者任选被选自羟基、c1-4烷基、c3-7环烷基、c1-4烷基氨基、双c1-4烷基氨基、c1-3烷氧基、c3-7环烷氧基、c6-10芳基、c3-7杂环芳基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或者r12f和r13f独立地表示任选被选自卤素和氰基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的c1-5杂芳基,r14f独立地选自卤素、氰基、或任选被羟基、c1-4烷基、c3-7环烷基、c1-4烷基氨基、双c1-4烷基氨基、c1-3烷氧基、c3-7环烷氧基、c6-10芳基、c3-7杂芳基和c3-7杂环烷基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的c2-6烯基或c2-6炔基。

wo2014025976a1公开了通式(g)所代表的化合物:

通式(g)中,其中ag表示以下结构之一,

r1g表示n(r3g)2或h,cyg表示芳基或杂芳基,其各自被r2g取代且任选被卤素、卤代c1-4烷基、c1-4烷基和c1-4烷氧基取代,r2g选自任选被卤素、卤代c1-4烷基、c1-4烷基、r3g-s(o)mg-,氰基、-c(o)-n(r3g)2或c1-4烷氧基取代的lg-arg、c1-6烷基和c1-6烷氧基,lg表示选自化学键、o、>c(o)、-(ch2)ng-、-o-(ch2)ng-、-n(r3g)-、-n(r3g)-(ch2)ng-、-(ch2)ng-n(r3g)-、-c(o)-n(r3g)-、-c(o)-n(r3g)-(ch2)ng-、-n(r3g)-c(o)-n(r3g)-、-n(r3g)-c(o)-、-s(o)mg-n(r3g)-、-n(r3g)-s(o)mg-等的连接基团,arg表示碳环、杂环基或杂芳基,x1g表示选自化学键或者-(ch2)ng-的连接基团,yg表示任选含有0-1个环氮原子的c7-c10螺环、单环或双环含氮杂环、碳环、芳基,其各自被一个r4g取代,r4g表示下列基团之一:

ng表示1、2、3或4,mg表示0、1或2,r3g表示h或者c1-4烷基,r5g表示h、c1-4烷氧基、c1-4烷基、c1-4烷基c1-4烷氧基、-(ch2)ng-杂环和杂环,各杂环任选被卤素、羟基或r3g-s(o)mg-取代。

但是,对于含有共轭联烯结构片段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物学性质的研究还很少。共轭联烯与共轭烯烃、共轭炔烃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不同。因此,与含有共轭烯烃、或共轭炔烃结构片段的化合物不同,含有共轭联烯结构片段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物学性质不为人所知,各方面的性质都具有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开发一类具有共轭联烯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的发明人首次合成一类具有含有共轭联烯片段的化合物,并研究了这类化合物在肿瘤细胞株内的活性。结果首次发现,含有共轭联烯结构的化合物对于b细胞淋巴癌、乳腺癌、肝癌、肠癌、胃癌、肺癌和子宫颈癌等癌症细胞具有较好的致死效果,说明这一类含有共轭联烯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治疗相关癌症和自免疫疾病的潜力,至此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在通式(i)中:

w选自以下基团:优选选自

n为0、1或2;

m为0、1、2、3或4;

优选地,n+m不为0,更优选地,n+m为2、3或4;

l表示-o-、-co-nh-、-nh-co-、-o-ch2-、-co-nh-ch2-、-nr6-、-nr6-ch2-、-ch2-nr6-,-s-、-ch(oh)-或-ch2-;优选地,l表示-o-或-nh-co-;

r1表示c6-c12芳基或含有1-4个选自n、o、s的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二环杂芳基;所述芳基和杂芳基任选被1-6个选自卤素、氰基、羟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取代的c1-c4烷基、卤素取代的c1-c4烷氧基、氨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c1-c4烷基)、-nhco-(c1-c4烷基)、-nhco-(c1-c4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优选地,任选被1-2个选自卤素、羟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取代的c1-c4烷基、卤素取代的c1-c4烷氧基和氨基的取代基取代;所述芳基优选为苯基,所述杂芳基优选为吡啶基、苯并吡啶基或吲哚基;

r2、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c4烷基,所述c1-c4烷基任选被1-3个选自卤素、羟基、氨基、c1-c4烷氧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c1-c4烷基)、-nhco-(c1-c4烷基)、-nhco-(c1-c4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优选地,任选被1-3个选自卤素、羟基、氨基、c1-c4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优选地,r2、r3和r4都为氢;

或者r2和r3与连接它们的碳一起形成4-8元环,所述4-8元环任选含有1-3个选自n、o和s的杂原子,并且任选被1-3个选自卤素、羟基、氨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nh2、-nh-(c1-c4烷基)、-n(c1-c4烷基)(c1-c4烷基)的取代基取代;

b1、b2、b3和b4各自独立地表示n或者-c(r5),优选地,b1、b2、b3和b4中至多两个为n,更优选至多一个为n;

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氰基、羟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取代的c1-c4烷基、卤素取代的c1-c4烷氧基、氨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c1-c4烷基)、-nhco-(c1-c4烷基)和-nhco-(c1-c4烷氧基),优选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取代的c1-c4烷基、卤素取代的c1-c4烷氧基和氨基,或者两个相邻的r5和连接它们的碳原子一起形成苯环或含有1-2个选自n、o和s的杂原子的5-6元杂芳环;

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c1-c4烷基,优选选自氢、甲基和乙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式(i)的化合物为通式(i-1)的化合物:

其中,r1、r2、r3、r4、b1、b2、b3、b4、n、m、x和w的定义与通式(i)中相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式(i)的化合物为通式(i-2)的化合物:

其中,r1、r2、r3、r4、b1、b2、b3、b4、n、m、x和w的定义与通式(i)中相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式(i)的化合物为选自如下通式(i-3)至(i-7)的化合物:

其中,l和r1的定义与通式(i)中相同;

b2表示n或者-c(r5);

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氰基、羟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取代的c1-c4烷基、卤素取代的c1-c4烷氧基、氨基、-nh-(c1-c4烷基)、-n(c1-c4烷基)(c1-c4烷基)、-nhco-(c1-c4烷基)和-nhco-(c1-c4烷氧基),优选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素取代的c1-c4烷基、卤素取代的c1-c4烷氧基和氨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式(i)的化合物选自下列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上述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盐。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可以任选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辅料例如可以为粘合剂、填充剂(稀释剂)、崩解剂、混悬剂、助悬剂、缓(控)释剂、冻干保护剂、包衣剂、肠溶材料、润滑剂(助流剂、抗粘剂)、甜味剂、风味剂、增塑剂、遮光剂、增溶剂、保湿剂、溶剂、渗透压调节剂、着色剂、色素、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水溶性基质、脂溶性基质、油脂性基质、致孔剂、凝胶剂、防腐剂、缓冲剂、螯合剂、抗氧剂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为btk抑制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为b细胞活化抑制剂,尤其是b细胞生长抑制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为用于预防或治疗与b细胞活化,尤其是b细胞生长,以及btk相关的疾病的药物。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预防和/或治疗与活化b细胞,尤其是b细胞生长,和/或btk相关的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有需要的对象给与治疗有效量的上述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盐。所述对象优选为哺乳动物,例如人。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上述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盐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与活化b细胞,尤其是b细胞生长,和/或btk相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与活化b细胞和/或btk相关的疾病为变应性疾病、自免疫性疾病、炎形疾病、血栓栓塞疾病、或癌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癌症为非霍奇金淋巴癌、乳腺癌、肝癌、肠癌、胃癌、胰腺癌、肺癌和子宫颈癌。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上述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盐或者上述药物组合物,用于与活化b细胞,尤其是b细胞生长,和/或btk相关的疾病的预防和/或治疗。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中,卤素是指氟、氯、溴、碘。

本发明中,c1-c4烷基是指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的直链或者支链的c1-c4烷基。

本发明中,c1-c4烷氧基是指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等的直链或者支链的c1-4烷氧基。

本发明中,卤素取代的c1-c4烷基是指c1-c4烷基被1或2个以上的卤素原子取代而得到的基团,例如可举出氟甲基、氯甲基、溴甲基、碘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1-氟乙基、2-氟乙基、五氟乙基、1-氟丙基、2-氟丙基、3-氟丙基、1-氯丙基、2-氯丙基、3-氯丙基、1-氟丁基、2-氟丁基、3-氟丁基、4-氟丁基、4,4,4-三氟丁基、4-溴丁基等。

本发明中,卤素取代的c1-c4烷氧基是指c1-c4烷氧基被1或2个以上的卤素原子取代而得到的基团,例如可举出三氟甲氧基、三氯甲氧基、氯甲氧基、溴甲氧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二甲氧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二溴甲氧基、2-氟乙氧基、2,2,2-三氟乙甲氧基、2,2,2-三氯乙甲氧基、3-氯丙氧基、2-氟-3-氯丙氧基、1-氟丁氧基、2-氟丁氧基、3-氟丁氧基、3-氯丁氧基。

本发明中,c6-c12芳基是指6~12元芳香性碳环基团,例如可举出苯基、醌基、萘-1,4-二酮基、萘基、蒽基、菲基、薁基、苊基、芴基等。

本发明中,含有1-4个选自n、o、s的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二环杂芳基是指含有1~4个杂原子的芳香性5-7元单环杂环基和8-10元二环杂环基,例如,可举出吡咯基、呋喃基、咪唑基、吡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噻吩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噻唑基、异噻唑基、呋咱基、噁二唑基、噻二唑基、噻嗪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异呋喃基、异吲哚基、苯并[b]噻吩基、苯并[c]噻吩基、苯并咪唑基、嘌呤基、吲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异噁唑基、苯并噻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噌啉基等。

本发明中,所述任选含有1-3个选自n、o、s的杂原子的4-8元环是指4-8元饱和碳环或含有1-3个选自n、o、s的杂原子的4-8元饱和杂环,例如,可举出环丁烷环、环戊烷环、环己烷环、环庚烷环、环辛烷环、氧杂环丁烷环、四氢呋喃环、四氢吡喃环、氧杂环庚烷环、氧杂环辛烷环、吖啶环、吡咯烷环、哌啶环、氮杂环庚烷环、氮杂环辛烷环、四氢噻吩环、1,4-二氮杂环庚烷环、1,3-二氮杂环庚烷环、1,3-二氧环庚烷环、1,4-二氧环庚烷环、1,5-二氮杂环辛烷环、高吗啉环、1,5-氮氧杂环辛烷环等。

本发明中,所述含有1-2个选自n、o和s的杂原子的杂芳环是指含有1-2个选自n、o和s的杂原子的5-6元芳香性杂环,可举出吡咯环、呋喃环、咪唑环、吡唑环、吡啶环、嘧啶环、吡嗪环、哒嗪环、噻吩环、噁唑环、异噁唑环、噻唑环、异噻唑环等。

[异构体]

本发明中,只要没有特殊说明,本发明中的结构还包括所有的异构体。例如,烷基包括直链烷基和支链烷基。进而,双键、环、稠环中的几何异构体(e型、z型、顺式、反式)、由存在不对称碳原子等而产生的光学异构体(r和s型,α和β构型,对映体,非对映体)、具有旋光性的光学活性体(d、l、d、l型)、旋光异构体、它们的任意比例混合物、外消旋混合物均包括在本发明中。另外,本发明中,也包括所有的由互变异构体产生的异构体。

本发明中,只要没有特殊说明,符号含义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所熟悉的含义,例如表示化学键指向纸面前侧(β构型);表示化学键指向纸面后侧(α构型);“/”表示化学键可以指向前侧或后侧、或它们任意比例的α和β构型的混合。

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可通过公知的方法转化为相应的盐。盐优选为水溶性的。作为适当的盐,可列举出的碱金属(钾、钠等)的盐、碱土金属(钙、镁等)的盐、铵盐、药学上可接受的有机胺(四甲基氨、三乙胺、甲胺、环戊胺、卞胺、苯乙胺、哌啶、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赖氨酸、精氨酸、n-甲基-d-葡糖胺等)的盐、酸加成物盐(无机酸盐(盐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硝酸盐等)、有机酸盐(乙酸盐、三氟乙酸盐、乳酸盐、酒石酸盐、草酸盐、富马酸盐、马来酸盐、苯甲酸盐、柠檬酸盐、甲磺酸盐、乙磺酸盐、苯磺酸盐、甲苯磺酸盐、羟乙基磺酸盐、葡糖醛酸盐、葡糖酸盐等))等。

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及其盐也可以存在为其溶剂合物的形式。溶剂合物优选为低毒性且水溶性的。作为适当的溶剂合物,例如可列举出水、醇类(比如乙醇)等的溶剂的溶剂合物,并可能存在多种晶型。

另外,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及其盐也可以存在为其前药的形式。前药是指能够在生物体内通过酶和/或胃酸等的反应发生,由此转化成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作为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前药,可举出在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羟基被酰化、烷基化、磷酰化、硼酰化的化合物(例如,本发明的化合物的羟基被乙酰化、棕榈酰化、丙酰化、新戊酰化、琥珀酰化、富马酰化、丙氨酰化、二甲氨基羰基化的化合物等);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羧基被酯化、酰氨化的化合物(例如,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羧基被乙基酯化、异丙基酯化、苯基酯化、羟甲基酯化、二甲氨基甲基酯化、新戊酰氧基甲基酯化、乙氧羰基氧基乙基酯化、肽酯化、(5-甲基-2-氧代-1,3-二氧杂环戊基)甲基酯化、环己氧基羰基乙基酯化、甲酰氨化的化合物等);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公知的方法制备。另外,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前药可以为水合物和非水合物的任一种。另外,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前药,也可以如“广川书店,1990年刊,《医药品的开发》,第7卷,《分子设计》,第163-198页”中所描述的那样,在生理条件下变为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

进而,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也可以是同位素(例如、氘、氚、11c、13c、14c、13n、15n、15o、18o35s、18f、36cl、123i、125i)等标记的化合物。

上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及其盐的异构体(包括光学异构体、旋光异构体、互变异构体以及它们的任意比例混合物)、溶剂合物和前药作为等同替代方式均包括在本发明中。本发明中的光学异构体不仅包括100%纯度的化合物,也可以包括小于50%的其它光学异构体。

[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如下方法之一制备。方法一:化合物a1可以通过中间体a2和中间体a3的缩合反应制得,如反应式1所示。缩合反应条件可以为angew.chem.int.ed.2014,53,7491-7494中报道的合成条件。基于上述反应条件做出的改造和优化以后的反应条件,也可以作为经a2和a3的缩合制备a1的反应条件。

反应式1

在反应式1中,l、r1、r2、b1、b2、b3、b4、n、m和w的定义与通式(i)中相同,r3和r4都为氢。

方法二:化合物a1可以通过中间体a2和中间体b1通过缩合反应制得,如反应式2所示。缩合反应条件可为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2002,67,6575-6578中报道的合成条件。基于上述反应条件做出的改造和优化以后的反应条件,也可以作为a2和b1的缩合制备a1的反应条件。

反应式2

在反应式2中,l、r1、r2、r3、r4、b1、b2、b3、b4、n、m和w的定义与通式(i)中相同。

方法三:化合物a1可以通过中间体a2、中间体b2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例如四(三苯基磷)钯)]作用下的偶联反应制得。所述偶联反应条件可以为organicletters,2009,vol.11,no.13,2900-2903;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2002,67,6575-6578中报道的反应条件。基于上述反应条件做出的改造和优化以后的反应条件,也可以作为制备a1的反应条件。

反应式3

在反应式3中,l、r1、r2、r3、r4、b1、b2、b3、b4、n、m和w的定义与通式(i)中相同。

方法四:化合物a1可以如下合成,如反应式4所示:

(1)在碱的作用下,a1与氯乙酰氯反应,可以得到b3;

(2)b3与三苯基磷反应,可以得到b4;

(3)b4在碱的作用下,可以生成wittig试剂b5;

(6)b5与酰氯b6反应可以得到a1。

以上各步的反应条件可以为tetrahedronletters56(2015)3281-3284中报道的反应条件。其中碱可选自有机碱和无机碱,例如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n-甲基吗啡啉、乙醇钠、

甲醇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二异丙基氨基锂、丁基锂等。基于上述反应条件做出的改造和优化以后的反应条件,也可以作为制备a1的反应条件。

反应式4

在反应式4中,l、r1、r2、r3、r4、b1、b2、b3、b4、n、m和w的定义与通式(i)中相同。

本发明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a2可以为市售产品,或者采用或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合成,例如,其合成可以为以下几种方法之一。

方法一:中间体a2如下合成,如反应式5所示:

(1)将硼酸a5或者硼酸酯a6和溴代物a7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可以得到中间体a4;suzuki偶联反应的条件可以为chemicalreviews1995,95(7):2457–2483和org.processres.dev.2011,15,1018–1026中公开的反应条件,基于上述反应条件做出的改造和优化以后的反应条件,也可以作为制备a2的反应条件;

(2)进行脱保护反应,除去a4含有的cbz保护基得到中间体a2。例如,可以采用protectivegrupsinorganicsynthesis,wiley,newyork,1999中记载的脱保护的方法,也可以在文献方法基础之上进行适当修改和优化。

反应式5

在反应式5中,r1、l、b1、b2、b3、b4、n、m和w的定义与通式(i)中相同。

方法二:中间体a2可以通过以下路线制备,如反应式6所示:

(1)将中间体a10和化合物a9通过mitsunobu反应连接,可以得到中间体a8;mitsunobu反应可以采用strategicapplicationsofnamedreactionsinorganicsynthesis,2005,elsevierinc出版社和acsmed.chem.lett.2016,7,198-203中所报道的方法,也可以在文献方法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修改和优化;

(2)进行脱保护反应,除去a8的boc基团,可以得到a2。上述脱保护反应的方法可以采用protectivegrupsinorganicsynthesis,wiley,newyork,1999中记载的脱保护基团的方法,也可以在文献方法基础之上进行适当修改和优化。

反应式6

在反应式6中,r1、l、b1、b2、b3、b4、n、m和w的定义与通式(i)中相同。

中间体a5和a6可以为市售产品,或者采用或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合成,例如,其可以通过以下路线合成,如反应式7所示:利用正丁基锂将卤代芳烃a11转金属化,再与硼酸三异丙酯反应,酸化可得到硼酸a5;或者将卤代芳环、芳基醇的三氟甲基磺酸酯a12与双联频哪醇硼酸酯在钯催化剂催化条件下偶联,可以得到频哪醇硼酸酯a6。上述硼酸a5和硼酸酯a6的合成方法可以采用j.org.chem.2002,67,5394-5397和j.org.chem.1995,60,7508-7510中公开的方法,也可以在文献方法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修改和优化。

反应式7

在反应式7中,r1、l、b1、b2、b3和b4的定义与通式(i)中相同,x为br、i或otf。

中间体a7可以为市售产品,或者采用或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合成,例如,其可以通过以下路线合成,如反应式8所示:

(1)将2-(3-氯吡嗪基)甲胺和化合物c1(n-cbz保护的α-氨基酸、β-氨基酸或者γ-氨基酸)缩合得到酰胺c2;

(2)酰胺c2在三氯氧磷(pocl3)和其他试剂作用下可以脱水环合得到环合产物c3;

(3)环合产物c3通过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溴代得到溴代产物c4;

(4)溴代产物c4被氨水氨解可以得到化合物c5,其为代表性的a7结构的一部分。

上述酰胺缩合、环合、溴代和氨解等反应可以采用comprehensiveorganictransformations:aguidetofunctionalgrouppreparations,第2版(richardc.larock,johnwiley&sonsinc,1999)中所述的方法,或者通过适当改良、组合使用实例所示的方法来制备。合成路线还可以采用专利wo2013/010868中的反应条件,也可以在文献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和优化。

反应式8

在反应式8中,n、m和w的定义与通式(i)中相同。

中间体a10可以为市售产品,或者采用或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合成,例如,其可以通过以下路线合成,如反应式9所示:将硼酸a5、或者硼酸酯a6和a13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可以得到中间体a10。suzuki偶联反应可以采用chemicalreviews1995,95(7):2457–2483以及比如org.processres.dev.2011,15,1018–1026等文献中公开的方法,也可以在文献基础之上进行适当修改和优化。

反应式9

在反应式9中,r1、l、b1、b2、b3、b4和w的定义与通式(i)中相同,x为br、i或otf。

a13为卤代或三氟甲基磺酸酯取代的芳环化合物,这些芳环为5-6元单环杂环或8-10稠环杂环化合物。a13可以为市售产品,或者采用或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合成,例如,其合成可以参照comprehensiveheterocyclicchemistryiii。editors-in-chief:alanr.katritzky,christophera.ramsden,ericf.v.scriven,andrichardj.k.taylor,elsevierltd.出版社,2008中报道的方法和该文献中所引文献中的合成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依鲁替尼和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化合物4在b细胞淋巴癌raji细胞株内测得的细胞活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描述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化合物的通用纯化制备色谱条件:纯化所用仪器为岛津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用hplc代表,型号是lc-20ar),制备柱为型号为sunfireprepc18obrtm5um。hplc工作所用流动相为水(0.1%三氟醋酸)和乙腈(0.1%三氟醋酸),流动相梯度为每一分钟乙腈比例增加1%。纯化时候,起始的乙腈比例依据化合物性质作相应变化。

1hnmr代表核磁共振仪测得氢原子信号图谱氢谱。1hnmr后面紧跟的括号内,cdcl3代表溶解样品溶剂是氘代氯仿,meod-d4代表溶解样品溶剂是四氘代甲醇,dmso-d6代表溶解样品溶剂是六氘代二甲亚砜。400mhz,代表测试所使用核磁共振仪采用的电磁波频率。

esi-ms代表质谱仪器所使用的探头是电喷雾离子化(esi)模式。[m+h]+=后面的数字为物质离子化后质荷比的理论值。

比旋光是通过rudolphautopolvi旋光仪测定,旋光仪型号为ins-qc-76。

ch2cl2代表二氯甲烷,meoh代表甲醇,cbz代表苄氧羰基保护基,boc代表叔丁氧羰基保护基。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化合物名称,一般根据iupac命名法来命名,也有根据俗称命名的。

制备实施例1硼酸、硼酸酯的合成:

方法一:合成n-(2-吡啶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基)-苯甲酰胺(c007)

步骤一,合成对溴苯甲酰氯:在250ml玻璃烧瓶中,加入对溴苯甲酸(3g,15mmol),n,n-二甲基甲酰胺(dmf,0.4ml)和二氯甲烷(ch2cl2,50ml)。反应液用冰水浴冷却至零度,加入二氯亚砜(socl2,1.32ml,18mmol)。反应升温至室温,搅拌过夜。用旋转蒸发蒸发至干,所得粗产品用甲苯(30ml×2)共蒸发纯化,得无色液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步骤二,合成n-(2-吡啶基)对溴苯甲酰胺(c004):将上一步反应所得全部无色液体放入250ml玻璃烧瓶中,溶于干燥四氢呋喃(thf,20ml)。将此溶液转入一个盛有4-n,n-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0.183g,1.5mmol),2-氨基吡啶(1.41g,15mmol),二异丙基乙基胺(diea,3.2ml,18mmol)和干燥四氢呋喃(30ml)的250ml烧瓶中。加热混合溶液至50℃,搅拌过夜。利用旋转蒸发蒸除四氢呋喃,残余物溶于乙酸乙酯(300ml)。有机相用盐酸溶液(0.2n,100ml)萃取两次,再用氢氧化钠水溶液(0.2n,100ml)萃取两次。最后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得到目标化合物c004,为固体(2.67g)。产品未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1hnmr(cdcl3,400mhz):8.37(d,j=8.40hz,1h),8.30-8.26(m,1h),7.81(d,j=8.40hz,2h),7.80-7.72(m,1h),7.64(d,j=8.40hz,2h),7.21-7.06(m,1h).esi-ms理论计算值c12h1079brn2o[m+h]+=277.0;实验测得:277.0。

步骤三:合成n-(2-吡啶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基)苯甲酰胺(c007):在250ml玻璃烧瓶中,加入c004(960mg,3mmol),双联频哪醇硼酸酯(1.5g,6.0mmol),醋酸钾(koac,1.2g,12mmol)和干燥1,4-二氧六环(20ml)。反应溶液除氧气,再加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210mg,0.3mmol),并再次除氧气。加热反应溶液至90℃,搅拌过夜。加水50ml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50ml)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07为固体(925mg)。

1hnmr(cdcl3,400mhz):8.86(s,br,1h),8.42(d,j=8.39hz,1h),8.29(d,j=4.62hz,1h),7.93(s,4h),7.81-7.74(m,1h),7.09(dd,j=6.78,5.37hz,1h),1.37(s,12h)。esi-ms理论计算值c18h22bn2o3[m+h]+=325.2;实验测得:325.3。

方法二:合成n-(2-(4-三氟甲基)吡啶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基)-苯甲酰胺(c012)

步骤一,合成对溴苯甲酰氯:在250ml玻璃烧瓶中,加入对溴苯甲酸(3g,15mmol),n,n-二甲基甲酰胺(0.4ml)和二氯甲烷(50ml)。反应液用冰水浴冷却至零度,加入二氯亚砜(1.32ml,18mmol)。反应升温至室温,搅拌过夜。用旋转蒸发蒸发至干,所得粗产品用甲苯(30ml×2)共蒸发纯化,得无色液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步骤二,合成n-(2-(4-三氟甲基)吡啶基)对溴苯甲酰胺(c009):将上一步反应所得全部无色液体放入250ml玻璃烧瓶中,溶于干燥四氢呋喃(20ml)。将此溶液转入一个盛有4-n,n-二甲基氨基吡啶(0.183g,1.5mmol),2-氨基-4-三氟甲基吡啶(1.41g,15mmol),二异丙基乙基胺(3.2ml,18mmol)和干燥四氢呋喃(30ml)的250ml烧瓶中。加热混合溶液至50℃,搅拌过夜。利用旋转蒸发蒸除四氢呋喃,溶于乙酸乙酯(300ml)。有机相用盐酸溶液(0.2n,100ml)萃取两次,再用氢氧化钠水溶液(0.2n,100ml)萃取两次。最后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得到目标化合物c009为固体(3.93g)。产品未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1hnmr(cdcl3,400mhz):8.99(s,1h),8.67(s,1h),8.39(d,j=5.00hz,1h),7.80(d,j=8.35hz,2h),7.64(d,j=8.35hz,2h),7.29(d,j=4.75hz,1h)。esi-ms理论计算值c13h979brf3n2o[m+h]+=345.0;实验测得:345.1。

步骤三,合成n-(2-(4-三氟甲基)吡啶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基)苯甲酰胺(c012):在250ml玻璃烧瓶中,加入c009(1.70g,5mmol),双联频哪醇硼酸酯(2.54g,10.0mmol),醋酸钾(2.0g,20mmol)和干燥1,4-二氧六环(30ml)。反应溶液除氧气,再加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350mg,0.5mmol),并再次除氧气。加热反应溶液至90℃,搅拌过夜。加水50ml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50ml)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12,为粘稠液体(1.65g),放置-20℃冰箱,逐渐固化。

1hnmr(cdcl3,400mhz):9.00-8.90(br,1h),8.73(s,1h),8.47(d,j=5.08hz,1h),8.00-7.90(m,2h),7.31(d,j=5.08hz,1h),1.37(s,12h)。esi-ms理论计算值c19h21bf3n2o3[m+h]+=393.2;实验测得:393.3。

方法三:合成n-(2-(4-三氟甲基)吡啶基)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基)苯甲酰胺(c019)

步骤一,合成2-氟-4-溴苯甲酰氯:在250ml玻璃烧瓶中,加入2-氟-4溴苯甲酸(3.28g,15mmol),n,n-二甲基甲酰胺(0.4ml)和二氯甲烷(50ml)。反应液用冰水浴冷却至零度,加入二氯亚砜(1.32ml,18mmol)。反应升温至室温,搅拌过夜。用旋转蒸发蒸发至干,所得粗产品用甲苯(30ml×2)共蒸发纯化,得无色液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步骤二,合成n-(2-(4-三氟甲基)吡啶基)2-氟-4-溴苯甲酰胺(c016):将上一步反应所得全部无色液体放入250ml玻璃烧瓶中,溶于干燥四氢呋喃(20ml)。将此溶液转入一个盛有4-n,n-二甲基氨基吡啶(0.183g,1.5mmol),2-氨基-4-三氟甲基吡啶(2.43g,15mmol),二异丙基乙基胺(3.2ml,18mmol)和干燥四氢呋喃(30ml)的250ml烧瓶中。加热混合溶液至50℃,搅拌过夜。利用旋转蒸发蒸除四氢呋喃,溶于乙酸乙酯(300ml)。有机相用盐酸溶液(0.2n,100ml)萃取两次,再用氢氧化钠水溶液(0.2n,100ml)萃取两次。最后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得到目标化合物c016,为固体(3.51g)。产品未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1hnmr(cdcl3,400mhz):9.20-9.10(br,1h),8.67(s,1h),8.51(d,j=5.10hz,1h),8.06(t,j=8.39hz,1h),7.51(d,j=8.45hz,1h),7.44(d,j=11.56hz,1h),7.33(d,j=5.01hz,1h)。esi-ms理论计算值c13h879brf4n2o[m+h]+=363.0;实验测得:363.1。

步骤三,n-(2-(4-三氟甲基)吡啶基)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基)苯甲酰胺(c019):在250ml玻璃烧瓶中,加入c016(1.81g,5mmol),双联频哪醇硼酸酯(2.54g,10.0mmol),醋酸钾(2.0g,20mmol)和干燥1,4-二氧六环(30ml)。反应溶液除氧气,再加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350mg,0.5mmol),并再次除氧气。加热反应溶液至90℃,搅拌过夜。加水50ml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50ml)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19,为固体(2.46g)。

1hnmr(cdcl3,400mhz):9.40-9.22(br,1h),8.70(s,1h),8.56-8.40(m,1h),8.14(t,j=6.76hz,1h),7.74(d,j=7.30hz1h),7.63(d,j=12.34hz,1h),7.36-7.22(m,1h),1.36(s,12h)。esi-ms理论计算值c19h20bf4n2o3[m+h]+=411.2;实验测得:444.3。

方法四:合成2-(4-苯氧基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4,4,5,5-tetramethyl-2-(4-phenoxy-phenyl)-[1,3,2]dioxaborolane,a)

将4-溴联苯醚(6.2g,25.0mmol)和异丙醇频哪醇硼酸酯(10.3ml,50mmol)溶于干燥的四氢呋喃,氮气保护下充分冷却至-78℃,逐滴加入正丁基锂(2.5m,18ml,45mmol),加毕后搅拌6小时,缓慢升温至-40℃反应12小时。将反应液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中,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有机相合并,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蒸发至干,过柱纯化得目标化合物5.4g,收率72%。1hnmr(cdcl3,400mhz):7.78(d,j=8.5hz,2h),7.35(t,j=8.0hz,2h),7.13(t,j=7.3hz,1h),7.03(d,j=8.3hz,2h),6.98(d,j=8.6hz,2h),1.34(s,12h)。

制备实施例2合成关键中间体n-cbz-(s)-3-(1-溴,8-氨基咪唑并[1,5-a]吡嗪基)取代-2-吡咯烷(s8)

2-(3-氯吡嗪基)甲胺(3-chloropyrazin-2-yl)methanamine(s4)

步骤一,合成2-(3-氯吡嗪基)甲基溴(s2):2-氯-3-甲基吡嗪(s1,7.72g,60mmol)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14.87g,84mmol)溶解于四氯化碳(ccl4,100ml)。一次性加入过氧化苯甲酰(bz2o2,1.45g,6mmol),反应液回流过夜。然后,反应液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固体,并用四氯化碳洗固体得到ccl4溶液。合并四氯化碳溶液,并浓缩得到含有s2的混合物13.27g,不需要提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步骤二,合成2-(3-氯吡嗪基)甲基取代-2-异吲哚-1,3-二酮(s3):将上一步含有s2的混合物13.27g溶解于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150ml)。向溶液中加入邻苯二甲酰亚胺钾(22.2g),并将溶液加热至60℃反应过夜。结束反应后,利用旋转蒸发仪蒸出n,n-二甲基甲酰胺,再加入水和二氯甲烷。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浓缩得到含有s3的混合物。混合物不需要提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步骤三,合成2-(3-氯吡嗪基)甲胺:将上一步含有s3的混合物全部置于250ml玻璃瓶中,加入甲醇100ml混匀。向瓶中再加入85%水合联肼(h2n-nh2)6.6g,并将反应液加热至60℃反应2小时。冷却,固体用布氏漏斗过滤,滤饼用甲醇(500ml)洗涤,所得甲醇溶液浓缩并将所得混合物溶于二氯甲烷(300ml)。再次用布氏漏斗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涤,所得二氯甲烷溶液浓缩并用硅胶柱纯化得到3-氯-2-吡嗪基甲胺(s4)(3.53g,3步总产率21%)。1hnmr(cdcl3,400mhz):8.48(d,j=2.31hz,2h),8.26(d,j=2.31hz,2h),4.14(s,3h)。

n-(3-氯吡嗪-2-基甲基)n-cbz-脯氨酰胺(s5)

步骤四,在100ml玻璃瓶中,加入s4(0.90g,7.3mmol),n-cbz脯氨酸(2.74g,11mmol)和二氯甲烷(20ml)。反应瓶用冰水冷却,然后加入三乙基胺(et3n,4ml,38mmol)并搅拌10分钟。一次性加入2-(7-氧化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hatu,3.33g,8.8mmol)并在室温搅拌过夜。反应用水淬灭,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s5,为油状液体(4.35g)。1hnmr(cdcl3,400mhz):8.40-8.24(m,1h),8.28(s,1h),7.46-7.00(m,5h),5.30-4.95(m,2h),4.80-4.30(m,3h),3.75-3.40(m,2h),2.40-2.10(m,2h),2.10-1.75(m,2h)。esi-ms理论计算值c18h1935cln4nao3[m+na]+=397.1;实验测得:397.1。

n-cbz-(s)-3-(8-氯咪唑[1,5-a]并吡嗪基)取代-2-吡咯烷(s6)

步骤五,在250ml玻璃瓶中,加入s5(8.64g,23.1mmol),1,3-二甲基-2-咪唑烷酮(7.5ml,69.3mmol)和干燥乙腈(50ml)。反应瓶和瓶中反应液冷却至0℃,然后加入三氯氧磷(pocl3,13.5ml,92.4mmol),并升温至60-65℃反应过夜。最后,将反应液倒入25%氨水(50ml),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s6,为白色固体(5.89g)。

1hnmr(cdcl3,400mhz):8.15(d,j=4.40hz,0.5h),7.79(s,0.5h),7.68(s,0.5h),7.62-7.54(m,0.5h),7.36-7.16(m,3h),7.15-7.05(m,1h),6.96(d,j=5.65hz,0.5h),6.73(d,j=7.54hz,1h),5.32-5.23(m,0.5h),5.15(t,j=6.29hz,0.5h),5.06(d,j=12.26hz,0.5h),4.96(d,j=11.89hz,1h),4.64(d,j=11.89hz,0.5h),3.80-3.58(m,2h),2.50-2.15(m,3h),2.15-1.92(m,1h)。esi-ms理论计算值c18h1835cln4o2[m+h]+=357.1;实验测得:357.3。

n-cbz-(s)-3-(1-溴,8-氯咪唑[1,5-a]并吡嗪基)取代-2-吡咯烷(s7)

步骤六,在250ml玻璃瓶中,加入s6(5.89g,16.5mmol)和干燥n,n-二甲基甲酰胺(40ml)。反应瓶和瓶中反应液冷却至0℃,然后加入n-溴代丁二酰亚胺(3.22g,18.2mmol)。反应液缓慢升温至室温并反应过夜。用饱和硫代硫酸钠淬灭反应,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s7,为黄色固体(3.19g)。

1hnmr(cdcl3,400mhz):8.21(d,j=4.84hz,0.5h),7.41(d,j=4.63hz,0.5h),7.39-7.14(m,5h),6.95-6.80(m,1h),5.25-4.90(m,2.6h),4.68(d,j=11.44hz,0.4h),3.80-3.56(m,2h),2.60-2.20(m,3h),2.10-1.9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18h1779br35cln4o2[m+h]+=435.0;实验测得:435.1。

n-cbz-(s)-3-(1-溴,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基)取代-2-吡咯烷(s8)

步骤七,在25ml厚壁玻璃封管中,加入s7(0.5g,1.1mmol)和异丙醇(16ml)。向溶液中加入浓氨水4ml,然后将封管封闭,并在80℃油浴加热过夜。将反应液冷却,然后浓缩,所得混合物用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s8,为白色固体(137mg)。

1hnmr(cdcl3,400mhz):7.60(d,j=4.82hz,0.5h),7.40-7.10(m,4.5h),7.04-6.92(m,1h),6.88(d,j=6.37hz,0.6h),6.69(d,j=4.71hz,0.4h),5.20-4.90(m,2.6h),4.75(d,j=11.90hz,0.4h),3.80-3.50(m,2h),2.40-2.10(m,3h),2.06-1.86(m,1h)。esi-ms理论计算值c18h1979brn5o2[m+h]+=416.1;实验测得:416.3。

实施例1:合成化合物(s)-n-(吡啶-2-基)对位(3-(1-(2,3-丁联烯酰基)吡咯烷-2-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1)

步骤一:合成(s)-2-((1-(4-(吡啶-2-基氨基甲酰基)苯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2-基)吡咯烷-1-基甲酸苄酯(c018)

在100ml玻璃瓶中,加入4-(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基)-苯甲酸2-吡啶基胺酰胺(213mg,0.66mmol),s8(137mg,0.33mmol)和1,2-二甲氧基乙烷(4ml)。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水溶液(2m,2ml),并为溶液除氧气。然后,向反应瓶中加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24mg)并再次除氧气。反应液回流过夜,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18(110mg)。esi-ms理论计算值c30h28n7o3[m+h]+=534.2;实验测得:534.2。

步骤二:合成(s)-n-(吡啶-2-基)-4-(3-(吡咯烷-2-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c020)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c018(110mg)。用针管加入氢溴酸的醋酸溶液(33%,3ml)。反应在室温搅拌1小时,加入水10ml淬灭。此溶液用hplc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20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60mg。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10%,保留时间t1/2=7.6分钟。

1hnmr(meod-d4,400mhz):8.47(d,j=5.53hz,1h),8.40-8.32(m,1h),8.28(d,j=8.24hz,2h),8.01(d,j=8.60hz,1h),7.98-7.92(m,3h),7.58(t,j=6.62hz,1h),7.17(d,j=5.86hz,1h),5.43(t,j=7.41hz,1h),3.70-3.60(m,1h),3.60-3.50(m,1h),2.70-2.60(m,1h),2.55-2.42(m,1h),2.42-2.32(m,1h),2.32-2.20(m,1h)。esi-ms对c22h22n7o的理论计算值[m+h]+=400.5;实验测得:400.3。

步骤三:合成(s)-n-(吡啶-2-基)对位(3-(1-(2,3-丁联烯酰基)吡咯烷-2-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1)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3-丁炔酸(9mg,0.1mmol),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24mg,0.1mmol)和干燥的二氯甲烷(3ml),室温下搅拌此溶液1小时。将c020的三氟乙酸盐(30mg)和三乙基胺(0.3ml,2.1mmol)的二氯甲烷(3ml)溶液加入上述反应瓶中,在室温搅拌1小时。利用旋转蒸发仪蒸去二氯甲烷,所得粘稠物利用hplc纯化得目标化合物1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2.4mg。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10%,保留时间t1/2=14.6分钟。

1hnmr(meod-d4,400mhz):8.47(d,j=6.10hz,1h),8.41-8.35(m,1h),8.30-8.22(m,2h),8.04-7.95(m,2h),7.92-7.86(m,2h),7.62-7.55(m,1h),7.09-7.05(m,1h),6.09(t,j=6.48hz,1h),5.57-5.48(m,1h),5.30-5.15(m,2h),4.00-3.90(m,1h),3.90-3.80(m,1h),2.54-2.40(m,2h),2.35-2.25(m,1h),2.25-2.1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6h24n7o2[m+h]+=466.2;实验测得:466.3。比旋度(meoh)。

实施例2:合成化合物(s)-n-(4-三氟甲基吡啶-2-基)对位(3-(1-(2,3-丁联烯酰基)吡咯烷-2-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2)

步骤一:合成(s)-2-((1-(4-(4-三氟甲基吡啶-2-基氨基甲酰基)苯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2-基)吡咯烷-1-基甲酸苄酯(c014)

在100ml玻璃瓶中,加入4-(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基)-苯甲酸2-(4-三氟甲基)吡啶基胺酰胺(470mg,1.2mmol),s8(246mg,0.6mmol)和1,2-二甲氧基乙烷(6ml)。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2co3水溶液(2m,3ml),并为溶液除氧气。然后,向反应瓶中加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42mg)并再次除氧气。反应液回流过夜,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14(350mg)。esi-ms理论计算值c31h27f3n7o3[m+h]+=602.2;实验测得:602.3。

步骤二:合成(s)-n-(4-三氟甲基吡啶-2-基)4-(3-(吡咯烷-2-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c017)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c014(210mg)。用针管加入氢溴酸的醋酸溶液(33%,4ml)。反应在室温搅拌1小时,加入水10ml淬灭。此溶液用hplc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17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150mg。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15%,保留时间t1/2=15.0分钟。

1hnmr(meod-d4,400mhz):8.65-8.86(m,2h),8.18(d,j=8.19hz,2h),7.95(d,j=5.89hz,1h),7.90(d,j=8.19hz,2h),7.43(d,j=4.96hz,1h),7.15(d,j=5.89hz,1h),5.44(t,j=7.43hz,1h),3.70-3.60(m,1h),3.60-3.50(m,1h),2.74-2.60(m,1h),2.54-2.42(m,1h),2.42-2.32(m,1h),2.32-2.2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3h21f3n7o[m+h]+=468.2;实验测得:468.2。

步骤三:合成(s)-n-(4-三氟甲基吡啶-2-基)对位(3-(1-(2,3-丁联烯酰基)吡咯烷-2-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2)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3-丁炔酸(10mg,0.12mmol),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38mg,0.15mmol)和干燥的二氯甲烷(3ml),室温下搅拌此溶液1小时。c017的三氟乙酸盐(40mg)和三乙基胺(0.3ml,2.1mmol)的二氯甲烷(3ml)溶液加入上述反应瓶中,在室温搅拌1小时。利用旋转蒸发仪蒸去二氯甲烷,所得粘稠物利用hplc纯化得目标化合物2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8.0mg。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15%,保留时间t1/2=26.2分钟。

1hnmr(meod-d4,400mhz):8.65-8.55(m,2h),8.18(d,j=8.24hz,2h),8.02(d,j=5.92hz,1h),7.85(d,j=8.24hz,2h),7.44(d,j=5.08,1h),7.06(d,j=5.92hz,1h),6.09(t,j=6.52hz,1h),5.60-5.50(m,1h),5.30-5.20(m,2h),4.00-3.90(m,1h),3.90-3.80(m,1h),2.54-2.40(m,2h),2.36-2.22(m,1h),2.22-2.1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7h23f3n7o2[m+h]+=534.2;实验测得:534.1。比旋度

实施例3:合成化合物(s)-n-(4-三氟甲基吡啶-2-基)2-氟对位(3-(1-(2,3-丁联烯酰基)吡咯烷-2-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3)

步骤一:合成(s)-2-((1-(3-氟4-(4-三氟甲基吡啶-2-基氨基甲酰基)苯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2-基)-吡咯烷-1-基甲酸苄酯(c022)

在100ml玻璃瓶中,加入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基)-苯甲酸2-(4-三氟甲基)吡啶基胺酰胺(220mg,0.5mmol),s8(100mg,0.24mmol)和1,2-二甲氧基乙烷(6ml)。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水溶液(2m,4ml),并为溶液除氧气。然后,向反应瓶中加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24mg)并再次除氧气。反应液回流过夜,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22(156mg)。esi-ms理论计算值c31h26f4n7o3[m+h]+=620.2;实验测得:620.0

步骤二:合成(s)-n-(4-三氟甲基吡啶-2-基)2-氟-4-(3-(吡咯烷-2-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c024)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c022(156mg)。用针管加入氢溴酸的醋酸溶液(33%,3ml)。反应在室温搅拌1小时,加入水10ml淬灭。此溶液用hplc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24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62.9mg。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20%,保留时间t1/2=13.5分钟。

1hnmr(meod-d4,400mhz):8.64-8.58(m,2h),8.05(t,j=7.77hz,1h),7.95(d,j=5.88hz,1h),7.75-7.65(m,2h),7.46(d,j=5.04hz,1h),7.17(d,j=5.88hz,1h),5.43(t,j=7.41hz,1h),3.70-3.60(m,1h),3.60-3.50(m,1h),2.72-2.60(m,1h),2.52-2.40(m,1h),2.40-2.32(m,1h),2.32-2.2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3h20f4n7o[m+h]+=486.2;实验测得:486.2。

步骤三:合成(s)-n-(4-三氟甲基吡啶-2-基)2-氟对位(3-(1-(2,3-丁联烯酰基)吡咯烷-2-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3)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3-丁炔酸(8.4mg,0.1mmol),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24mg,0.1mmol)和干燥的二氯甲烷(3ml),室温下搅拌此溶液1小时。将c024的三氟乙酸盐(40mg)和三乙基胺(0.2ml,1.4mmol)的二氯甲烷(3ml)溶液加入上述反应瓶中,在室温搅拌1小时。利用旋转蒸发仪蒸去二氯甲烷,所得粘稠物利用hplc纯化得目标化合物3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13.0mg。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20%,保留时间t1/2=22.9分钟。

1hnmr(meod-d4,400mhz):8.65-8.55(m,2h),8.10-7.96(m,2h),7.70-7.60(m,2h),7.50-7.42(m,1h),7.07(d,j=5.93hz,1h),6.09(t,j=6.53hz,1h),5.60-5.50(m,1h),5.30-5.18(m,2h),4.00-3.90(m,1h),3.90-3.80(m,1h),2.54-2.40(m,2h),2.34-2.22(m,1h),2.20-2.1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7h22f4n7o2[m+h]+=552.2;实验测得:552.1。

实施例4:合成化合物(r)-2,3-丁联烯酰基3-(3-(4-苯氧基苯基)-4-氨基-1h-吡唑[3,4-d]并嘧啶-1-基)哌啶(4)

步骤一:3-碘-1h-吡唑[3,4-d]并嘧啶-4-胺(b)

将1h-[3,4-d]吡唑并嘧啶-4-胺(5.3g,39mmol)和n-碘代丁二酰亚胺(13.3g,59mmol)悬浮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80℃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水,大量固体析出,用布氏漏斗抽滤,固体依次用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水、热乙醇各洗涤两次,油泵抽干得到目标化合物7.8g,收率77%。1hnmr(dmso-d6,400mhz):8.15(s,1h)。

步骤二: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并嘧啶-4-胺(c)

将3-碘-1h-[3,4-d]吡唑并嘧啶-4-胺(435mg,1.7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h2o的混合溶剂中,加入2-(4-苯氧基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1.5g,5.0mmol)、磷酸钾(531mg,2.5mmol)和[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69mg,0.08mmol),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120℃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水,大量固体析出。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水洗三次,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溶剂,过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187mg,收率37%。1hnmr(dmso-d6,400mhz):13.56(s,1h),8.22(s,1h),7.66(d,j=8.7hz,2h),7.43(t,j=8.1hz,2h),7.21-7.11(m,5h)。esi-ms理论计算值c17h13n5o[m+h]+=304.1,实验测得:304.3。

步骤三:(r)-1-(哌啶-3-基)-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并嘧啶-4-胺(d)

将3-(4-苯氧基苯基)-1h-[3,4-d]吡唑并嘧啶-4-胺(185mg,0.61mmol)、(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246mg,1.22mmol)和三苯基膦(640mg,2.44mmol)溶于干燥的四氢呋喃中,逐滴加入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0.6ml,3.05mmol),加热至40℃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旋去四氢呋喃,过柱纯化得到3-[4-氨基-3-(4-苯氧基苯基)-1-[3,4-d]吡唑并嘧啶基]哌啶甲酸叔丁酯。将其溶于二氯甲烷(6ml),加入三氟乙酸(6ml),室温反应12小时。hplc监测反应进度。反应结束后,旋去三氟醋酸,加入水和甲醇,hplc制备柱分离,冻干得到目标化合物的三氟乙酸盐111mg,收率38%。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25%,保留时间t1/2=10分钟。

1hnmr(meod-d4,400mhz):8.43(s,1h),7.72(d,j=8.5hz,2h),7.42(t,j=8.0hz,2h),7.23-7.09(m,5h),5.31-5.22(m,1h),3.77-3.65(m,2h),3.45-3.38(m,1h),3.29-3.20(m,1h),2.40-2.23(m,2h),2.19-2.09(m,1h),2.02-1.9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2h22n6o[m+h]+=387.2,实验测得:387.1。

步骤四:(r)-2,3-丁联烯酰基3-(3-(4-苯氧基苯基)-4-氨基-1h-吡唑[3,4-d]并嘧啶-1-基)哌啶(4)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3-丁炔酸(10mg,0.12mmol),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38mg,0.15mmol)和干燥的二氯甲烷(3ml),室温下搅拌此反应溶液1小时。将1-3-哌啶-(4-苯氧基苯基)-1h-[3,4-d]吡唑并嘧啶-4-胺的三氟乙酸盐(40mg,0.1mmol)和三乙基胺(0.1ml,0.72mmol)的二氯甲烷(3ml)溶液加入上述反应瓶中,在室温搅拌1小时。利用旋转蒸发仪蒸去二氯甲烷。所得粘稠物利用hplc纯化得目标化合物4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7mg(15%)。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20%,保留时间t1/2=30.0分钟。

1hnmr(meod-d4,400mhz):8.39-8.45(m,1h),7.65-7.72(m,2h),7.39-7.45(m,2h),7.14-7.23(m,3h),7.08-7.14(m,2h),6.26(t,j=5.97hz,0.5h),6.09(t,j=6.64hz,0.5h),5.198-5.26(m,2h),4.60-4.45(m,0.7h),4.40-4.15(m,1h),4.10-3.95(m,0.6h),3.95-.385(m,0.3h),3.85-3.70(m,0.3h),3.65-3.56(m,0.5h),3.56-3.40(m,0.5h),2.50-2.30(m,1h),2.30-2.20(m,1h),2.20-2.00(m,1h),1.90-1.6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6h25n6o2[m+h]+=453.2,实验测得:453.1。比旋度(meoh)。

制备实施例3关键中间体c044的合成路线:

步骤一:合成(r)-3-[(3-氯-吡嗪-2-亚甲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甲酸叔丁酯(c032)

在100ml玻璃瓶中,加入s4(0.60g,4.8mmol),n-boc-(r)-3-甲酸哌啶(1.37g,5.9mmol)和二氯甲烷(30ml)。反应瓶用冰水冷却,然后加入三乙基胺(3ml,19.2mmol)并搅拌10分钟。一次性加入2-(7-氧化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hatu,2.24g,5.9mmol)并在室温搅拌过夜。反应用水淬灭,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32为油状液体(1.52g)。1hnmr(cdcl3,400mhz):8.45(s,1h),8.32(s,1h),7.10-6.90(br,1h),4.80-4.60(m,2h),4.00-3.80(m,1h),3.20-3.00(m,1h),3.00-2.80(m,1h),2.50-2.30(m,1h),2.00-1.90(m,1h),1.90-1.60(m,4h),1.45(s,9h)。esi-ms理论计算值c16h2335cln4nao3[m+na]+=377.1,实验测得:377.1。

步骤二:合成(r)-3-[(3-氯-吡嗪-2-亚甲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甲酸苄酯(c036)

在100ml玻璃瓶中,加入c032(1.52g,4.3mmol)和二氯甲烷(5ml)。用注射器加入三氟醋酸(5ml),然后在室温搅拌1小时。利用旋转蒸发仪器蒸出溶剂和三氟醋酸。将所得粗品置于100ml玻璃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30ml)和三乙基胺(2.5ml,18mmol)。将反应瓶用冰水冷却,用注射器加入氯甲酸苄酯(1.1g,6.5mmol),在室温搅拌过夜。反应用水淬灭,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盐水洗,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利用旋转蒸发仪器浓缩。剩余粗品用硅胶柱纯化,得到c036(1.1g)。

1hnmr(cdcl3,400mhz):8.40(s,1h),8.31(s,1h),7.45-7.25(m,5h),5.20-5.04(m,2h),4.80-4.57(m,2h),4.23-4.10(m,1h),4.10-3.80(m,1h),3.28-3.15(m,1h),3.12-2.84(m,1h),2.54-2.35(m,1h),2.22-2.06(m,1h),2.06-1.65(m,3h),1.62-1.4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19h2135cln4nao3[m+na]+=411.1,实验测得:411.3。

步骤三:合成(r)-3-(8-氯-[1,5-a]咪唑并吡嗪-3-基)-哌啶-1-甲酸苄酯(cda-114)

将3-[(3-氯-吡嗪-2-亚甲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甲酸苄酯(c036,1.10g,2.84mmol)溶于乙腈,加入1,3-二甲基-2-咪唑啉酮(0.97g,8.51mmol),冷却至0℃,加入三氯氧磷(1.74g,11.40mmol),加毕升温至60℃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缓慢加入50ml的25%冰氨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100ml×3),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去溶剂,过硅胶柱得到目标化合物cda-114(524mg)。1hnmr(cdcl3,400mhz):7.85-7.65(m,2h),7.50-7.30(m,5h),7.25-7.10(m,1h),5.24-5.04(m,2h),4.50-4.18(m,2h),3.28-2.84(m,3h),2.24-2.07(m,2h),1.97-1.83(m,1h),1.80-1.55(m,1h)。esi-ms理论计算值c19h1935cln4o2[m+h]+=371.1,实验测得:371.4。

步骤四:合成(r)-3-(1-溴-8-氯-[1,5-a]咪唑并吡嗪-3-基)-哌啶-1-甲酸苄酯(cda-116)

将3-(8-氯-[1,5-a]咪唑并吡嗪-3-基)-哌啶-1-甲酸苄酯(cda-114,514mg,1.39mmol)溶于5ml的dmf,冷却至0℃,加入nbs(272mg,1.53mmol),室温过夜。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30ml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100ml×3),合并有机相,用水洗(50ml×3),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去溶剂,过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da-116(628mg)。1hnmr(cdcl3,400mhz):7.80-7.65(m,1h),7.50-7.25(m,5h),7.20-7.05(m,1h),5.27-5.04(m,2h),4.49-4.19(m,2h),3.24-2.83(m,3h),2.18-2.10(m,2h),1.95-1.82(m,1h),1.70-1.5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19h1835cl79brn4o2[m+h]+=449.0,实验测得:449.2。

步骤五:合成(r)-3-(1-溴-8-氨基-[1,5-a]咪唑并吡嗪-3-基)-哌啶-1-甲酸苄酯(c044)

在25ml厚壁玻璃封管中,加入cda-116(0.53g,1.1mmol)、dmso(2ml)和异丙醇(12ml)。向溶液中加入浓氨水(6ml),然后将封管封闭,并在85℃油浴加热过夜。将反应液冷却,然后浓缩,所得混合物用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44(389mg)。

1hnmr(cdcl3,400mhz):7.50-7.20(m,5h),7.10-6.80(m,2h),6.10-5.80(m,2h),5.20-5.00(m,2h),4.50-4.10(m,2h),3.20-2.70(m,3h),2.20-1.70(m,3h),1.70-1.5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19h2179brn5o2[m+h]+=430.1,实验测得:430.2。

制备实施例4关键中间体c049的合成路线:

步骤一:合成(s)-2-[(3-氯-吡嗪-2-亚甲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甲酸叔丁酯(c038)

在100ml玻璃瓶中,加入s4(0.60g,4.8mmol),n-boc-(s)-2-甲酸哌啶(1.37g,6.0mmol)和二氯甲烷(30ml)。反应瓶用冰水冷却,然后加入三乙基胺(3ml,19.2mmol)并搅拌10分钟。一次性加入2-(7-氧化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hatu,2.28g,6.0mmol)并在室温搅拌过夜。反应用水淬灭,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38为油状液体(1.59g)。1hnmr(cdcl3,400mhz):8.42(s,1h),8.31(s,1h),7.40-7.25(br,1h),5.00-4.40(m,3h),4.20-4.00(m,1h),3.00-2.73(m,1h),2.40-2.20(m,1h),1.80-1.20(m,5h),1.50(s,9h)。esi-ms理论计算值c16h2335cln4nao3[m+na]+=377.1,实验测得:377.4。

步骤二:合成(s)-2-[(3-氯-吡嗪-2-亚甲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甲酸苄酯(c040)

在100ml玻璃瓶中,加入c038(1.59g,4.5mmol)和二氯甲烷(5ml)。用注射器加入三氟醋酸(5ml),然后在室温搅拌1小时。利用旋转蒸发仪器蒸出溶剂和三氟醋酸。将所得粗品置于100ml玻璃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20ml)和三乙基胺(2.5ml,18mmol)。将反应瓶用冰水冷却,用注射器加入氯甲酸苄酯(1.2g,6.75mmol),在室温搅拌过夜。反应用水淬灭,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盐水洗,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利用旋转蒸发仪器浓缩。剩余粗品用硅胶柱纯化,得到c040(1.29g)。

1hnmr(cdcl3,400mhz):8.36(s,1h),8.30(s,1h),7.48-7.05(m,5h),5.30-5.10(m,2h),5.05-4.85(m,1h),4.85-4.70(m,1h),4.70-4.50(m,1h),4.30-4.00(m,1h),3.10-2.90(m,1h),2.50-2.30(m,1h),1.80-1.37(m,5h)。esi-ms理论计算值c19h2135cln4nao3[m+na]+=411.1,实验测得:411.1。

步骤三:合成(s)-2-(8-氯-[1,5-a]咪唑并吡嗪-3-基)-哌啶-1-甲酸苄酯(c042)

将2-[(3-氯-吡嗪-2-亚甲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甲酸苄酯(c036,1.29g,3.5mmol)溶于乙腈,加入1,3-二甲基-2-咪唑啉酮(1.14ml,10.5mmol),冷却至0℃,加入三氯氧磷(2.05ml,14mmol),加毕升温至60℃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缓慢加入30ml浓氨水和冰的混合物中。用乙酸乙酯萃取(100ml×3),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去溶剂,过硅胶柱得到目标化合物c042(756mg)。

1hnmr(cdcl3,400mhz):8.10-7.80(m,1h),7.80(s,1h),7.45-7.30(m,5h),7.26-7.05(m,1h),5.90-5.75(br,1h),5.30-5.05(m,2h),4.10-3.90(m,1h),2.70(td,j=13.25,2.29hz,1h),2.55-2.30(m,2h),2.10-1.90(m,1h),1.90-1.75(m,1h),1.76-1.65(m,1h),1.65-1.5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19h2035cln4o2[m+h]+=371.1,实验测得:371.3。

步骤四:合成(s)-2-(1-溴-8-氯-[1,5-a]咪唑并吡嗪-3-基)-哌啶-1-甲酸苄酯(c048)

将2-(8-氯-[1,5-a]咪唑并吡嗪-3-基)-哌啶-1-甲酸苄酯(c042,969mg,2.6mmol)溶于25ml的dmf,冷却至0℃,加入nbs(513mg,2.9mmol),室温过夜。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30ml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100ml×3),合并有机相,用水洗(50ml×3),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去溶剂,过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48(650mg)。

1hnmr(cdcl3,400mhz):8.10-7.80(m,1h),7.50-7.30(m,5h),7.23-7.07(m,1h),5.85-5.70(m,1h),5.28-5.10(m,2h),4.06-3.94(m,1h),2.73(td,j=13.43,1.84hz,1h),2.53-2.38(m,1h),2.38-2.25(m,1h),2.03-1.89(m,1h),1.86-1.67(m,2h),1.63-1.46(m,1h)。esi-ms理论计算值c19h1979br35cln4o2[m+h]+=449.1,实验测得:449.1。

步骤五:合成(s)-2-(1-溴-8-氨基-[1,5-a]咪唑并吡嗪-3-基)-哌啶-1-甲酸苄酯(c049)

在25ml厚壁玻璃封管中,加入c048(0.50g,1.0mmol)、dmso(2ml)和异丙醇(12ml)。向溶液中加入浓氨水(6ml),然后将封管封闭,并在85℃油浴加热过夜。将反应液冷却,然后浓缩,所得混合物用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49。

1hnmr(cdcl3,400mhz):7.60-7.25(m,5h),7.05-6.80(m,1h),6.00-5.60(m,3h),5.28-5.09(m,2h),4.00(d,j=13.2hz,1h),2.79(dt,j=13.3hz,j=2.1hz,1h),2.50-2.22(m,2h),2.00-1.84(m,1h),1.82-1.64(m,2h),1.62-1.45(m,1h)。esi-ms理论计算值c19h2179brn5o2[m+h]+=430.1,实验测得:430.2。

实施例5:合成(r)-n-(吡啶-2-基)对位(3-(1-(2,3-丁联烯酰基)哌啶-3-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5)

步骤一:(r)-3-((1-(4-(吡啶-2-基氨基甲酰基)苯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3-基)-哌啶-1-基甲酸苄酯(c047)

在100ml玻璃瓶中,加入4-(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基)-苯甲酸2-吡啶基胺酰胺(583mg,1.8mmol),c044(389mg,0.90mmol)和1,2-二甲氧基乙烷(6ml)。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水溶液(2m,6ml),并为溶液除氧气。然后,向反应瓶中加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73mg.0.09mmol)并再次除氧气。反应液回流过夜,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47(498mg)。esi-ms理论计算值c31h30n7o3[m+h]+=548.2;实验测得:548.2。

步骤二:合成(r)-n-(吡啶-2-基)对位(3-(哌啶-3-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cda-118)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c047(498mg)。用针管加入氢溴酸的醋酸溶液(33%,6ml)。反应在室温搅拌1小时,加入水20ml淬灭。此溶液用hplc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da-118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170mg。

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5%,保留时间t1/2=12.5分钟。1hnmr(meod-d4,400mhz):8.55-8.43(m,2h),8.31(d,j=8.2hz,2h),8.02-7.92(m,4h),7.66(t,j=6.7hz,1h),7.11(d,j=5.9hz,1h),3.92-3.81(m,1h),3.69(dd,j=12.6hz,j=3.5hz,1h)3.60(dd,j=12.6hz,j=9.6hz,1h),3.50-3.40(m,1h),3.30-3.18(m,1h),2.36-2.20(m,1h),2.10-1.90(m,3h)。esi-ms理论计算值c23h24n7o[m+h]+=414.2;实验测得:414.3。

步骤三:合成(r)-n-(吡啶-2-基)对位(3-(1-(2,3-丁联烯酰基)哌啶-3-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5)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3-丁炔酸(8mg,0.09mmol),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38mg,0.17mmol)和干燥的二氯甲烷(3ml),室温下搅拌此溶液1小时。cda-118的三氟乙酸盐(40mg,0.076mmol)和三乙基胺(0.1ml)的二氯甲烷(3ml)溶液加入上述反应瓶中,在室温搅拌1小时。利用旋转蒸发仪蒸去二氯甲烷所得粘稠物利用hplc纯化得目标化合物5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11.2mg。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10%,保留时间t1/2=16.5分钟。1hnmr(meod-d4,400mhz):8.47(d,1h,j=5.4hz),8.33(t,1h,j=7.8hz),8.26(d,2h,j=8.2hz),7.99(d,1h,j=8.6hz),7.96-7.85(m,3h),7.55(t,1h,j=6.5hz),7.06(d,1h,j=6.0hz),6.30-6.15(m,1h),5.30-5.10(m,2h),4.65-4.55(m,1h),4.35-4.22(m,1h),4.17-4.09(m,1h),3.87-3.76(m,1h),3.45-3.35(m,1h),2.30-2.17(m,1h),2.17-1.84(m,2h),1.84-1.63(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7h26n7o2[m+h]+=480.2;实验测得:480.2。

实施例6:合成(s)-n-(吡啶-2-基)对位(3-(1-(2,3-丁联烯酰基)哌啶-2-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6)

步骤一:(s)-2-((1-(4-(吡啶-2-基氨基甲酰基)苯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3-基)哌啶-1-基甲酸苄酯(c050)

在100ml玻璃瓶中,加入4-(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基)-苯甲酸2-吡啶基胺酰胺(608mg,2.0mmol),c049(400mg,1.0mmol)和1,2-二甲氧基乙烷(6ml)。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水溶液(2m,6ml),并为溶液除氧气。然后,向反应瓶中加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81mg.0.1mmol)并再次除氧气。反应液回流过夜,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50(515mg)。

1hnmr(cdcl3,400mhz):8.90-8.80(br,1h),8.42(d,j=8.31hz,1h),8.31(d,j=4.35hz,1h),8.06(d,j=7.98hz,2h),7.85(d,j=7.90hz,2h),7.79(t,j=7.62hz,1h),7.44-7.30(m,5h),7.15-7.06(m,1h),7.05-6.90(m1h),5.90-5.72(br,1h),5.30-5.10(m,3h),4.04(d,j=12.56hz,1h),2.91(t,j=12.88hz,1h),2.60-2.44(m,1h),2.39(d,j=12.15hz,1h),2.10-1.90(m,2h),1.86-1.66(m,2h),1.66-1.5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31h30n7o3[m+h]+=548.2;实验测得:548.1。

步骤二:合成(s)-n-(吡啶-2-基)对位(3-(哌啶-2-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c053)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c050(500mg)。用针管加入氢溴酸的醋酸溶液(33%,10ml)。反应在室温搅拌1小时,加入水20ml淬灭。此溶液用hplc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53的三氟乙酸盐(515mg)。

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5%,保留时间t1/2=13分钟。1hnmr(meod-d4,400mhz):8.48(d,1h,j=5.5hz),8.39(t,1h,j=8.0hz),8.28(d,2h,j=8.2hz),8.05-7.92(m,4h),7.59(t,1h,j=6.6hz),7.15(d,1h,j=5.8hz),3.64-3.56(m,1h),3.34-3.26(m,2h),2.40-2.25(m,1h),2.15-1.80(m,5h)。esi-ms理论计算值c23h24n7o[m+h]+=414.2;实验测得:414.2。

步骤三:合成(s)-n-(吡啶-2-基)对位(3-(1-(2,3-丁联烯酰基)哌啶-2-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1-基)苯甲酰胺(6)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3-丁炔酸(13mg)和干燥的二氯甲烷(3ml)。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23mg)。室温下搅拌此溶液1小时。c053的三氟乙酸盐(44mg)和三乙基胺(0.1ml)的二氯甲烷(3ml)溶液加入上述反应瓶中,在室温搅拌40分钟。利用旋转蒸发仪蒸去二氯甲烷所得粘稠物利用hplc纯化得目标化合物6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6.8mg。

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10%,保留时间t1/2=20.5分钟。1hnmr(meod-d4,400mhz):8.48(d,1h,j=5.7hz),8.36(t,1h,j=8.0hz),8.27(d,2h,j=8.2hz),8.00-7.90(m,3h),7.91-7.81(m,1h),7.57(t,1h,j=6.6hz),7.04(d,1h,j=5.8hz),6.27(t,2h,j=6.55hz),5.26(d,2h,j=6.55hz),4.10-3.90(m,1h),3.50-3.20(m,1h),2.50-2.30(m,2h),2.10-1.90(m,1h),1.91-1.76(m,2h),1.76-1.58(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7h26n7o2[m+h]+=480.2;实验测得:480.3。比旋度(meoh)。

实施例7:合成化合物(r)-2,3-丁联烯酰基3-(3-(4-苯氧基-2-氟-苯基)-4-氨基-1h-吡唑[3,4-d]并嘧啶-1-基)哌啶(7)

步骤一:合成2-氟-4-溴苯基-苯基醚(c041)

在50ml干燥玻璃瓶中,加入对溴间氟苯酚(400mg,2mmol),苯硼酸(490mg,4mmol),无水醋酸铜(437mg,2.4mmol)和干燥分子筛(2g)。将干燥二氯甲烷(10ml)加入上述瓶中,最后加入三乙氨(1.5ml)。反应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后,用硅藻土过滤反应液,除去固体。用二氯甲烷(200ml)淋洗硅藻土、合并有机相,浓缩,所得反应粗产品用正相硅胶株纯化得目标化合物c041(140mg)。1hnmr(cdcl3,400mhz):7.46(t,1h,j=8.34hz),7.42-7.36(m,2h),7.18(t,1h,j=7.41hz),7.04(d,2h,j=7.86hz),6.77(dd,1h,j=2.57hz,j=9.76hz),6.70(d,1h,j=8.81hz)。

步骤二:合成2-(4-苯氧基-2-氟-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c051)

在100ml干燥玻璃瓶中,加入2-氟-4-溴苯基-苯基醚(700mg,2.62mmol),双联频哪醇硼酸酯(1.32g,5.2mmol),醋酸钾(koac,1.03g,10.5mmol)和干燥1,4-二氧六环(15ml)。反应溶液除氧气,再加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182mg,0.26mmol),并再次除氧气。加热反应溶液至90℃,搅拌过夜。加水50ml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50ml)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51,为固体(1.30g)。1hnmr(cdcl3,400mhz):7.68(t,1h,j=7.61hz),7.38(d,2h,j=7.71hz),7.17(t,1h,j=7.46hz),7.04(d,2h,j=8.05hz),6.76(d,1h,j=8.21hz),6.61(d,1h,j=10.71hz),1.35(s,12h)。esi-ms理论计算值c18h21bfo3[m+h]+=315.2,实验测得315.2。

步骤三:合成3-(4-苯氧基-2-氟-苯基)-1h-吡唑[3,4-d]并嘧啶-4-胺(c054)

将3-碘-1h-[3,4-d]吡唑并嘧啶-4-胺(520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h2o的混合溶剂中(12ml-8ml),c051(1.30g,4.1mmol)、磷酸钾(1.27g,6mmol)和[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163mg,0.2mmol),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120℃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水,大量固体析出。用乙酸乙酯(50ml)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水洗三次,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溶剂,过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54184mg。

1hnmr(cdcl3,400mhz):7.56-7.40(m,4h),7.21(t,1h,j=7.72hz),7.18(d,2h,j=8.20hz),7.01(d,1h,j=11.61hz),6.92(d,1h,j=9.10hz)。esi-ms理论计算值c17h13fn5o[m+h]+=322.1,实验测得:322.1。

步骤四:合成(r)-1-(哌啶-3-基)-3-(4-苯氧基-2-氟-苯基)-1h-吡唑[3,4-d]并嘧啶-4-胺(c065)

将c054(184mg,0.60mmol)、(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241mg,1.2mmol)和三苯基膦(628mg,2.4mmol)溶于干燥的四氢呋喃中,逐滴加入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2.42g,12mmol),加热至40℃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旋去四氢呋喃,过柱纯化得到3-[4-氨基-3-(4-苯氧基-2-氟-苯基)-1-[3,4-d]吡唑并嘧啶基]哌啶甲酸叔丁酯。将其溶于二氯甲烷(3ml),加入三氟乙酸(8ml),室温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旋去三氟醋酸,加入水和甲醇,hplc制备柱分离,冻干得到目标化合物c065的三氟乙酸盐95mg。

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25%,保留时间t1/2=14分钟。1hnmr(meod-d4,400mhz):8.43(s,1h),7.65(t,1h,j=8.5hz),7.46(t,2h,j=7.7hz),7.25(t,1h,j=7.4hz),7.15(d,2h,j=8.0hz),6.97(d,1h,j=8.9hz),6.91(d,1h,j=11.5hz),5.38-5.24(m,1h),3.78-3.68(m,2h),3.50-3.40(m,1h),3.30-3.16(m,1h),2.40-2.24(m,2h),2.22-2.10(m,1h),2.06-1.9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2h22fn6o[m+h]+=405.2,实验测得:405.1。

步骤五:(r)-2,3-丁联烯酰基3-(3-(4-苯氧基-2-氟-苯基)-4-氨基-1h-吡唑[3,4-d]并嘧啶-1-基)哌啶(7)

将3-丁炔酸(16.8mg,0.2mmol)置于50ml玻璃瓶中,加入干燥二氯甲烷(3ml)溶解底物,然后加入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29mg,0.13mmol),并室温下搅拌此反应溶液1小时。将c065(50mg,0.1mmol)和三乙基胺(0.1ml,0.72mmol)的二氯甲烷(3ml)溶液加入上述反应瓶中,在室温搅拌40分钟。利用旋转蒸发仪蒸去二氯甲烷,所得粘稠物利用hplc纯化得目标化合物7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18mg。

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30%,保留时间t1/2=18分钟。1hnmr(meod-d4,400mhz):8.45-8.37(m,1h),7.68-7.58(m,1h),7.66-7.58(m,1h),7.46(t,2h,j=7.85hz),7.25(t,1h,j=7.43hz),7.16(d,2h,j=7.98hz),6.97(d,1h,j=8.68hz),6.91(d,1h,j=11.54hz),6.24(t,0.5h,j=6.15hz),6.08(t,0.5h,j=6.15hz),5.22-5.05(m,1h),4.60-4.40(m,0.6h),4.40-4.10(m,0.8h),4.10-3.80(m,1h),3.80-3.70(m,0.4h),3.70-3.40(m,1.2h),3.37-3.0(m,1h),2.50-2.00(m,3h),1.90-1.6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6h24fn6o2[m+h]+=471.2,实验测得:471.3。

实施例8:合成化合物(s)-2,3-丁联烯酰基-2-(1-(4-苯氧基苯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3-基)-1-吡咯烷(8)

步骤一:合成化合物(s)-2-(1-(4-苯氧基苯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3-基)-吡咯烷-1-基甲酸苄酯(c063)

在100ml玻璃瓶中,加入2-(4-苯氧基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580mg,2.0mmol),s8(400mg,1.0mmol)和1,2-二甲氧基乙烷(6ml)。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水溶液(2m,6ml),并为溶液除氧气。然后,向反应瓶中加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70mg.0.1mmol)并再次除氧气。反应液回流过夜,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三次(50ml×3)。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63(320mg)。esi-ms理论计算值c30h28n5o3[m+h]+=506.2;实验测得:506.1。

步骤二:合成1-(4-苯氧基苯基)-3-(吡咯烷-2-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c067)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c063(320mg)。用针管加入氢溴酸的醋酸溶液(33%,6ml)。反应在室温搅拌1小时,加入水20ml淬灭。此溶液用hplc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67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148mg。

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15%,保留时间t1/2=16分钟。1hnmr(meod-d4,400mhz):7.90(d,1h,j=5.90hz),7.70(d,2h,j=8.49hz),7.41(t,2h,j=7.85hz),7.24-7.05(m,6h),5.41(t,1h,j=7.41hz),3.70-3.59(m,1h),3.59-3.50(m,1h),2.70-2.58(m,1h),2.54-2.40(m,1h),2.40-2.18(m,2h)。esi-ms理论计算值c22h22n5o[m+h]+=372.2;实验测得:372.3。

步骤三:合成化合物(s)-2,3-丁联烯酰基-2-(1-(4-苯氧基苯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3-基)-1-吡咯烷(8)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3-丁炔酸(17mg,0.2mmol)和干燥的二氯甲烷(3ml),然后加入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30mg,0.13mmol)并在室温下搅拌此溶液1小时。将c067的三氟乙酸盐(50mg,0.1mmol)和二异丙基乙基胺(0.2ml)的二氯甲烷(3ml)溶液加入上述反应瓶中,在室温搅拌40分钟。利用旋转蒸发仪蒸去二氯甲烷,所得粘稠物利用hplc纯化得目标化合物8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14.8mg。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25%,保留时间t1/2=18分钟。1hnmr(meod-d4,400mhz):7.96(d,1h,j=5.94hz),7.63(d,2h,j=8.50hz),7.41(t,2h,j=7.83hz),7.22-7.08(m,5h),7.00(d,1h,j=5.91hz),6.07(t,1h,j=6.53hz),5.20-4.80(m,1h),5.30-5.18(m,2h),3.98-3.88(m,1h),3.88-3.78(m,1h),2.60-2.33(m,2h),2.30-2.20(m,1h),2.20-2.08(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6h24n5o2[m+h]+=438.2;实验测得:438.1。

实施例9:合成化合物(r)-2,3-丁联烯酰基3-(3-(4-(吡啶-2-基氨基甲酰基)苯基)-4-氨基-1h-吡唑[3,4-d]并嘧啶-1-基)哌啶(9)

步骤一:合成(r)-3-(3-碘-4-氨基-1h-吡唑[3,4-d]并嘧啶-1-基)哌啶甲酸叔丁酯(cda-132)

将3-碘-1h-[3,4-d]吡唑并嘧啶-4-胺(b,200mg,0.77mmol)溶于干燥的四氢呋喃中,加入三苯基膦(603mg,2.30mmol),(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310mg,1.54mmol)。在氮气保护下,逐滴加入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0.92ml,4.60mmol)。加毕后在40℃下搅拌12小时。反应结束后旋去四氢呋喃,过柱纯化得到含有cda-132的混合物580mg。

步骤二:合成(r)-3-(3-(4-(吡啶-2-基氨基甲酰基)苯基)-4-氨基-1h-吡唑[3,4-d]并嘧啶-1-基)哌啶甲酸叔丁酯(cda-133):

在反应瓶中加入上一步含有cda-132的混合物(580mg)、n-(吡啶-2-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2-基)苯甲酰胺(500mg,1.54mmol)、乙二醇二甲醚(6ml,2mol/l)、碳酸钠溶液(3ml,2m)。除尽氧气并充入氮气后,加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63mg,0.08mmol),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95℃搅拌12小时。冷却后加入50ml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去溶剂后过柱纯化得到含有cda-133的混合物360mg。

步骤三:合成(r)-4-(4-氨基-1-(哌啶-3-基)-1h-吡唑[3,4-d]并嘧啶-3-基)-n-(吡啶-2-基)苯甲酰胺(cda-136):

将上一步含有cda-133的混合物溶于3ml二氯甲烷,加入6ml三氟乙酸,室温下搅拌12小时。旋去溶剂后加入水和甲醇,hplc纯化得到cda-136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254mg。以上三步总产率63%。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10%,保留时间t1/2=10分钟。1hnmr(meod-d4,400mhz):8.50(s,1h),8.48(s,1h),8.37(t,1h,j=7.94hz),8.26(d,2h,j=7.94hz),8.04(d,1h,j=8.53hz),7.94(d,2h,j=7.94hz),7.58(t,1h,j=6.44hz),5.44-5.28(m,1h),3.81-3.74(m,2h),3.54-3.42(m,1h),3.32-3.22(m,1h),2.46-2.28(m,2h),2.24-2.14(m,1h),2.12-1.98(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2h22n8o[m+h]+=415.2;实验测得:415.2。

步骤四:合成化合物(r)-2,3-丁联烯酰基-3-(3-(4-(吡啶-2-基氨基甲酰基)苯基)-4-氨基-1h-吡唑[3,4-d]并嘧啶-1-基)哌啶(9):

将3-丁炔酸(10mg,0.13mmol)溶于干燥的二氯甲烷中,加入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25mg,0.11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加入cda-136三氟乙酸盐(50mg,0.1mmol)和二异丙基乙胺(0.2ml)的干燥二氯甲烷(3ml)溶液,室温下反应1小时。旋去溶剂后加入水和甲醇,hplc纯化得到化合物9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23mg。该步收率41%。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10%,保留时间t=18分钟。1hnmr(meod-d4,400mhz):8.44(s,1h),8.42(s,1h),8.22(d,2h,j=8.5hz),8.18-8.08(m,2h),7.92(d,2h,j=6.76hz),7.45-7.35(m,1h),6.30-6.23(m,0.6h),6.12-6.04(m,0.4h),5.28-4.93(m,3h),4.53-4.45(m,0.5h),4.32-4.22(m,0.5h),4.21-4.10(m,0.5h),4.08-4.01(m,0.5h),3.99-3.87(m,0.5h),3.71-3.62(m,0.5h),3.52-3.33(m,1h),2.45-2.24(m,2h),2.20-2.06(m,1h),1.83-1.65(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6h24n8o2[m+h]+=481.2;实验测得:481.2。

实施例10:合成(s)-2,3-丁联烯酰基-2-(1-(4-苯氧基苯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3-基)哌啶(10)

步骤一:合成化合物(s)-2-(1-(4-苯氧基苯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3-基)-哌啶-1-基甲酸苄酯(c092)

在100ml玻璃瓶中,加入2-(4-苯氧基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环戊硼烷(414mg,1.4mmol),c049(280mg,0.65mmol)和1,2-二甲氧基乙烷(8ml)。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水溶液(2m,4ml),并为溶液除氧气。然后,向反应瓶中加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50mg.0.07mmol)并再次除氧气。反应液回流过夜,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三次(50ml。反应。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洗,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92(220mg)。1hnmr(cdcl3,400mhz):7.63(d,2h,j=8.17hz),7.43-7.30(m,7h),7.20-7.05(m,5h),7.00-6.85(m,1h),5.27-4.97(m,4h),4.08-3.96(m,1h),2.88(t,1h,j=12.80hz),2.61-2.45(m,1h),2.45-2.32(m,1h),2.02-1.50(m,5h)。esi-ms理论计算值c31h30n5o3[m+h]+=520.2;实验测得:520.2。

步骤二:合成1-(4-苯氧基苯基)-3-(哌啶-2-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c096)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c092(220mg)。用针管加入氢溴酸的醋酸溶液(33%,8ml)。在室温搅拌1小时,加入水20ml淬灭。此溶液用hplc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c096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148mg。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15%,保留时间t1/2=16分钟。1hnmr(meod-d4,400mhz):7.92(d,1h,j=5.94hz),7.70(d,2h,j=8.56hz),7.43(t,2h,j=7.89hz),7.25-7.06(m,6h),5.16-4.90(m,1h),3.65-3.54(m,1h),3.40-3.21(m,1h),2.37-2.26(m,1h),2.14-1.97(m,3h),1.94-1.78(m,2h)。esi-ms理论计算值c23h24n5o[m+h]+=386.2;实验测得:386.2。

步骤三:合成化合物(s)-2,3-丁联烯酰基-2-(1-(4-苯氧基苯基)-8-氨基咪唑[1,5-a]并吡嗪-3-基)-1-哌啶(10)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3-丁炔酸(17mg,0.2mmol)和干燥的二氯甲烷(3ml),然后加入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30mg,0.13mmol)并在室温下搅拌此溶液1小时。将c096的三氟乙酸盐(50mg,0.1mmol)和二异丙基乙基胺(0.2ml)的二氯甲烷(3ml)溶液加入上述反应瓶中,在室温搅拌40分钟。利用旋转蒸发仪蒸去二氯甲烷,所得粘稠物利用hplc纯化得目标化合物10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18.3mg。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30%,保留时间t1/2=19.5分钟。1hnmr(meod-d4,400mhz):7.85-7.75(m,1h),7.73-7.65(m,2h),7.45-7.38(m,2h),7.24-7.14(m,3h),7.14-7.07(m,2h),7.01-6.94(m,1h),6.26(t,1h,j=6.62hz),6.29-6.14(m,1h),5.25(d,2h,j=6.50hz),4.10-3.83(m,1h),2.50-2.27(m,2h),2.10-1.93(m,1h),1.90-1.73(m,3h)。esi-ms理论计算值c27h26n5o2[m+h]+=452.2;实验测得:452.1。

实施例11:合成化合物(r)-2,3-丁联烯酰基3-(3-(4-苯氧基苯基)-4-氨基-1h-吡唑[3,4-d]并嘧啶-1-基)吡咯烷

步骤一,合成(r)-3-(3-(4-苯氧基苯基)-4-氨基-1h-吡唑[3,4-d]并嘧啶-1-基)吡咯烷甲酸叔丁酯(cda-148-1):

将中间体c(100mg,0.33mmol)溶于干燥的四氢呋喃中,加入三苯基膦(346mg,1.32mmol)和(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吡咯烷(125mg,0.66mmol)。在氮气保护下,逐滴加入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0.40ml,1.98mmol)。加毕后在40℃下搅拌12小时。反应结束后旋去四氢呋喃,过柱纯化得到含有cda-148-1的混合物400mg。

步骤二,合成(r)-3-(4-苯氧基苯基)-1-(吡咯烷-3-基)-1h-吡唑[3,4-d]并嘧啶-4-胺(cda-148):

将上一步得到的含有cda-148-1的混合物溶于4ml二氯甲烷,加入4ml三氟乙酸,室温下搅拌12小时。旋去溶剂后加入水和甲醇,hplc纯化得到cda-148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120mg。以上两步收率为74%。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15%,保留时间t=15分钟。1hnmr(meod-d4,400mhz):8.45(s,1h),7.73(d,2h,j=8.50hz),7.39(t,2h,j=7.92hz),7.20-7.05(m,5h),5.89-5.81(m,1h),3.96-3.85(m,2h),3.83-3.74(m,1h),3.67-3.57(m,1h),2.73-2.61(m,1h),2.60-2.50(m,1h)。esi-ms理论计算值c21h20n6o[m+h]+=373.2;实验测得:373.1。

步骤三:合成化合物(r)-2,3-丁联烯酰基3-(3-(4-苯氧基苯基)-4-氨基-1h-吡唑[3,4-d]并嘧啶-1-基)吡咯烷(11)

在50ml玻璃瓶中,加入3-丁炔酸(11mg,0.14mmol)和干燥的二氯甲烷(3ml),然后加入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31.5mg,0.14mmol)并在室温下搅拌此溶液1小时。cda-148的三氟乙酸盐(60mg,0.12mmol)和二异丙基乙基胺(0.2ml)的二氯甲烷(3ml)溶液加入上述反应瓶中,在室温搅拌30分钟。利用旋转蒸发仪蒸去二氯甲烷,所得粘稠物利用hplc纯化得目标化合物11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23.8mg。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20%,保留时间t1/2=22.5分钟。1hnmr(meod-d4,400mhz):8.45-8.40(m,1h),7.71-7.64m,2h),7.44-7.37(m,2h),7.22-7.12(m,3h),7.12-7.05(m,2h),6.10(t,0.5h,j=6.53hz),6.02(t,0.5h,j=6.53hz),5.75-5.62(m,1h),5.30-5.22(m,2h),4.22-3.82(m,3.5h),3.81-3.66(m,0.5h),2.69-2.47(m,2h)。esi-ms理论计算值c25h23n6o2[m+h]+=439.2;实验测得:439.1。

实施例12:合成化合物1-(3-(4-氨基-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并嘧啶-1-基)吖丁啶-1-基)-2,3-丁联烯-1-酮

步骤一,合成3-(3-(4-苯氧基苯基)-4-氨基-1h-吡唑[3,4-d]并嘧啶-1-基)吖丁啶甲酸叔丁酯(cdb004):

将中间体c(100mg,0.33mmol)和碳酸铯(215mg,0.66mmol)溶于干燥的dmf中。在氮气保护下,将3-(甲磺酰氧基)吖丁啶甲酸叔丁酯(166mg,0.66mmol)溶于2ml干燥的dmf中,滴加至上述体系,加热至75℃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并过硅胶柱纯化得到45mg目标化合物cdb004。

步骤二,合成3-(4-苯氧基苯基)-1-(吖丁啶-3-基)-1h-吡唑[3,4-d]并嘧啶-4-胺(cdb007):

将cdb004(45mg,0.10mmol)溶于2ml二氯甲烷,加入2ml三氟乙酸,室温下搅拌12小时。旋去溶剂后加入水和甲醇,hplc纯化得到cdb007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45mg。以上两步收率为29%。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20%,保留时间t=11分钟。1hnmr(meod-d4,400mhz):8.43(s,1h),7.76(d,2h,j=8.56hz),7.44-7.38(m,2h),7.22-7.15(m,3h),7.13-7.08(m,2h),6.08-5.99(m,1h),4.80-4.63(m,4h)。esi-ms理论计算值c20h18n6o[m+h]+=359.2;实验测得:359.1。

步骤三,合成1-(3-(4-氨基-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并嘧啶-1-基)吖丁啶-1-基)-2,3-丁联烯-1-酮(12):

在25ml玻璃瓶中,加入3-丁炔酸(10mg,0.12mmol)和干燥的二氯甲烷(3ml),然后加入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28mg,0.12mmol)并在室温下搅拌此溶液1小时。cdb007的三氟乙酸盐(45mg,0.09mmol)和二异丙基乙基胺(0.2ml)的二氯甲烷(3ml)溶液加入上述反应瓶中,在室温搅拌60分钟。利用旋转蒸发仪蒸去二氯甲烷,所得粘稠物利用hplc纯化得目标化合物12的三氟乙酸盐,冻干得固体15mg。hplc纯化条件:起始乙腈比例20%,保留时间t1/2=22.5分钟。1hnmr(meod-d4,400mhz):8.41(s,1h),7.73(d,2h,j=8.72hz),7.45-7.38(m,2h),7.23-7.15(m,3h),7.14-7.09(m,2h),5.93-5.85(m,1h),5.81(t,1h,j=6.68hz),5.32(d,2h,j=6.72hz),4.83-4.74(m,2h),4.64-4.53(m,2h)。esi-ms理论计算值c24h20n6o2[m+h]+=425.3;实验测得:425.3。

以上化合物的结构总结如下:

通过以上所述合成方法,还可合成以下化合物:

实验实施例1:化合物细胞活性测试方法

用100%二甲基亚砜溶解待测样品,配制20mm的化合物母液。用100%二甲基亚砜稀释化合物至实验所需的最高浓度(2.5mm或者62.5μm)。

加入5μl的化合物溶液至96孔平底透明细胞培养板中,按照2倍依次用细胞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稀释成所需化合物浓度梯度(44.6μm-0.0218μm或者1.116-0.544nm)。最后向各孔中加入70μl待测细胞溶液,加入的细胞密度为3000-5000细胞每孔,使每孔总体积为140μl。在实验中,除所测化合物外,设置两对照组分别是:1)加细胞和培养基,但是不加化合物对照组;2)加含有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但是无细胞无化合物组。将96孔板置于含5%二氧化碳的37℃细胞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每孔中加入14μlcck-8试剂,然后于37℃孵育2-4小时。用tecan酶标仪读取96孔板,取在450nm波长下的吸收值。

不同浓度化合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用以下公式计算:[实验组吸收值-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无细胞无化合物组)吸收值]/[加细胞不加化合物组吸收值-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无细胞无化合物组)吸收值]×100%。

利用graphpadprism6软件处理以上数据,所取ic50值为对细胞生长抑制率达50%时所对应的化合物浓度。

例如:基于以上化合物细胞生长抑制活性测试方法,在b细胞淋巴癌raji细胞株内,测得的细胞生长抑制活性如图1所示。其中,化合物4的ic50值为0.36±0.05μm,而依鲁替尼(ibrutinib)的ic50值为3.42±1.61μm,化合物4活性优于依鲁替尼。

例如,基于以上化合物细胞生长抑制活性测试方法,测得化合物2-4与依鲁替尼(ibrutinib)在b细胞淋巴癌raji细胞株、b细胞淋巴癌namalwa细胞株、肠癌细胞株lovo、hct-116,肝癌细胞株hepg2,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宫颈癌hela细胞株,胃癌细胞株nci-n87和肺癌细胞株nci-h1975、nci-h1650内的细胞生长抑制活性ic50值如下表。整体而言,化合物2-4对这些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活性都优于依鲁替尼。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化合物2、3对b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显著高于上市药物依鲁替尼(ibrutinib),依鲁替尼ic50平均值是化合物2的ic50值的85倍,说明化合物2在b细胞淋巴癌raji细胞株中的细胞生长抑制活性具有显著优越性。

在b细胞淋巴癌细胞株namalwa、肝癌细胞株hepg2、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肠癌细胞株hct-116、宫颈癌细胞株hela、胃癌细胞株nci-n87、肺癌细胞株nci-h1975、nci-h1650内,化合物2和3的细胞生长抑制活性(ic50)比依鲁替尼提高20-100以上,说明不仅在b细胞淋巴细胞株内,对于其它癌症细胞株,化合物2和3的细胞生长抑制活性也具有显著的提高。

基于以上化合物细胞活性测试方法,测得化合物1-10和依鲁替尼在b细胞淋巴癌raji细胞株、b细胞淋巴癌namalwa细胞株和肠癌hct-116细胞株中ic50值如下表。

实验实施例2:化合物btk激酶活性测试方法

本测试方法是基于固相bead吸附诱导荧光偏正原理,测试激酶活性。

首先,利用kr缓冲溶液(10mmtris-hcl,10mmmgcl2,0.01%tween-20,0.05%nan3,1mmdtt,2mmmncl2,ph7.2)稀释btk激酶至浓度为0.4u/ml。其次,利用dmso梯度稀释测试化合物浓度为2mm至63.2nm。接着用kr缓冲溶液在384孔板上50倍稀释上述稀释测试化合物的dmso溶液。上述所配制的测试化合物梯度,可以确保测试化合物在384孔板每孔的最终浓度梯度为10μm-0.316nm。

在384孔板内,向每孔加入5μl的上述测试化合物的浓度梯度溶液和5μl的0.4u/ml的btk激酶溶液。将测试化合物和btk激酶在室温混匀60分钟,然后再向每孔加入5μl溶于kr缓冲溶液的荧光标记的多肽底物(200nm),使得每孔最终的多肽底物的浓度为50nm。最后,向每孔加入5μl的20μmatp的kr缓冲溶液,使每孔最终的atp的浓度为5μm。上述磷酸化反应在室温反应2小时后,淬灭反应。接着在室温孵化60分钟后,利用酶标仪读取荧光偏振数值。由于磷酸化底物会被固相bead吸附固定,因此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可以读取535nm荧光偏振数值的差异(mp)。基于参照孔未加atp的mp的值,可以计算出每孔δmp值。利用graphpadprism6软件处理以上数据,将δmp对浓度梯度做曲线,即可以求得测试化合物的ic50值。

基于上述方法,测得合成化合物的btk激酶抑制ic50值如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